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1
作者 段旭锋 赵艳 +1 位作者 杨阿平 李小权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4例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实施体位安抚及白噪声干预,对照组采用体位安抚。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和啼哭时间作为效果... 目的评价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4例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实施体位安抚及白噪声干预,对照组采用体位安抚。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和啼哭时间作为效果评价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比较,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干预效应P<0.05,时点效应P<0.05,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足跟采血后啼哭时间为(34.5±25.6)s,与对照组(49.1±25.8)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噪声干预能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可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足跟 采血 白噪声 疼痛 安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病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鸾 林晓洁 +1 位作者 王芳芳 周熙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征、抗生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8年3月经血培养确诊的9例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早产7例,平均胎龄(37.1±2. 8)周(29+2~39+3周)...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征、抗生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8年3月经血培养确诊的9例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早产7例,平均胎龄(37.1±2. 8)周(29+2~39+3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 400±596)g(1 370~3 300 g)。患儿母亲产前发热8例、羊水污染8例、胎儿宫内窘迫6例。9例患儿均有发热,因窒息或呼吸窘迫行气管插管6例,全身斑丘疹6例,惊厥5例。血白细胞计数增多7例,单核细胞比例增多7例,血小板计数减少5例;心肌酶及肝酶升高7例;8例送检血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升高;6例行脑脊液检查中5例细胞数升高、葡萄糖降低。9例血培养均示革兰阳性杆菌生长。合并脑室扩大1例,Ⅲ级颅内出血1例。起始多用头孢三代联合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治疗,入院24小时内血培养回报后调整为美罗培南联合青霉素或万古霉素,1例因反复发热和CRP持续不降换用美罗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可呈暴发式感染,易合并多脏器损伤。体外细菌药敏试验与体内并不完全一致,抗生素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病 败血症 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架重塑 被引量:3
3
作者 宁芬茹 李东林 程朋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511,共7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形态和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动脉内皮细胞(RAEC)和BMSC的TranswellTM隔离共培养体系,通过扫描电镜和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BMSC的形态和骨架变化,ELISA检测...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形态和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动脉内皮细胞(RAEC)和BMSC的TranswellTM隔离共培养体系,通过扫描电镜和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BMSC的形态和骨架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的FGF-2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单独和共培养后两种细胞的FGF-2 mRNA水平,共培养体系中添加FGF-2受体的抑制剂NVP-BGJ398,阻断FGF-2受体观察其对BMSC骨架的影响;单独BMSC培养基中添加重组FGF-2,验证外源性FGF-2的作用效果。结果与RAEC共培养后,BMSC逐渐拉伸、收缩,产生大量丝状伪足;在共培养体系中FGF-2含量增加且主要由RAEC分泌;FGF-2受体的抑制剂NVP-BGJ398可显著阻断BMSC骨架重塑,细胞多为短梭形,呈旋涡状排列。外源性FGF-2则促进BMSC胞体收缩、边缘拉伸,产生丝状伪足交错分布。结论RAEC分泌FGF-2诱导BMSC骨架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重塑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大鼠动脉内皮细胞(RA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白噪声干扰法缓解早产儿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旭锋 杨莹波 杨阿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2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 :分析白噪声干扰法对缓解早产儿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住院早产儿,按住院号尾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白噪声干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安抚法。使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IPP)和患儿啼哭发生... 目的 :分析白噪声干扰法对缓解早产儿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住院早产儿,按住院号尾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白噪声干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安抚法。使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IPP)和患儿啼哭发生率观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早产儿穿刺后心率最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IPP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穿刺操作后啼哭发生率为80.0%,实验组为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噪声干扰法能明显缓解早产儿穿刺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 早产儿 穿刺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药疹64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唐鲜艳 李小青 +2 位作者 冯媛 南楠 李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8-411,共4页
重症药疹(SDE)是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项严重不良反应,分为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TEN)、剥脱性皮炎型(ED)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等。SDE不但有严重的皮肤黏膜损害,且常引起内脏损害及全身中毒症状,病情凶险,... 重症药疹(SDE)是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项严重不良反应,分为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TEN)、剥脱性皮炎型(ED)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等。SDE不但有严重的皮肤黏膜损害,且常引起内脏损害及全身中毒症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据报道,SJS和TEN的病死率分别为1%~5%和30%~50%[1],其中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大面积表皮剥脱的患者病死率更高。DIHS发病率估计在1/1 000~1/10 000,但病死率可达10%~20%,且累及器官越多则病死率越高[2]。本文就2012年1月—2019年6月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64例SDE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重症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