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室辅助装置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佳文 师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左室辅助装置(LVAD)现今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终点治疗的常规手段。术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LVA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LVAD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大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LVAD合并VA的危险因... 左室辅助装置(LVAD)现今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终点治疗的常规手段。术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LVA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LVAD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大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LVAD合并VA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丰富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辅助装置 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凝血状态可能影响围术期凝血指标动态变化及其性别差异
2
作者 胡佳文 曹先通 +2 位作者 郜扬 杨阳 师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术前凝血状态对术后凝血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变化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CT血管造影确诊的A...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术前凝血状态对术后凝血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变化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CT血管造影确诊的ATAAD患者337例,根据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分为FIB≥2 g/L及FIB<2 g/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5 d凝血指标变化的差异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变化差异。结果 FIB<2 g/L组男性比例更高,术中输血较多(P=0.020),再手术率较高(P=0.035),术前D-二聚体(P<0.00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均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FIB<2 g/L组术后连续5 d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均小于对照组(均P<0.001)。FIB<2 g/L组术前及术后5 d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IB<2 g/L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呈下降趋势(均P<0.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男性患者术前FIB低于女性患者(P<0.001),低FIB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3);术前D-二聚体(P=0.00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0.003)高于女性患者。男性术前FIB<2g/L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5 d均高于FIB≥2 g/L的患者,女性患者中两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TAAD患者术前凝血状态可能影响术后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且在男性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 凝血 动态变化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分析
3
作者 董瑞莹 孙善文 +2 位作者 张静漪 李娟 张晓春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郁症状的问卷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法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可分为“整体依从性好-无意识不依从倾向型”(52.1%)“、整体依从性一般-混合不依从型”(26.6%)和“整体依从性差-故意不依从倾向型”(21.3%)3个潜在类别,抑郁症状(P<0.001)、必要性信念(P=0.024)及顾虑信念(P=0.005)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存在群体异质性,抑郁症状、服药信念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评估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及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认知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依从性 抑郁 服药信念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娟 董瑞莹 +2 位作者 张静漪 刘菲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7-62,71,共7页
目的评价并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及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经过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严格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 目的评价并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及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经过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严格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共提取证据20条,归纳为评估、人员准备、教育培训、环境准备及随访5个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可根据本研究总结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出院计划,以提高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度,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终末期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移植 人工心脏 出院计划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肌成纤维细胞中X对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徐丽然 李婷 +4 位作者 曹亚朋 贺雨 闫炀 袁祖贻 王胜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6-576,共1页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破坏性的间质性肺病。IPF的标志性特征是活化肌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导致进行性瘢痕形成和机械应力。然而,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起源和命运仍然存在争议,肌成纤细胞感知肺部机械信号的...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破坏性的间质性肺病。IPF的标志性特征是活化肌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导致进行性瘢痕形成和机械应力。然而,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起源和命运仍然存在争议,肌成纤细胞感知肺部机械信号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A-Cre ERT2;ROSA-mT/mG和ROSA-iDTR小鼠用于细胞谱系追踪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消融。构建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X和Y/Z敲除小鼠,以研究X和Y/Z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使用人IPF样本进一步证实A和X在肌成纤维细胞中的相关性。结果A是肌成纤维细胞的可靠和独特的标志物,而损伤后切除A+肌成纤维细胞可以改善肺纤维化。X在A+肌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在A+肌成纤维细胞的机械活化和肺纤维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X的条件性缺失通过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而显著抑制肺纤维化。X的缺失导致肌动蛋白组织的破坏和Y/Z核定位的阻止,从而将肌成纤维细胞从增殖状态转变为应激和凋亡状态。此外,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Y/Z缺失完全概括了A-Cre ERT2-X-KO小鼠的保护表型。结论本研究证明肺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表达A的细胞类型,并且X介导的机械传导对肺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至关重要。表达A的细胞是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成纤维细胞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病 瘢痕形成 博来霉素 增殖状态 细胞起源 细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辅助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连续5年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淼淼 郭锋伟 +4 位作者 刘锋锋 张颖 师桃 宋艳 闫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辅助治疗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5年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ECMO中心收治的心源性休克应用VA-ECMO辅助治疗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康... 目的 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辅助治疗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5年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ECMO中心收治的心源性休克应用VA-ECMO辅助治疗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康复组和死亡组,记录并比较入选病例的基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ECMO相关参数,将具有临床意义和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临床结局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共77例患者纳入分析,康复组35例,死亡组42例。与康复组相比,死亡组年龄更高,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更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运用比例亦更高。ECMO辅助前血小板计数比康复组更低,肌酐、尿素及乳酸更高。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SOFA评分、CRRT及IABP使用、N-端脑利钠肽前体、血小板、肌酐、尿素、乳酸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得出年龄和辅助前血小板计数是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OR=1.068,95%CI:1.027~1.110)、辅助前血小板越低死亡风险越高(OR=0.991,95%CI:0.984~0.998)。结论 VA-ECMO是心源性休克患者重要的机械辅助方法,高龄、基础心功能差、低血小板、合并肾功能不全、需应用IABP和(或)CRRT的患者预后不良。其中低血小板是独立危险因素,提高VA-ECMO辅助前血小板计数有可能成为今后改善预后的一个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氧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制备及肝癌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幸龙 刘雯雁 +4 位作者 刘锋锋 李静 向俊西 刘鹏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0-936,共7页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检测其存活、形态、增殖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双重灌注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支架制备的时间,同时保留了肝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三维结构。HepG2细胞在hFLM内培养15 d,存活良好,并呈现与体内相似的肿瘤增殖模式。而且,hFLM培养的HepG2细胞和皮下成瘤组均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与二维培养组正好相反。基于hFLM的肝癌模型缺少有效的血管网络,缺乏足够的营养转运,可能导致后期细胞增殖减缓。hFLM培养的HepG2细胞第12天时PCNA指数较第6天时降低了29.3%。结论建立一种新的人脂肪肝脱细胞方案,并验证了基于hFLM体外构建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肝 脱细胞支架 三维培养 肝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通过A20/NLRP3/caspase-1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辉 陈强 +1 位作者 李海波 张占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外源性APN干预1 h后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复制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PN组、LPS组和LPS+AP...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外源性APN干预1 h后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复制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PN组、LPS组和LPS+APN组。分别采用q-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的表达和分泌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κB调节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3,TNFAIP3/A20)、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OD-,LRR-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和胱冬肽酶-1(caspase-1)的表达。采用基因沉默技术敲除小胶质细胞A20后,APN干预,再次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A20、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APN干预后,LPS+APN组细胞TNF-α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P=0.018;P=0.009)和分泌量(P=0.0001;P=0.0001)较LPS组明显降低,并且A20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P=0.001;P=0.003;P=0.006)。敲除小胶质细胞A20可以逆转APN对NLRP3和caspase-1的下调作用(P=0.012;P=0.024)。结论APN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A20抑制NLRP3和caspase-1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小胶质细胞 核因子-κB调节蛋白3 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 胱冬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针头表面附着物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姣 陈明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76-578,共3页
探讨静脉穿刺留置针易引发静脉炎的因素,收集临床患者留置针针头,常规方法制作扫描电镜样品,扫描电镜下观察针头表面附着物情况,发现冠心病患者的针头附着物高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针头附着物,提示患者疾病与静脉炎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留置针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佳文 闫炀 师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特点和夹层累及范围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特点和夹层累及范围进行选择。根据是否再次行气管插管将纳入患者分为顺利脱机组、再插管组和未脱机组,并纳入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分析非计划再次插管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再插管组及未脱机组手术时间、停循环时间均显著长于顺利脱机组(P分别为0.005,0.036)。与顺利脱机组相比,再插管组首次插管时间较长[27.8(13.2,71.1)h vs.88.4(34.3,114.9)h,P=0.013],无创呼吸机使用率较高(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DM)、慢性肾脏病(CKD)5期、吸烟史等混杂因素后,手术时间(OR=6.913;95%CI:1.099,43.484;P=0.039)及需无创呼吸机辅助(OR=92.790;95%CI:4.932,1745.797;P=0.002)是非计划性再次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7 h且脱机后需无创呼吸机辅助这一危险因素对再次插管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29,0.916),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84.2%。结论手术时间延长和脱机后需无创呼吸机辅助是再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再次插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9对冷刺激诱导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华 常换换 +5 位作者 李向宇 王雪 郜扬 郝军军 郭锋伟 师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 探究过表达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冷刺激诱导后小鼠棕色脂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CTRP9组),分别注射Ad-GFP、Ad-CTRP9腺病毒。两组小鼠经普通饮... 目的 探究过表达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冷刺激诱导后小鼠棕色脂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CTRP9组),分别注射Ad-GFP、Ad-CTRP9腺病毒。两组小鼠经普通饮食饲喂7 d后再置于4℃环境中冷刺激10 h,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棕色脂肪标志性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在冷刺激诱导下过表达CRTP9,棕色脂肪中碘化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2(Dio2)的mRNA水平升高(P<0.01),棕色脂肪细胞标志基因(UCP-1、PGC-1α、PRDM16和ARβ3)、脂质合成与分解相关基因(PPARγ、HSL和ATGL)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d-GFP组相比,经冷刺激诱导后Ad-CTRP9组解偶联蛋白1(UCP-1)蛋白表达升高,而脂肪分解相关蛋白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表达下降(P<0.05)。结论 在寒冷环境下,过表达CTRP9促进UCP-1蛋白在棕色脂肪组织中蓄积,上调甲状腺激素信号相关基因Dio2表达,并抑制三酰甘油水解以维持体温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刺激 CTRP9 棕色脂肪 UCP-1 AT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成立 黄涛 梁哲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 分析外周血胞膜上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2X7R)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自主神经改变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三二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6例,根据心肌缺血情况分为心肌缺血... 目的 分析外周血胞膜上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2X7R)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自主神经改变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三二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6例,根据心肌缺血情况分为心肌缺血组86例,非心肌缺血组60例。比较2组外周血P2X7R水平与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差异,分析P2X7R与TIB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P2X7R对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以P2X7R预测心肌缺血的截断值分为高水平组76例,低水平组70例,比较2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差异。结果 心肌缺血组外周血P2X7R及TIB明显高于非心肌缺血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2X7R水平与TIB呈正相关(r=0.62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2X7R预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698.94 ng/L,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26~0.87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9%、88.3%。P2X7R、TIB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56,95%CI:1.373~3.079,P<0.01;OR=1.276,95%CI:1.128~1.444,P<0.01)。高水平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P2X7R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相关,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嘌呤能P2X7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自主神经通路 预测 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