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经文 阮慧琴 +1 位作者 郭燕 刘美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入科实习的75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科实习的9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入科实习的75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科实习的9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和医德教学,实验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实习生受表扬次数。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和受表扬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护理实习生 临床教学 医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婷 肖娟 +1 位作者 刘美丽 胡经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4.30)Vs.(15.41±2.35),P<0.01];干预组对手术目的与流程[(4.70±0.54)Vs.(3.66±0.67),P<0.001]、手术前准备(P<0.001)、手术中体位与沟通[(3.89±0.32)Vs.(3.03±0.57),P<0.001]、手术后注意事项[(5.26±0.71)Vs.(4.17±0.71),P<0.001]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的人数(χ^(2)=23.923,P<0.001)和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48±6.42)Vs.(45.79±12.56),P<0.001]。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患者教育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 术前告知 术后宣教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伟 许静 +5 位作者 汤小江 王婷 何建军 施秉银 王惠芳 王丽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体质量、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立的影响以及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按体质量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30只(200~250g),B组90只(250~300g),C组60只(〉300g)及D... 目的探讨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体质量、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立的影响以及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按体质量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30只(200~250g),B组90只(250~300g),C组60只(〉300g)及D组20只(假手术组)。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测量胸廓径线后,通过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同时记录心电图变化,观察并测量AMI术后2周、4周的心室壁厚度、室壁运动情况及心脏功能的变化。术后2周开胸,观察心脏大体形态的改变;同时取心脏标本行HE染色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以上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经过30次实验后成功建立第1只大鼠AMI模型,100次实验后成模率逐渐稳定在83%左右;2与A组比较,B组、C组大鼠AMI成模率较高(P〈0.05),B组、C组成模率无差异(P〉0.05);3未发现大鼠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值与成模率有相关性(P〉0.05);4术后2周开胸,见缺血区心肌颜色发白,室壁运动减弱。HE染色及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丢失溶解,心肌结构不完整,肌丝断裂,大量纤维及胶原组织增生,线粒体染色变深,嵴模糊、水肿;5与D组相比,心梗组术后2周、4周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和心率下降(P〈0.05)。结论本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AMI模型并出现心功能的改变;大鼠体质量是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建立AMI模型的重要因素,而胸廓的径线对模型成功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胸廓径线 非人工通气 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增强心肌自噬活性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郜珊珊 霍建华 +3 位作者 王晨 邓伏雪 王丽君 强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能否通过增强自噬活性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大鼠心功能。方法以6周龄Lewis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EA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AM)、姜黄素处理组(Cur),并另设对照组(Con)(每组7只)... 目的探究姜黄素能否通过增强自噬活性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大鼠心功能。方法以6周龄Lewis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EA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AM)、姜黄素处理组(Cur),并另设对照组(Con)(每组7只)。玉米油或姜黄素灌胃干预21 d后,心动超声检测并评价大鼠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心肌微管相关蛋白LC3上游基因Beclin-1及ATG-5的mRNA表达。结果心脏超声提示,与对照组相比,EAM组大鼠心率增快(P<0.001),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Ds)扩大(P=0.018),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下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大鼠心率减慢(P<0.001),LVEDs变小(P=0.030),EF改善(P<0.001);EAM组大鼠心肌组织LC3的表达高于Con组( P= 0.026),而给予姜黄素处理后,LC3表达较EAM组进一步升高( P= 0.014);EAM组中LC3上游因子Beclin-1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41),姜黄素处理后,Beclin-1表达升高更加显著( P= 0.003);ATG-5虽在EAM组及Cur组表达有增高趋势,然而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0.108)。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促进心肌炎大鼠心肌自噬活性从而改善EAM大鼠心脏功能,该作用通过促进Beclin-1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VEGF、SDF-1和外周血CD34^+细胞的动态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邓争荣 杨春 +2 位作者 马爱群 陈新义 耿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以及外周血CD34+细胞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心肌梗死(心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急性心梗患者发病第1、3、7、10、14天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心梗患...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以及外周血CD34+细胞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心肌梗死(心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急性心梗患者发病第1、3、7、10、14天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心梗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血VEGF和SDF-1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梗患者第1、7、14天外周血CD34+细胞的水平。同时对心梗患者进行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结果(1)心梗后第7天外周血CD34+细胞(个/μl)明显增高(2.35±0.72vs1.48±0.49,P<0.05);(2)心梗后血VEGF(pg/ml)明显升高,于第14天达到高峰(197.56±39.87vs53.79±18.12,P<0.01);(3)心梗第1天血SDF-1(pg/ml)明显降低(1683.12±224.79vs2178.67±265.34,P<0.01),以后渐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水平;(4)心梗第7天VEGF水平与外周血CD34+细胞高峰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5)VEGF高峰值与CK-MB高峰值和肌钙蛋白I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心肌梗死本身即可动员干细胞至外周血;心梗后VEGF明显升高至少可持续2周以上,SDF-1短暂降低;两者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干细胞动员及促使更多干细胞归巢至损伤心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抑素对急性心梗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方媛 舒娟 +1 位作者 刘洋 曹瑜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ST)和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心梗组(n=40),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梗模型,心梗组存活36只。测量大鼠血浆CST水平,使用程序性电刺激法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ST)和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心梗组(n=40),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梗模型,心梗组存活36只。测量大鼠血浆CST水平,使用程序性电刺激法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患率,同时测定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下,鼠心室肌的易损期时间窗和有效不应期的变化。了解CST对急性心梗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小(P<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则明显增大(P<0.01),CST明显升高(P<0.01);程序性电刺激后,假手术组未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组共31只(86.1%)大鼠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P<0.01);心梗组大鼠固定强度心室易损期时间窗延长、有效不应期缩短(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降低和CST升高均为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CST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可用于预测急性心梗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儿茶酚胺抑素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易损期 有效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磁共振图像的诊断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博 徐晶 +2 位作者 官功昌 马爱群 雷晓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ILVNC)心脏MRI的诊断特征。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8 895例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其他合并疾病考虑ILVNC者行心脏MRI扫描... 目的:探讨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ILVNC)心脏MRI的诊断特征。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8 895例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其他合并疾病考虑ILVNC者行心脏MRI扫描,满足心脏超声及心脏MRI双重诊断标准及临床综合考虑纳入ILVNC组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心脏MRI图像特点。结果:6例患者表现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伴有左心室扩大。ILVNC的心脏MRI诊断特征:左心室心肌分为两层,非致密化心肌层肌小梁粗大且排列不整齐,舒张末期可见隐窝充盈血液;心肌非致密化受累节段多,心尖部100%受累;舒张末期非致密化心肌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超过2.3。结论:基于心脏MRI能够更准确全面展示非致密化心肌层可用于ILVNC诊断与鉴别,需要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的改变及替米沙坦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金鑫 成思 +2 位作者 宋燕 王亚萍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9,238,共6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n=9只)和替米沙坦组(n=9只)。饮食干预3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左室舒张末内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心肌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末端的前肽序列(PIC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含量。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进行心肌间质胶原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上升,-dP/dt_(max)下降(P<0.01),血浆PICP含量及PICP/ICTP升高(P<0.01),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替米沙坦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P<0.01),-dP/dt_(max)升高(P<0.05);血浆PICP含量、PICP/ICTP降低(P<0.05)。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含量下降(P<0.01)。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dp/dt_(max)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通过促进心肌Ⅰ型胶原合成,增加心肌胶原沉积,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替米沙坦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肌胶原沉积进而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脏舒张功能 心肌Ⅰ型胶原 重构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缺血大鼠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庆斌 刘丹丹 周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57,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骨髓干细胞动员和归巢的变化以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首先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糖尿...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骨髓干细胞动员和归巢的变化以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首先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糖尿病心肌缺血模型,并分为缺血1d组、缺血3d组、缺血7d组、缺血28d组;另设相应时间点的糖尿病对照组(开胸但不进行动脉结扎)和正常对照组(不进行腹腔注射和动脉结扎),每组6只。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大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动物缺血心肌中CD34+细胞归巢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大鼠糖尿病心肌缺血组于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减弱;同时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相应地出现骨髓干细胞归巢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糖尿病缺血心肌早期可通过组织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升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归巢至缺血心肌,从而启动自体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糖尿病 骨髓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相早期后除极对心肌电折返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虹 赵丹 +2 位作者 贺锐睿 黄欣 樊亚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心肌细胞在2相复极期发生的膜电位振荡称为2相早期后除极(EAD)。单细胞实验证实了2相EAD的存在,但对其在组织中的特点以及是否影响电稳定性和室速/室颤行为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基于Luo-Rudy单细胞离子通道数学模型,通过控制Ca2+电... 心肌细胞在2相复极期发生的膜电位振荡称为2相早期后除极(EAD)。单细胞实验证实了2相EAD的存在,但对其在组织中的特点以及是否影响电稳定性和室速/室颤行为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基于Luo-Rudy单细胞离子通道数学模型,通过控制Ca2+电流最大电导和K+电流门控变量得到2相EAD。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局部EAD特征,包含400×400个细胞的二维非均质组织。采用算子分裂方法求解组织模型,利用垂直场法诱导电折返,形成螺旋波,观察EAD对螺旋波动力学斑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相EAD具有促使螺旋波失稳,发生断裂和破碎的作用,但是这种转化是否发生则与EAD区域面积和所在位置有关,中心处大小为20×20的EAD区域易于促使螺旋波的碎裂。多个EAD区域的存在可加剧螺旋波的失稳和破碎的程度,形成更为混沌的电压斑图。局部2相EAD引起的不应期离散性是促使螺旋波破碎的主要机制。因此,2相EAD具有促使室速向室颤转化的作用,临床上应预防2相EAD的出现,以降低由此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后除极 折返 螺旋波 电压斑图 动作电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一 苏庚荀 +2 位作者 白晓军 乌宇亮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在体MI/R模型。160只大鼠随机分为MI/R组、MI/R+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MI/R+N)组、MI/R+术前单次负荷剂量(MI...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在体MI/R模型。160只大鼠随机分为MI/R组、MI/R+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MI/R+N)组、MI/R+术前单次负荷剂量(MI/R+SL)组、MI/R+术前连续负荷剂量(MI/R+ML)组,并设假手术(Sham)组。Evans blue/TTC双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ATP酶活性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小动物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MI/R+N组比较,MI/R+SL组和MI/R+ML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减低(P<0.05),MI/R后24hLVEF%显著改善(P<0.05)。而MI/R+SL组和MI/R+ML组间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ATP酶活性、IL-6和TNF-α水平、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改善心肌ATP代谢,减少炎症因子异常表达等机制,减轻MI/R损伤。术前单次负荷剂量与术前连续负荷剂量的用药方式对保护MI/R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缺血/再灌注 ATP酶 大鼠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博 马爱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磁共振诊断特征分析。方法:搜集2013-01至2015-12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1例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进一步行心脏磁共振检查... 目的:探讨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磁共振诊断特征分析。方法:搜集2013-01至2015-12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1例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进一步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与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50例受试者(对照组)行对比分析。结果: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气短、胸痛,伴有二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可正常或者T波倒置;心脏磁共振检查特征是1/2的乳头肌直径超过1.1 cm。两组的甘油三酯、左心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E峰与A峰比值(E/A)、E峰减速时间(EDT)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率及临床意义仍有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磁共振成像 乳头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13
作者 颜红兵 向定成 +22 位作者 刘红梅 陈辉 陈纪言 陈玉国 陈韵岱 楚英杰 方唯一 傅向华 李春洁 毛威 潘曙明 史若飞 苏晞 王焱 王贵荣 王伟民 徐梅 杨丽霞 于海玲 袁祖贻 郑志杰 霍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专家 中国 心肌梗死患者 城乡地区 人民健康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桂霖 贾昊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高血压作为心、脑和肾等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盐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盐敏感性是连接盐与高血压的基础,近年来在盐敏感性病因机制、检测方法和遗传标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也在不断深入。我国人群盐摄入... 高血压作为心、脑和肾等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盐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盐敏感性是连接盐与高血压的基础,近年来在盐敏感性病因机制、检测方法和遗传标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也在不断深入。我国人群盐摄入量普遍偏高,盐敏感性高血压检出率高。进一步探索盐敏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识别盐敏感性,对我国高血压研究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 高血压 发病机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饮食对不同盐敏感表型受试者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15
作者 廖月园 满子悦 +1 位作者 代薇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目的探讨高盐饮食对不同盐敏感表型受试者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2004年对来自中国北方的339名受试者进行了慢性盐负荷饮食干预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受试者的盐敏感表型,将受试者分为盐敏感者及盐不敏感者。于2018年从中... 目的探讨高盐饮食对不同盐敏感表型受试者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2004年对来自中国北方的339名受试者进行了慢性盐负荷饮食干预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受试者的盐敏感表型,将受试者分为盐敏感者及盐不敏感者。于2018年从中随机选择152名参与者进行随访,通过24 h尿钠水平评估其盐摄入量,并依据多种不同标准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以更全面地探讨高盐饮食对不同盐敏感表型受试者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在339名受试者中,盐敏感者共154人,占比45.4%;盐不敏感者共185人,占比54.6%。盐敏感者由低盐干预转高盐干预的平均动脉压反应性为8.31(7.60,9.02),盐不敏感者由低盐干预转高盐干预的平均动脉压反应性为-1.09(-1.49,-0.68)。对152名参与者的追踪随访显示,在盐敏感者中,高盐饮食组的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根据平均每日盐摄入量(>11g)划分,SBP:140.8 mmHg vs.132.9 mmHg,DBP:85.9 mmHg vs.81.6 mmHg,P<0.05;根据每日盐摄入量四分位数划分,SBP:140.8 mmHg vs.132.9 mmHg,DBP:85.9 mmHg vs.81.6 mmHg,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盐饮食组,而在盐不敏感者中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高盐饮食可显著增加盐敏感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根据平均每日盐摄入量(>11 g)划分:58.8%vs.32.8%,P<0.05;根据每日盐摄入量四分位数划分:58.8%vs.32.8%,P<0.05],而对盐不敏感者并无影响(P>0.05)。结论高盐饮食可增加盐敏感者的SBP、DBP水平,并显著提高其远期高血压患病率,而对盐不敏感者并无影响,可见盐敏感表型在盐摄入量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关联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盐敏感性 盐敏感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通路
16
作者 何明俊 白玲 +3 位作者 卢群 褚超 任洁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5-406,共12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和相关富集通路。方法搜索GEO数据库中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数据集,提取人心肌细胞的两张芯片GSE42955和GSE1869,然后利用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鉴定差异...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和相关富集通路。方法搜索GEO数据库中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数据集,提取人心肌细胞的两张芯片GSE42955和GSE1869,然后利用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鉴定差异表达的核心基因和核心模块并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搜索ArrayExpress数据库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数据集,提取出人心肌细胞芯片E-TABM-480,验证核心基因和模块在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验证出10个差异表达基因,即DZIP3、FBXO32、BTBD6、FBXL5、ASB8、COMMD1、LTN1、FBXO21、RCHY1、ARIH2,核心差异基因为DZIP3,经GO和KEGG,上述差异基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泛素和蛋白酶体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中。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泛素-蛋白酶系统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差异表达基因 富集分析 生物标志物 泛素-蛋白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光标测技术观察I_(Na)-L和I_(Kr)对左、右心室间电异质性的影响
17
作者 孙红梅 李丽 +4 位作者 蒋永荣 杨琳 薛小临 孔澍 杨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光标测技术,观察INa-L、IKr对左、右心室间异质性及频率依赖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兔离体心脏模型(12只),将电压敏感性染料通过Langendorff方法灌注兔离体心脏,使用波长为532nm的LED光源,分別记录心脏左、右心室动作电位时...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光标测技术,观察INa-L、IKr对左、右心室间异质性及频率依赖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兔离体心脏模型(12只),将电压敏感性染料通过Langendorff方法灌注兔离体心脏,使用波长为532nm的LED光源,分別记录心脏左、右心室动作电位时程(AP_(80)和APD_(50));分别使用多菲利特(30nmol/L)、多菲利特+ATX-Ⅱ(1nmol/L)、多菲利特+ATX-Ⅱ+美西律(10μmol/L)进行灌注,加药前为自身对照,每组分别给予刺激周长(BCL)为2 000、1 000、500、300ms的刺激,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左心室或右心室APD的变化。结果 1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对照组右心室的AP_(80)、APD_(50)均长于左心室,呈反向频率依赖性;2加入多菲利特后,BCL=1 000ms时,左、右心室的AP_(80)、APD_(50)分别较对照组相应心室明显延长,但两心室的ΔAP_(80)和ΔAPD_(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频率的减慢,两心室的ΔAP_(80)较对照组增加明显。3加入ATX-Ⅱ后,BCL=1 000ms时,左、右心室的APD_(80)、APD_(50)较单用多菲利特及对照组显著增加,两心室的ΔAP_(80)和ΔAPD_(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心室的ΔAP_(80)和ΔAPD_(50)大于右心室。随刺激频率的减慢,两心室的ΔAP_(80)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加入美西律后,BCL=1 000ms时,左、右心室的AP_(80)、APD_(50)较使用前明显缩短,两心室的ΔAP_(80)和ΔAPD_(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心室的ΔAP_(80)与ATX-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ΔAPD_(50)与ATX-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频率的减慢,两心室ΔAP_(80)增加的幅度减小。结论 1多菲利特阻断IKr未能增大心室间的异质性,左、右心室表现出反向频率依赖性。2在阻断IKr的基础上使用INa-L开放剂ATX-Ⅱ,增加了左、右室间的异质性,并加强IKr的反向频率依赖性;美西律阻断INa-L减小心室间的异质性,并减轻其反向频率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标测 左右心室 复极异质性 INa-L IK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牛泽家馨 王丹 +6 位作者 胡桂霖 常鸣珂 郭统帅 严瑜 甘宝玉 刘辉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分为Gensini≤20组,2040组,比较组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分为Gensini≤20组,2040组,比较组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组间有差异的指标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MHR四分位数分组,比较组间的差异性。按LDL-C高低分亚组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HR在低度、中度及高度病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LDL-C不高组的Gensini评分与MHR呈正相关(P<0.05),LDL-C偏高组的Gensini评分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不高组中,Gensini评分高度病变组的MHR水平是低度病变组的102.375倍(P<0.05);LDL-C偏高组中,Gensini评分低度病变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高度病变组的1.431倍、是中度病变组的1.218倍(均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尤其LDL-C水平不高时,高MHR与低白蛋白均为冠脉狭窄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狭窄程度 单核细胞 高密度胆固醇 白蛋白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溪 王亭忠 +3 位作者 卢群 韩克 卓小桢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ICa,L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82只新西兰兔制备容量联合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兔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心力衰竭组(HF)、比索洛尔干预组(BF)。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比索洛...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ICa,L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82只新西兰兔制备容量联合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兔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心力衰竭组(HF)、比索洛尔干预组(BF)。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比索洛尔对心衰兔左室心肌细胞ICa,L表达的影响;通过膜片钳技术检测比索洛尔对心衰兔左室心肌细胞ICa,L功能的影响。结果 (1)心脏彩超及BNP等结果显示比索洛尔可以改善HF兔的心脏重构(P<0.05);(2)HF组兔心肌细胞ICa,L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低,BF组ICa,L通道表达没有上调(P>0.05);(3)HF兔心肌细胞电容增大,ICa,L激活速度加快,电流密度明显降低;BF组心肌细胞电容、ICa,L激活和电流密度没有明显改变;(4)HF组ICa,L通道激活曲线左移,使窗电流(window current)增大,BF组ICa,L通道的失活速度加快,使窗电流减小。结论比索洛尔可以改善心衰兔心功能,还可以影响心衰兔心肌细胞ICa,L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离子通道 L型钙通道 比索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改变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景涛 牟建军 +2 位作者 汪洋 党喜龙 高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改变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改变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和心率均值较白天平均值下降是否超过10%,将纳入患者分为杓型血压心率组(96例)、非杓型心率组(27例)、非杓型血压组(124例)、非杓型血压心率组(65例)。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CKD-EPI)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检测空腹血糖、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血脂、血清尿酸、血尿素氮、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尿肌酐、血清β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比较四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肾功能损害指标。结果非杓型血压组和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而非杓型血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夜间心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心率组及非杓型血压组(P_均<0.05),且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_均<0.05)。非杓型心率组、非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eGFR均明显低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血清β_2-MG水平和UACR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_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cr水平、pro-BNP、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Scr水平、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是血清β2-MG的独立危险因素;尿MA、尿β2-MG、Hcy水平及夜间心率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杓型血压心率患者比较,非杓型心率患者、非杓型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心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均有异常改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心率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