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主题式晨间报告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红叶 张蕾 +4 位作者 陆鹏 郭利涛 孙婧婧 蒋红利 刘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主题式晨间报告”的作用。方法收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某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医师共60名,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试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主题式晨间报告”的作用。方法收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某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医师共60名,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主题式晨间报告的互动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比较两组住培医师在不同带教方式下临床理论知识、操作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采用360环评的方式收录患者或家属、护士、同事以及带教老师对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学习兴趣)的多方位评价。结果试验组带教后的临床理论知识、操作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考核:t=2.101,P<0.05;实践考核:t=9.647,P<0.05)。规培1月后无论护士、同事、带教老师对住培医师的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评价自主学习能力:t=3.182,P=0.002,团队协作能力:t=3.978,P<0.05,有效沟通能力:t=2.180,P=0.0335,学习兴趣:t=3.884,P<0.05;同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t=2.888,P=0.005,团队协作能力:t=6.816,P<0.05,有效沟通能力:t=3.833,P<0.05,学习兴趣:t=4.086,P<0.05;带教老师评价自主学习能力:t=3.429,P=0.001,团队协作能力:t=3.086,P=0.003,有效沟通能力:t=3.493,P=0.001,学习兴趣:t=3.126,P=0.003)。患者或家属对两组规培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6,P=0.003)。结论对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带教中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主题式晨间报告的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住培医师的理论实践以及病例分析的考核成绩,还能提升岗位胜任力,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重症医学 晨间报告 岗位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性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中的医学困境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莎 李娜 +2 位作者 闫晓婷 丁超 刘玉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8-72,共5页
潜伏性结核感染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长周期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存在诊疗方案不统一、医疗费用高、各种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以西安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2021—2023年潜伏性结核感染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潜伏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感染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长周期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存在诊疗方案不统一、医疗费用高、各种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以西安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2021—2023年潜伏性结核感染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潜伏性结核感染在预防性治疗中面临的医学困境。针对目前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人次逐年成倍增加、患病人群年轻化、以女性为主、≥90%患者为自费支付这些现状,需制定潜伏性结核感染诊疗标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患者对长周期规范性治疗的充分知情;完善医保支付范畴,减少个人经济负担,尤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专项资助等,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临床诊疗和有效防控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感染 预防性治疗 医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的功能结局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哲 李燕 +3 位作者 杨洋 马姣 李浩 尚翠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7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训练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强化康复训练。2组患者于干预前...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7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训练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强化康复训练。2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的第1、2、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与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第1、2、3个月训练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对照组的总并发症数(包括疼痛、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6.3%,而训练组仅为8.3%;在患者依从性上,训练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计划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改善疼痛和功能能力、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家庭康复 HARRIS评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干预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尚翠侠 刘哲 +3 位作者 沈剑南 张睿 杨洋 陆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相关医学及社会问题,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6例符合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纳入标准且拒绝或不能坚持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有关测量尺度理论... 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相关医学及社会问题,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6例符合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纳入标准且拒绝或不能坚持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有关测量尺度理论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分析资料,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治疗中依从性差的突出问题依次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家庭社会伦理因素、多学科协助因素、医院管理及政策问题。针对以上伦理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患者 患者依从性 医学伦理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源空间套索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高频脑电动作模式识别方法
5
作者 陶怡 徐维维 +3 位作者 朱家林 袁子文 王茂德 王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针对目前同侧手部运动意图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空间套索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source-Lasso-CNN,SLC)的高频脑电动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运用空间源定位分析与握拳、展拳、二指对捏、三指对捏4种动作相关的脑电信号,使用组La... 针对目前同侧手部运动意图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空间套索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source-Lasso-CNN,SLC)的高频脑电动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运用空间源定位分析与握拳、展拳、二指对捏、三指对捏4种动作相关的脑电信号,使用组Lasso进行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再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单手多类动作模式识别。采集13名被试者在4种手部动作模式下的脑电和肌电信号并进行预处理,采用基于核磁共振图像的边界元模型建立头模型、使用最小范数估计解决脑电源成像逆问题,将传感器空间的脑电信号映射至源空间。将源空间脑电序列按照布罗德曼分区进行划分,提取每个脑区的3个时域特征并基于特征采用组Lasso方法进行ROI选择,将挑选出的ROI及其对应源空间序列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四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ource-Lasso-CNN的方法在高频(γ频带)脑电的识别准确率可达(82.23±12.71)%,优于在δ(1~3 Hz)、θ(4~7 Hz)、α(8~13 Hz)、β(14~30 Hz)以及全频带(1~100 Hz)上的结果。与其他先进方法相比,其准确率也有显著性的提升,显示了该方法在同侧手部运动意图识别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空间 Lasso 卷积神经网络 高频脑电 手部运动意图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辉 李娜 +1 位作者 王锁良 卜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6例为试验组,均进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3例为对照组。收集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前后的血清及对照组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IFN-γ和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后恢复期血清TNF-α、IFN-γ和IL-17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而且能够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减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脏细胞17β-HSD1的表达及参与性激素合成的能力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哲 王宏竹 +2 位作者 刘永惠 彭宇 郑清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合成性激素的关键酶17β-HSD1在肾脏中的表达,探讨肾脏是否具备合成性激素的作用。方法基于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培养基和有FSH、LH培养基两种条件下,Western blotting、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培养24、48 ... 目的通过研究合成性激素的关键酶17β-HSD1在肾脏中的表达,探讨肾脏是否具备合成性激素的作用。方法基于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培养基和有FSH、LH培养基两种条件下,Western blotting、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培养24、48 h后肾脏细胞中17β-HSD1的表达和性激素的分泌情况。结果培养24 h后,大鼠肾脏细胞能够表达少量的17β-HSD1蛋白(0.1843±0.076),同时能够分泌少量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分别为3.30±3.78 nmol/L,62.60±12.33 pmol/L和22.12±3.36 nmol/L),而在FSH和LH的共同刺激下,大鼠肾脏细胞17β-HSD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1.6651±0.044,P<0.01),同时分泌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量也显著增加(分别为8.50±2.64 nmol/L,117.80±9.79 pmol/L和45.04±4.39 nmol/L,均P<0.05),培养24h和48 h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肾脏细胞中有17β-HSD1的表达,并且在FSH和LH的共刺激下能够稳定分泌性激素,提示肾脏组织具备合成性激素的能力,丰富了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17β-HSD1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HSD3在SD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哲 郑清莲 +3 位作者 王宏竹 边卓琼 彭宇 刘永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基于对性激素合成的重要催化酶17β-HSD3在大鼠肾脏中表达情况以及功能的研究,探索肾脏组织合成性激素的作用通路。方法将大鼠肾脏细胞分为4组,A组以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B组以RPMI 1640培养液培养48 h,C组用加入LH 10 U/L的RPM... 目的基于对性激素合成的重要催化酶17β-HSD3在大鼠肾脏中表达情况以及功能的研究,探索肾脏组织合成性激素的作用通路。方法将大鼠肾脏细胞分为4组,A组以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B组以RPMI 1640培养液培养48 h,C组用加入LH 10 U/L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D组用加入LH 10 U/L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48 h,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细胞的形态,并利用Western blot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各组肾脏细胞中17β-HSD3的表达情况和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 LH未干扰大鼠肾脏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态。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大鼠肾脏细胞内的17β-HSD3蛋白表达量较低(0.201±0.058),同时上清液中的T、P和E2含量较低[分别为(89.22±11.76)nmol/L,(7.21±1.55)pmol/L和(19.49±2.91)nmol/L],RPMI 1640培养液培养48 h后上述指标变化不大(均P>0.05);而在加入LH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大鼠肾脏细胞内的17β-HSD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1.826±0.039),P<0.01],同时上清液中的T、P和E2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131.19±10.25)nmol/L,(23.33±3.72)pmol/L和(39.43±3.59)nmol/L,均P<0.05],培养48 h后上述指标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肾脏中有性激素合成的重要催化酶17β-HSD3的表达,在LH的作用下17β-HSD3表达量升高,并能够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说明肾脏组织具有生成性激素的作用,有望明确肾脏组织生成性激素的作用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17β-HSD3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韩梅 胡佳惠 +1 位作者 胡晓红 黎巧玲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8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2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3...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2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12月前入院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4年1月后入院的61名患者为干预组,采用个体化饮食表指引的护理评估和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对吞咽障碍护理评估正确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9%)和营养不良发生率(8.2%)低于对照组(30.0%,18.3%)、血清前白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对吞咽障碍护理评估的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饮食表能够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营养状况,还能提高临床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酯甲通过抑制CCAT1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谭晖 王吉昌 +2 位作者 董丹凤 李恩孝 李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酯甲(SA)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作为实验对象,将SA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用不同剂量的SA(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孵育A549和H1... 目的:探究五味子酯甲(SA)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作为实验对象,将SA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用不同剂量的SA(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孵育A549和H1299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细胞计数盒-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采用伤口愈合实验评价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1 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TEN、E-cadherin、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处理的细胞比较,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降低了A549和H1299的细胞活力(P<0.05)。与DMSO组比较,SA 10μmol/L组的A549和H1299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了5.71倍和3.48倍(P<0.001),伤口愈合面积显著降低了63.42%和59.15%(P<0.001),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了53.98%和53.36%(P<0.001)。与DMSO组比较,SA 10μmol/L组A549和H1299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CAT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A通过抑制CCAT1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酯甲 肺癌 迁移 侵袭 增殖 凋亡 结肠癌相关转录本-1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卜岗 孙欣 +1 位作者 杨娜 王锁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治疗后,记录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状况(PPI)及颈部活动度进行检测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0,P=0.0422)。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指麻木缓解时间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 身痛逐瘀汤 内服 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血流灌注影响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娟 吴琼 +1 位作者 李娜 王忠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782,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不同时期针刺对SAH大鼠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电针组,每组各18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 目的:研究电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不同时期针刺对SAH大鼠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电针组,每组各18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对各亚组大鼠进行Loeffler神经行为学评分及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测定,并检测相应时间点大鼠皮质脑血流。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第3、5、7天rCBF有显著差异(P<0.05),第5、7天Loeffler评分及逃避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5)。尼莫地平+电针组与电针组及尼莫地平组比较,第1、3、5、7天rCBF有显著差异(P<0.05),第3、5、7天Loeffler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第5、7天逃避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大鼠百会、神庭穴可明显改善SAH大鼠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灌注,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及行为学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流灌注 电针 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媛媛 赵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5-888,共4页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结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音乐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1次/d,治疗组在口服氟西汀的基础上辅助音乐疗法,分别在治疗...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结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音乐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1次/d,治疗组在口服氟西汀的基础上辅助音乐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巴塞尔指数(BI)评价患者的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BI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但音乐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联合氟西汀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音乐疗法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区A-β蛋白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
14
作者 何娟 吴琼 +1 位作者 李娜 郝璞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A-β蛋白表达增加对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8天时采用Mor...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A-β蛋白表达增加对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8天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A-β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比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在3d时A-β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7、14、28d时,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鼠SAH后出现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及A-β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促使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组织水肿 A-β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