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瑞 王韶双 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血常规、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与异体血输血量及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创动脉血压(invasive artery blood pressure,IBP)下降,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升高,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下降,术中异体血输入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脑组织氧合无不良影响,在骨科脊柱手术中应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输 骨科脊柱手术 血流动力学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和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麻醉插管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沛 景桂霞 +1 位作者 张义长 叶平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冠心病患者在诱导插管过程中心率、血压骤升,心肌氧耗明显增加,可能发生严重的心脏意外事件.尼卡地平和美托洛尔为常用的预防麻醉诱导插管反应的药物.本研究比较两种药物对血液动力学和心率变异性(HRV )的影响.
关键词 尼卡地平 美托洛尔 冠心病 麻醉 插管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时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1 位作者 朱敦 胡训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6-516,520,共2页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阻滞对足、踝部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亚丽 申新 +1 位作者 叶平安 景桂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对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脊麻组(S组),每组20例。观...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对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脊麻组(S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N组[(15±4)min]与S组[(6±4)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E组[(16±4)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疼痛程度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N组[(9±4)h]较S组[(4±3)h]长,与E组[(10±3)h]接近,与S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组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一样,可以满足踝部手术的需要,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器 坐骨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脊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氟醚吸入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耀民 叶平安 景桂霞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安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 3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后及术中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低频 (LF)在麻醉诱导后显著降低 ,切皮后显著升... 目的 探讨安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 3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后及术中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低频 (LF)在麻醉诱导后显著降低 ,切皮后显著升高 ;高频 (HF)在麻醉诱导后及切皮后未见明显改变 ;安氟醚吸入麻醉过程中 ,LF、HF均显著下降 ,而LF/HF比值较麻醉诱导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安氟醚吸入麻醉可显著降低交感、迷走神经活性 ,但交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安氟醚 心率变异性 腹部手术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麻醉下人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新 叶平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6-30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是异氟醚的重要作用部位。方法 对 18例妇科手术患者行异氟醚麻醉 ,并以硬膜外阻滞作对照。刺激踝部胫神经 ,监测并记录头颈部体感诱发电位。记录分 3个阶段 :基础值、异氟醚麻醉、硬膜外腔阻滞。结果 异氟醚麻醉、硬... 目的 探讨脊髓是异氟醚的重要作用部位。方法 对 18例妇科手术患者行异氟醚麻醉 ,并以硬膜外阻滞作对照。刺激踝部胫神经 ,监测并记录头颈部体感诱发电位。记录分 3个阶段 :基础值、异氟醚麻醉、硬膜外腔阻滞。结果 异氟醚麻醉、硬膜外腔阻滞均可使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延迟。结论 异氟醚麻醉对脊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脊髓 体感诱发电位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心率变异性及脑电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景桂霞 朱耀民 +2 位作者 朱敦 严军 叶平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CO2 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及脑电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指标的不同影响。 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技术 (HRV PSA)和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 (... 目的 探讨CO2 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及脑电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指标的不同影响。 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技术 (HRV PSA)和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 (EEG PSA)对 2 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麻醉前、麻醉诱导插管后及CO2 人工气腹后HRV指标LF、HF、LF HF、TP及EEG参数BIS、95 %SEF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插管后LF、HF、TP、BIS及95 %SEF均显著降低 ,LF HF未见明显改变 ;CO2 人工气腹后LF、LF HF、TP显著升高 ,HF、BIS及 95 %SEF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人工气腹 安氟醚 吸入麻醉 心率变异性 脑电指标 脑电功率谱 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生化变化及麻醉管理
8
作者 杨远东 景桂霞 +2 位作者 严军 朱耀民 李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其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择期肝移植患者 11例 ,对其无肝前期 6 0min、无肝期 2 0min、4 0min、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所采血样行血气 (pH、BE、HCO3 -)、电解质 (K + 、Ca2 + )、血糖、...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其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择期肝移植患者 11例 ,对其无肝前期 6 0min、无肝期 2 0min、4 0min、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所采血样行血气 (pH、BE、HCO3 -)、电解质 (K + 、Ca2 + )、血糖、凝血三项 (PT、FIB、APTT)检测。结果 与无肝前期 6 0min相比 ,无肝期 2 0min、4 0minpH、BE值显著下降 ,血K + 、Ca2 + 水平显著降低 ,PT、APTT显著延长 ,FIB显著降低 ,体温显著下降 ,而血糖水平未发生显著性改变 ;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与无肝期 2 0min、4 0min比较pH、BE、HCO3 -显著升高 ,血K + 、Ca2 + 水平显著升高 ,血糖水平亦显著升高 ,PT、APTT及FIB无明显变化。结论 无肝期较无肝前期及新肝灌流恢复期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围术期 麻醉管理 代谢指标 血流动力学 体温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80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 刘缚鲲 +7 位作者 刘世江 每晓鹏 王霞 武晓丽 许智鸿 赵二贤 邵刘佳子 侯海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5,共9页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内镜手术 消化 专家 手术操作 内镜治疗 相关并发症 内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时间歇正压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的比较
10
作者 陶蕾 景桂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了解全身麻醉时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的差异。方法:选取1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期间应用DrOger Primus呼吸机行IPPV和PCV。记录呼吸力学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生理无效腔(VD)。组间... 目的:了解全身麻醉时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的差异。方法:选取1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期间应用DrOger Primus呼吸机行IPPV和PCV。记录呼吸力学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生理无效腔(VD)。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各项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PCV时显著降低,在IPPV时又升高恢复基础水平,VD差异无显著性。IPPV与PCV比较,PaO2显著升高。结论:在全身麻醉期间选择IPPV还是PCV,要综合考虑手术因素和患者本身的特点。对于肺换气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选用PCV,而对于心肺功能良好的成年患者使用IPPV,能更好地保证患者术中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间歇正压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急性疼痛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辉波 苏钰淇 曾志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3-556,共4页
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均是围术期管理的重大挑战,两者相互影响,疼痛可干扰术后睡眠,睡眠障碍则会导致痛觉敏化,加剧术后疼痛。目前两者相互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防治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通过综述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定... 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均是围术期管理的重大挑战,两者相互影响,疼痛可干扰术后睡眠,睡眠障碍则会导致痛觉敏化,加剧术后疼痛。目前两者相互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防治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通过综述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定义、危害、相互影响机制及防治与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防治围术期并发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急性疼痛 睡眠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义长 朱耀民 +1 位作者 赵新京 叶平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及氟哌利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0 .25%罗比卡因组(Ⅰ组)、0. 20%罗比卡因组(Ⅱ组)和0 .15%罗比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5μg/ml)和氟哌利多(0 02...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及氟哌利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0 .25%罗比卡因组(Ⅰ组)、0. 20%罗比卡因组(Ⅱ组)和0 .15%罗比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5μg/ml)和氟哌利多(0 025 m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速率2 ml/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 PCEA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术后6、12、24和48 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 20%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氟哌利多对下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术后硬膜外镇痛 氟哌利多 评分 下肢手术 复合芬太尼 VAS PCEA 病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3
作者 谭敬 吕瑞兆 +3 位作者 严军 朱宇麟 周荣胜 景桂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75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组(P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P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PECS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30ml;C组患者不给予PECS阻滞。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两组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即刻(术后0h)、术后3、6、12和24h静息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并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h内补救性镇痛药给予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3、6和12hVAS评分P组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24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组明显少于C组,术后24h内镇痛药补救率P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超声引导胸部神经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模式的辅助,可以提供更佳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内NO、MDA、ET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小刚 刘青光 +2 位作者 潘承恩 马清涌 张梅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 (Obstructivejaundice ,OJ)大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 (MDA)、内皮素 (ET)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重结扎切断大鼠胆总管造成OJ模型 ,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模型组 )和丹参注射...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 (Obstructivejaundice ,OJ)大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 (MDA)、内皮素 (ET)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重结扎切断大鼠胆总管造成OJ模型 ,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模型组 )和丹参注射液 (治疗组 ) ,各组于术后 7d和1 4d观察肝组织匀浆NO2 - +NO3- 、MDA、ET含量 ,肝功能及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胆道梗阻 7d和 1 4d后大鼠肝组织中NO2 - +NO3- 、MDA含量较正常鼠明显增加 ,两者不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升高 ;肝组织中ET含量亦明显增高 ,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丹参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NO2 - +NO3- 与模型组无差异 ,而MDA和E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血浆ALT、AST明显降低 ,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降低OJ大鼠肝内MDA、ET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NO MDA ET 影响 一氧化氮 丙二醛 内皮素 丹参注射液 梗阻性黄疸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景桂霞 朱耀民 +1 位作者 朱宇麟 叶平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异氟醚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组 )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异氟醚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组 )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麻醉维持、切皮时及拔管时心率变异性 (HRV)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诱导后及麻醉维持时两组LF、LF/HF、T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插管后、切皮时及拔管时 ,Ⅰ组LF、LF/HF及TP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Ⅱ组未见明显改变 ;组间比较显示 ,上述各指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液动力学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交感 /迷走神经均衡性和自主神经总张力 ,并显著降低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利于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复合硬膜外阻滞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病人 心率变异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霍雄伟 王效龙 +2 位作者 魏光兵 孙学军 高燕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135,共5页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组(A组,n=63)与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组(B组,n=37),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水平。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优于A组(P<0.05),排气时间较A组长(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CRP)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全身炎症因子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在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腹腔镜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辅助腹腔镜 治疗 应激炎症因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和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4 位作者 朱耀民 谭敬 高燕凤 李小刚 申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比较全麻和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6 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分别在全麻和颈丛阻滞下完成 ,每组 32例。记录并计算两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波动性 ,分流管使用率、心脑并发... 目的 比较全麻和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6 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分别在全麻和颈丛阻滞下完成 ,每组 32例。记录并计算两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波动性 ,分流管使用率、心脑并发症 ,询问患者的满意程度和选择倾向。结果 CEA全麻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波动性明显大于颈丛阻滞 (P <0 0 1) ,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高于颈丛阻滞 (P <0 0 5 ) ;全麻分流管的使用率高于颈丛阻滞 (P <0 0 5 )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也高于颈丛阻滞 (P <0 0 5 ) ,两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患者对两种麻醉方法的满意程度无显著差异 ,倾向于选择已使用过的麻醉方法。结论 全身麻醉和颈丛阻滞都可安全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丛阻滞有利于维护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颈丛阻滞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血液动力学 并发症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耀民 景桂霞 +3 位作者 叶平安 刘齐宁 李小刚 杨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法对 30例择期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 (Ⅰ组 )和 30例择期无冠心病腹部手术患者 (Ⅱ组 )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 目的 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法对 30例择期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 (Ⅰ组 )和 30例择期无冠心病腹部手术患者 (Ⅱ组 )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麻醉诱导后Ⅰ组LF、HF、LF/HF、TP显著降低 ,Ⅱ组LF、LF/HF及TP亦显著降低而HF未见明显改变。气管插管后两组HRV值均显著升高 ;组间比较显示 ,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Ⅰ组HF和TP显著低于Ⅱ组 ,而LF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 ,冠心病患者迷走神经活性及总自主神经张力显著低于非冠心病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腹部手术 全麻 诱导 气管插管 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全麻拔管时心率变异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宇麟 卢德生 +1 位作者 景桂霞 王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57-557,共1页
关键词 艾司洛尔 拔管 心率变异性 血液动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荣胜 薛小红 +3 位作者 孙博睿 毕阳 王强 杨远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施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乌司他丁组(UTI)、泮托拉唑组(PTZ)和乌司他丁+泮托拉唑组(UTI+PTZ...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施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乌司他丁组(UTI)、泮托拉唑组(PTZ)和乌司他丁+泮托拉唑组(UTI+PTZ)各50例。建立CBP前15 min,UTI组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1),PTZ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UTI+PTZ组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1)和泮托拉唑40 mg,CON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4组均于术前(t_1)、CPB30 min(t_2)、CBP结束后(t_3)、术后6 h(t_4)、术后24 h(t_5)测定胃黏膜pH值(pHi),采集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于术后第1,2天随访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呕血、黑便和大便隐血实验阳性等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结果与本组t_1时比较,4组TNF-α、IL-6浓度在t_2、t_3、t_4、t_5均明显增高(P<0.05);与CON组比较,UTI、PTZ和UTI+PTZ组t_2、t_3、t_4、t_5时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 UTI和UTI+PTZ组TNF-α、IL-6浓度较PTZ组更接近正常生理值。4组pHi值t_2、t_3、t_4与本组t_1时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CON组t_5较本组t_1时明显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UTI、PTZ和UTI+PTZ组t_2、t_3、t_4时pHi值明显升高(P<0.05);UTI+PTZ组pHi值好于UTI和PTZ组。CON组术后消化道并发症较UTI、PTZ和UTI+PTZ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用于CPB心脏手术患者,能显著减轻TNF-α和IL-6释放,升高pHi,减少消化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泮托拉唑 体外循环 炎性因子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