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移植动物模型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向林彪 余佳薇 +3 位作者 白显杰 董小涓 吕毅 卢强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肠道微生物失调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恢复菌群平衡成为新的疾病治疗手段。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近年新兴的生物技术,通过引入健康菌群重塑肠道微生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肠道微生物失调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恢复菌群平衡成为新的疾病治疗手段。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近年新兴的生物技术,通过引入健康菌群重塑肠道微生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这项技术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观察,不同剂量、移植途径的疗效差异仍要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移植动物模型在比较不同剂量和移植方式的疗效差异,观察长期效应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项技术。本文总结了小鼠、大鼠、猪、犬和灵长类动物FMT的进展,为今后个性化、精准化的FMT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移植 肠-器官轴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瑞祥 王红云 +2 位作者 马茂 孟宪魁 张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03-1604,共2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 14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配对设计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对照组行综合性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无水乙醇瘤内...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 14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配对设计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对照组行综合性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无水乙醇瘤内注射与综合治疗后 1年及 3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 79 2 %、 80 6 %和 4 1 7%、 38 9% (P >0 0 5 ) ,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水乙醇瘤内注射与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 1、 3年生存率是无差别的 ,但前者具有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花费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原发性肝癌 瘤内注射治疗 CT引导 患者 经皮肝穿刺 并发症 结论 目的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水岭修正与U-Net的肝脏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亢洁 丁菊敏 +1 位作者 万永 雷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61,270,共8页
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割肝脏边界较模糊的影像数据时容易丢失位置信息,导致分割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水岭修正与U-Net模型相结合的肝脏图像自动分割算法。利用U-Net分层学习图像特征的优势,将浅层特征与深层语义特征相融... 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割肝脏边界较模糊的影像数据时容易丢失位置信息,导致分割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水岭修正与U-Net模型相结合的肝脏图像自动分割算法。利用U-Net分层学习图像特征的优势,将浅层特征与深层语义特征相融合,避免丢失目标位置等细节信息,得到肝脏初始分割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水岭算法形成的区域块对肝脏初始分割结果的边界进行修正,以获得边界平滑精确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图割算法和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肝脏图像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图像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U-Net模型 分水岭算法 边界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正东 周灿灿 +5 位作者 程亮 钱伟琨 徐勤鸿 薛梦雯 马清涌 雷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胰腺星状细胞,给予白藜芦醇干预胰腺星状细胞,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指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blot...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胰腺星状细胞,给予白藜芦醇干预胰腺星状细胞,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指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blot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抑制α-SMA及YAP、CTGF及CYR61的表达;白藜芦醇干预后的胰腺星状细胞上清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并降低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的侵袭能力和EMT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白藜芦醇 胰腺星状细胞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茂 张亚铃 +1 位作者 孟绍菁 耿志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29-130,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作用。 方法 :根据营养底物不同将 1995~ 1999年 35例作为实验组 ,1990~ 1994年 33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实验组治疗 ...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作用。 方法 :根据营养底物不同将 1995~ 1999年 35例作为实验组 ,1990~ 1994年 33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实验组治疗 3天后血淀粉酶、转氨酶、尿素酶、白细胞总数和血糖等明显下降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部总数差异显著 (P<0 .0 1)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 ,改善肝、肾等功能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胰腺癌细胞AMPK通路抑制TGF-β1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段万星 陈科 +5 位作者 薛梦雯 周灿灿 雷建军 徐勤鸿 马清涌 仵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BxPC-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表达,Westernblot检...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BxPC-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AMPK/p-AMPK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采用基因沉默技术敲除胰腺癌细胞AMPK后,二甲双胍干预,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干预后,Panc-1及BxPC-3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内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Panc-1:P<0.001;BxPC-3:P<0.001),敲除肿瘤细胞AMPK可以逆转二甲双胍对TGF-β1的下调作用(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诱导AMPK磷酸化而抑制胰腺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沉默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GFBP3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瑞 陈晨 +5 位作者 宋虎伟 李起 张东 李文智 王林 耿智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29,共8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实验筛查两者CM中IL-6、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常见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α-SMA(CAFs标志物)和IGFBP3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LEC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分为无血清培养基组(Control组)、CAF-CM共培养组、NF-CM共培养组、IGFBP3组和CAF-CM+IGFBP3抑制剂(2-Deoxy-D-glucose)组,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中LECs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LECs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检测发现CAF-CM较NF-CM中IGFBP3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囊癌组织α-SMA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IGFBP3高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CAF-CM组中的IGFBP3可明显促进LEC迁移,并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采用2-Deoxy-D-glucose处理后,可以逆转CAF-CM对LECs迁移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论CAFs通过分泌IGFBP3影响EMT过程,从而促进LEC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 淋巴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0b-5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雷 王宇锋 +5 位作者 王亮 殷国志 韩少山 李瑞祥 鲜瑶 姚德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754,共8页
目的探究miR-450b-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Real-time PCR检测miR-450b-5p在HCC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分析miR-450b-5p的表达水平与HCC临床... 目的探究miR-450b-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Real-time PCR检测miR-450b-5p在HCC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分析miR-450b-5p的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iR-450b-5p对HCC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MTT实验观察miR-450b-5p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450b-5p的下游靶点,并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及Western blot分析miR-450b-5p对靶点的调节作用。结果 miR-450b-5p在H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01);miR-450b-5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26)、静脉侵犯(P=0.013)、TNM分期(P=0.020)及HCC患者的预后(P=0.014 2)相关,且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450b-5p为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上调MHCC-97H细胞的miR-450b-5p表达后,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而下调Hep3B的miR-450b-5p表达时,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2,SOX2)可能是miR-450b-5p的作用靶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450b-5p能够负向调节SOX2-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miR-450b-5p mimics能降低MHCC-97H细胞中SOX2的表达水平,miR-450b-5p inhibitors能上调Hep3B细胞中SOX2的表达水平。结论 miR-450b-5p通过靶向作用于SOX2抑制HCC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进而抑制H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450b-5p SOX2 迁移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甲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鲜瑶 江伟 +4 位作者 刘润坤 涂康生 高士杰 王军 张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2-808,共7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MR)诱导人肝癌细胞(HCC)Hep-3B、SK-Hep1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MR(0~200μmol/L)对Hep-3B、SK-Hep1、MIHA细胞的增殖-毒性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R处理三种细胞后...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MR)诱导人肝癌细胞(HCC)Hep-3B、SK-Hep1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MR(0~200μmol/L)对Hep-3B、SK-Hep1、MIHA细胞的增殖-毒性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R处理三种细胞后的形态变化;EdU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ep-3B、SK-Hep1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R对Hep-3B、SK-Hep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MR(0~200μmol/L)处理Hep-3B、SK-Hep1细胞48 h,其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P<0.01),而对MIHA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Hep-3B、SK-Hep1细胞MR的IC 50分别为102.5μmol/L和99.3μmol/L。MR(0~150μmol/L)处理后显著抑制Hep-3B、SK-Hep1细胞增殖(P<0.05),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Hep-3B、SK-Hep1贴壁细胞死亡脱落和细胞外形凹陷萎缩,而MIHA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100、150μmol/L MR诱导Hep-3B、SK-Hep1细胞凋亡,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H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被抑制,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经MR处理的Hep-3B和SK-Hep1的p-Akt和p-mTOR的表达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这提示MR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癌作用。结论MR促进Hep-3B、SK-Hep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甲酯 原发性肝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协同CXCR4调控胰腺癌趋向性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勤鸿 孙联康 +5 位作者 程亮 周灿灿 钱伟琨 严彬 马清涌 王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81,共8页
目的探究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转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利用CXCR4 shRNA及CXCR7 shRNA分别构建低表达CXCR4和CXCR7的胰腺癌细胞株。通过细胞侵... 目的探究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转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利用CXCR4 shRNA及CXCR7 shRNA分别构建低表达CXCR4和CXCR7的胰腺癌细胞株。通过细胞侵袭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CXCR4、CXCR7对CXCL12诱导的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MiaPaCa-2的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CXCL12能显著增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与单独沉默CXCR4或CXCR7相比,同时抑制CXCR4和CXCR7可以显著抑制CXCL12的促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结论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EM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 侵袭转移 上皮间质转分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934-5p靶向抑制β内酰胺酶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鲜瑶 刘润坤 +3 位作者 莫缓椰 肖雪莲 王亮 张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19-1226,共8页
目的观察miR-3934-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53例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miR-3934-5... 目的观察miR-3934-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53例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miR-3934-5p的表达;应用人类癌症基因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分析正常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中miR-3934-5p的表达;用χ~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3934-5p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及EdU实验评价HCCLM3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分析HCC组织中β-内酰胺酶(beta-lactamases,LACTB) mRNA与miR-3934-5p表达的相关性;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3934-5p下游靶基因,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结果 miR-3934-5p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其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miR-3934-5p低表达组相比,miR-3934-5p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及EdU实验结果证实:敲减miR-3934-5p可显著抑制HCCLM3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LACTB被证实是miR-3934-5p的直接作用靶点,且其介导了miR-3934-5p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miR-3934-5p通过靶向抑制抑癌基因LACTB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3934-5p Β-内酰胺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孟凡迪 徐勤鸿 +3 位作者 杨刚华 万永 张雷 王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按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记录患者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C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53例ICC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共3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1.57%;并发症以Ⅰ级、Ⅱ级为主,分别占42.42%、27.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美国麻醉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中重度肝硬化、术中肝门阻断和中转开腹均为ICC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CC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ASA分级、术中肝门阻断、肝硬化程度、中转开腹等,应加强围术期管理、强调脏器功能保护,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1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换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联康 都大伟 +5 位作者 钱伟崐 曹俊宇 李杰 刘青光 马清涌 徐勤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趋化因子CXCL11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换(EMT)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外源性CXCL11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趋化因子CXCL11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换(EMT)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外源性CXCL11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p65、P-p65、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65的细胞内定位。使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联合外源性CXCL11干预Panc-1细胞,再次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外源性CXCL11可明显诱导Panc-1细胞侵袭(t=12.424,P<0.01),促进p65入核,并上调P-p65、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蛋白。抑制NF-κB通路后,外源性CXCL11失去了对胰腺癌细胞侵袭(P<0.01)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趋化因子CXCL11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侵袭和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1 NF-ΚB通路 胰腺癌 侵袭 上皮间质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技术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颖 杨丽斐 +4 位作者 任璐 万永 吕毅 王善佩 卢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88,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的磁性吻合装置并验证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大鼠下腔静脉解剖特点,设计并加工了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吻合的磁性装置,该装置分为内环和外环两个部分,内环为具有镀层的钕铁硼磁环,外...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的磁性吻合装置并验证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大鼠下腔静脉解剖特点,设计并加工了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吻合的磁性装置,该装置分为内环和外环两个部分,内环为具有镀层的钕铁硼磁环,外环由聚醚醚酮经3D打印制成,其上均匀分布10个细孔,其中5个细孔用于加载细针,另外5个细孔在吻合时与对侧吻合环的细针相互嵌合。将外环上均匀加载细针后与内环粘接在一起组成磁性吻合环,将两侧血管断端穿过吻合环后外翻固定至细针上,再将两侧磁性吻合环相吸便完成血管吻合。选取20只SD大鼠利用磁性吻合装置进行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分析大鼠术中血管阻断时间、术后存活情况、术后吻合口通畅情况和术后吻合口大体观及组织学检查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均顺利完成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血管阻断时间为4~6 min。其中1只大鼠在术后10 d死亡,其余大鼠均存活至术后2个月。存活大鼠术后1 d、3 d、1个月及2个月血管吻合口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5%及95%。术后2个月时血管吻合装置未发现明显移位、成角,血管吻合环未发现明显腐蚀、裂解迹象,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增生及水肿,两侧血管断端已完全愈合,吻合口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形成。组织学检查发现吻合口两侧血管管壁连续性良好,吻合口内面可见内皮细胞覆盖,未见血栓及纤维组织附着。结论利用本研究设计的磁性吻合装置施行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吻合技术 大鼠下腔静脉 端端吻合 血管吻合 钕铁硼磁环 聚醚醚酮环 吻合口狭窄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杨刚华 孟凡迪 +2 位作者 徐勤鸿 万永 盛斌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5-1380,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通过Excel自带程序...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通过Excel自带程序简单随机分组,190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5例。研究组术后第1天启动个性化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照组给予以肠外营养为主的传统常规营养方案。检测各组术前、术后3、7、10、14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肌酐、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淋巴细胞计数(比例),观察术中红细胞悬液、血浆使用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药费及费用,住院药占比。分析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上述指标差异,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并发症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术后并发症,研究组15例(15.79%),对照组36例(37.89%),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2.095,P=0.001)。术后7、10 d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7、10、14 d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术后10、14 d淋巴计数,术后7、10、14 d淋巴比例,术后3、10、14 d血红蛋白水平,术后10 d血清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女性、体质指数、营养评分、病毒性肝炎、通气时间、血浆输注量正相关、与营养治疗负相关。结论: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生态免疫营养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消化道肿瘤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