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人工智能在CTPA肺栓塞诊断效能及肺栓塞指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杨舒同 李竹君 +7 位作者 金超 侯伟 赵文哲 张宝平 田倩 肖瑶 荐志洁 刘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 验证基于CT肺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的肺栓塞人工智能识别系统(PE-AI)的诊断效能及危险分层能力,分析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疑似PE患者行... 目的 验证基于CT肺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的肺栓塞人工智能识别系统(PE-AI)的诊断效能及危险分层能力,分析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疑似PE患者行CTPA检查病例416例。采用双盲法由2名低年资影像医师与PE-AI分别对收集病例进行栓子检出和诊断,并分别记录诊断时间;以3名高年资影像医师结合临床随访结局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评价AI、人工与PE-AI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使用Delong-t检验进行比较。肺栓塞确诊病例分别收集AI及人工计算的肺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 PAOI),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PE-AI、人工及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85.6%、90.8%和95.1%,三组AU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I的读片时间[(0.16±0.07)min]明显低于人工[(4.42±1.85)min,P<0.001]及联合诊断[(4.58±1.84)min,P<0.001]。肺动脉栓塞确诊病例亚组分析中,PE-AI与人工测得的PAO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 ICC=0.80)。结论 AI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肺动脉栓子,辅助放射科医师提高诊断效率;同时通过对肺动脉PAOI的智能检测,有助于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优化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CT肺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肺栓塞指数(PA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的因果关联: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
作者 魏艳 孙妍 +2 位作者 王丽娟 邵帅 郑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8,共8页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代谢物与A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VW)、MR Egger和加权中位数法。使用Cochran’Q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MR Egger截距检验水平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抗坏血酸(OR=0.861,95%CI:0.751~0.987)、花生四烯酸(OR=0.363,95%CI:0.193~0.683)、可的松(OR=0.447,95%CI:0.221~0.906)与AD的发生呈负相关;尿苷(OR=3.473,95%CI:1.043~11.562)、5-羟色胺(OR=1.896,95%CI:1.007~3.571)及2-羟基戊二酸(OR=2.158,95%CI:1.186~3.924)与AD的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学预测的代谢产物与AD风险增加具有因果关联,但尚无显著证据支持AD与上述6种代谢产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AD) 孟德尔随机化(MR) 因果关联 代谢产物 逆方差加权法(IV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新举 梁景仁 +1 位作者 武萌 邓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 6 5 .7%和 5 7.14 % ,且其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其中C erbB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GFR或 /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EGFR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二者有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C-ERBB2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生物学行为 预后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痔灵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灵 彭雅 +3 位作者 刘彤 赵恩兵 穆欣 马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消痔灵 醋酸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90-5p通过靶向抑制YAP1的表达抑制A375恶性黑素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娟 史圣甲 +4 位作者 周艳 穆欣 韩丹 葛睿 牟宽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6-330,336,共6页
目的探索miR-590-5p在A375恶性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A375细胞与人正常黑素细胞中miR-590-5p的表达水平;应用TranswellTM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590-5p对A375细胞... 目的探索miR-590-5p在A375恶性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A375细胞与人正常黑素细胞中miR-590-5p的表达水平;应用TranswellTM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590-5p对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yes相关蛋白(YAP1)是否为miR-590-5p的直接靶分子;应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iR-590-5p对YAP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miR-590-5p在A37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黑素细胞;与对照(miR-590-5p-NC)组相比,miR-590-5p mimcs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受到显著抑制;YAP1为miR-590-5p的直接靶分子;与miR-590-5p-NC组相比,miR-590-5p mimcs组细胞中YA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受到抑制。结论 miR-590-5p在A375细胞中低表达,并通过靶向抑制YAP1的表达调控A37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90-5p YAP1 侵袭 迁移 恶性黑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2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双调蛋白表达促进银屑病发病 被引量:8
6
作者 韩丹 王博 +5 位作者 王丽娟 刘玮 侯卫坤 牟宽厚 吕社民 周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985,共5页
目的研究IL-22对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表达的调控,了解其在寻常型银屑病(Ps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PsV患者皮损( n =26)和健康人皮肤组织( n =15),RT-qPCR检测IL-22、 IL-22R1 、 IL-22BP 及AREG的表达并... 目的研究IL-22对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表达的调控,了解其在寻常型银屑病(Ps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PsV患者皮损( n =26)和健康人皮肤组织( n =15),RT-qPCR检测IL-22、 IL-22R1 、 IL-22BP 及AREG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用IL-22(20 ng/mL)及其可溶型受体IL-22BP(20 ng/mL)干预培养HaCaT细胞24 h,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REG的表达变化。结果PsV患者皮损IL-22(P<0.001)、 IL-22R1 (P<0.001)及AREG(P<0.01)的mRNA表达分别高于健康人皮肤36倍、24倍和15倍。PsV皮损的 IL-22 与AREG mRNA水平密切相关( r =0.49,P<0.05)。IL-22干预时,HaCaT细胞AREG mRNA表达升高22倍(P<0.01),蛋白表达亦明显升高(P<0.01)。IL-22BP则抑制了IL-22的这一功能(P<0.05)。结论IL-22可能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强AREG的表达参与银屑病的发病,IL-22BP可作为阻断剂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双调蛋白(AREG) IL-22BP 角质形成细胞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抑制SK-MEL-28恶性黑素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5 位作者 葛睿 穆欣 郭张燕 韩丹 周艳 牟宽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检测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在恶性黑素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恶性黑素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5例恶性黑素瘤组织LTBP2的表达,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LTBP2阳性率与黑素瘤... 目的检测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在恶性黑素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恶性黑素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5例恶性黑素瘤组织LTBP2的表达,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LTBP2阳性率与黑素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恶性黑素瘤组织和SK-MEL-28黑素瘤细胞LTBP2的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SK-MEL-28黑素瘤细胞LTBP2的蛋白水平。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SK-MEL-28细胞中LTBP2的表达, Transwell^(TM)实验检测敲低LTBP2后对SK-MEL-28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恶性黑素瘤组织中LTBP2阳性率显著高于皮肤良性痣组织, LTBP2阳性率与恶性黑素瘤患者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LTBP2在恶性黑素瘤SK-MEL-28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黑素HEMa-LP细胞。敲低SK-MEL-28细胞LTBP2的水平后, SK-MEL-28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结论 LTBP2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和细胞高表达,敲低SK-MEL-28细胞LTBP2的水平后,抑制SK-MEL-28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和干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灵 牟宽厚 +1 位作者 张宪旗 冯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 体外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SCF)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ET 1和SCF处理人表皮纯化培养的黑素细胞 ,观察其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上黏附以及通过微孔滤膜的情况 ,并... 目的 体外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SCF)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ET 1和SCF处理人表皮纯化培养的黑素细胞 ,观察其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上黏附以及通过微孔滤膜的情况 ,并作对照比较。结果 与SCF处理相比 ,ET 1处理的黑素细胞易黏附于培养板和通过微孔滤膜 ,尤其是当其浓度在 32nmol·L-1时 ;当浓度≥ 12 8nmol·L-1时 ,对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却呈现抑制作用 (P <0 .0 1)。通过对黑素细胞的迁移观察 ,发现ET 1的浓度≥ 2nmol·L-1时 ,均对黑素细胞迁移呈促进作用 ,这种作用强于SCF处理的黑素细胞 (P <0 .0 1) ,并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 ET 1可以促进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其效果优于S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内皮素-1 干细胞因子 黏附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宪旗 冯捷 +3 位作者 牟宽厚 马慧群 牛新武 刘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 SH)对黑素细胞黏附、迁移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包皮分离、纯培养黑素细胞,分别用bFGF和-αM SH处理培养黑素细胞;采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观测黑素细胞黏附,用T ran...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 SH)对黑素细胞黏附、迁移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包皮分离、纯培养黑素细胞,分别用bFGF和-αM SH处理培养黑素细胞;采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观测黑素细胞黏附,用T ransw 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结果:bFGF和-αM SH均可促进黑素细胞黏附于培养板,bFGF可诱导黑素细胞迁移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αM SH对黑素细胞迁移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FGF和-αM SH可以诱导黑素细胞的黏附和/或迁移,参与白癜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药理学 黑素细胞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黏附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沙林对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宪旗 郑敏 +1 位作者 牟宽厚 冯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甲氧沙林可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黑素细胞骨架蛋白合成。结论:8-甲氧沙林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和细胞骨架actin蛋白生成,从而影响黑素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药物作用 甲氧西林/药理学 钙/代谢 细胞骨架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代谢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对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志 刘焱 +1 位作者 李丹丹 吴佳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对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对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治疗9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检测免疫球蛋白、血液指标、24 h尿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9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24)。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斑疹、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Ig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BC、Hb、PL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IL-8和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治疗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和血液指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补肾解毒养肝方 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宪旗 牟宽厚 +3 位作者 马慧群 赵静 闫小宁 冯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1-392,396,F003,共4页
目的: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包皮分离并纯培养黑素细胞,用αMSH处理纯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用Transw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 目的: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包皮分离并纯培养黑素细胞,用αMSH处理纯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用Transw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Ca2+]i。结果:αMSH可诱导黑素细胞迁移,并使[Ca2+]i浓度升高。结论:αMSH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的Ca2+浓度升高,从而促进黑素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Α-黑素细胞刺激素 迁移 细胞内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羧基端水解酶37(UCH37)在恶性黑素瘤组织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相关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4 位作者 穆欣 郭张燕 韩丹 周艳 牟宽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2-735,共4页
目的检测泛素羧基端水解酶37(UCH37) mRNA及蛋白在恶性黑素瘤、良性痣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UCH37蛋白与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5例恶性黑素瘤组织及95例良性痣组织中UCH37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泛素羧基端水解酶37(UCH37) mRNA及蛋白在恶性黑素瘤、良性痣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UCH37蛋白与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5例恶性黑素瘤组织及95例良性痣组织中UCH37蛋白的表达,利用卡方检验分析UCH37蛋白在不同TNM分期恶性黑素瘤及良性痣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的差异;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恶性黑素瘤与正常皮肤组织中UCH37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UCH37蛋白与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UCH37蛋白在恶性黑素瘤组织高表达,在TNMⅢ期及TNMⅣ期恶性黑素瘤中UCH37蛋白阳性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均高于TNMⅠ期、TNMⅡ期恶性黑素瘤及良性痣;恶性黑素瘤中UCH37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织,UCH3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部位、远处转移等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UCH37在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羧基端水解酶37(UCH37) 恶性黑素瘤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伦理思考——以尖锐湿疣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仲恒 刘文丽 +3 位作者 孙靓 赵恩兵 党海强 穆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0期1312-1316,共5页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特殊传播途径,具有伦理风险和社会敏感性,性病患者长期受到社会歧视。进入现代社会后,性病知识普及力度加大,但大多数人仍然对此类患者存在误解和偏见,因而一些患者羞于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或者得知检查结果后不敢告知...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特殊传播途径,具有伦理风险和社会敏感性,性病患者长期受到社会歧视。进入现代社会后,性病知识普及力度加大,但大多数人仍然对此类患者存在误解和偏见,因而一些患者羞于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或者得知检查结果后不敢告知伴侣,心理备受煎熬和折磨,远远超过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从医学、伦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尝试探讨性病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就医方式取向、社会对性病的宽容度的现状、医患关系、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以期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知性病,指导性病患者采取正确的就医方式,增加医患互信,减少社会对性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既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又要兼顾社会公众利益,减少性传播疾病对公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医学伦理学 医患互信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宽厚 张宪旗 +2 位作者 余兵 张志灵 冯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 :体外研究内皮素 1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用内皮素 1(ET 1)处理人表皮纯化培养的黑素细胞 ,观察其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上的黏附以及通过微孔滤膜的情况 ,并与干细胞因子及未加因子组作对照比较。结果 :与干细胞... 目的 :体外研究内皮素 1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用内皮素 1(ET 1)处理人表皮纯化培养的黑素细胞 ,观察其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上的黏附以及通过微孔滤膜的情况 ,并与干细胞因子及未加因子组作对照比较。结果 :与干细胞因子组相比 ,内皮素 1处理的黑素细胞更易黏附于培养板和通过微孔滤膜 ,尤其是当其浓度在 32nmol/L时 ,而它的浓度超过 12 8nmol/L时 ,对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却呈现抑制作用。除了 2nmol/L组 ,其他任何浓度下内皮素 1均对黑素细胞黏附起促进作用 (P <0 .0 1)。但对黑素细胞迁移来说 ,每个观察浓度下的内皮素 1均表现为迁移促进作用 ,且这种作用强于干细胞因子处理的黑素细胞 (P <0 .0 1)。结论 :内皮素 1可以影响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这可以部分解释内皮素 1对白癜风皮损区黑素细胞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黑素细胞 细胞黏附 ET-1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医学模式下护患纠纷的防范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英丽 冯利 张巧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3期332-334,共3页
当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向"4P"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患者平等相待,守信遵理,并坚持人道主义的护理理念。预防护患纠纷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改革现行的护士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教... 当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向"4P"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患者平等相待,守信遵理,并坚持人道主义的护理理念。预防护患纠纷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改革现行的护士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教育内容,重视道德情操教育;其次,加强医护配合,提高全民健康教育水平,构建和谐的护理环境及社会尊医氛围;最后,呼吁加强医疗立法,用法律武器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P医学模式 护患关系 护患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甲亢患者治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光辉 张键 刘星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26-1429,共4页
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甲亢发生、治疗及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复发甲亢患者病程长、难治愈,患者的心理受疾病影响较大,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复发甲亢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医患沟通、患者知情选择权、治疗方... 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甲亢发生、治疗及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复发甲亢患者病程长、难治愈,患者的心理受疾病影响较大,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复发甲亢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医患沟通、患者知情选择权、治疗方案确定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尚存在着许多伦理问题。需要医务人员关注患者特殊心理,尊重患者自主权,医患共同决策制定基于人文关怀的最优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最终战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甲亢 医学伦理 医患关系 知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_2激光治疗男性前尿道尖锐湿疣
18
作者 张志灵 牟宽厚 +2 位作者 赵恩兵 刘彤 张小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微波组织凝固 二氧化碳激光 联合治疗 男性 前尿道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张志灵 牟宽厚 +2 位作者 赵恩兵 刘彤 张小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 :观察并评价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醋酸白试验 ,观察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 (MTC)后联合CO2 激光治疗皮损 ;对照组予单纯CO2 激光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配合干扰素肌肉注射 ,分别对两组手术用时、... 目的 :观察并评价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醋酸白试验 ,观察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 (MTC)后联合CO2 激光治疗皮损 ;对照组予单纯CO2 激光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配合干扰素肌肉注射 ,分别对两组手术用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联合疗法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疗法中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2 激光是目前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治疗 联合疗法 肛周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观察 微波组织凝固 远期疗效 近期疗效 结论 显著性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细胞角蛋白9 cDNA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0
作者 王博 周艳 +5 位作者 侯卫坤 蔡永松 张英 王林玉 韩燕 孟列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克隆人细胞角蛋白CK9的cDNA,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从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提取RNA,以RT-PCR反转录cDNA,使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人CK9编码区全长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再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his... 目的克隆人细胞角蛋白CK9的cDNA,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从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提取RNA,以RT-PCR反转录cDNA,使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人CK9编码区全长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再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his-CK9的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通过Ni 2+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测序鉴定构建表达载体中CK9的cDNA序列正确;融合蛋白his-CK9可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his-CK9纯度较高;纯化的融合蛋白his-CK9可与商品化CK9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K9,并成功诱导及纯化融合蛋白his-CK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系统 细胞角蛋白9 融合蛋白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