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滕霞丽 孙宇晨 +2 位作者 宫惠琳 张冠军 王春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3例为中青年人,1例为老年人;发生部位分别为延髓、脑干、丘脑以及由丘脑蔓延至颞叶;组织学从低级别到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均可见,组织学分级为2~4级;免疫表型:4例患者H3K27M均呈弥漫性强表达而H3K27me3表达丢失或者下调,3例患者p53呈强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5%~60%;2例患者行分子检测均为IDH野生型,TERT未检测到变异。结论成人H3K27M-变异型DMG好发于丘脑和脊髓,H3K27M和H3K27me3免疫组化联合使用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H3K27M变异 成人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恶性胸水细胞蜡块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分子病理检测 被引量:29
2
作者 隋燕霞 柳雨 +2 位作者 蒋娜 蒋伊娜 张冠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恶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分子病理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恶性胸水的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并结合细胞形态抗体...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恶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分子病理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恶性胸水的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并结合细胞形态抗体的表达情况对恶性胸水进行肿瘤分类。采用ARMS-PCR法对其中40例经免疫组化En Vision染色确诊为肺腺癌的胸水细胞蜡块,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42例胸水细胞蜡块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肺腺癌99例,肺小细胞癌4例,肺鳞状细胞癌3例,乳腺癌13例,卵巢癌9例,胃癌2例,甲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间皮瘤5例,淋巴瘤3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滑膜肉瘤1例。40例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20例,其中19del突变9例,L858R突变11例。结论恶性胸水细胞蜡块行免疫组化检测不仅有助于肿瘤的明确诊断,更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分类并判断肿瘤原发部位及帮助判断预后。利用胸水细胞蜡块可以对肺腺癌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为肺腺癌的基因检测提供新型的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细胞蜡块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蒋娜 隋燕霞 +1 位作者 蒋依娜 张冠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选取21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MR)表达及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微卫星状态。213例患者中微卫星不稳定(MSI)为35例,占16%,MSI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部位、淋巴... 选取21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MR)表达及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微卫星状态。213例患者中微卫星不稳定(MSI)为35例,占16%,MSI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部位、淋巴结转移、分期有关,随机抽取20例标本进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其中3例肿瘤组织显示高频微卫星不稳定(MSI-H)。MSI肿瘤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优于微卫星稳定(MS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 免疫组化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增殖指数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娇娇 谢新明 +2 位作者 梁华 杨喆 宫惠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级别和亚型脑膜瘤及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WHO(2014)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标准从607例脑膜瘤中随机选取Ⅰ级脑膜瘤60例、Ⅱ级脑膜瘤20例、Ⅲ级脑膜瘤18例、复发性脑膜瘤20例及侵犯脑组织脑膜瘤13例行Ki-6...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级别和亚型脑膜瘤及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WHO(2014)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标准从607例脑膜瘤中随机选取Ⅰ级脑膜瘤60例、Ⅱ级脑膜瘤20例、Ⅲ级脑膜瘤18例、复发性脑膜瘤20例及侵犯脑组织脑膜瘤13例行Ki-67免疫组化检测。607例中女性多发,发病年龄2~75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7例年龄小于18岁。607例样本中Ⅰ、Ⅱ和Ⅲ级脑膜瘤分别为551、38和18例。结果 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级别呈正相关(P〈0.05);同级别复发和未复发、Ⅱ级脑膜瘤侵犯脑组织和未侵犯脑组织脑膜瘤中,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级别呈正相关,复发性、侵犯脑组织脑膜瘤的Ki-67增殖指数较同级别脑膜瘤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WHO分级 Ki-67增殖指数 复发 脑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信息系统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段英飞 赵小军 +1 位作者 李晓锋 翁改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5,共2页
随着病理图像分析及图文报告系统在医院病理科的普遍使用,一些大型医院正在逐步将病理申请和报告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连接起来,合作开发并应用,可将病理检查流程全面管理起来,实现与HIS、图片存档、通信... 随着病理图像分析及图文报告系统在医院病理科的普遍使用,一些大型医院正在逐步将病理申请和报告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连接起来,合作开发并应用,可将病理检查流程全面管理起来,实现与HIS、图片存档、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信息融合,如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已使用在线病理申请、病理标本流程跟踪以及报告传送的病理信息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在病理技术工作流程中,辅助应用病理信息系统,在各重要环节配置工作站,并形成局域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技术工作流程、提高制片效率、缩短病理报告发送时间,现就其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技术 工作模式 信息化技术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肌上皮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曹培龙 张少强 +4 位作者 赵继元 闫金凤 姚小宝 张鹏飞 刘利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对12例涎腺MEC进行检测,对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C组织以透明...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对12例涎腺MEC进行检测,对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C组织以透明、淡染细胞多见,部分病例可见浆细胞样细胞、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癌细胞呈巢团状、实性片状或梁索状排列;核分裂象易见;细胞异型性明显;4例中可见坏死。免疫表型:12例表达CK,8例表达EMA,11例表达p63和CK5/6,10例表达S-100,4例表达vimentin,2例表达Calponin,1例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5%~40%。结论 MEC细胞形态多样,病理检查结合免疫表型可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肌上皮癌 涎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技术室常规出片前质量控制及管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段英飞 赵凌云 翁改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先进仪器在医院病理科的广泛应用以及病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病理技术室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使工作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从而避免主观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获得优良、可靠的病...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先进仪器在医院病理科的广泛应用以及病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病理技术室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使工作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从而避免主观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获得优良、可靠的病理切片,为高水平的病理诊断做好基础。病理技术常规工作的各环节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组合,每一环节的失控都可以造成制片的质量问题。因此,质控和管理工作就涉及到制片工作的每一步骤,必须有具体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措施,还要实施必要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技术室 质量控制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小立 王茂德 +2 位作者 刘守勋 王拓 王鸿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5 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脑胶质瘤及 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MP 9和CD3 4 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5 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脑胶质瘤及 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MP 9和CD3 4 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 胶质瘤中MMP 9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血管内皮细胞 ;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中MMP 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 4 2 .9% ,Ⅱ级 6 5 .0 % ,Ⅲ级 86 .7% ,Ⅳ级 88.9% ,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 (P<0 .0 1) ,且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0 .5 97,P <0 .0 5 ) ;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中MVD存在显著性差异 (H =4 7.86 5 ,P <0 .0 5 )。结论 MVD和MMP 9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血管密度 胶质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14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蒋依娜 王鸿雁 杨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M-HP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M-HP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3岁(13~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及呕吐。镜下肿瘤组织富于细胞,由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构成,间质富含"鹿角状"薄壁分支血管。大部分复发病例,肿瘤细胞密度增高,异型性更显著,核分裂象>5/10 HPF。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STAT6均呈弥漫强阳性,CD34、BCL-2、CD99均呈部分阳性;EMA仅1例呈局灶阳性,CK、PR、S-100、GFAP、NSE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30%。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肿瘤富含网状纤维,并包绕单个瘤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提示M-HPC存在Rb通路失活。结论 M-HPC是少见的脑膜间叶来源肿瘤,与脑膜瘤不易鉴别,术后复发率高。细胞丰富、"鹿角状"血管、STAT6阳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网状纤维染色对M-HPC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复发可导致肿瘤分级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膜瘤 血管周细胞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表型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7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培龙 王凯 +4 位作者 王鸿雁 张冠军 王春宝 蒋娜 赵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Ventana抗ALK试剂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 047例NSCLC组织中ALK的表达,并对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Ventana抗ALK试剂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 047例NSCLC组织中ALK的表达,并对其中142例进行RT-PCR检测。结果 1 047例NSCLC中,共筛出72例ALK阳性,占(6.88%);其中腺癌70例,腺鳞癌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6岁,平均年龄55.60岁,37例有吸烟史,35例无吸烟史。组织形态学方面,43例以实性为主型,16例以腺泡样为主型,13例以乳头状为主型,无以附壁样为主型病例。结论 ALK基因融合肺癌是NSCLC中的一种新的分子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Ventana抗ALK试剂和免疫组化染色是检测ALK阳性NSCLC的首选方法,对提高该类型肺癌的检出率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锋 汪园园 刘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出现EGFR基因突变将其区分为突变阳性组(129...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出现EGFR基因突变将其区分为突变阳性组(129例)与突变阴性组(331例),突变阳性组患者中区分为TKI组(72例)与化疗组(57例),突变阴性组患者均接受化疗(331例),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对比突变组TKI治疗、突变组化疗及非突变组化疗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1)分析发现,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均具有密切相关性(P <0.05)。(2)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TKI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化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EGFR突变阴性组患者化疗ORR及DCR均高于EGFR阳性患者中化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EGFR突变患者中TKI组PFS为(201.65±20.81)d,突变化疗组PFS为(116.53±11.61)d,未突变化疗组PFS为(167.59±11.46)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多发于女性、非吸烟、腺癌、血清CEA≥5 ng/mL的NSCLC患者中,出现EGFR突变患者采取TKI治疗能有效延长其PFS,但对无EGFR突变患者采取化疗的方式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元 樊长青 +2 位作者 张群岭 张学斌 张颖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BRCA1-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锋 汪园园 刘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089-4092,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mRNA(BRCA1-mRNA)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大一附院确诊为乳腺癌的35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mRNA(BRCA1-mRNA)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大一附院确诊为乳腺癌的35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BRCA1-mRNA水平、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BRCA1-mRNA水平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相关性。结果实验组BRCA1-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状态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BRCA1-mRNA水平、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其年龄、TNM分期无相关性,前者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P <0.05);后者与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RCA1-mRNA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其组织学分级有关,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肿瘤状态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mRNA 启动子区甲基化 病理特征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子宫颈锥切(LEEP)标本病理取材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宝 雷婷 +2 位作者 南鹏飞 张忠明 王鸿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739,共2页
子宫颈锥切术(LEEP刀)是微小浸润性癌最重要和可靠的诊治方法。目前FIGO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1],但对病变宽度的测量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为寻找一种准确而可靠的病变宽度测量方法,我... 子宫颈锥切术(LEEP刀)是微小浸润性癌最重要和可靠的诊治方法。目前FIGO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1],但对病变宽度的测量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为寻找一种准确而可靠的病变宽度测量方法,我们在胃黏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切除标本技术处理基础上,经过实践发现,对子宫颈锥切标本也可采用一种类似ESD的取材制片流程,可以准确测量病变的宽度及面积,现将该取材、制片流程描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病变 病理取材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L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5
作者 董炜疆 张娇娇 +2 位作者 梁华 李扩 宫惠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2-785,791,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及RT-PCR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LPL...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及RT-PCR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LPL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中的LPL水平,分析LPL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LPL蛋白及其mR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Ⅰ、Ⅱ、Ⅲ、Ⅳ级各组星形细胞瘤中的LPL阳性率分别为8.20%、31.29%、62.00%、82.25%,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LPL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_s=0.931,P<0.001);LPL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3年生存率相关,生存期小于3年者LPL表达更强;脑脊液内LPL蛋白表达水平在星形细胞瘤患者中也有显著增高。结论 LPL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星形细胞瘤患者病情进展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脂蛋白脂肪酶 临床病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敏月 兰平 +1 位作者 宫惠琳 郑瑾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复发及新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经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确诊为FSGS的受者34例,根据自体肾原发病及循环渗透因子检测,将34例受者分为复发FSGS组(12例)和新发FSGS组(22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复发及新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经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确诊为FSGS的受者34例,根据自体肾原发病及循环渗透因子检测,将34例受者分为复发FSGS组(12例)和新发FSGS组(22例)。比较复发与新发两组间受者在临床指标及移植肾病理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者系膜增生评分、肾小球球性硬化率、肾小管萎缩评分、间质纤维化评分和足细胞增生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复发FSGS组受者的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率为0.10(0.08,0.27),低于新发FSGS组受者的0.19(0.13,0.33)(P<0.05)。两组受者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药物性肾小管损伤、BK病毒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复发FSGS组受者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新发FSGS组受者的55%(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移植肾组织内浸润炎症细胞主要为T细胞;复发FSGS组和新发FSGS组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阳性率分别为33%(4/12)和32%(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多数病例移植肾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区IgM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显示移植肾肾小球均存在足突广泛融合或节段性分布。结论复发FSGS组肾损伤程度和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新发FSGS组。综合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等有助于复发和新发FSG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循环渗透因子 临床病理特征 肾小管 系膜增生 足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阿丽 李娟 +5 位作者 杨启晨 王春宝 牛静静 叶蕾 容蓉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6只不作处理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使用20μmol·L^(-1)埃罗替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PB...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6只不作处理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使用20μmol·L^(-1)埃罗替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PBS滴眼,每天4次。分别在干预后1 d、7 d、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荧光素钠(fluorescent,FL)染色及评分。干预后14 d取小鼠眼球,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及细胞的结构变化。提取角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1 d、7 d、14 d,实验组F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照组FL评分与干预前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7 d、14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层数增加;电镜下见角膜上皮表层细胞形态不规则、脱落,微绒毛减少、消失;表层上皮细胞的桥粒、半桥粒连接数目明显减少。实验组角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明显发生变化,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罗替尼会引起小鼠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及细胞超微结构损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来影响角膜上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罗替尼 角膜上皮 电子显微镜 微绒毛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空肠单相型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18
作者 王亚健 蒋娜 +1 位作者 蒋依娜 王鸿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4-479,共6页
一例19岁男性患者因腹痛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巨大混合性包块并出血。剖腹探查见肿瘤起源于屈氏韧带处空肠,伴破裂出血。镜下见肿瘤由成片或交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质较少,边界不清,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 一例19岁男性患者因腹痛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巨大混合性包块并出血。剖腹探查见肿瘤起源于屈氏韧带处空肠,伴破裂出血。镜下见肿瘤由成片或交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质较少,边界不清,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转导样增强子蛋白-1、B淋巴细胞瘤蛋白-2、CD99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检出SS18基因重排,确诊为滑膜肉瘤。患者空肠肿瘤切除术后接受6个周期的化疗,12个月后复查CT提示胰腺转移灶,行1周期放疗后未能继续治疗,于确诊小肠滑膜肉瘤15个月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空肠 临床病理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D_(44v6)表达对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鸿雁 张学斌 +1 位作者 邓元 王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果 乳腺癌MMP 9和CD44v6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增生病。淋巴结转移与MMP 9表达有关、与CD44v6表达有相关趋势。MMP 9与PR有负相关性、与ER有负相关趋势。MMP 9与CD44v6间无相关关系。MMP 9表达的吸光度值在生存 3年以上组低于 3年以下组 ,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有MMP 9表达的乳腺癌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发生较早、预后差 ,MMP 9表达的测定可作为乳腺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D44V6 乳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新举 梁景仁 +1 位作者 武萌 邓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 6 5 .7%和 5 7.14 % ,且其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其中C erbB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GFR或 /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EGFR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二者有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C-ERBB2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生物学行为 预后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