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大学生自我控制及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跃霖 刘毅帆 +2 位作者 杨姝怡 王思瑶 杨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 探索突发新冠疫情背景下,西安高校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问卷星平台对西安大学生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睡眠状况... 目的 探索突发新冠疫情背景下,西安高校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问卷星平台对西安大学生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记录其人口学特征和本次疫情相关经历,评估不同年龄、性别、学科和生源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社会支持方式差异,计算相关系数,分析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512份有效大学生调查问卷。在突发新冠疫情封控后,在校大学生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即相比于男生,女生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P=0.031)、朋友支持(P=0.008)和其他支持(P=0.029);相比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更容易进行自我控制,尤其是健康习惯(P=0.001)、节制娱乐(P=0.002)和冲动控制(P=0.001)。而学生的年龄和生源地对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大学生的年龄与压力程度和睡眠情况相关,自我控制能力以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疫情封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情况也存在相关性。结论 大学生人群在突发疫情封控期间且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的下,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且更容易发生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这些情况多见于高年级、男性和文科学专业。疫情期间积极地自我控制和寻求社会支持能够缓和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封控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2
作者 姚青青 师文 +1 位作者 闫淼佳 李红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6,共7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PVT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PVT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360例...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PVT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PVT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3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形成门静脉血栓分为肝硬化PVT组(135例)和肝硬化非PVT组(225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化验指标、肝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最终确定与失代偿期肝硬化PVT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后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该预测模型的准确度,一致性曲线评估该模型的校准度,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内部稳定性。最后通过R软件(4.3.1)绘制预测模型的列线图以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脾切除术史、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EVT)史、门静脉直径(D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这5个方面PVT组和非PVT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切除术史(P=0.002,OR=3.012,95%CI:1.500~6.047)、EVT史(P=0.001,OR=2.276,95%CI:1.400~3.698)、DPV≥14.8 mm(P=0.007,OR=1.942,95%CI:1.202~3.136)、NLR≥2.85(P=0.009,OR=1.886,95%CI:1.170~3.041)和D-二聚体升高≥1.1 mg/L(P<0.001,OR=3.725,95%CI:2.149~6.485)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形成门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上述5个危险因素拟合的Logistic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验证组的AUC为0.7494;在验证集中,模型依然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准确度。结论脾切除术史、EVT史、DPV增宽、NLR增高和D-二聚体浓度升高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形成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及可视化列线图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PVT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早期筛选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PVT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ESD术后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桂芳 杨佳卉 +6 位作者 卢新兰 殷燕 张志勇 任牡丹 刘亚萍 冯云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评价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上消化道ESD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评价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上消化道ESD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喷洒组(108例)及喷洒+口服组(98例),随访4周、8周内镜下的溃疡好转率及愈合率,同时记录其术后症状缓解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喷洒组及喷洒+口服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35.48%vs.17.59%,P<0.01;35.48%vs.20.41%,P=0.01),喷洒+口服组胃ESD术后4周溃疡好转率优于对照组(68.33%vs.89.80%,P=0.01)。此外,喷洒+口服组患者的胃窦溃疡8周溃疡愈合率达到了100%。术后出血发生率相应减少,随访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ESD术后溃疡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术后患者不适,同时促进胃ESD术后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医源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PPI) 铝镁加混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导引TIPS联合曲张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靖园 薛挥 +2 位作者 李伟之 邰明辉 魏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导引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肝硬化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中47例(病例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导引TIPS联合PT...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导引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肝硬化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中47例(病例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导引TIPS联合PTVE,对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IPS路径联合PTVE。比较2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及时长、PTVE完成时长及手术总时长等指标,分别比较2组手术前后肝脏血管情况。记录2组并发症。结果病例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和时长、手术总时长及术中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流道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PTVE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均缩小;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流速均加快,肝动脉流速均减低、RI均增高(P均<0.05)。病例组无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对照组3例(3/35,8.57%)复发消化道出血(t=3.1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导引TIPS及PTVE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复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门静脉 穿刺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性纵隔炎导致食管狭窄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赵雅涵 李晶 +4 位作者 周元植 陈雯雯 马佳昕 和水祥 卢桂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纤维素性纵隔炎(F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但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以纵隔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且逐渐替代纵隔内正常脂肪组织为特征,临床表现取决于基础疾病、纤维组织包绕压迫纵隔内受累器官的部位及程度,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症状者较为罕... 纤维素性纵隔炎(F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但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以纵隔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且逐渐替代纵隔内正常脂肪组织为特征,临床表现取决于基础疾病、纤维组织包绕压迫纵隔内受累器官的部位及程度,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症状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FM累及食管导致吞咽困难的罕见病例,并对现有文献进行复习,讨论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性纵隔炎 食管狭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治疗的益生菌发酵策略研究进展
6
作者 荆思思 李曙伟 +7 位作者 傅容湛 朱峰 刘亚萍 李红霞 和水祥 田婉怡 范代娣 费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4-402,共9页
随着对益生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影响神经精神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益生菌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方法正日益受到临床研究者的关注。MGBA作为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其功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 随着对益生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影响神经精神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益生菌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方法正日益受到临床研究者的关注。MGBA作为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其功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大脑健康,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合成、调控免疫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然而,当前益生菌的发酵技术普遍面临成本高和操作复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性。该文首先探讨了益生菌在MGBA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其次,总结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益生菌发酵效率的优化策略,以克服其临床应用中的障碍;最后,针对益生菌制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提升策略,为开发更高浓度和疗效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微生物-肠-脑轴 神经精神疾病 发酵工艺优化 益生菌疗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药理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顺 马瑜 +1 位作者 郝志明 周秦蜀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观察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1 2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 (平溃散 )和对照组 (雷尼替丁 )进行疗效对比 ,并在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胃液分析、药效学实验研究及免疫功能检查。结果  4... 目的 观察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1 2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 (平溃散 )和对照组 (雷尼替丁 )进行疗效对比 ,并在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胃液分析、药效学实验研究及免疫功能检查。结果  4~ 6周愈合率治疗组为 83.3% ,对照组为 68.5%。胃液分析证明 ,与酸相关性溃疡用药前呈高酸状态 ,用药后治疗组抑制胃酸分泌优于对照组。免疫检查结果提示本病发生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结论 药效学实验研究证实平溃散可选择性拮抗组胺 2受体 ,使胃酸分泌量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平溃散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前后血中GSH-Px/LPO比值的影响
8
作者 赵英仁 叶峰 +2 位作者 苌新明 王淑英 许金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前后血中谷胱甘肽 (GSH)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 GSH Px)活性与过氧化脂质 (LPO)比值的动态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影响。方法  5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两组 ,前...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前后血中谷胱甘肽 (GSH)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 GSH Px)活性与过氧化脂质 (LPO)比值的动态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影响。方法  5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两组 ,前者给常规止血、保肝治疗 ,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 (1.2g·d- 1,连用3~ 4周 )。定时空腹采血 ,测定血中GSH水平、Se GSH Px活性和LPO含量 ,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腹水或腹水增多、黄疸或黄疸加深、肝性脑病和病死 4个病情恶化指标的累计频次数。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后常规治疗组患者血中GSH水平、Se GSH Px/LPO比值均明显下降 ,72h达最低点 ,2周后开始回升。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组上述损伤改变较小 ,回升快 ,2周后显著恢复 ,4周后即可达到出血前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组患者 4个病情恶化指标的累计频次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2 4/ 2 7;41/ 3 0 ,P <0 .0 1) ,且与Child Pugh分级有关 ,B级优于C级 (6/ 12 ;17/ 7,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后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 ,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GSH-Px/LPO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中心的感控措施与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旭 赵倩 +10 位作者 康晓娜 卢新兰 任牡丹 张娟 任莉 张素红 张志勇 殷燕 许君望 和水祥 卢桂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131,15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根据医院的感控要求及相关文件内容,结合本中心临床诊疗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内镜中心的管理及内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管理与防护等...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根据医院的感控要求及相关文件内容,结合本中心临床诊疗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内镜中心的管理及内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管理与防护等方面制定和落实感控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020年1月25日—3月10日,本中心共完成消化内镜诊疗71例,男5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岁(28~81岁),其中急诊36例(50.7%)。上述所有诊疗均成功,患者术后观察均已超过14 d(24±13),医患均无院内感染发生,阶段性效果评估良好。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镜中心必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术前患者各项筛查与管理工作,严格把握消化内镜操作的适应证与诊疗条件,做好内镜工作人员管理与防护工作,严格遵守内镜室的洗消规范,构建内镜室“三区两通道”隔离布局,最大程度地降低医患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化内镜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严欢 和水祥 +4 位作者 王淑英 贾皑 张娟 邓元 李红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超声内镜诊断为GI-NENs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收集患者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超声内镜诊断为GI-NENs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收集患者术后病理、内镜特点及治疗方式等,分析超声内镜对GI-NENs的诊断准确率、内镜下特点及对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结果共收集33例超声内镜诊断为GI-NENs且于我院进行治疗并获取病理的患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为90.9%,GI-NENs好发于直肠和胃,镜下表现为球形或半球形隆起,色黄或色白、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多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低回声病变。结论超声内镜对GI-NENs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并为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焕焕 卢桂芳 +2 位作者 任莉 罗玉梅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etachable string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ds-MC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及ds-MCE检查,以传统EGD结果为... 目的探讨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etachable string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ds-MC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及ds-MCE检查,以传统EGD结果为标准,评估ds-MCE在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准确性,门脉高压性肠病的检出情况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在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总共53例患者成功入组,以EGD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100%、校正阳性预测值为100%、校正阴性预测值为95.65%,Kappa值为0.877(P<0.001);ds-MCE检出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93.94%、特异度为90%、校正阳性预测值为90.38%、校正阴性预测值为93.69%,Kappa值为0.839(P<0.001);ds-MCE检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70%、校正阳性预测值为89.59%、校正阴性预测值为81.93%,Kappa值为0.657(P<0.001);ds-MCE检出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100%、校正阳性预测值为100%、校正阴性预测值为77.43%,Kappa值为0.770(P<0.001)。26.0%(13/50)肝硬化患者检出门脉高压性小肠疾病,主要表现为黏膜水肿、红斑和血管发育异常。ds-MCE舒适度评分[3(2,4)]相较于普通EGD舒适度评分[1(0,3)]更高(P<0.0001)。结论相较于传统EGD,ds-MCE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断方面准确度较高、安全可行、舒适度高,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可替代传统EGD筛查及监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镜(EGD) 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s-MCE) 食管胃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与偏头痛间的因果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佳昕 周元植 +5 位作者 陈雯雯 赵雅涵 张旭 李雅睿 和水祥 赵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70,共9页
目的利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偏头痛之间发病的因果关联,为两种疾病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从公开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中获取两样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筛选出... 目的利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偏头痛之间发病的因果关联,为两种疾病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从公开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中获取两样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筛选出合适的SNP作为工具变量,利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MR-Egger回归法、加权众数法以及简单模型法五种MR分析方法进行双向MR分析,并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IVW显示以胃食管反流病为暴露的正向MR分析结果有阳性意义[OR=1.3987,95%CI(1.1817~1.6556),P=9.59×10^(-5)],以偏头痛为暴露的反向MR分析结果无阳性意义(P>0.05),在除MR-Egger外的其他方法中得到相同的结论。正向MR(P=0.92)与反向MR(P=0.64)均未发现工具变量具有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剔除单个SNP后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偏头痛之间可能存在单向的因果关联,胃食管反流病是偏头痛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偏头痛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3
作者 陈雯雯 周元植 +6 位作者 张旭 马佳昕 赵雅涵 李雅睿 赵艳 和水祥 任牡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密度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因果关系。方法暴露包括骨质疏松、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足跟骨密度、前臂骨密度,结局为GERD。筛选与暴露... 目的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密度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因果关系。方法暴露包括骨质疏松、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足跟骨密度、前臂骨密度,结局为GERD。筛选与暴露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作为主要方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法作为补充,评估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IVW法表明遗传预测的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P=0.005,OR=35.687,95%CI:3.009~423.194),全身骨密度(P=1.57×10-5,OR=0.910,95%CI:0.872~0.950)和腰椎骨密度(P=0.005,OR=0.917,95%CI:0.863~0.974)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而股骨颈骨密度、前臂骨密度、足跟骨密度与GERD不存在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足跟骨密度与GERD之间存在异质性,但不影响随机效应IVW法得出的因果关系的结论,其余暴露与GERD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intercept表明无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表明分析结果稳健。结论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这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进行GERD的早期筛查及诊治,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胃食管反流病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君望 龚均 +4 位作者 冯新利 罗金燕 董蕾 贾皑 徐贵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通过雌激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探讨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雌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 1mg·kg-1)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 目的 通过雌激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探讨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雌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 1mg·kg-1)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和对肝脏胶原含量的影响 ,并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及肝脏组织学等变化。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 ,雌激素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 ,减少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等纤维化指标的升高程度 (P均 <0 .0 5 ) ,抑制肝星状细胞对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和肝脏胶原沉积 ,减少肝脏I型胶原的合成。结论 雌激素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胶原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肝纤维化 大鼠 肝星状细胞 细胞活化 胶原 血清 HSC 细胞外基质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9
15
作者 薛挥 李培杰 +2 位作者 李伟之 苏静文 黄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应用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就TIPS出现的腹腔内出血、急性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和分流道失效、反复出现的分流性肝性脑病,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就其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范作了...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应用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就TIPS出现的腹腔内出血、急性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和分流道失效、反复出现的分流性肝性脑病,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就其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范作了详尽的阐述。旨在提高TIPS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减少TIPS术后分流道失效、肝性脑病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应用中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厉英超 米琛 +4 位作者 李伟之 佘军军 张静茹 闫小妮 时飞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4-608,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急诊行ERAT,分析ERAT手术技巧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急诊行ERAT,分析ERAT手术技巧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ERAT手术,无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ERAT平均手术时间为(49.7±18.2)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3±1.6)d。阑尾腔插管作为ERAT最关键的步骤,使用带圈导丝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平均(5.7±4.9)min(P<0.05)。14例患者伴有阑尾粪石(7例块状粪石,4例碎渣样粪石,3例碎渣样粪石伴阑尾腔狭窄),均以取石球囊或网篮成功取出,取石成功率100%。取石网篮取出巨大阑尾粪石并发阑尾穿孔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放置阑尾支架9例,1周后于门诊行结肠镜取出,均未出现由支架引起的不适或相关并发症。ERAT手术时间随术者手术例数的增多而逐渐缩短。结论 ERA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内镜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插管、取石工具,适时放置阑尾支架,增加操作例数等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 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内镜治疗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心理应激大鼠胃黏膜SOD、MDA和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政军 王友春 +2 位作者 画伟 王粉荣 林元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C组大鼠胃黏膜光整完好 ,肉眼未见糜烂及溃疡。R和I组UI均高于C组 (P <0 .0 5) ,M组UI低于I组 (P <0 .0 5)。R、I组胃黏膜SOD活性降低 ,I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R、I组胃黏膜MDA含量升高 ,I组升高明显 (P <0 .0 5) ,但M组SOD升高 ,MDA含量下降 (P <0 .0 5)。R、I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升高 ,I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M组血清皮质醇较I组降低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心理应激 大鼠 胃黏膜 SOD MDA 胃黏膜损伤 自由基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PBMC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和水祥 苌新明 +2 位作者 李红霞 刘恩岐 李长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补硒方法纠正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口服补硒 (2 0 0~ 30 0 μg·d-1) 8~ 12周后分离PBMC ,分别对比观察硒作用前后PBMC膜流动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补硒方法纠正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口服补硒 (2 0 0~ 30 0 μg·d-1) 8~ 12周后分离PBMC ,分别对比观察硒作用前后PBMC膜流动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过氧化脂质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体外PBMC培养实验结果 ,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 口服补硒治疗后 ,患者PBMC膜流动性、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均显著提高 ,血中LPO含量显著减少 ,与未补硒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体外培养患者的PBMC外加硒作用后上述指标呈相似变化。结论 口服补硒可纠正慢性肝病患者PBMCIL 2系统的功能紊乱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BMC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病 PBMC功能 白细胞介素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VEGF的表达和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红霞 苌新明 +1 位作者 和水祥 宋政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1-473,483,共4页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OX 2 (+)或VEGF(+)...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OX 2 (+)或VEGF(+)组MVD(6 1.2 9± 14 .31;6 0 .0 7± 15 .86 )均显著高于COX 2 (- )或VEGF(- )组 (45 .38± 12 .4 2 ;4 3.0 6± 18.91,P <0 .0 5 ) ,COX 2、VEGF均为阳性组MVD(6 2 .4 6± 14 .34)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组 (41.2 4± 13.6 5 ,P<0 .0 5 )或仅一项阳性组 (P <0 .0 5 )。COX 2、VEGF均与MVD显著正相关 (P <0 .0 1) ,COX 2与VEGF显著正相关 (P<0 .0 1)。结论 COX 2可能参与胃癌血管生成 ,VEGF可能是C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对IL-1β,TNF及C/EBP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瑞琪 卢新兰 +6 位作者 任牡丹 张俊 卢桂芳 张丹 赵艳 闫红林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其IL-1β、TNF-α及C/EBPβ水平的变化,探讨防治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不同浓度盐酸青藤碱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其IL-1β、TNF-α及C/EBPβ水平的变化,探讨防治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不同浓度盐酸青藤碱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盐酸青藤碱作用于人肝癌细胞后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0、0.5、1和2mmol/L)的盐酸青藤碱处理肝癌细胞48h后,各组中凋亡细胞率分别为(8.31±0.81)%、(12.62±1.13)%;(27.43±0.97)%;(51.74±0.8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盐酸青藤碱作用组SMMC-7721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EBPβ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盐酸青藤碱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转录因子C/EBPβ,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的表达,进而通过破坏肿瘤微环境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IL-1Β TNF-α C/EBPΒ 盐酸青藤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