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解剖和介入放射解剖研究现状及瞻望
1
作者 刘军 富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关键词 X线解剖 介入放射解剖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糖铝佐治急性放射性肠炎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锐梅 周芙玲 +1 位作者 李明众 香丽娟 《宜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临床研究硫糖铝佐治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38例用硫糖铝1.0g及思密达3.0g,每日3次;对照组51例用思密达3.0g,每日3次,1周为1疗程。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84.3%... 目的:临床研究硫糖铝佐治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38例用硫糖铝1.0g及思密达3.0g,每日3次;对照组51例用思密达3.0g,每日3次,1周为1疗程。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84.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P<0.05)。结论:硫糖铝可加速受损肠粘膜的修复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止痛、止血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故应用其佐治急性放射性肠炎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糖铝 放疗 急性放射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移动牙张力侧变化的X线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曦 强永乾 +3 位作者 周洪 叶湘玉 李天亮 陈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观察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变化的X线表现 ,为牙周膜牵张成骨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 4d后 ,停止加力固定 3 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1、7、1 4、2 1、44d拍... 目的 观察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变化的X线表现 ,为牙周膜牵张成骨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 4d后 ,停止加力固定 3 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1、7、1 4、2 1、44d拍摄实验侧、对照侧咬合侧位片 ,观察移动牙张力侧的X线变化。结果 移动牙张力侧牙周膜加力期间有新骨迅速生成 ;停止加力 3 0d时 ,新生骨放射学特征与对照侧牙槽骨无显著差别。结论 移动牙快速移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快速牙移动 牙张力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忠敏 郭艳芹 +1 位作者 韩璎 郭佑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研究显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而早期对侧支循环进行准确而完整地评估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评估急性脑梗...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研究显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而早期对侧支循环进行准确而完整地评估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手段,文中就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和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哲 梁挺 +11 位作者 金超 赵慧芳 王艳 王泽坤 李芬 周婕 蔡曙波 梁煜坤 周和平 王西宾 任转琴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7-930,935,共5页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括肺内磨玻璃样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ies,GGO)、实变以及GGO合并实变,并对每一位患者肺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随后将CT征象及肺损伤评分与患者发病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二次拟合曲线),判断CT征象和评分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91例确诊COVID-19患者共获取293个病灶,其中单纯GGO 143(48.8%)个,GGO合并实变116(39.6%)个,单纯实变34(11.6%)个。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提示,GGO随发病时间有下降趋势,GGO合并实变二次拟合曲线呈正“U”型,实变呈倒“U”型改变,三者约在第7天存在转折点。同时,患者肺损伤评分约在第7天存在峰值。结论非武汉地区COVID-19患者初诊CT表现以GGO和GGO合并实变为主,发病约1周左右可能是CT征象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发病时间 磨玻璃样密度 实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王锁良 吕建国 +3 位作者 张永乾 刘珊珊 张居仁 卜志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 为了使硬膜外腔注药能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部位 ,作者研究了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技术。方法  6 0例经过临床检查和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前腔注药组 (A组n =30 ) ,传统硬膜外腔注药组 (B组n =30 ... 目的 为了使硬膜外腔注药能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部位 ,作者研究了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技术。方法  6 0例经过临床检查和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前腔注药组 (A组n =30 ) ,传统硬膜外腔注药组 (B组n =30 )。两组用药相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腰痛、腿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以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腿痛、直腿抬高试验等变化有显著差异 (P <0 .0 1)。A组患者腰痛、腿痛减轻较B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两组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注药较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 介入治疗 欧乃派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支架在晚期食管癌姑息治疗中的价值—与常规姑息治疗法的比较
7
作者 李妙玲 强永乾 +1 位作者 王秋萍 孙兴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晚期 食管癌 食管支架 姑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核医学断层解剖研究现状及瞻望
8
作者 刘军 富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8-491,共4页
关键词 超声医学 核医学 断层解剖 影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磁共振断层解剖研究现状及瞻望
9
作者 刘军 富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CT 磁共振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WI机器学习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哲 刘小彤 +5 位作者 尹畅畅 梁挺 卞益同 王斐 钱步月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4-799,814,共7页
目的探讨T2WI机器学习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单发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41例)或脑单发转移瘤(34例)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包含轴面T2WI。采用ITK-SNAP... 目的探讨T2WI机器学习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单发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41例)或脑单发转移瘤(34例)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包含轴面T2WI。采用ITK-SNAP软件在T2WI上对全瘤进行逐层手动勾画水肿范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病灶最上和最下两层除外。通过Python对每层ROI进行纹理和形态学特征提取。特征分类统计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ogistic回归和朴素贝叶斯机器学习算法,其中70%数据作为训练集,30%作为验证集。同时邀请2名具有3年以上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对病灶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组织信号比(nSI)进行半定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均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度表示,并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T2WI图像特征机器学习分析,SVM算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79(95%confidence interval,CI:0.75~0.83)和0.71(95%CI:0.64~0.77),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70.88%(95%CI:65.0%~76.3%)和77.13%(95%CI:70.5%~82.9%);Logistic回归和朴素贝叶斯诊断效能较低,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77(95%CI:0.73~0.81)/0.67(95%CI:0.60~0.73),0.72(95%CI:0.67~0.76)/0.62(95%CI:0.55~0.69),相比SV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师半定量分析诊断效能最低,AUC为0.58(95%CI:0.44~0.70)。结论 T2WI图像特征机器学习在术前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SVM模型最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WI 机器学习 胶质瘤 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