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6
1
作者 杜红文 付和睦 +2 位作者 张蕴 郭佑民 刘继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评价普通平片 ,CT和MR在胸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 135例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证实。全部患者有胸部X线片 ,2 3例进行了胸部CT扫描 ,6例进行了胸部MR扫描。结果  135例恶性淋巴瘤发... 目的 回顾分析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评价普通平片 ,CT和MR在胸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 135例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证实。全部患者有胸部X线片 ,2 3例进行了胸部CT扫描 ,6例进行了胸部MR扫描。结果  135例恶性淋巴瘤发现 6 2例有胸部病变。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 39例 ,肿块 (结节 )阴影 4例 ,渗出实变阴影 13例 ,粟粒阴影 6例 ,胸腔积液 2 9例 ,心包积液 7例 ,肋骨破坏 2例 ,骨髓浸润 12例。结论 胸部淋巴瘤因其侵犯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 ,而有多种形式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炜疆 马兆龙 +5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刘国强 宫惠琳 冯改丰 张峰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3例。结果 :①距骨上关节面前、后宽为 3 0 .2、2 3 .5mm ;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3 0 .8、14 .9mm与 2 7.5、2 3 .7mm ;外踝关节面前缘至距骨颈后缘间距为 9.3mm。胫骨内踝与腓骨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2 1.8、14 .7mm和 16.9、2 1.6mm。②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形态、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相应CT及MRI。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宽 3 2 .9mm ,距骨上、胫骨下关节面软骨厚 1.7mm与 1.8mm ,胫距关节、内踝处及腓距关节腔径值分别为 2 .4、2 .8、1.4mm ,骨间韧带长 1.8mm。结论 :踝关节的断层解剖 ,为影像学诊断及关节镜技术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横断层解剖 冠状断层解剖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勉 马兆龙 +3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张峰昌 刘国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 :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6具 (新鲜 4、经福尔马林固定 2 ) ,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 ,冰冻后切制成 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 目的 :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6具 (新鲜 4、经福尔马林固定 2 ) ,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 ,冰冻后切制成 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同一断层的CT及MRI。①髌股关节显示于第 5~ 8断层 ,其关节软骨均匀一致 ,表面平整光滑 ,但关节腔形态不尽相同 ,分别呈磨合紧密狭窄凸向后的弧形 ,前后径短的横位“X”字形及前小后大相通的“工”字形。②髌韧带显现于第 9~ 11断层 ,其横断面最宽处为 2 4.6mm ,最厚处为 4.85mm。③前、后交叉韧带显示于第 8~ 11断层 ,其横断面之长、短径值 ,前交叉韧带为 7.45mm与 6.5 5mm ,后交叉韧带为 6.2 5mm与 4.12mm。④第 10断层可视为膝关节的代表断面 ,各主要辅助结构均可见 ,其中内侧半月板呈大的“C”字形。而外侧半月板呈曲度较大的小的反“C”字形 ,二者的前后角处 ,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结论 :膝关节各横断层的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横断层解剖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佑民 孙洁 刘继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0-66,共7页
肺淋巴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 ,根据肺淋巴瘤的起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1)肺原发性淋巴瘤 ;(2)肺继发性淋巴瘤 ;(3)与免疫缺陷有关的肺淋巴瘤。肺继发性淋巴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支气管淋巴管型 ;(2)肿... 肺淋巴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 ,根据肺淋巴瘤的起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1)肺原发性淋巴瘤 ;(2)肺继发性淋巴瘤 ;(3)与免疫缺陷有关的肺淋巴瘤。肺继发性淋巴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支气管淋巴管型 ;(2)肿块(结节)型 ;(3)肺炎肺泡型 ;(4)粟粒型。讨论肺淋巴瘤的分类 ,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旨在提高对肺淋巴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在磁共振T1W/TFE脉冲序列中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郗农 吴晓明 +2 位作者 杨健 汪军峰 陈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9-300,F003,共3页
目的 用T1W /T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检查 ,观察主动脉夹层在T1W/TFE序列中的图像表现。方法  2 0例经CT及超声证实为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进行主动脉斜矢状位T1W /TFE序列和横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的磁共振成像 ,观察T1W /TFE序列显... 目的 用T1W /T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检查 ,观察主动脉夹层在T1W/TFE序列中的图像表现。方法  2 0例经CT及超声证实为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进行主动脉斜矢状位T1W /TFE序列和横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的磁共振成像 ,观察T1W /TFE序列显示动脉夹层的信号变化。结果 采用T1W /TFE序列不仅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斑片和真假两腔及夹层的起点和终点 ,还可显示主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内血栓。结论 T1W/TFE序列可获得良好的主动脉夹层影像 ,其图像的对比度高。与SE序列配合应用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毅 吴胜利 +3 位作者 张毅力 强永乾 郭佑民 于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7,408,共4页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并发症患者使用Philips Gyroscan NT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使用GE Advance Lp/Lc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2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移植肝下积液及右侧胸腔积液,门静脉伴行影像4例,肝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胆管吻合口部位狭窄1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胆瘘4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CT、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和数字减影(DSA)可以清晰显示肝移植术后血管、胆管并发症及其他少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A与V/Q扫描诊断肺栓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少娟 郭佑民 +3 位作者 李洪伦 金晨望 杨健 张毅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 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评价CT血管造影 (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 (V/Q扫描 )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关于CTPA诊断肺栓塞的中英文文献 ,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 目的 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评价CT血管造影 (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 (V/Q扫描 )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关于CTPA诊断肺栓塞的中英文文献 ,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 ,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将入选研究和一项多中心的V/Q扫描的研究结果进行加权定量合并 ,计算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 95 %可信区间 ,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SROC) ,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两种检查方法与肺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篇评价CTPA的文献符合纳入标准。CTPA的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 .86和 0 .90 ,V/Q扫描的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为 0 .82和 0 .60。二者的SROC曲线下面积 (% )分别为 94.43和 81.90。CTPA与金标准肺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 CTPA诊断PE在准确性和确定性方面较V/Q扫描的价值高。鉴于CTPA的无创性及其与肺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 ,CTPA可作为肺动脉造影不能使用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V/Q扫描 动脉造影 META分析 SR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DG-PET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循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敏 郭佑民 +3 位作者 郭晓娟 张少娟 杨健 金晨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 评价FDG PE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 ,对纳入文献评估后 ,进行Meta分析 ,绘制S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Meta分析汇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 目的 评价FDG PE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 ,对纳入文献评估后 ,进行Meta分析 ,绘制S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Meta分析汇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 %、78%、90 %、85 % ,SROC曲线下面积为 93 .19%。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符合率达 90 .2 1%。结论 FDG PET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但是特异性较低是其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8F]-FDG Meta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参与痛觉调节的fMRI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明 王渊 +4 位作者 刘海 章士正 鱼博浪 陈燕 王微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小脑各亚区在不同强度电刺激时的激活反应,探讨小脑对于痛觉调控的作用。方法 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3倍痛阈两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小脑各亚区在不同强度电刺激时的激活反应,探讨小脑对于痛觉调控的作用。方法 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3倍痛阈两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AI)软件包进行包处理以显示小脑激活的变化。结果 非伤害性电刺激(1倍痛阈强度)主要激活对侧小脑半球小叶Ⅵ、Ⅶ区和同侧小脑半球Ⅶ、Ⅷ区,以同侧半球的BOLD信号较强;伤害性电刺激(3倍痛阈强度)诱发的激活区主要位于同侧小脑半球小叶Ⅲ-Ⅵ区,对侧小脑半球Ⅵ区,前蚓旁区和深部小脑核团的一部分(顶核和齿状核),其中仍以同侧激活区范围较大,信号亦明显强于对侧。结论 高强度痛觉电刺激额外激活同侧小脑半球小叶Ⅲ-Ⅵ,前蚓部,蚓旁区和深部小脑核团,这些脑区应该属于小脑作害感受性环路的一部分,它们可能在全身痛觉调控网络中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电刺激 痛觉 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世萍 鱼博浪 +3 位作者 孙亲利 范帆 张明 王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89,507,共4页
目的建立正常人脑额叶、基底节和海马各部位氢质子波谱的正常值标准。方法对160例健康志愿者(青年组和老年组各80例)额叶、基底节和海马进行波谱研究,测定各部位NAA、Cr、Cho的峰下面积并计算NAA/Cr、NAA/Cho、NAA/(Cr+Cho)、Cr/NAA、Cr... 目的建立正常人脑额叶、基底节和海马各部位氢质子波谱的正常值标准。方法对160例健康志愿者(青年组和老年组各80例)额叶、基底节和海马进行波谱研究,测定各部位NAA、Cr、Cho的峰下面积并计算NAA/Cr、NAA/Cho、NAA/(Cr+Cho)、Cr/NAA、Cr/Cho、Cr/(NAA+Cho)、Cho/NAA、Cho/Cr、Cho/(Cr+Cho)。结果正常人脑上述比值无性别和部位差异(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间部分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氢质子波谱测定应以波峰下面积的比值作为诊断标准,不需要考虑部位和性别因素,但需考虑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 磁共振波谱 人脑 代谢物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肺栓塞螺旋CT强化扫描肺密度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佑民 王建国 +3 位作者 吴晓明 杨健 雷晓燕 汪军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与强化扫描肺实质密度测量在周围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只犬于DSA下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后进行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 ,根据DSA发现的栓塞肺动脉的位置 ,于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图像上分别测量...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与强化扫描肺实质密度测量在周围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只犬于DSA下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后进行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 ,根据DSA发现的栓塞肺动脉的位置 ,于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图像上分别测量栓塞区与对侧肺正常肺实质的CT值 ,比较双肺的CT值差异与净增CT值差异。结果 螺旋CT平扫栓塞区的CT值与对侧正常肺实质的CT值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螺旋CT强化扫描显示栓塞区的CT值明显低于正常肺实质的CT值 (P <0 .0 1) ,而且栓塞区的净增CT值也明显低于正常肺实质的净增CT值 (P <0 .0 1)。结论 螺旋CT强化扫描可以发现周围性肺栓塞所致的低灌注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肺栓塞 螺旋CT 强化扫描 肺密度 测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肺通气应用雾化Gd-DTPA的MRI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佑民 吴晓明 +3 位作者 王建国 杨健 雷晓燕 朱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 应用Gd DTPA雾化颗粒作为对比剂进行犬肺部MR成像 ,探讨其在肺实质MR成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北方健康家犬 6条 ,分别吸入雾化的NaCl和Gd DTPA后行MR扫描 ,通过测量肺实质信号强度 (SI)增加幅度 ,了解其在肺内的分布。结果 吸... 目的 应用Gd DTPA雾化颗粒作为对比剂进行犬肺部MR成像 ,探讨其在肺实质MR成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北方健康家犬 6条 ,分别吸入雾化的NaCl和Gd DTPA后行MR扫描 ,通过测量肺实质信号强度 (SI)增加幅度 ,了解其在肺内的分布。结果 吸入生理盐水蒸汽后肺实质信号强度增加了 11.5 %~ 2 5 .8% ,平均 15 .8% ,与吸入空气时的信号强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吸入Gd DTPA雾化颗粒后肺实质信号强度明显增加 ,增强幅度 42 .7%~ 76 .8% ,平均5 9.2 % ,与吸入空气时的信号强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雾化的Gd DTP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肺部MRI增强对比剂 ,应用雾化Gd DTPA来获得大型实验动物的有关肺通气信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功能 动物模型 GD-DTPA 雾化颗粒 磁共振成像 肺实质M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结构的磁共振体积测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绪仓 王泽忠 +3 位作者 鱼博浪 任惠民 胡海涛 刘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1,223,共4页
目的 定量测量正常成年人的海马结构 (HPF)体积 ,确定其正常值范围 ,作为影像学早期诊断Alzheimer病 (AD)及海马硬化 (HS)的参照标准。方法 冠状位MRI定量测量了 2 5 4例1 8~ 76岁年龄段的正常人海马结构体积、颞角宽度及全脑体积 ,... 目的 定量测量正常成年人的海马结构 (HPF)体积 ,确定其正常值范围 ,作为影像学早期诊断Alzheimer病 (AD)及海马硬化 (HS)的参照标准。方法 冠状位MRI定量测量了 2 5 4例1 8~ 76岁年龄段的正常人海马结构体积、颞角宽度及全脑体积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标准化后的HPF体积无性别及利手差异 ,右侧略大于左侧 (P <0 .0 5 ) ,左右之差为 ( 0 .1 0± 0 .2 6)cm3。HPF体积与年龄、颞角宽度呈负相关 ,与全脑体积呈正相关。HPF体积各年龄段间有差异(P <0 .0 5 ) ,其正常值中青年组 (年龄 <60岁 )为 :左 ( 2 .64± 0 .43)cm3,右 ( 2 .74± 0 .44)cm3;老年组 (≥ 60岁 )为 :左 ( 2 .44± 0 .37)cm3,右 ( 2 .47± 0 .42 )cm3。结论 海马结构体积有左右侧及年龄段间的差异 ,实际工作中应预以重视 ,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硬化 H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电刺激诱发岛叶激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明 王渊 +4 位作者 章士正 鱼博浪 刘海 林伟 蒋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不同强度电刺激作用下岛叶的激活反应,探讨岛叶在痛觉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2倍痛阈、3倍痛阈三个不同强度的电刺...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不同强度电刺激作用下岛叶的激活反应,探讨岛叶在痛觉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2倍痛阈、3倍痛阈三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脑功能活动的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显示岛叶激活的变化。结果1倍痛阈强度电刺激诱发的脑激活区主要位于对侧岛叶后部;2倍痛阈强度电刺激诱发的脑激活区则集中于对侧岛叶前部,信号未见明显增强;当施加3倍痛阈强度电刺激时,双侧岛叶均表现出显著激活,且激活范围也有所增大。结论岛叶在痛觉调控网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同强度电刺激作用下,该区表现出分离性激活特性,其激活曲线呈现出较为特征性的“S”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电刺激 痛觉 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兴趣区域高效提取算法(英文)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红梅 卞正中 +1 位作者 郭佑民 叶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8,共12页
感兴趣区域在临床医学图像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调推进曲线进化的感兴趣区域提取新方法.首先,通过极小化ROI(region of interest)能量函数,推导出区域速度函数项,并与基于边界的速度函数融合,提出融合ROI信息的单调推进S... 感兴趣区域在临床医学图像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调推进曲线进化的感兴趣区域提取新方法.首先,通过极小化ROI(region of interest)能量函数,推导出区域速度函数项,并与基于边界的速度函数融合,提出融合ROI信息的单调推进Snake模型.ROI信息能够增强曲线深入到对比度低且细窄的区域中的传播能力.其次,提出了多初始化快速推进算法,选择性地种植种子曲线有助于局部区域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分割结果.此外,为提高计算效率,在多尺度空间进行数值求解,其中利用快速解传递方法实现粗一级尺度到细一级尺度解的传递,可以加速收敛.利用医学图像分割实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提取低对比度和细窄的ROI区域.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高效性同时体现在分割结果和计算代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兴趣区域 曲线进化 多尺度策略 多初始化快速推进算法 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进展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贵平 苌新明 +1 位作者 和水祥 方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 论证螺内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动态观察其对大鼠肝纤维化进展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水饮食 ,皮下注射纯花生油 ;②模型组 (4 2只 ) :皮下注射 4 0 % (... 目的 论证螺内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动态观察其对大鼠肝纤维化进展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水饮食 ,皮下注射纯花生油 ;②模型组 (4 2只 ) :皮下注射 4 0 % (体积分数 )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 ,辅以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饮食 ;③螺内酯组 (4 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并以 10 0mg·g-1·d-1剂量的螺内酯灌胃。于 2、4、6、8周末 ,后两组分别处死一批动物 ,放免法测定其血清及肝匀浆中AngⅡ水平 ,取肝脏标本做HE和VG染色观察。结果 ①螺内酯组的一般状况较好 ,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 ,胶原面积比减少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②螺内酯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AngⅡ水平均从第 2周开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从第 4周开始 ,螺内酯组血清中AngⅡ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显著升高 ,而肝匀浆中AngⅡ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大剂量螺内酯可以部分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螺内酯 大鼠 肝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佑民 王建国 +4 位作者 牛刚 杨健 吴晓明 雷小燕 汪军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 (HCTPA)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价值 ,提高对肺栓塞HCTP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8只犬于DSA下经导管注入直径 2~ 4mm、长 1cm的明胶海绵条后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 ,进行HCTPA检查 ,观察栓塞肺动脉...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 (HCTPA)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价值 ,提高对肺栓塞HCTP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8只犬于DSA下经导管注入直径 2~ 4mm、长 1cm的明胶海绵条后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 ,进行HCTPA检查 ,观察栓塞肺动脉之HCTPA的表现 ,分析HCTPA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结果 :栓塞侧肺野共观察到亚段以上肺动脉76支 ,DSA发现 2 6支栓塞肺动脉 ,均位于肺段及以下水平动脉。HCTPA共诊断了 2 0支肺动脉栓塞 ,其中 2支为误诊 ,敏感性为 69.2 % ,特异性为 96%。栓塞肺动脉于HCTPA主要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截断。结论 :HCTPA可以对周围性肺栓塞做出可靠的诊断 ,是诊断肺栓塞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实验研究 肺栓塞 螺旋CT 肺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郗农 雷晓燕 +3 位作者 吴晓明 王建国 杨健 郭佑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5,共2页
探讨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MR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5例 ,患者5例 ,应用Philips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心电(ECG)门控和周围(PPU)门控对胸部血管进行成像。结果 :采用快速梯度回... 探讨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MR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5例 ,患者5例 ,应用Philips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心电(ECG)门控和周围(PPU)门控对胸部血管进行成像。结果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 ,加ECG门控或PPU门控扫描分别获得胸部血管图像 ,发现PPU门控亦能很好地抑制心脏和血流搏动造成的伪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门控 周围门控 胸部 血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军 张明 +4 位作者 鱼博浪 邵莹 刘庆禄 王泽忠 孙新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DWI),并与常规MRI结果比较,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DWI),并与常规MRI结果比较,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岁。结果:19例患者中,MRI-DWI在发病6 h以内提示急性脑梗死者17例,DWI和常规MRI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5.88%,其特异性均为100%,2例排除了脑梗死。结论: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6 h以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并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及DWI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帆 包强 +1 位作者 鱼博浪 王尔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1-50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26例。行CT平扫8例,其中6例加MR检查。行MR检查45例,16例加行... 目的:通过分析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26例。行CT平扫8例,其中6例加MR检查。行MR检查45例,16例加行DWI。结果:神经上皮囊肿位于侧脑室内17例,脉络膜裂内24例,脑实质内6例。外形规则的囊肿占93.6%;侧脑室内囊肿均可见患侧脑室内脉络膜丛移位,其中64.7%可见线样囊壁影。CT平扫囊肿均呈脑脊液样密度,MRI平扫95.6%囊肿呈脑脊液样信号,增强后85.7%不强化。DWI上87.5%囊肿呈低信号,ADC值高于脑实质。结论:形态规则、类似脑脊液信号、DWI呈低信号、不强化是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不典型的神经上皮囊肿可通过DWI及增强扫描与颅内其他类似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