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
作者 李源 席萍 +2 位作者 张燕 高翠霞 刘秋月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9期1761-1762,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症 预防性护理 甲巯咪唑 临床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髓造血系统 严重不良反应 主要药物 白细胞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系统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宝琴 吴玲 +1 位作者 王智彪 伍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5-377,390,共4页
目的:研究GH-IGF-1系统对特发性IUGR的影响。方法:对18例足月妊娠合并特发性IUGR及25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母血、脐血、羊水、胎盘中的IGF-1和GH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IUGR组母血、脐血、胎盘组织IG... 目的:研究GH-IGF-1系统对特发性IUGR的影响。方法:对18例足月妊娠合并特发性IUGR及25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母血、脐血、羊水、胎盘中的IGF-1和GH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IUGR组母血、脐血、胎盘组织IGF-1、G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母血、脐血、胎盘组织GH含量与各样本中IGF-1含量均相关。结论:GH-IGF-1系统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宫内发育迟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长激素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共刺激分子B7-1/CD80胞外编码区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
作者 杨章民 张进安 +1 位作者 王剑利 司履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用RT PCR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克隆了编码共刺激分子B7 1 /CD80胞外区的cDNA ,并用Sanger链终止法进行测序 .结果表明 ,所获cDNA片段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人B7 1 /CD80cDNA序列的对应部分仅有两个碱基存在差异( 6 58位A→T ,773位A... 用RT PCR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克隆了编码共刺激分子B7 1 /CD80胞外区的cDNA ,并用Sanger链终止法进行测序 .结果表明 ,所获cDNA片段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人B7 1 /CD80cDNA序列的对应部分仅有两个碱基存在差异( 6 58位A→T ,773位A→G) ,这为探讨B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共刺激分子 B7-1/CD80 胞外编码区 CDNA 序列分析 RT-PCR法 基因克隆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及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淑盈 郭增军 王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 :通过不同厂家生产三黄片中黄芩苷与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考察三黄片的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4 7∶5 3∶0 .2 ) ,检测波长为 2 78nm ,大黄素与大黄酚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0 .1... 目的 :通过不同厂家生产三黄片中黄芩苷与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考察三黄片的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4 7∶5 3∶0 .2 ) ,检测波长为 2 78nm ,大黄素与大黄酚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0 .1%磷酸溶液 (85∶15 ) ,检测波长为 2 5 4nm。灵敏度为 0 .0 8AUFS ,流速为 1.0ml/min ,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结果 :黄芩苷的含量每片在 1.38mg~ 12 .8mg之间 ,每片大黄素与大黄酚的总量在 0 .2 8mg~ 1.86mg之间。 结论 :从所测成分的含量看 ,三黄片的质量不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大黄素 大黄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常规与骨髓细胞学对比分析及脾切除术优选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惠敏 陈艺卓 +3 位作者 赵睿 黄霄 黄飞 李欢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17-2224,共8页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不典型,但失代偿期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存在脾功能亢进,即脾肿大合并血常规异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在我国,脾切除的适应证包括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脾脏占位病变、外伤性脾破裂...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不典型,但失代偿期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存在脾功能亢进,即脾肿大合并血常规异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在我国,脾切除的适应证包括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脾脏占位病变、外伤性脾破裂等,其中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中最常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但经切除后有部分患者未见明显改善且面临一系列并发症。一直以来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血常规变化,主要是与脾功能亢进有关,但肝功能失代偿期引起的骨髓细胞学变化未予重视,更是容易忽视。正确诊断此类患者血常规变化的原因才是选择治疗方式的关键。因此,通过总结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血常规与其骨髓细胞学的关系变化,提示盲目切除脾脏的弊端,为失代偿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正确认识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