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1
作者 张思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4-58,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研究的的很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局根性分析和估计不足,以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对其消极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 近年来,人们对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研究的的很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局根性分析和估计不足,以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对其消极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同时,忽视或者弱化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因此,恰当评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功能,分析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有助于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相互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市场机制作用 商品生产者 社会劳动 供求关系 生产部门 价格信号 市场调节 商品经济 直接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策是规律与价值的矛盾统一
2
作者 王宏波 高洪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25,共6页
“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命题,已普及为人们的哲学常识。这一简洁而概括的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即规律与对策。探索客观规律与依据客观规律提出对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环节。从认识和实践... “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命题,已普及为人们的哲学常识。这一简洁而概括的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即规律与对策。探索客观规律与依据客观规律提出对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环节。从认识和实践的基本结构考察,对策是人们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中介或桥梁。离开对策,我们就无法说明实践是如何进行的,进而也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改造世界的。从实践——认识的转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把对策在认识——实践中的地位简要地表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目标 按客观规律办事 矛盾统一 价值追求 客观事物 价值因素 制定对策 运用规律 人的需要 价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及其终结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大华 朱正威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11,共9页
我国行省制实行已历700年。它怎样形成?历史价值如何?明清以来又怎样演变?有何经验教训?源于行省制的现行省地县制是否合理?今后变化趋势如何?这些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不论历史学科或政治学科均无专文深入探讨,仅在一些教科书和工... 我国行省制实行已历700年。它怎样形成?历史价值如何?明清以来又怎样演变?有何经验教训?源于行省制的现行省地县制是否合理?今后变化趋势如何?这些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不论历史学科或政治学科均无专文深入探讨,仅在一些教科书和工具书中有一般介绍。我们认为研究行省制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甚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鉴此,本文试图将历史学与政治学结合,将中国古代史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从历史哲学角度大跨度地全面探讨行省制之历史渊源和存在价值,剖析其内在矛盾和兴衰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经验教训 历史渊源 郡县制 自然经济 政治学 商品经济 行省制 监察机构 正在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当代心理学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利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5,30,共6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当代心理学王利达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本文试图探讨: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的精神渊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对话的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生活中新的价值与历史地位;生活于文明飞速发展中的现代人,怎... 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当代心理学王利达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本文试图探讨: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的精神渊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对话的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生活中新的价值与历史地位;生活于文明飞速发展中的现代人,怎样汲取古老文明的精神营养,以滋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世俗文化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 人格整合 当代心理学 儒家学说 马斯洛 病态人格 健康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视角及其反思批判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永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5-21,共7页
哲学要面向实际、研究现实问题,就有必要引入哲学视角。哲学视角具有反思批判性和完备彻底性。从具有完备彻底的反思批判性的哲学视角形成的说法、看法、做法和问题,必须是一种经受了完备彻底的反思批判的说法、看法、做法和问题,这... 哲学要面向实际、研究现实问题,就有必要引入哲学视角。哲学视角具有反思批判性和完备彻底性。从具有完备彻底的反思批判性的哲学视角形成的说法、看法、做法和问题,必须是一种经受了完备彻底的反思批判的说法、看法、做法和问题,这种说法、看法、做法和问题必须是意思已经得到澄清,成立已经得到最终证明,价值已经得到全面估计。哲学视角也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视角 反思批判性 完备彻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技术论”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李鸣 《科学管理研究》 1988年第3期52-56,共5页
(一)“适用技术论”脱胎于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论”。一九六三年,舒马赫首先使用“中间技术”这一概念。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量失业的存在,首要问题是解决普遍就业。故而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方法时应考虑采別适合本国经济... (一)“适用技术论”脱胎于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论”。一九六三年,舒马赫首先使用“中间技术”这一概念。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量失业的存在,首要问题是解决普遍就业。故而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方法时应考虑采別适合本国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环境,容易消化推广的、比那些最新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廉价、易于维修的、而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技术。这样可以避免发展中国家普遍的资金短缺的约束及高级技术人材匮乏的局限,而且带来扩大就业,易于消化吸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用技术 中间技术 发展中国家 技术论 技术应用 技术体系 技术引进 扩大就业 消化吸收 引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