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治国 周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4-49,共6页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创造的、世代相传的、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有效的、并持续发展的疾病诊疗及保健等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将其保护和利用问题提高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高度进...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创造的、世代相传的、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有效的、并持续发展的疾病诊疗及保健等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将其保护和利用问题提高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高度进行专门研究,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建立专门的法律保护制度对其实施特别保护势在必行。而设计具体立法制度之前,必须先行构建价值体系,以确保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的价值分为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是一个由多层次价值构成的有机系统,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中医药传统知识 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预诊—培养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渊 康建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4,共4页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培养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如何有效培养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现有的途径效果不明显。借鉴法国的知识产权预诊,设置知识产权预诊部门应该是具有操作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意识 知识产权预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产权贸易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6
3
作者 蔡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2,共5页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经济交流大动脉,其之所以兴盛数百年,是因为建立在不同文化区域所共同具备的亲经济性且开放性的文化因素之上。这些文化因素共同铸就了古丝绸之路时代以商品交换为主导形态的经济交流与融合。时隔上千年,古...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经济交流大动脉,其之所以兴盛数百年,是因为建立在不同文化区域所共同具备的亲经济性且开放性的文化因素之上。这些文化因素共同铸就了古丝绸之路时代以商品交换为主导形态的经济交流与融合。时隔上千年,古丝绸之路文化区域中的文化形态在发生着精神核质的流变,要在新的文化板块基础上重建古丝绸之路的经贸盛景,必须深入分析"一带一路"中现有的文化形态对知识产权这一现代经济主导模式的接纳与认可程度,通过分析其文化造就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问题,为中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商贸谈判提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丝绸之路 知识产权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建设中法治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渊 康建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运用比较分析、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以正义为视角,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文化的基本问题。结果表明:法治文化不同于法律文化,它是以正义为价值取向、规范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理性法律文化状态;它有利于公民遵守法律及和谐... 运用比较分析、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以正义为视角,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文化的基本问题。结果表明:法治文化不同于法律文化,它是以正义为价值取向、规范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理性法律文化状态;它有利于公民遵守法律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文化的构成体系是以制度正义和个人正义为核心形成的有机文化联系整体。以上基本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指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文化 构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我国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发展的机遇与生存的挑战。而针对这一重大问题,我国现有立法却存在激励不足、可操作性差等缺陷。因此,必须首先转变立法理念,由国家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发动社...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我国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发展的机遇与生存的挑战。而针对这一重大问题,我国现有立法却存在激励不足、可操作性差等缺陷。因此,必须首先转变立法理念,由国家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发动社会力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其次,尽快出台国家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优先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再次,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专门保护体系,在制定历史文化遗产基本法的基础上,建立鼓励区域发展的特殊制度,并通过细化执行规范、明确法律责任等方式增强规范的可操作性。由此,方能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有效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历史文化遗产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专利权保护问题研究
6
作者 康建辉 王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专利权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偏少、专利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专利转化缺乏知识产权评价制度、专利权利归属...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专利权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偏少、专利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专利转化缺乏知识产权评价制度、专利权利归属不明晰,针对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高校应制定有关专利保护的专门规章,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意识,制定激励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和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专利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传播技术提供者的著作权警示义务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治国 焦和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具有复制和传播功能的技术产品(服务)在便利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使他人著作权面临被侵害的现实危险,提供者有义务向使用者进行著作权警示以防止和减少侵权发生。著作权警示义务具有预防侵权发生、平衡利益以及宣传知识产权文化的意义。著... 具有复制和传播功能的技术产品(服务)在便利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使他人著作权面临被侵害的现实危险,提供者有义务向使用者进行著作权警示以防止和减少侵权发生。著作权警示义务具有预防侵权发生、平衡利益以及宣传知识产权文化的意义。著作权警示义务的履行以"期待可能和必要"为原则,我国应在立法中规定技术提供者的著作权警示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传播技术 著作权 警示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机制完善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治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2,共5页
中医药传统知识属于我国独有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存废问题的争论是一种巨大的悲哀。纯属医学圈内专业之间的成见加上圈外人的"无知"盲从"现代",形成了对宝贵传统文化资源的群体性破坏。国家应当通过综合措施... 中医药传统知识属于我国独有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存废问题的争论是一种巨大的悲哀。纯属医学圈内专业之间的成见加上圈外人的"无知"盲从"现代",形成了对宝贵传统文化资源的群体性破坏。国家应当通过综合措施引导、规范,达到保护和充分利用中医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机制 政策法律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确立保存到传承复兴的“非遗”国际法保护之路——评析国际“最佳实践项目名录”制度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治国 刘丽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36,共6页
"最佳实践项目名录"因其重视教育传承和复兴文化价值的特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我国需适应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根据"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评审实质标准、设立... "最佳实践项目名录"因其重视教育传承和复兴文化价值的特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我国需适应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根据"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评审实质标准、设立目的价值以及他国成功入选"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经验,按照弘扬复兴、教育传承、打破地域界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实践的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实现成功入选"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实践项目名录 国际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最终用户侵权的刑事责任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治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0-18,共9页
针对目前社会上侵权盗版猖獗,法律发挥的效用却很有限的现状,认为最终用户或者称为消费者——一类特殊的侵犯主体,他们在市场中一方面是上帝,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另一方面却是软件侵权的最终完成人;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使得软件这种特殊的... 针对目前社会上侵权盗版猖獗,法律发挥的效用却很有限的现状,认为最终用户或者称为消费者——一类特殊的侵犯主体,他们在市场中一方面是上帝,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另一方面却是软件侵权的最终完成人;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使得软件这种特殊的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既得到保护.又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而软件侵权的民事责任问题已经基本清楚,但是由于不足以威慑侵权人,所以追究刑事责任就成为软件业的期望;指出中国大陆目前尚不完全具备对最终用户侵权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只能逐步有条件地过渡到对最终用户承担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软件 最终用户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计算机相关发明的专利性问题:法律和经济方面的讨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拉尔夫.纳克 张小号 马治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9,共9页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性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分为法律和经济两个相时独立的层面:前者主要涉及对“软件本身不具有专利性”的理解以及软件专利的技术性要求;经济层面的讨论重点为专利制度时软件业特别是开源软件业...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性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分为法律和经济两个相时独立的层面:前者主要涉及对“软件本身不具有专利性”的理解以及软件专利的技术性要求;经济层面的讨论重点为专利制度时软件业特别是开源软件业的意义。在这场争论中,欧洲专利局和德国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法律与经济方面的讨论都往往忽视了对方的特点和视角。因此二者的融合将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软件专利 法律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