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GIS的黄河水污染应急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波 马云 +1 位作者 张敏芳 马秀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8,共3页
利用基于WebGIS体系架构,结合Google Map API与Ajax技术,设计了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应急信息系统。系统由监控、水污染扩散自动测报、GIS数据管理、三维虚拟场景和应急响应5个子系统构成。开发的关键技术:应用Rails进行敏捷Web开发;基于G... 利用基于WebGIS体系架构,结合Google Map API与Ajax技术,设计了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应急信息系统。系统由监控、水污染扩散自动测报、GIS数据管理、三维虚拟场景和应急响应5个子系统构成。开发的关键技术:应用Rails进行敏捷Web开发;基于Google API技术构建WebGIS;应用Ajax实现界面和用户的互动操作与数据请求;利用GoogleEarth进行动态三维模拟;借用DAO设计模式封装数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GOOGLE MAP 水污染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中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算法
2
作者 赵季红 宁丽娟 +1 位作者 马健 李倩雯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1,共5页
针对融合网络中协同视角不足的问题,以及5G和6G网络带宽密集型应用对带宽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方法(bandwidth aware SFC mapping algorithm,BASA)。通过动态感知链路带宽和节点计算能力,获取节点映射策... 针对融合网络中协同视角不足的问题,以及5G和6G网络带宽密集型应用对带宽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方法(bandwidth aware SFC mapping algorithm,BASA)。通过动态感知链路带宽和节点计算能力,获取节点映射策略,然后以带宽、距离为顺序考虑因素,根据节点映射策略协同选择最佳链路映射策略。算法确保了节点与链路映射策略的协同一致性,提高了网络的QoS。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SFC映射准确性和效率,在SFC映射成功率、带宽利用率等方面优于对比算法,算法带宽利用率平均可达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网络 带宽感知 SFC映射 资源协同 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的电子发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秀霞 朱长纯 曾凡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4,共4页
将碳纳米管(CNT)浆料印刷在不锈钢衬底上,进行了特殊的热烧结和后处理工艺处理。经过特殊热烧结和后处理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在外加电场后,电子发射的开启电场从2.50V/μm降低到1.40V/μm;外加电场为3.30V/μm时场发射电流从8.50μA/cm2... 将碳纳米管(CNT)浆料印刷在不锈钢衬底上,进行了特殊的热烧结和后处理工艺处理。经过特殊热烧结和后处理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在外加电场后,电子发射的开启电场从2.50V/μm降低到1.40V/μm;外加电场为3.30V/μm时场发射电流从8.50μA/cm2提高到350μA/cm2,场发射效率提高;当场强为4.0V/μm时,阳极上荧光点的面密度约从(5~8)个/cm2提高到(22~26)个/cm2,发射均匀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讨论了丝网印刷CNT薄膜中电子的场发射实验,表明特殊的热烧结和后处理工艺使CNT之间的残留物厚度变薄,而且使更多的CNT均匀地露出薄膜表面,只有电子隧穿达到裸露的CNT才能有效地发生场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刷 碳纳米管薄膜 后处理 场致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NF分集式备份机制的服务功能链部署方法
4
作者 赵季红 马健 +1 位作者 李倩雯 宁丽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294,共8页
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部署是实现网络服务灵活多样的关键技术,SFC可靠性是SFC部署工作中的重要指标。现有方法在提高SFC可靠性的同时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为了平衡SFC可靠性和网络资源消耗,设计了一种VNF分集式备... 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部署是实现网络服务灵活多样的关键技术,SFC可靠性是SFC部署工作中的重要指标。现有方法在提高SFC可靠性的同时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为了平衡SFC可靠性和网络资源消耗,设计了一种VNF分集式备份(VNF Diversity Backup, VDB)机制,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改良SFC,将低可靠VNF实例拆分为两个副本实例,并对VNF副本实例进行交叉备份。在SFC部署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VDB机制的服务功能链部署方法,根据VDB机制的改良结果及网络拓扑属性构建多阶段图,采用基于Viterbi的动态规划算法在多阶段图中搜索最优部署路径。此外,引入评价指标备份性价比来衡量SFC可靠性和网络资源消耗的平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平衡了可靠性和网络资源消耗,并且优化了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功能链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服务功能部署 可靠性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辉测量结果研究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郝书吉 马广林 +2 位作者 杨巨涛 吕立斌 吴振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886,共8页
研究了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实验期间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利用美国HAARP和欧洲EISCAT实验中630.0 nm、557.7 nm与844.6 nm等气辉辐射测量结果,给出了在红光与绿光强度比值小于10和比值大于等于10两种情况下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表达式,在3~100 e... 研究了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实验期间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利用美国HAARP和欧洲EISCAT实验中630.0 nm、557.7 nm与844.6 nm等气辉辐射测量结果,给出了在红光与绿光强度比值小于10和比值大于等于10两种情况下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表达式,在3~100 eV电子能量范围内,分段幂指数因子随电子能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利用获得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对其他电离层加热期间气辉辐射进行计算,红光与绿光辐射强度之比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从而验证了获得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加热 气辉辐射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网络中基于时延感知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季红 崔曌铭 +1 位作者 曲桦 张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8-552,共5页
随着各种时延敏感型应用的出现,如何提高系统的时延性能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现有的多域映射算法很难满足虚拟网络对时延性能的要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感知的多域虚拟网络映射算法(time delay sen... 随着各种时延敏感型应用的出现,如何提高系统的时延性能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现有的多域映射算法很难满足虚拟网络对时延性能的要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感知的多域虚拟网络映射算法(time delay sensitive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TDS-VNE)。在节点映射阶段定义了一个节点传播时延评价函数(D),在链路映射阶段定义了路径时延感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映射算法降低了平均网络传播时延且在虚拟网络请求接受率、长期收益成本比等指标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域网络 虚拟网络映射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机器学习 时延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网络中基于域间时延博弈的端到端动态协同切片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季红 董莎 +1 位作者 胡晓燕 崔文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0-1824,共5页
针对多域网络中的切片存在域间时延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间时延博弈的端到端动态协同切片方法(interdomain dynamic game algorithm,IDGA)。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端到端时延约束分配到不同的网络域,通过在域内部署切片来获得相应的... 针对多域网络中的切片存在域间时延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间时延博弈的端到端动态协同切片方法(interdomain dynamic game algorithm,IDGA)。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端到端时延约束分配到不同的网络域,通过在域内部署切片来获得相应的博弈收益,采用DDPG算法不断更新博弈策略,最终得到最佳的时延分配比例和切片部署方案。实验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静态分配算法对比有明显优势,与经验迭代的DSDP方法以及DQN-SNAF算法相比,IDGA算法在100个切片请求下,切片部署成功率分别提高了8%和3%左右,同时节点资源利用率提高了5.75%和1.96%左右,在降低部署成本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域网络 网络切片 切片协同 纳什博弈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面结构雪崩GaAs光导开关的制备及特性测试
8
作者 杨迎香 杨向红 +3 位作者 朱章杰 黄嘉 李昕 胡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1,共5页
雪崩砷化镓光导开关(PCSS)因其超快开关速度、低触发抖动、光电隔离、高功率容量、高重复频率以及器件结构灵活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制备封装了电极间隙为5 mm的异面结构GaAs光导开关,对不同偏置电场下(36~76 kV/cm)开关的暗态和开态... 雪崩砷化镓光导开关(PCSS)因其超快开关速度、低触发抖动、光电隔离、高功率容量、高重复频率以及器件结构灵活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制备封装了电极间隙为5 mm的异面结构GaAs光导开关,对不同偏置电场下(36~76 kV/cm)开关的暗态和开态的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百皮秒~纳秒量级的上升沿、低暗态泄漏电流(0.15~6.61μA)、高耐压(18~38 kV)的特点。实验探究了开关工作次数与输出电压峰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大,输出电压幅值呈台阶型降低趋势,在20 kV、2 Hz条件下,开关寿命达4.0×10^(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光导开关 暗态泄漏电流 输出特性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动态预测的网络切片资源冲突优化
9
作者 赵季红 张富 崔曌铭 《计算机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网络切片(NS)是5G网络中的一种关键性技术,在多业务动态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5G网络切片中由切片需求动态变化引起的资源冲突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预测(ADP)的优化方法,提出“自适应动态预测-模型优化”的优化方案。在自... 网络切片(NS)是5G网络中的一种关键性技术,在多业务动态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5G网络切片中由切片需求动态变化引起的资源冲突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预测(ADP)的优化方法,提出“自适应动态预测-模型优化”的优化方案。在自适应动态预测模块,对动态的切片流量进行波动等级划分,以确保切片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以及自适应性。根据划分结果,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切片未来时间的流量需求,包括基于注意力机制-双向门控循环单元(Att-BiGRU)的点预测以及基于自举法-BiGRU的区间预测。在模型优化模块,根据预测结果定义用户满意度函数和切片优化配置的开销,将资源冲突优化问题表示为最大化网络收益。由于预测模块的输出可能含有不确定参数,根据鲁棒优化和基于可变粒子数量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出切片优化配置方案。在仿真部分对所提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切片动态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资源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在网络收益以及请求接受率等方面优于对比算法,链路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资源冲突 动态预测 模型优化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的响应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勇 宣春 +2 位作者 谢海燕 夏洪富 王建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二维半导体器件效应模拟软件,对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PIN管在脉冲电压上升沿时间内出现的电流过冲现象。结果表明:过冲电流与高频下PIN二极管的电容性有关,过冲电流的峰值与上升沿时... 采用自主开发的二维半导体器件效应模拟软件,对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PIN管在脉冲电压上升沿时间内出现的电流过冲现象。结果表明:过冲电流与高频下PIN二极管的电容性有关,过冲电流的峰值与上升沿时间有关,上升沿时间越短,峰值越大;PIN管的掺杂也会对过冲电流产生影响,P层、N层的掺杂浓度越高,过冲电流的峰值越大,过冲电流的波形下降越快;I层掺杂浓度对过冲电流也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PIN二极管 过冲电流 限幅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似数据流的Hurst指数小波求解法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永利 刘贵忠 +1 位作者 王海军 尚赵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该文针对具有自相似性的数据流的特征参数——Hurst指数的小波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现有提取Hurst指数的小波方法给予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研究了消失矩阶数、小波函数以及分解级数的选择对小波法提取Hurs... 该文针对具有自相似性的数据流的特征参数——Hurst指数的小波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现有提取Hurst指数的小波方法给予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研究了消失矩阶数、小波函数以及分解级数的选择对小波法提取Hurst指数的准确性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 数据流 HURST指数 小波 消失矩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的交互多模型算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安福 景占荣 +2 位作者 高田 羊彦 张安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5-657,共3页
为了提高交互多模型算法的滤波精度,提出了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交互多模型算法(IMM-UKF)。该算法融合了交互多模型算法对不同目标机动模式的自适应能力和UKF滤波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对机动目标跟踪的应用仿真,将该算法和基于扩展... 为了提高交互多模型算法的滤波精度,提出了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交互多模型算法(IMM-UKF)。该算法融合了交互多模型算法对不同目标机动模式的自适应能力和UKF滤波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对机动目标跟踪的应用仿真,将该算法和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交互多模型算法(IMM-EKF)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了IMM-UKF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减小了机动目标跟踪的均方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 无迹卡尔曼滤波 机动目标跟踪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群进化算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皓 崔杜武 +2 位作者 崔颖安 陶永芹 梁琨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8-990,共13页
借鉴人类学研究中族群的概念以及以族群为视角来分析群体的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群体结构调控技术——族群机制.设计了针对二进制编码方式的族群分类方法,并基于该族群结构形成了具有双轨协同进化特征的族群... 借鉴人类学研究中族群的概念以及以族群为视角来分析群体的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群体结构调控技术——族群机制.设计了针对二进制编码方式的族群分类方法,并基于该族群结构形成了具有双轨协同进化特征的族群进化算法以及相应的族群算子.针对高维函数和复杂混合函数的数值优化实验表明,族群进化机制可以显著提高群体的抗早熟能力和搜索效率,与其他典型算法的对比也表明,族群进化算法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函数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族群机制 族群双轨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KF及其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安福 景占荣 +1 位作者 羊彦 张安学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7-29,共3页
在高斯噪声环境下,为了解决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精度低和滤波发散的问题,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目标跟踪。研究了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对采样策略进行了比例修正。通过UKF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仿真... 在高斯噪声环境下,为了解决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精度低和滤波发散的问题,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目标跟踪。研究了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对采样策略进行了比例修正。通过UKF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与EKF相比较,UKF有更好的跟踪性能、收敛快、对噪声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算法实现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目标跟踪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高功率微波辐照下PCB电路的混合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海燕 李勇 +1 位作者 宣春 王建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3,共4页
采用一个混合模拟方法研究计算了不同频率高功率微波(HPM)辐照下含有PIN限幅器的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该混合模拟方法基于瞬态电磁拓扑和器件/电路混合模拟技术,实现了场、路、器件的混合模拟,能够模拟计算出HPM辐照下屏蔽腔内PCB电路上... 采用一个混合模拟方法研究计算了不同频率高功率微波(HPM)辐照下含有PIN限幅器的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该混合模拟方法基于瞬态电磁拓扑和器件/电路混合模拟技术,实现了场、路、器件的混合模拟,能够模拟计算出HPM辐照下屏蔽腔内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用该方法研究计算了频率分别为1,1.25和2.5 GHz的HPM在PC_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计算结果表明:当PCB电路无屏蔽腔时,1 GHz HPM的耦合信号最大,而PCB电路有屏蔽腔时,2.5 GHz HPM的耦合信号最大;PIN限幅器在耦合信号较大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PCB电路 PIN限幅器 混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功率复杂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韵 崔万照 +4 位作者 张洪太 殷新社 王洪广 张剑锋 贺永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0,共8页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技术向高功率、小型化持续发展,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数值模拟与阈值分析成为影响微放电分析的基础瓶颈问题。基于电磁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与粒子模拟技术,结合二次电子发射模拟,提出了微放电电磁粒子联合仿真方法...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技术向高功率、小型化持续发展,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数值模拟与阈值分析成为影响微放电分析的基础瓶颈问题。基于电磁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与粒子模拟技术,结合二次电子发射模拟,提出了微放电电磁粒子联合仿真方法,数值模型中考虑了真实电子间的库仑力以及电子运动产生的电荷和电流变化对电磁场的影响,解决了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难题。实现了在统一的三维空间网格与时间步进行电磁场值演变计算、电子运动状态变化推进计算与二次电子产额与能量分布计算,基于得到的二次电子数目随时间变化趋势实现了微放电阈值预判,通过微放电电子随时间演化获得了微放电过程具体物理图像及放电位置,并与实际器件微放电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电磁粒子数值模拟方法可对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的物理过程与具体放电位置进行三维描述,预测的阈值与微放电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误差小于1.2dB,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对于深入研究微放电效应微观物理机制、提高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设计与分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大功率 微放电 数值模拟 无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RLS波束成形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季红 雷佩 +2 位作者 王伟华 曲桦 贺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为了解决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LS)在较低信噪比(SNR)、遗忘因子较小的环境中,对噪声敏感、收敛时参数估计误差大的问题,引入小波变换去噪思想,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RLS波束成形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软阈值法进行信号去噪,再采用RLS算... 为了解决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LS)在较低信噪比(SNR)、遗忘因子较小的环境中,对噪声敏感、收敛时参数估计误差大的问题,引入小波变换去噪思想,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RLS波束成形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软阈值法进行信号去噪,再采用RLS算法进行波束成形。最后对实验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LS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和较快的跟踪速度和收敛速度,并且波束成形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RLS算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和GA的对比及其混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封磊 蔡创 +1 位作者 齐春 乔锃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S2期93-96,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微粒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应用的状况,比较了两者的原理特点,列举了各种微粒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介绍和总结目前出现的两种算法思想结合的局部混合与全局混合两种方式,并用图表给... 系统地介绍了微粒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应用的状况,比较了两者的原理特点,列举了各种微粒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介绍和总结目前出现的两种算法思想结合的局部混合与全局混合两种方式,并用图表给出了说明。分析了两种混合方式的局限性,提出对具体问题找出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的平衡点来改进算法。最后做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微粒群算法的应用需进一步拓展,和其他算法结合是提高其性能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进化算法 混合 群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ogist方程产生白噪声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向阳 刘君华 朱长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102,共5页
首先说明确定的非线性 L ogist方程可以发展成为混沌的过程。提出了由信号的统计特性和时频特性证明 L ogist迭代序列是平稳的随机过程的论点 ,并给出了当参数 λ=4时 ,所产生的信号的统计特性和时频特性与白噪声一致 ,说明了用 L o-gis... 首先说明确定的非线性 L ogist方程可以发展成为混沌的过程。提出了由信号的统计特性和时频特性证明 L ogist迭代序列是平稳的随机过程的论点 ,并给出了当参数 λ=4时 ,所产生的信号的统计特性和时频特性与白噪声一致 ,说明了用 L o-gist方程可以产生白噪声。最后给出了白噪声发生器的软件和硬件实现原理图 ,并进一步提出采用两个 L ogist方程可以改善白噪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方程 混沌 随机数 随机过程 白噪声 随机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压力传感器校正模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白鹏 张喜斌 +1 位作者 陈长兴 朱长纯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针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受温度变化和电压波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进行非线性补偿的校正模型。校正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通过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与其实际电压值之间非... 针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受温度变化和电压波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进行非线性补偿的校正模型。校正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通过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与其实际电压值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校正模型,实现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最大相对波动从22.2%降为0.64%,能有效地消除温度和电压波动的影响,在校正模型的输出端得到期望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压力传感器 补偿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