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EEMDAN和频谱时间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朱莉 夏禹 +1 位作者 朱春强 邓凡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9-349,共11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存在非平稳性且传统预测模型不能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噪声完备性(CEEMDAN)和频谱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存在非平稳性且传统预测模型不能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噪声完备性(CEEMDAN)和频谱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CEEMDAN将目标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分量(IMF),通过计算模糊熵对IMF进行重构;然后使用频谱时间图卷积网络对重构后分量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进行挖掘,得到各分量的预测结果;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线性相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3个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0.72 KW、0.89 KW、0.92%,相较于对比模型StemGnn、TCN、LSTM、Informer、FEDformer,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7.9%、17.2%、20.8%、22.5%、12.1%。证明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非平稳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分量 图卷积网络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定向天线无线Mesh网络的双令牌邻居发现算法
2
作者 赵训威 吉芝璐 +3 位作者 吴晓军 张春玲 王志刚 白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1317,共7页
针对带定向天线无线Mesh网络的邻居发现问题,提出一种双令牌动态异步邻居发现(D-DANDi)算法。在时间异步条件下,该算法通过节点的扇区轮换发现邻居,把已发现节点的分享信息快速加入当前节点的邻居表。基于迭代深入搜索思想实现双令牌并... 针对带定向天线无线Mesh网络的邻居发现问题,提出一种双令牌动态异步邻居发现(D-DANDi)算法。在时间异步条件下,该算法通过节点的扇区轮换发现邻居,把已发现节点的分享信息快速加入当前节点的邻居表。基于迭代深入搜索思想实现双令牌并行邻居发现,快速建立局部网络的拓扑。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节点数和不同扇区数的设置下,该算法的相关性能均优于典型异步邻居发现算法,能够提高邻居发现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定向天线 邻居发现 双令牌 并行邻居 扇区轮换 时间异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改进多粒子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娜 曹猛 +2 位作者 王瑞 白春江 崔万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59,共8页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制周期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蒙特卡洛方法的计算准确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计算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蒙特卡罗方法,该方法对参与微放电过程的初始电子进行了动态调整,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推进微波部件中电子的运动轨迹,基于Furman模型描述电子与微波表面相互作用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按照碰撞电子产生的实际二次电子个数及对应能量参与碰撞时刻后的微放电过程,该多粒子-多碰撞过程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微放电效应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平板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为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已有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精度显著提升,同时计算效率优于商用CST的粒子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 蒙特卡罗方法 阈值 微波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概念内涵、应用框架、关键技术以及系统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剑波 范士雄 +7 位作者 蔡忠闽 朱凤华 宋明黎 张俊 卜广全 黄彦浩 高正男 马士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87-6810,I0008,共25页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的模型可信性和可解释性等问题,使得单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调控领域难以满足安全可靠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人类的监督与互动,融合调控人员的智能与机器智能,实现电网调控人机智能的混合增强。该文首先介绍混合增强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随后,针对电网调控业务特点,从人工智能和调控应用两个维度,提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应用框架以及电网调控人机交互协同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研发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紧急控制决策支持验证系统,用于省级规模电网的热稳调整、频率控制等多种电网调控场景应用验证,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控 人工智能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混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区域校准的高分辨率超像素生成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亚雄 魏云超 +1 位作者 钱学明 朱利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64-2677,共14页
超像素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该任务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像素分组到称为超像素的簇中.图像超像素不仅可以增益图像注释,而且还是各种下游应用的基础,如分割、光流估计和深度估计.尽管超像素分割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随... 超像素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该任务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像素分组到称为超像素的簇中.图像超像素不仅可以增益图像注释,而且还是各种下游应用的基础,如分割、光流估计和深度估计.尽管超像素分割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但现有解决方案由于GPU内存和计算能力的限制,一直无法有效处理高分辨率图像.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名为区域解耦校准的高分辨率超像素网络(Patch Calibration Network,PCNet)的新型深度学习框架,通过采用解耦的一致性学习策略,解决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这种方法允许通过从低分辨率输入预测高分辨率输出来高效生成高分辨率超像素结果,从而绕过了GPU内存限制.PCNet的一个关键贡献是解耦的区域块校准(DPC)分支,它将高分辨率图像块作为额外输入,以保留细节并增强边界像素分配.为了改善边界像素的识别,作者利用二进制掩模设计了一种动态引导训练机制.这种机制鼓励网络专注于区域内的主要边界,将任务从多类分类简化为二分类问题.这一创新策略不仅减少了网络优化的复杂性,而且显著提高了边界检测的精度.本文通过在包括Mapillary Vistas、BIG和新创建的Face-Human数据集在内的多样化数据集上进行广泛的实验,证明了PCNet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CNet能够成功处理5K分辨率图像,并与现有的最先进的SCN方法相比,实现了更优越的性能,后者在处理高分辨率输入时存在困难.作者的贡献包括开发了PCNet,一种针对高分辨率超像素分割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引入了解耦的区域校准架构,并构建了一个超高分辨率基准测试集,用于评估高分辨率场景中超像素分割算法的性能.本文首先回顾了超像素分割领域的相关工作,然后详细介绍了PCNet框架,接着展示了实验结果并与最先进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概述了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代码、预训练模型和新的基准数据集的可用性无疑将促进高分辨率超像素分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总之,本文在超像素分割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进步,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准确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解决方案.所提出的PCNet框架,凭借其创新的DPC分支和动态引导训练机制,为未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方向.本文的代码、预训练模型以及新构建的评估基准数据集可在https://github.com/wangyxxjtu/PCNet上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像素分割 图像分割 高分辨率视觉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议题全球舆论话语图景与中国应对--基于2013-2023年全球社交媒体平台X的大数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申楠 苏怡丹 马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研究目的]国际社交媒体反映全球民间舆论。通过分析X(原Twitter)平台上“一带一路”相关推文,了解国际舆论对该议题的态度和反应,以提出中国应对策略。[研究方法]基于数字媒体分析方法,对近十年的相关推文进行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和社... [研究目的]国际社交媒体反映全球民间舆论。通过分析X(原Twitter)平台上“一带一路”相关推文,了解国际舆论对该议题的态度和反应,以提出中国应对策略。[研究方法]基于数字媒体分析方法,对近十年的相关推文进行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论]发现X平台关于“一带一路”议题的舆情的三大现状,即;关注度高,受主要相关事件影响;情感波动显著,西方主流媒体叠加负面议题;中、英文推文场域相互溢出,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不足。基于此提出三个对策,即:强化舆情风险预测,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及时回应外部关切,强化沟通与危机管理;积极设置话题,强化舆论引导与议题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社交媒体 舆论 情感分析 主题挖掘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基于填充方法的双向拍卖电力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先国 孙碧颖 +3 位作者 录鹏东 金鑫 史莹 桂小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为解决智能电网环境中用户富裕电能回售问题,完成电力资源的再分配,从经济学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激励机制以鼓励拥有富裕电力的用户为电力紧缺用户提供电力资源。提出了一种双向拍卖机制,该机制包括使用填充概念的电力资源分配方法和有效... 为解决智能电网环境中用户富裕电能回售问题,完成电力资源的再分配,从经济学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激励机制以鼓励拥有富裕电力的用户为电力紧缺用户提供电力资源。提出了一种双向拍卖机制,该机制包括使用填充概念的电力资源分配方法和有效的定价策略,以保证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资源分配的理想性能。所提双向拍卖机制考虑了电力资源传输成本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供需匹配关系;所提分配方法采用了基于线性规划的填充分配方法,以接近最优的近似算法,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资源分配结果;在定价方面,分别采用了基于关键值的定价策略和基于维克瑞-克拉克-格罗夫斯(VCG)机制的定价策略,以计算获胜买方用户的付款价格和获胜卖方用户的收款价格,实现了双向拍卖中的真实性、个人理性和预算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拍卖机制保证了一系列理想的经济属性,包括真实性、预算平衡以及个人理性,并且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近似最优解的分配结果,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资源再分配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资源分配 双向拍卖 电能回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时序特征的网络场景识别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哲 包德伟 +1 位作者 陶亮 惠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9,共9页
针对网络场景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识别改进的树模型识别算法框架,利用语义分析提取网络时序特征,纵向表达用户活动轨迹,可更加直观地表征办公、宿舍和食堂等场景。同时,通过对数据通信物理模型拟合的网络环境特征(设备之间的路... 针对网络场景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识别改进的树模型识别算法框架,利用语义分析提取网络时序特征,纵向表达用户活动轨迹,可更加直观地表征办公、宿舍和食堂等场景。同时,通过对数据通信物理模型拟合的网络环境特征(设备之间的路损、干扰等)进行识别,获得网络环境内设备的款型、安装的疏密和用户的负载等信息。进而基于决策树模型框架,耦合上述两类特征生成场景识别算法框架。通过耦合网络环境的流量特征及网络规划特征,全局框架具有智能识别网络场景的特点。算法针对多个数据集样本进行验证,证明所提方案均能对不同场景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场景分析 时序特征建模 场景识别 特征融合 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铁磁链中Dzyaloshinskii-Moriya机制驱动矢量自旋手征束缚态的研究
9
作者 郭幸 李耀进 姚梓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3,共9页
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驱动的矢量自旋手征态,能和声子发生耦合,具备非常丰富的物理现象.本论文以一维反铁磁链中自旋手征-声子耦合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声子环境下,耦合强度对自旋手征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驱动的矢量自旋手征态,能和声子发生耦合,具备非常丰富的物理现象.本论文以一维反铁磁链中自旋手征-声子耦合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声子环境下,耦合强度对自旋手征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自旋S=1/2的系统,在不同的声子浴(sub-Ohmic(0<s<1),Ohmic(s=1),super-Ohmic(s>1))中,均会在非相干到相干自旋涨落过程中产生无能隙一级相变,其来源是自旋手征束缚态的形成.相变发生的临界自旋-声子耦合强度正比于自旋涨落大小,反比于系统德拜频率.当自旋-声子耦合强度超过其临界值时,自旋手征束缚态的产生将极大地抑制非相干自旋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手征 反铁磁链 声子 DM相互作用 量子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收敛的固定时间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野 蔡远利 邓逸凡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685,共9页
针对一类具有匹配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二阶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快速固定时间收敛特性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定时间稳定系统;然后,基于此固定时间稳定系统,设计了快速收敛的固定... 针对一类具有匹配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二阶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快速固定时间收敛特性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定时间稳定系统;然后,基于此固定时间稳定系统,设计了快速收敛的固定时间非奇异终端滑模,并给出了其收敛时间上界。与传统有限时间收敛滑模相比,所设计固定滑模的收敛时间与系统初始系统状态无关,可以预先通过设计参数进行设置;此外,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在收敛速度上优于现有典型固定时间滑模方法,并且以较低的控制能量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应用于单级倒立摆跟踪和飞行器末制导问题,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时间收敛 滑模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 时变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时间协同和角度约束的多导弹三维协同制导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野 蔡远利 邓逸凡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798,共11页
针对多枚导弹在三维空间从不同初始位置同时拦截机动目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视线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协同制导律.首先,给出三维空间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并建立了考虑视线角约束的多弹协同制导模型.其次,对视线纵向及法向方向分别设计... 针对多枚导弹在三维空间从不同初始位置同时拦截机动目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视线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协同制导律.首先,给出三维空间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并建立了考虑视线角约束的多弹协同制导模型.其次,对视线纵向及法向方向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协同制导律.其中在视线方向基于多智能体有限时间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协同制导律,保证各拦截弹能够同时击中目标;基于一种新型的固定时间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视线法向上的角度约束制导律,使各拦截弹的视线角能够在固定时间内收敛至期望值,实现空间上的协同;同时,构造了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目标加速度.最后,对三枚导弹同时拦截同一机动目标的情况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律 有限时间一致性 固定时间收敛 终端滑模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型超表面的太赫兹偏折涡旋波束生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宏宇 李国强 +4 位作者 刘康 李博林 衣建甲 张安学 徐卓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5-793,共9页
太赫兹涡旋波束可以提高雷达通信系统通信容量及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如何有效地产生这种波束成为近期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该文设计加工了5个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反射型超表面,它们可以产生±1、±2和3共5个不同... 太赫兹涡旋波束可以提高雷达通信系统通信容量及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如何有效地产生这种波束成为近期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该文设计加工了5个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反射型超表面,它们可以产生±1、±2和3共5个不同模态的涡旋波束。为了避免馈源对涡旋波束的遮挡,通过平面反射阵原理控制了波束的偏转方向。超表面单元为3层结构,其中,上层为金属结构,控制上层结构中8个枝节的长度,可以在基本不改变超表面单元反射系数的情况下,调整它的反射相位。中间层为介质层,为了使超表面单元有较高的反射系数,介质层下方为一金属地。超表面单元仿真显示,其同极化反射率在90%以上,相位分布也满足超表面设计需求。超表面的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在340 GHz附近,不同超表面在设计的方向上产生了对应模态的涡旋波束,并且涡旋波束中的主模态能量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涡旋波束 超表面 波束调控 反射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特征保持的文物点云去噪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立恒 赵夫群 +2 位作者 汤慧 刘阳洋 耿国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3-380,共8页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点云的新技术,但由于受物体本身的构造、粗糙程度、纹理以及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获取的点云数据大多存在孤立的噪声点。针对文物点云数据模型中复杂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几何特征保持的点云...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点云的新技术,但由于受物体本身的构造、粗糙程度、纹理以及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获取的点云数据大多存在孤立的噪声点。针对文物点云数据模型中复杂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几何特征保持的点云去噪算法。首先通过栅格划分删除点云中的大尺度噪声;然后定义点云中数据点的曲率因子和密度因子,并通过对其加权构造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的目标函数;最后采用该特征加权FCM算法删除小尺度噪声,从而实现点云的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几何特征保持的去噪算法对文物点云数据具有良好的去噪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点云去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去噪 栅格化 模糊C均值聚类 平均曲率 点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ta分布的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供热系统储热容量最小区间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信博文 南新元 +3 位作者 高丙朋 张子凌 陈云翔 陈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3,共6页
在新疆偏远地区的风电场,为保证风电场建筑冬季供暖舒适性和达到弃风部分消纳的要求,提出利用弃风为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的建筑节能系统的供热模式。为达到降低成本和供暖舒适的目的,对建筑节能系统的储热容量最小区间进行计算。首先... 在新疆偏远地区的风电场,为保证风电场建筑冬季供暖舒适性和达到弃风部分消纳的要求,提出利用弃风为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的建筑节能系统的供热模式。为达到降低成本和供暖舒适的目的,对建筑节能系统的储热容量最小区间进行计算。首先通过新疆风电数据计算风电场弃风曲线,根据建筑节能系统的性能对每日弃风进行弃风时段划分,依据弃风时段与供暖时段的匹配差异匹配蓄热器补充热量。提出基于Beta分布的储热容量分布特性的储热容量最小区间研究,并验证计算得到的最小区间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供热系统 储热容量 概率分析 BETA分布 弃风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SiC基DSRD器件结构设计及脉冲电路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金磊 刘静楠 +3 位作者 张景文 刘鑫 马烁尘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5-412,共8页
针对SiC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难以满足超快脉冲开关高频、大功率的要求,研究了一种高压SiC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DSRD)器件,建立了相应物理模型。该高压SiC DSRD基区掺杂浓度为5×10^(15) cm^(-3)、厚度为18μm,单片耐压超1800 V、开关... 针对SiC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难以满足超快脉冲开关高频、大功率的要求,研究了一种高压SiC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DSRD)器件,建立了相应物理模型。该高压SiC DSRD基区掺杂浓度为5×10^(15) cm^(-3)、厚度为18μm,单片耐压超1800 V、开关时间约500 ps。同时,基于高压SiC DSRD器件等效模型,优化电路参数,在负载端分别实现了8.8 kW、开关时间约500 ps的高压(2.2 kV)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 仿真设计 脉冲发生电路 离化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聚合物复合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森 庞利霞 +4 位作者 周迪 郭艳 王晓龙 方振 袁世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70-9079,9099,共11页
新能源动力、医疗仪器、地下勘探、高功率脉冲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介质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高击穿场强、高可靠性、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备受关注。但由于聚合物本身低介电常数的特点导致了其能量密... 新能源动力、医疗仪器、地下勘探、高功率脉冲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介质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高击穿场强、高可靠性、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备受关注。但由于聚合物本身低介电常数的特点导致了其能量密度较低,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而聚合物通过不同方式与其他有机或无机物的复合都是提升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与无机物的复合方式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并讨论了未来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填料 核壳结构 共混 层状结构 击穿电压 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证据理论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世醒 韩德强 范晓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针对原始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算法及其拓展算法忽略超球体之间的差异,且未能充分利用超球体的输出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证据理论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证据SVDD多分类)算法。首先,为每一类样本训练一个超球体,并计算每... 针对原始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算法及其拓展算法忽略超球体之间的差异,且未能充分利用超球体的输出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证据理论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证据SVDD多分类)算法。首先,为每一类样本训练一个超球体,并计算每个超球体的正确率与紧密程度;接着使用上一步得到的正确率与紧密程度计算每个超球体的可靠程度;然后,根据超球体的输出信息与可靠程度计算样本的信度函数,信度函数的生成方式采用三焦元法和基于评价矩阵的方法;最后,根据Dempster组合规则融合上一步得到的信度函数,使用Pignistic法将融合后的信度函数转换为概率做出最终的判决。在两个人工数据集和多个UC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证据SVDD多分类算法相较传统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分类性能;在多个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证据SVDD多分类算法比传统的SVDD多分类算法有3%的精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多属性决策 信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生产线中机器维修工人的任务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鄢超波 张雷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78-2584,共7页
在串行生产线中,机器会发生故障而且故障间隔时间随机,因此需要维修工人及时维修,使得故障的机器恢复加工能力,否则就可能导致系统吞吐率降低.如何在满足系统吞吐率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少的维修工人来完成机器的维修任务,本文称这样一... 在串行生产线中,机器会发生故障而且故障间隔时间随机,因此需要维修工人及时维修,使得故障的机器恢复加工能力,否则就可能导致系统吞吐率降低.如何在满足系统吞吐率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少的维修工人来完成机器的维修任务,本文称这样一个全新的问题为串行生产线中机器维修工人的任务分配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问题的优化模型,并将该优化问题转换为多个判定问题进行求解;然后,通过合理地定义机器的维修工作量,使得判定问题可以类比为并行机调度问题;最后,采用了一种基于最长处理时间优先算法(Longest processingtime,LPT)和回溯策略的启发式算法,搜索最优的维修工人任务分配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求解维修工人的任务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系统 机器维修 任务分配 LPT 算法 回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离子阱偶极直流激励解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文兴 黄刚 +6 位作者 蔡红华 刘俊杰 邓一兵 杨清宇 王伟民 徐福兴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9-747,I000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量碎片离子的捕获效率至少提高3倍。实际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观察离子阱稳定性变化图发现,由马修方程计算的离子阱特征参数q值发生改变。DDC-CID技术提高了MS/MS解离效率,获得了更高的捕获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数字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析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离子阱质谱 偶极直流激励 碰撞诱导解离(CID) SIMION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中心网络结构特征和网络表示学习的链路预测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曼 赵加坤 刘金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1-217,共7页
链路预测是网络分析与挖掘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链路预测算法所预测的网络中的缺失连接实际上是一种数据挖掘的过程,而推断的将来可能产生的连接则与网络的发展演化相关。因此,如何提高链路预测的精确度是一项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 链路预测是网络分析与挖掘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链路预测算法所预测的网络中的缺失连接实际上是一种数据挖掘的过程,而推断的将来可能产生的连接则与网络的发展演化相关。因此,如何提高链路预测的精确度是一项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基于自我中心网络分解和社区聚类的最新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我中心网络结构特征和网络表示学习的链路预测算法(Ego-Embedding)。Ego-Embedding将原网络转换成角色图,再结合网络的微观结构信息和上下文信息重构嵌入过程,为每一个节点学习一个或多个向量表示,使向量表示更准确地描述网络节点信息,从而提高链路预测的精确度。在3个公开数据集(Facebook,PPI-Yeast和ca-HepTh)上进行实验仿真,并使用AUC作为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算法Ego-Embedding的表现均优于5个实验对比方法(CN,AA,Node2vec,M-NMF和Splitter),且最高将链路预测的错误率减少了约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预测 自我中心网络 网络表示学习 角色分解 Ego-Embed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