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道高考题引出教材中的5种生物学研究技术及相关科学史
1
作者 马腾禹 马健超 杜亚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96,共3页
高考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2024年全国甲卷第30题的剖析,引出生物学实验研究的5种技术与方法的介绍。启发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史的阅读学习科学史当中涉及的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 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生物科学史 高考试题 高中生物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的曲率:形状如何塑造生命
2
作者 余坤诺 徐钊 +2 位作者 卢梦楠 程波 徐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9-820,共12页
曲率是描述物体弯曲程度的基本几何特性,在生物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曲率在自然系统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结构与行为的影响.在人体中,曲率表现于多个尺度,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器官形态... 曲率是描述物体弯曲程度的基本几何特性,在生物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曲率在自然系统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结构与行为的影响.在人体中,曲率表现于多个尺度,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器官形态,塑造了细胞功能、稳态以及整体生物力学效率.曲率对细胞行为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黏附、迁移和细胞间通信等过程中,为组织工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见解.在病理学上,曲率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疾病的进展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曲率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生物成像、组织工程和靶向药物传递.深入理解曲率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不仅可加深对生命过程的理解,也为医学创新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 细胞行为 病理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保存技术在移植物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恒 冯锦腾 +4 位作者 于邦瑞 李益行 白浩田 黄海水 张广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过冷保存技术作为器官保存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创新,通过将器官置于接近冰点或低于冰点的低温环境中,显著降低细胞的代谢率并抑制冰晶形成,延长了器官保存时间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相较于传统4℃低温保存,过冷保存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细胞损伤... 过冷保存技术作为器官保存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创新,通过将器官置于接近冰点或低于冰点的低温环境中,显著降低细胞的代谢率并抑制冰晶形成,延长了器官保存时间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相较于传统4℃低温保存,过冷保存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细胞损伤和代谢物累积问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近年来,在冷冻保护剂优化、抗冻蛋白应用、玻璃化技术改进及纳米复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解决过冷保存过程中面临的毒性、冰晶形成及复温速率不均等挑战提供了新路径。本综述总结了过冷保存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际成效,同时分析了其面临的毒性、复温效率等挑战,以期为未来优化器官低温保存技术和推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保存 器官移植 冰晶 冷冻保护剂 降温 复温 抗冻蛋白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对古老针灸经络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洪广 周琳 蒋大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44-48,67,共6页
文章以国际上新的理论,从能量医学、生物发育、量子力学等几方面,对针灸经络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神经经络 能量医学 生物发育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力诊断学中的生物分子热-光-电传感理论和技术方法
5
作者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7-277,共1页
目的近年来,生物分子传感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即时检测和个体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揭示生物分子在各种反应基质中的传热传质理论和反应动力学规律,探索并优化新型光电生物传感技术与平台至关重要。方法针对全集成产品中整机与各... 目的近年来,生物分子传感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即时检测和个体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揭示生物分子在各种反应基质中的传热传质理论和反应动力学规律,探索并优化新型光电生物传感技术与平台至关重要。方法针对全集成产品中整机与各个功能部件之间协调困难,交叉污染与提取速度及灵敏度相互制约等技术挑战,围绕生物分子传输及扩散的影响规律不清的科学问题,通过建立生物分子体外诊断的热力操控理论和研究纸基多孔结构流动传质机理,开发了纸基光电检测平台开发、便携式光电化学检测平台、超快数字PCR检测平台。结果和结论突破了重大疾病相关分子动态信息难以高通量、高灵敏度识别等限制,实现分子动态信息精准、快速检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诊断 生物分子 生物传感技术 动态信息 交叉污染 光电检测 检测平台 纸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皮肤生物力学信息采集-调控技术
6
作者 刘灏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5-165,共1页
目的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始终处于力、热等环境刺激的作用之中。因此,探究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机理、并开发相应技术对外界刺激进行有效采集与调控,对于了解疾病成因、探索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创立... 目的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始终处于力、热等环境刺激的作用之中。因此,探究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机理、并开发相应技术对外界刺激进行有效采集与调控,对于了解疾病成因、探索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创立的生物组织力-热-电(疼痛)耦合行为理论,系统阐释了热、力等外源性物理刺激通过电生理传导引起人体痛觉感知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力学刺激信息采集与调控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类皮肤柔性器件的力学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与基于水凝胶材料的柔性器件制备技术与应用体系。结果提出了通过结构变形降低材料变形的思路,设计开发了内嵌三维螺旋、空间刚度异质、仿生叠覆鳞片等多种可承受大变形的力学结构,将这些结构应用于柔性器件的制备中,可显著提升器件在大变形工况下的结构与功能稳定性;建立了基于水凝胶材料的柔性器件制备技术与应用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化水凝胶材料与器件,搭建了在体力学信息采集与调控平台,并探索了其在健康监测、疾病诊疗、创面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本研究基于力学设计原理,开发柔性生物力学信息采集-调控器件,对于人体健康监测、创面减张修复等实际临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疗 信息采集 力学刺激 生物力学 力学结构 物理刺激 环境刺激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力学辅助创面修复技术
7
作者 刘灏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222,共1页
目的创面的有效修复面临全球挑战。力学加载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影响炎症反应、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修复,相关的创面修复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实际应用中,考虑创面具特征的个性化创面力学调控仍未实现。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 目的创面的有效修复面临全球挑战。力学加载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影响炎症反应、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修复,相关的创面修复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实际应用中,考虑创面具特征的个性化创面力学调控仍未实现。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力学调控敷料优化设计的个性化创面修复方案。具体通过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创面特征(如尺寸、部位),并由神经网络计算可使该创面产生最大程度收缩的敷料参数(模量、尺寸),以实现定制设计;按照优化的时间序列周期性更换敷料,并针对创面实时特征进行敷料再设计。通过慢性创面与大动物模型验证所开发技术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敷料设计参数会影响创面的收缩效果,而这一影响规律又因创面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验证了本研究通过优化敷料设计参数实现个性化创面修复这一思路的可行性。通过材料性能表征与在体测试,确定敷料更换的优化时间序列,即每3天更换1次,其中加热5 min、放置1天、空置2天。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与猪创面模型验证了该技术显著提升创面收缩、促进血管化与胶原重塑的效果。结论个性化创面力学修复技术的出色效果在大动物模型中得以验证,展现出较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时间序列 慢性创面 人工智能 定制设计 神经网络计算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及趋势
8
作者 郭燕 张大瑾 +2 位作者 朱东丽 董珊珊 杨铁林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为了提升遗传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6~2023年间国内外遗传学教学改革领域的69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主题、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共现等多个维度。结果显示,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关键词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实验教育和医学遗传学等主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而这些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农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本文总结了遗传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促进遗传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创新 文献计量学分析 实验教学 研究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机械手控制教学实验设计
9
作者 王刚 胡哲浩 +3 位作者 陶怡 李雯 杨松健 张建保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1,共6页
遵循围绕学科前沿的教学理念,将基于脑机接口(BCI)的机械手控制应用实例引入实验教学,旨在革新“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案例以脑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机械手控制为核心,涵盖了视觉刺激界面、数据采集系统... 遵循围绕学科前沿的教学理念,将基于脑机接口(BCI)的机械手控制应用实例引入实验教学,旨在革新“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案例以脑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机械手控制为核心,涵盖了视觉刺激界面、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集成开发。通过因材施教模式,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功能升级和创新探索。教学实践证明,整个流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多方面提升了其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 教学实验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机械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PP集成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长新 吴晓明 +1 位作者 马克 王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38,49,共4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特征实体模型上的截面轮廓造型自动特征识别方法。这种方法探索了一条实现自动特征识别的新途径。还提出了基于特征名、形面名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零件信息描述方法。实现了对复杂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特征自动识别与信息自动提... 该文提出了基于特征实体模型上的截面轮廓造型自动特征识别方法。这种方法探索了一条实现自动特征识别的新途径。还提出了基于特征名、形面名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零件信息描述方法。实现了对复杂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特征自动识别与信息自动提取,从而实现了CAD/CAPP系统的信息自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识别 加工特征 信息提取 信息描述 CAD CAPP 信息集成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远程监测系统中的CAN总线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可宁 辛维娟 +2 位作者 杨宇祥 滕召胜 江岳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0,34,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力远程监测系统,阐述了监测系统集中器的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及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详细论述了利用CAN控制器SJA1000增强模式的双滤波器实现主、从集中器之间的点名通信和广播通信的原理。实...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力远程监测系统,阐述了监测系统集中器的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及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详细论述了利用CAN控制器SJA1000增强模式的双滤波器实现主、从集中器之间的点名通信和广播通信的原理。实际运行表明:CAN总线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远程监测系统主、从集中器之间的可靠、实时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增强模式 远程监测 点名通信 广播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珏 魏娜 +2 位作者 张彤 兰海 姚凯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2-394,共3页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症 ADHD 儿童 精神疾病 心理行为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直径及直径分布的激光测量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晔 张镇西 蒋大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微粒直径及直径分布的激光测量技术。详细讨论了光全散射法、光角散射法、衍射法及激光脉冲全息法的测量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法测粒具有测量粒度范围广、重复性好、精度高、不接触样品。
关键词 激光测量技术 光散射 衍射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高水平运动员睡眠阶段分期分析
14
作者 常宁 肖云瀚 +4 位作者 万帅 胡鑫 张少帆 崔玉婷 耿家先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了评估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可穿戴设备在高水平运动员睡眠监测中的可行性,设计Firstbeat监控系统与多导睡眠监测(PSG)的对比实验。选取30名高水平运动员连续2晚同步佩戴Firstbeat Bodyguard 3和PSG记录仪,收集60晚睡眠数据,比较清... 为了评估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可穿戴设备在高水平运动员睡眠监测中的可行性,设计Firstbeat监控系统与多导睡眠监测(PSG)的对比实验。选取30名高水平运动员连续2晚同步佩戴Firstbeat Bodyguard 3和PSG记录仪,收集60晚睡眠数据,比较清醒期、浅睡眠、慢波睡眠(SWS)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分期结果,比较2种方法在睡眠阶段分期中的差异。结果表明:Firstbeat与PSG在所有睡眠阶段时长监测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清醒期特异性达0.87,敏感性0.93,准确性0.90;SWS阶段特异性0.91,敏感性0.78,准确性0.83;REM阶段特异性0.8,敏感性0.6,准确性0.84;混淆矩阵显示各阶段准确率分别为清醒76.6%、浅睡眠67.2%、SWS 70.6%、REM 58.4%;说明该系统可有效监测清醒期和SWS,为运动员睡眠评估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睡眠阶段分期 Firstbeat监控系统 高水平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纳米微球:结构特征、生物合成及其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冉淦侨 谭丹 卢晓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5-754,共10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纳米微球是很多微生物在营养失衡的情况下,在体内合成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细胞内聚酯,主要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及能量储备。天然PHA微球内部是由疏水的聚酯链构成的疏水核心,其外层是由磷脂界膜及...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纳米微球是很多微生物在营养失衡的情况下,在体内合成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细胞内聚酯,主要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及能量储备。天然PHA微球内部是由疏水的聚酯链构成的疏水核心,其外层是由磷脂界膜及膜上嵌入或附着的包括PHA合酶Pha C和PHA颗粒相关蛋白Pha P等蛋白构成的边界层。Pha C通过共价键连接在PHA微球表面,而Pha P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吸附在PHA微球表面。通过将外源性功能蛋白与Pha C或Pha P进行融合表达,在重组微生物体内就能直接合成表面带有功能蛋白的纳米微球复合体。由于该纳米微球在微生物细胞内是以独立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因此通过细胞破碎及离心等方法就能简便、有效地使其从细胞中分离并得以纯化。鉴于PHA微球这种表面易被修饰改造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功能蛋白通过与PHA微球表面蛋白(Pha C或Pha P)的融合表达,呈递在了PHA微球表面,使其成为一种廉价、高效的蛋白固定化及呈递的新技术。本文在介绍了PHA微球的结构特性及生物合成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目前关于功能化PHA微球在蛋白纯化、固定化酶、生物分离、靶向递药、疾病诊断、成像技术及新型疫苗开发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纳米微球 PHA合成酶 PHA颗粒结合蛋白 蛋白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优化修饰技术在固定化酶载体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琛 陈杰瑢 +1 位作者 杨靖 刘小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2,24,共4页
运用等离子体聚合或表面处理技术改变载体材料的表面性质,进而固定酶蛋白的方法主要有4类: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聚合、等离子体接枝共聚和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综述了近年来用等离子体优化修饰技术处理载体材料进行固定化酶研... 运用等离子体聚合或表面处理技术改变载体材料的表面性质,进而固定酶蛋白的方法主要有4类: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聚合、等离子体接枝共聚和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综述了近年来用等离子体优化修饰技术处理载体材料进行固定化酶研究的新进展,指出今后应加强等离子体体系表面改性规律及机理、等离子体单体气体种类、放电条件及底衬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固定化酶 载体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生物类专业Python课程的项目式教学
17
作者 董珊珊 郭燕 杨铁林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0,共4页
提出一种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融入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生物类专业学生在Python课程中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结果表明,生成式AI能有效协助具备不同编程基础的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实际项目实践中... 提出一种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融入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生物类专业学生在Python课程中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结果表明,生成式AI能有效协助具备不同编程基础的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实际项目实践中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从而激励他们合作完成更具挑战性的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Python语言应用于实践,为未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课程 生物类专业 项目式教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屏显示技术及其在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刚 张锋 张登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4-155,共2页
阐述了Windows 98环境下多屏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并将该技术应用在图像处理系统中充分利用用户的显示资源 ,扩大观察视野 。
关键词 多屏显示技术 图像处理系统 应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葡聚糖界面组装的胶体囊泡构建及包封性研究
19
作者 郭茜茜 李丹 +3 位作者 杨永利 李丽 伊高阳 姚晓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蛋白质和多糖作为胶体结构化组分,其改性后组装形成的胶体囊泡是一种独特类型的人工细胞,具有良好的膜渗透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工程、生物传感、药物输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基于此,本研究拟以氨基化牛血清白蛋白(BSA-NH_(2))和羧基... 蛋白质和多糖作为胶体结构化组分,其改性后组装形成的胶体囊泡是一种独特类型的人工细胞,具有良好的膜渗透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工程、生物传感、药物输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基于此,本研究拟以氨基化牛血清白蛋白(BSA-NH_(2))和羧基化葡聚糖(DEX-COOH)为构筑基元,利用Pickering乳液模板法构建胶体囊泡,优化复合物浓度、油/水体积比及交联剂浓度,探究不同温度下的储藏稳定性及包载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能力。结果发现,复合物浓度为20 mg/mL、油/水体积比10:1、交联剂浓度0.75 mg/mL的条件下可得到形态稳定、分散均匀且具有稳定光滑球形及完整膜结构的胶体囊泡,其粒径为4.29±1.11μm。囊泡在4℃条件下储藏0、4、7 d均具有良好稳定性,粒径分别为5.13±1.15、4.81±1.03和5.01±1.33μm,可有效包载分子量≤70 kDa的葡聚糖。因此,该囊泡可作为亲水性活性组分的有效载体,广泛应用于食品活性组分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葡聚糖 囊泡 稳定性 包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采样Holter系统心电数据记录与传输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相国 郑崇勋 康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为满足开发高性能Holter系统的需要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心电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方案 .基于整 -整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 ,通过引入在不同分解尺度取不同阈值的屏蔽函数和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编码方案 ,实现了心电信号的高效、高保真数... 为满足开发高性能Holter系统的需要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心电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方案 .基于整 -整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 ,通过引入在不同分解尺度取不同阈值的屏蔽函数和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编码方案 ,实现了心电信号的高效、高保真数据压缩 .将基于地址映射技术的数据存取模型用于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 ,通过内置USB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 .实验和临床应用表明 ,该记录器可以 10 0 0Hz的采样率连续记录 12导联 2 4h心电图 ,除可精确记录常规心电图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HOLTER 数据压缩 数字信号处理器 通用串行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