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
1
作者 李文伟 毛泽睿 +2 位作者 王永波 边兆英 黄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8,共14页
目的为解决稀疏角度锥束CT成像面临的不适定反问题求解问题,提出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BBC-Recon)。方法BBC-Recon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和图像恢复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基于流场估计的思想,通... 目的为解决稀疏角度锥束CT成像面临的不适定反问题求解问题,提出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BBC-Recon)。方法BBC-Recon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和图像恢复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基于流场估计的思想,通过设计的双向和多尺度关联体,充分计算投影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和冗余信息,用以精确指导双向流场和缺失帧的生成,实现对缺失投影的高精度补全,获得伪完备投影;图像恢复模块对获得的伪完备投影进行重建,然后对图像进行细化,去除伪影残留,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结果在Mayo和桂林医学院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算法,BBC-Recon方法在稀疏4倍角度的情形下,较次优方法:PSNR指标提升1.80%,SSIM指标提升0.29%,RMSE指标降低4.12%;在稀疏8倍角度的情形下,较次优方法:PSNR指标提升1.43%,SSIM指标提升1.49%,RMSE指标降低0.77%。结论BBC-Recon充分挖掘了投影之间的相关性信息,不仅能在保持图像结构信息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条纹伪影,而且在层间一致性的保持上发挥了极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角度锥束CT 双向多尺度关联性 双向流场估计 双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气促进皮肤伤口愈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舒江凌 李卓 +7 位作者 张紫竹 赵欣怡 张晶硕 祁苗 李想 柳云恩 刘定新 许德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气(PAG)促进伤口愈合的效应。方法 通过检测PAG促进细胞增殖和染菌伤口愈合的效果,探究PAG的促愈合效应。细胞增殖实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种不同细胞[包括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人骨骼肌永生化细胞(IHSMC)、...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气(PAG)促进伤口愈合的效应。方法 通过检测PAG促进细胞增殖和染菌伤口愈合的效果,探究PAG的促愈合效应。细胞增殖实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种不同细胞[包括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人骨骼肌永生化细胞(IHSMC)、人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人类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接种于培养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后,用合适的时间梯度对不同细胞各自进行实验分组。在细胞接受不同时间PAG处理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动物染菌伤口愈合实验:用无菌镊子和剪刀在SD大鼠背后创造大小约1.5 cm×1.5 cm的伤口,再用A_(600 nm)=6.5的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感染伤口。感染完成后对伤口定期进行PAG处理,根据不同处理时长划分实验组。最终用伤口愈合照片以及伤口相对面积的变化数据作为衡量愈合表现的指标。结果 细胞增殖实验:PAG处理在合理时间内能有效促进细胞增殖,过量则会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定义PAG处理细胞的剂量=W/N(J/cell),其中W为活化气装置在处理过程中耗费的功,N为细胞数。使用起效剂量、最佳剂量和安全剂量范围3个指标对PAG的促增殖效应进行表征。动物染菌伤口愈合实验:实验组均表现为伤口愈合速度加快,因此采用最佳处理时间对PAG的促愈合效果进行表征。其中消毒模式起主要作用,最佳处理时间为2 min,促愈模式起辅助作用,整体愈合效果最好的处理条件为消毒模式处理2 min、促愈模式处理1 min。结论 PAG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作用,并且能够总结出指标对其效应进行定量描述,有利于PAG进一步规范化的研究和临床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气(PAG) 细胞增殖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卓谦 刘建利 +2 位作者 王玉英 令亚萍 李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7-789,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钩藤在煎剂中后下的机理。方法取两份钩藤样品,分别用水煎。一份煎煮15 min,另一份煎煮60 min,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和紫外光谱比对,发现煎煮过程中有3个成分消失,有2个成分生成。结论钩藤久煎无力... 目的研究中药钩藤在煎剂中后下的机理。方法取两份钩藤样品,分别用水煎。一份煎煮15 min,另一份煎煮60 min,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和紫外光谱比对,发现煎煮过程中有3个成分消失,有2个成分生成。结论钩藤久煎无力可能是因为在煎煮过程中降压有效成分被破坏,而被破坏的3个成分很可能就是钩藤降压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液相色谱 活性成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对卵蛋白激发气道变应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方萍 吴晓明 +3 位作者 李满祥 史红阳 张永红 卢佳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对卵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OVA激发制备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模型,同时给予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GZ,10mg/kg)干预,采用有创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对卵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OVA激发制备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模型,同时给予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GZ,10mg/kg)干预,采用有创肺功能检查、细胞分类计数、ELISA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观察气道反应性、血清免疫球蛋白、肺泡灌洗液(BAL)细胞总数、分类计数以及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OVA可诱导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BAL中细胞总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IgG1以及特异性IgE、IgG1、IgG2a增加(P<0.01),但总IgG2a仅轻度升高。BAL中IL-4、IL-13、IL-17A和eotaxin、IFN-γ、MCP-1均明显增加(P<0.01)。气道及肺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P<0.01)。PPAR-γ激动剂PGZ可部分抑制小鼠气道高反应性、BAL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加,同时IL-4、IL-13、IL-17A、eotaxin和IFN-γ也被部分抑制(P<0.05),MCP-1仅被轻度抑制(P>0.05)。相应的病理学改变也被部分逆转(P<0.05)。而血清总的IgE、IgG1、IgG2a以及特异性IgE、IgG1、IgG2a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PGZ对OVA激发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哮喘 变应性炎症 吡咯列酮 肺泡灌注液 气道变应性炎症 细胞因子 化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被掩蔽概率的优化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卜凡亮 王为民 +1 位作者 戴启军 陈砚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3-756,共4页
利用听觉系统的掩蔽特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表明,噪声被语音掩蔽的概率是噪声强度和听觉掩蔽阈值的函数。考虑到噪声在带噪语音中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各语音谱分量的最终估计由对带噪语音的谱分量和用传统的增强方法... 利用听觉系统的掩蔽特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表明,噪声被语音掩蔽的概率是噪声强度和听觉掩蔽阈值的函数。考虑到噪声在带噪语音中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各语音谱分量的最终估计由对带噪语音的谱分量和用传统的增强方法估计的谱分量的加权求得,加权因子由噪声被掩蔽概率确定。语音增强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的语音增强方法在减少语音失真与加强噪声抑制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折衷,减少了语音的听觉失真, 有效地抑制了音乐噪声,提高了增强语音的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听觉掩蔽效应 语音清晰度 音乐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s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方萍 吴晓明 +5 位作者 周筠 李满祥 史红阳 张永红 卢家美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因子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上皮下胶原沉着、平滑肌增殖和杯状细胞增生等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血清OVA特异性IgE上升明显(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及IL-4升高(P<0.01),CpG-ODNs部分抑制了上述病理过程(P<0.05),同时轻度升高IFN-γ及IL-10。GpC-ODNs对上述过程无明显影响。结论 CpG-ODNs能够通过上调Th1/Th2比例以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发挥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s 哮喘 气道重塑 免疫耐受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评价HPV16L1抗体活性的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建明 孙向乐 +2 位作者 王一理 刘天菊 司履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以pcDNAL1质粒免疫啮齿类动物 (C5 7BL/ 6 )为模型 ,观察HPV16L1VLP细胞结合抑制实验是否可以用于检测免疫抗体的中和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组包括Ⅰ组pcDNAL1、Ⅱ组HPV16L1VLP ;Ⅲ组pcDNA3.1。每组动物均为 6只C5 7BL/ 6鼠。每组... 目的 :以pcDNAL1质粒免疫啮齿类动物 (C5 7BL/ 6 )为模型 ,观察HPV16L1VLP细胞结合抑制实验是否可以用于检测免疫抗体的中和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组包括Ⅰ组pcDNAL1、Ⅱ组HPV16L1VLP ;Ⅲ组pcDNA3.1。每组动物均为 6只C5 7BL/ 6鼠。每组动物均肌肉注射免疫 3次 ,间隔 3w。末次免疫后 14d眼球后取血并拉颈处死动物 ,进行HPV16L1VLP结合抑制试验 :免疫血清中和HPV16L1VLP ;制备Hela ,EJ和RLC310细胞爬片 ,CS12 13细胞涂片 ;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和后Hela细胞呈染色阴性 ,而对照组、不共育组则细胞呈棕黄色。结论 :这说明实验组血清具有抑制VLP与Hela细胞粘附的活性效应。这一方法可能比HAI更能直接反映中和抗体的活性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抗体 免疫 HPV16预防性疫苗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视网膜眼底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二虎 卞正中 俞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视网膜眼底图像配准方法 ,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待配准图像的变换参数。与传统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配准精度高、可靠性好、不需要进行图像的预分割和特征提取等特点 ,配准精度可以达到亚像素级。
关键词 图像配准 互信息 遗传算法 视网膜眼底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新基因restin的组织表达谱 被引量:2
9
作者 路凡 胡沛臻 +2 位作者 傅海燕 赵文明 赵忠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Restin是从维甲酸诱导肿瘤分化细胞中克隆的一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MAGE)的新成员.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揭示其生物学功能.使用α3-2P-dCTP标记人restin编码区基因作为探针,针对12种不同成人组... Restin是从维甲酸诱导肿瘤分化细胞中克隆的一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MAGE)的新成员.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揭示其生物学功能.使用α3-2P-dCTP标记人restin编码区基因作为探针,针对12种不同成人组织mRNA的Multiple TissueNorthern(MTN)膜和含76种成人、胎儿及常用细胞系mRNA的Multiple Tissue Expression(MTE)Array膜进行杂交分析,同时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对11种常见肿瘤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MTN膜杂交中,12种组织显示均一杂交条带,约1.8 kb,提示该基因可能不存在剪接变异体;MTE膜杂交中,正常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肿瘤细胞系中均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在8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3种良性肿瘤组织中呈现较低的表达.结果提示,该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完全不同于其它MAGE-A、B、C的组织表达方式.结合该基因在维甲酸诱导分化的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推测restin可能与正常细胞的分化、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 restin基因 杂交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伞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桂春 高兴喜 +1 位作者 黄清荣 于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6-207,211,共3页
对黄伞液体深层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黄伞胞外多糖较为合适的工艺条件为:用80%的乙醇进行醇沉,醇沉时间为10h,醇沉温度为4℃,醇沉pH为7.0。
关键词 黄伞 胞外多糖 工艺争件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中药废水工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台明青 赵艳芳 +4 位作者 杨华熙 吴甲贵 李袆 王芳 牛其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回顾了中药废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实际工程效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中药废水可使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且水解酸化工段是该工艺的关键。
关键词 中药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oRⅠ-U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2
作者 杨丽荣 薛保国 +2 位作者 刘红彦 王正军 王秀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 er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OrerNPV)EcoRⅠ-U片段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其分子特性及其在OrerNPV感染周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克隆、分析OrerNPV EcoRⅠ-U片段所包含的... 【目的】分析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 er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OrerNPV)EcoRⅠ-U片段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其分子特性及其在OrerNPV感染周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克隆、分析OrerNPV EcoRⅠ-U片段所包含的若干基因,并应用生物软件对OrerNPV泛素基因(Ubi基因)进行了进化分析。【结果】OrerNPV EcoRⅠ-U片段包含Ubi基因、AcORF34同源基因和39K基因部分序列,在该区域中编码Ubi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由246个核苷酸组成,可以编码81个氨基酸,预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9ku。OrerNPV Ubi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薄荷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ouM-NPV)的同源性最高,均达92%,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 granulovirus,PxGV)的同源性最低,为62%。OrerNPV与AcMNPV、BmNPV和RaouMNPV的亲源关系最近。EcoR Ⅰ-U片段+M13端含有编码39K基因(pp31)的部分序列,该多肽与10种NPV的39K序列有48%~52%的同源性。【结论】明确了OrerNPV EcoRⅠ-U片段的序列特征及OrerNPV Ubi在泛素蛋白家族中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EcoRⅠ-U片段 泛素基因 AcORF34同源基因 39K基因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作为siRNA载体的体外评价
13
作者 金春阳 潘彦鹏 +1 位作者 吴道澄 郝新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70-875,共6页
目的:考察硬脂酸(SA)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及转染siRNA的性能。方法:硬脂酸通过羧基与伯氨基脱水缩合嫁接到PEI分子上;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及zeta电位;MTT法评价PEI被修饰后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检... 目的:考察硬脂酸(SA)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及转染siRNA的性能。方法:硬脂酸通过羧基与伯氨基脱水缩合嫁接到PEI分子上;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及zeta电位;MTT法评价PEI被修饰后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检测材料转染siRNA的性能。结果:修饰产物PEI-SA结合核酸分子前后粒径分别为(61.2±22.4)nm和(70.9±41.4)nm,zeta电位分别为(25.5±4.5)mV和(18.0±4.5)mV;PEI-SA浓度低于64μg/mL时没有细胞毒性,而修饰前的PEI浓度高于8μg/mL时就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EI-SA对siRNA的转染效率最高可达(94.7±1.3)%,高于修饰前PEI组及脂质体组;转染进入细胞的siRNA量随siRNA的浓度升高及转染时间增长而增多。结论:硬脂酸对PEI的修饰,降低了PEI的细胞毒性,增高了转染效率。PEI-S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聚乙烯亚胺 细胞毒性 转染效率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个性化长期3D握力监测的智能球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鑫 张慧卿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7-387,共1页
握力是人体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其强弱可反映心脏与大脑的健康状况,对于中风等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但是,现有商业握力器未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如婴儿、病人)的需求,且多为二维平面握力测量,与实际手掌的三维握力... 握力是人体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其强弱可反映心脏与大脑的健康状况,对于中风等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但是,现有商业握力器未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如婴儿、病人)的需求,且多为二维平面握力测量,与实际手掌的三维握力并不匹配。因此,采用激光剪纸工艺和全集成设计,开发了一种三维智能握力球,可用于个性化的三维握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监测 集成设计 特殊人群 握力 传感器 二维平面 智能球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