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35
1
作者 马春排 李天钢 +1 位作者 李自毅 周秦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5,122,共4页
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思与框架,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和实现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网络化管理环境建设、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生产实习、... 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思与框架,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和实现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网络化管理环境建设、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基金 科研训练 虚拟实验室 网络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皮肤生物力学信息采集-调控技术
2
作者 刘灏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5-165,共1页
目的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始终处于力、热等环境刺激的作用之中。因此,探究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机理、并开发相应技术对外界刺激进行有效采集与调控,对于了解疾病成因、探索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创立... 目的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始终处于力、热等环境刺激的作用之中。因此,探究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机理、并开发相应技术对外界刺激进行有效采集与调控,对于了解疾病成因、探索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创立的生物组织力-热-电(疼痛)耦合行为理论,系统阐释了热、力等外源性物理刺激通过电生理传导引起人体痛觉感知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力学刺激信息采集与调控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类皮肤柔性器件的力学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与基于水凝胶材料的柔性器件制备技术与应用体系。结果提出了通过结构变形降低材料变形的思路,设计开发了内嵌三维螺旋、空间刚度异质、仿生叠覆鳞片等多种可承受大变形的力学结构,将这些结构应用于柔性器件的制备中,可显著提升器件在大变形工况下的结构与功能稳定性;建立了基于水凝胶材料的柔性器件制备技术与应用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化水凝胶材料与器件,搭建了在体力学信息采集与调控平台,并探索了其在健康监测、疾病诊疗、创面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本研究基于力学设计原理,开发柔性生物力学信息采集-调控器件,对于人体健康监测、创面减张修复等实际临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疗 信息采集 力学刺激 生物力学 力学结构 物理刺激 环境刺激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林敏 赵英 +7 位作者 董宇卿 周丽宏 胡杰 沙保勇 韩玉龙 陈咏梅 徐峰 卢天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6-43,35,共8页
荧光探针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传统荧光标记材料,如有机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和半导体量子点,目前面临诸多应用局限,如发光强度不稳定、检测灵敏度低、生物毒性高、自荧光强等。... 荧光探针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传统荧光标记材料,如有机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和半导体量子点,目前面临诸多应用局限,如发光强度不稳定、检测灵敏度低、生物毒性高、自荧光强等。有鉴于此,人们开发了La系金属离子掺杂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生物标记材料,该材料受近红外光激发后发出近红外或可见光范围内的高能量光子。这种带有特殊光学性质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荧光标记材料克服了传统荧光标记材料的缺点,从而成为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稀土纳米材料上转换功能的特殊物理机制及其制备和表面修饰方法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检测、载药、即时诊断器件开发等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稀土纳米材料 上转换效应 制备 表面修饰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面修复力医学
4
作者 兰智星 王宇晨 +7 位作者 高之浩 都慧聪 林昱遥 舒茂国 李靖 卢天健 徐峰 刘灏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9-759,共11页
力在临床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其内在原理仍未系统阐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力学因素对创面产生、变化、愈合等一系列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逐渐得到揭示。在已有理论、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力在临床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其内在原理仍未系统阐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力学因素对创面产生、变化、愈合等一系列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逐渐得到揭示。在已有理论、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面修复力医学”的概念,从创面生物力学、创面力学生物学、创面力治疗学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报道,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以期为创面护理和瘢痕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创面生物力学 创面力学生物学 创面力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的曲率:形状如何塑造生命
5
作者 余坤诺 徐钊 +2 位作者 卢梦楠 程波 徐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9-820,共12页
曲率是描述物体弯曲程度的基本几何特性,在生物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曲率在自然系统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结构与行为的影响.在人体中,曲率表现于多个尺度,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器官形态... 曲率是描述物体弯曲程度的基本几何特性,在生物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曲率在自然系统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结构与行为的影响.在人体中,曲率表现于多个尺度,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器官形态,塑造了细胞功能、稳态以及整体生物力学效率.曲率对细胞行为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黏附、迁移和细胞间通信等过程中,为组织工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见解.在病理学上,曲率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疾病的进展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曲率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生物成像、组织工程和靶向药物传递.深入理解曲率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不仅可加深对生命过程的理解,也为医学创新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 细胞行为 病理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保存技术在移植物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恒 冯锦腾 +4 位作者 于邦瑞 李益行 白浩田 黄海水 张广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过冷保存技术作为器官保存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创新,通过将器官置于接近冰点或低于冰点的低温环境中,显著降低细胞的代谢率并抑制冰晶形成,延长了器官保存时间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相较于传统4℃低温保存,过冷保存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细胞损伤... 过冷保存技术作为器官保存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创新,通过将器官置于接近冰点或低于冰点的低温环境中,显著降低细胞的代谢率并抑制冰晶形成,延长了器官保存时间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相较于传统4℃低温保存,过冷保存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细胞损伤和代谢物累积问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近年来,在冷冻保护剂优化、抗冻蛋白应用、玻璃化技术改进及纳米复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解决过冷保存过程中面临的毒性、冰晶形成及复温速率不均等挑战提供了新路径。本综述总结了过冷保存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际成效,同时分析了其面临的毒性、复温效率等挑战,以期为未来优化器官低温保存技术和推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保存 器官移植 冰晶 冷冻保护剂 降温 复温 抗冻蛋白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积累技术的大脑运动意识任务分类 被引量:2
7
作者 裴晓梅 郑崇勋 徐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6-759,共4页
提出了将信息积累技术结合Fisher判别式分析的方法,实现大脑想象左右手运动意识任务的连续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利用Morlet小波滤波方法提取优化的运动相关脑电特征,对两组实验数据4个受试者的运动相关脑电模式进行分类,平均最大分类... 提出了将信息积累技术结合Fisher判别式分析的方法,实现大脑想象左右手运动意识任务的连续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利用Morlet小波滤波方法提取优化的运动相关脑电特征,对两组实验数据4个受试者的运动相关脑电模式进行分类,平均最大分类正确率达到87.95%.通过最大分类正确率、最大互信息等评价指标的比较,验证了信息积累技术对改善大脑运动意识任务分类性能的有效性,从而为脑机接口系统应用中大脑运动意识任务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任务分类 信息积累 Morlet小波滤波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膜电位的光学标测技术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虹 杨昭 +4 位作者 张镇西 王晶 越晓峰 孔树 徐正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8-532,共5页
基于电压敏感染料膜电位光学标测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光标测系统,主要包括LED激发光源、以及由滤光片、CCD、A/D采集卡及计算机构成的荧光信号采集、处理部分.目前,整套系统已可自动完成图像采集、实时显示,以及部分后处理等工作,已获得... 基于电压敏感染料膜电位光学标测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光标测系统,主要包括LED激发光源、以及由滤光片、CCD、A/D采集卡及计算机构成的荧光信号采集、处理部分.目前,整套系统已可自动完成图像采集、实时显示,以及部分后处理等工作,已获得兔心室组织细胞膜动作电位.另外,在建立系统的同时,研究了光学标测实验方法,对离体兔心脏急性缺血的主要电生理特征进行了标测实验,并结合仿真研究的结论说明了缺血后有效不应期时空异质性的存在以及组织中电兴奋传导速度的减慢是缺血导致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标测 电压敏感染料 膜电位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编程微生物底盘用于PHA材料的定制化低成本生物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国强 谭丹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1226,共16页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体,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多样性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形成了PHA家族或组学。PHA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深入研究了30多年,其中个别PHA材料已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重新编程高性能微生物底盘细胞,并控制不同前体底物比例,可实现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PHA材料的定制化合成。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是基于嗜盐微生物的节能节水的连续无灭菌开放式工业发酵工艺,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更推动了PHA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本文就PHA家族的组成以及工程化微生物底盘利用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合成多样化的PHA材料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将重点介绍PHA家族的单体组成、材料性能和包含塑料、医用、能源、智能材料等领域的PHA应用价值链,以及重编程的假单胞菌和嗜盐单胞菌在PHA定制化低成本合成中的一些工程化技术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情况,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材料性能进行探讨。本文对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材料定制化合成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3-羟基丁酸酯 定制化材料 嗜盐单胞菌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PHA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再生力医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师念园 马玉菲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6-767,774,共13页
创伤、疾病和衰老造成的软组织、器官缺损或衰退对人类健康带来极大负担,软组织再生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日益深入,力学逐渐成为调控软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尽... 创伤、疾病和衰老造成的软组织、器官缺损或衰退对人类健康带来极大负担,软组织再生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日益深入,力学逐渐成为调控软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如此,目前临床对于软组织的力学特性缺乏深入认识,也未完全掌握其在软组织疾病诊疗及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潜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提出“软组织再生力医学”这一概念。随后,从软组织多尺度生物力学、软组织再生力学生物学、软组织再生力医学技术及软组织再生力医学应用4个方面,系统描述力学因素对软组织发育和再生的影响机制。最后,对力医学应用于临床软组织疾病诊疗及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潜能进行展望,为软组织再生力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医学 力学生物学 力治疗学 力学微环境 软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力学辅助创面修复技术
11
作者 刘灏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222,共1页
目的创面的有效修复面临全球挑战。力学加载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影响炎症反应、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修复,相关的创面修复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实际应用中,考虑创面具特征的个性化创面力学调控仍未实现。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 目的创面的有效修复面临全球挑战。力学加载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影响炎症反应、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修复,相关的创面修复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实际应用中,考虑创面具特征的个性化创面力学调控仍未实现。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力学调控敷料优化设计的个性化创面修复方案。具体通过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创面特征(如尺寸、部位),并由神经网络计算可使该创面产生最大程度收缩的敷料参数(模量、尺寸),以实现定制设计;按照优化的时间序列周期性更换敷料,并针对创面实时特征进行敷料再设计。通过慢性创面与大动物模型验证所开发技术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敷料设计参数会影响创面的收缩效果,而这一影响规律又因创面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验证了本研究通过优化敷料设计参数实现个性化创面修复这一思路的可行性。通过材料性能表征与在体测试,确定敷料更换的优化时间序列,即每3天更换1次,其中加热5 min、放置1天、空置2天。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与猪创面模型验证了该技术显著提升创面收缩、促进血管化与胶原重塑的效果。结论个性化创面力学修复技术的出色效果在大动物模型中得以验证,展现出较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时间序列 慢性创面 人工智能 定制设计 神经网络计算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重塑细胞外基质形成高效迁移隧道网络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
12
作者 高欢 靳国瑞 +2 位作者 程波 杨谨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02-602,共1页
目的复发转移是乳腺癌首要死因,挖掘转移新机制及治疗策略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转移的首要屏障,乳腺癌细胞能重塑ECM形成隧道以开辟阻力最小的转移路径。然而,现有研究仅关注单细胞水平隧道的局部结构,多细胞系统细... 目的复发转移是乳腺癌首要死因,挖掘转移新机制及治疗策略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转移的首要屏障,乳腺癌细胞能重塑ECM形成隧道以开辟阻力最小的转移路径。然而,现有研究仅关注单细胞水平隧道的局部结构,多细胞系统细胞间交流协作下的隧道全貌亟待揭开。方法本研究将焦点升级至相互协作的多细胞系统,通过临床样本及动态追踪的3D培养体系,揭示多细胞系统下的隧道全貌。基于单细胞精密力学平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理模型等技术手段,深入破解隧道全貌形成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结果本研究首次发现乳腺癌细胞能重塑ECM构筑出高效迁移隧道网络。机制研究表明乳腺癌细胞能够通过细胞收缩力来源的ECM重塑形成由平行排列胶原纤维束构成的“机械桥”,其通过介导细胞-细胞远程机械信号交流引导相桥接隧道沿“机械桥”交互汇合形成隧道网络。其中,位于隧道尖端的“领导细胞”以integrin-Rho A/YAP信号通路激活及MMP14高表达为特征,是隧道网络形成的主导者。结论本研究首次揭开了乳腺癌三维多细胞体系中的隧道全貌,融合了癌症转移、力学生物学、生物材料等跨学科领域的热点,从ECM重塑角度开拓了乳腺癌细胞高效迁移研究的新视野,为乳腺癌转移发掘新型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乳腺癌细胞 乳腺癌转移 细胞外基质 跨学科领域 细胞收缩 肿瘤转移 平行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熵的注意力相关脑电特征信息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24
13
作者 燕楠 王珏 +1 位作者 魏娜 宗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7-1241,共5页
提出一种用样本熵作为特征进行注意力相关脑电信号的分析与分类处理、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实现分类器的方法.7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受试者接受了执行3种不同注意任务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熵分类法对注意... 提出一种用样本熵作为特征进行注意力相关脑电信号的分析与分类处理、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实现分类器的方法.7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受试者接受了执行3种不同注意任务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熵分类法对注意任务相关脑电信号分类的正确率可达85.5%,优于传统频段能量法获得的分类精度(77.9%).这个结果暗示了样本熵能有效地识别出自发脑电中注意力相关信息,因而它可在脑电生物信息反馈治疗系统设计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生物反馈 样本熵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层-肌肉交互作用与注意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杨 王刚 +2 位作者 徐进 秦永辉 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为探索注意力因素对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的影响,5名健康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两种任务。在任务1时,受试者通过右手食指、拇指对捏维持2N的恒定力;在任务2时,为了分散受试者右手运动控制的注意力,除需完成任务1中右手动作外,还要通过左手... 为探索注意力因素对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的影响,5名健康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两种任务。在任务1时,受试者通过右手食指、拇指对捏维持2N的恒定力;在任务2时,为了分散受试者右手运动控制的注意力,除需完成任务1中右手动作外,还要通过左手食指外展保持一个大小随机的恒定力。实验过程中同步采集受试者脑电和肌电信号,并将皮层-肌肉耦合,即将脑电与肌电信号的频域相干作为表征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强弱的指标。结果显示,任务2与任务1相比,所有受试者其右手肌电信号与左侧大脑脑电信号的皮层-肌肉耦合强度显著降低。此结果表明,注意力可影响大脑皮层与肌肉的交互作用,且注意力越集中,大脑皮层与肌肉交互作用越强。这一结论对于是否将注意力因素引入到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 脑电 肌电 注意力 皮层-肌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8302的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宇祥 王珏 +1 位作者 牛飞龙 汪宏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68-170,共3页
对正弦信号幅值和相位的准确检测是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中的关键和难点。AD8302是AD公司首款可同时测量两输入信号之间幅度比和相位差的单片集成芯片。本文针对目前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中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D8302的便携式生物阻抗频谱测... 对正弦信号幅值和相位的准确检测是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中的关键和难点。AD8302是AD公司首款可同时测量两输入信号之间幅度比和相位差的单片集成芯片。本文针对目前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中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D8302的便携式生物阻抗频谱测量仪。文中详细介绍了AD8302的特点和具体的电路设计方法。实测结果表明:在20kHz^1MHz的频率范围内,阻抗幅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36%,相位的绝对误差小于0.26°,实现了生物阻抗频谱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相位检测 AD8302 生物阻抗频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柿多糖提取率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雅利 梁花香 曹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分别以水、草酸(质量分数为1.8%)、氢氧化钠(0.2 mol/L)作浸提剂,用热水、微波(中火,6 min)、超声波(600 W,15 min)和反复冻融法提取柿子粗多糖,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多糖进行纯化、测多糖得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进行抗氧化、抗菌性比... 分别以水、草酸(质量分数为1.8%)、氢氧化钠(0.2 mol/L)作浸提剂,用热水、微波(中火,6 min)、超声波(600 W,15 min)和反复冻融法提取柿子粗多糖,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多糖进行纯化、测多糖得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进行抗氧化、抗菌性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和提取方法对于植物细胞的形态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反复冻融细胞破碎最彻底,微波提取所得多糖含量最高。不同提取剂和提取方法获得的柿多糖在抗氧化和抗菌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说明提取的过程与其生物学效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 多糖 提取方法 细胞形态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钛表面热还原银微纳米颗粒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付涛 孙嘉懋 +3 位作者 李少峰 杨水云 王丽君 宁攀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6,共6页
目的尝试改进生物医用钛的常用碱热处理表面改性方法,使钛不仅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抗菌性能。方法将纯钛片磨光和清洗,在60 2.5 mol/L Na O℃H溶液中进行碱液处理后,分别在0.2、1、5、20mmol/L硝酸银溶液中浸渍,然后把未浸渍和浸渍的... 目的尝试改进生物医用钛的常用碱热处理表面改性方法,使钛不仅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抗菌性能。方法将纯钛片磨光和清洗,在60 2.5 mol/L Na O℃H溶液中进行碱液处理后,分别在0.2、1、5、20mmol/L硝酸银溶液中浸渍,然后把未浸渍和浸渍的试样在600℃热处理1 h,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膜层的成分和结构,评价试样的抗菌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在浓度≥1 mmol/L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制备的试样,检测到单质银的X射线衍射峰。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升高,银颗粒从约100 nm增加到1.5μm以上;钛酸钠凝胶层和银颗粒具有较好的附着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到金属银和少量银化合物。抗菌实验和模拟体液实验表明,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升高,试样的抗菌活性升高,但生物活性下降。结论碱液-硝酸银溶液浸渍-热处理方法改善了钛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这为钛基硬组织植入体的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液处理 抗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窗的小波低频子带弱目标图像的增强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天钢 王素品 秦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采用信息熵窗小波低频子带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对缺乏足够能量的低照度和低对比度图像进行增强.选择适合的正交小波函数,可使图像的低频子带大幅度提升,对高频子带适度抑制,在信息熵窗系数的调配下实现了图像的增强处理.在小波重构后,获... 采用信息熵窗小波低频子带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对缺乏足够能量的低照度和低对比度图像进行增强.选择适合的正交小波函数,可使图像的低频子带大幅度提升,对高频子带适度抑制,在信息熵窗系数的调配下实现了图像的增强处理.在小波重构后,获得了具有清晰边缘和良好对比度的图像.实验表明,采用信息熵窗的小波分析方法来增强弱目标图像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比度增强效率比传统增强方法提高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目标图像 正交小波 低频子带 图像增强 信息熵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采样Holter系统心电数据记录与传输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相国 郑崇勋 康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为满足开发高性能Holter系统的需要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心电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方案 .基于整 -整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 ,通过引入在不同分解尺度取不同阈值的屏蔽函数和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编码方案 ,实现了心电信号的高效、高保真数... 为满足开发高性能Holter系统的需要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心电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方案 .基于整 -整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 ,通过引入在不同分解尺度取不同阈值的屏蔽函数和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编码方案 ,实现了心电信号的高效、高保真数据压缩 .将基于地址映射技术的数据存取模型用于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 ,通过内置USB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 .实验和临床应用表明 ,该记录器可以 10 0 0Hz的采样率连续记录 12导联 2 4h心电图 ,除可精确记录常规心电图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HOLTER 数据压缩 数字信号处理器 通用串行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靶向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功能及情绪变化的调控作用:一项基于静息态fMRI的研究
20
作者 赵郁馨 王嫚 +4 位作者 吴海林 刘宗鑫 张千彧 雷晓燕 宗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6,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肠脑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初诊IBS-D患者(符合罗马Ⅳ标准),受试者在基线期接受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进行rs-fMRI扫描,受试者接受为期30天的标准化肠道靶向治疗后,重复量表评估及影像学检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z-score标准化低频振幅(z-score standardized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zALFF)与z-score标准化局部一致性(z-score standardized regional homogeneity,zReHo)的差异,使用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进行校正,对差异脑区的功能指标变化与量表评分变化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较治疗前,肠道靶向治疗后IBS-D患者IBS-SSS(P<0.001)、HAMA(P=0.004)、HAMD(P=0.026)、PSQI(P=0.007)评分下降,楔叶、楔前叶和距状裂周围皮层zALFF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楔叶、楔前叶与枕上回zReHo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HAMA疼痛焦虑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ALFF值改变呈正相关(r=0.405,P=0.027),HAMD抑郁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ReHo值改变呈正相关(r=0.498,P=0.005)。结论IBS-D患者的肠道靶向治疗改善了其肠道症状、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降低了楔前叶和楔叶区域活动,楔前叶的功能活动减弱可能是IBS-D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肠道靶向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