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瘤苗对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万红 张王刚 +4 位作者 何爱丽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小鼠的CTL杀伤功能受到严重抑制。②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CTL的杀伤功能方面 ,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CTL为代表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白血病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正常小鼠免疫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万红 张王刚 +4 位作者 何爱丽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 观察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7BL/ 6小鼠一般状况 、抵御FBL 3细胞的攻击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自制的白血病疫苗 ,内含灭活的FBL 3细胞 +不完全弗氏佐剂 (incompletefoundadjuvant,IFA) +细胞因子(rIL 2、rIL 6、rGM C... 目的 观察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7BL/ 6小鼠一般状况 、抵御FBL 3细胞的攻击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自制的白血病疫苗 ,内含灭活的FBL 3细胞 +不完全弗氏佐剂 (incompletefoundadjuvant,IFA) +细胞因子(rIL 2、rIL 6、rGM CSF) ,皮下注射免疫C57BL/ 6小鼠 ,用FBL 3细胞皮下注射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成瘤率、瘤块生长情况 ;用病理学方法了解瘤块及疫苗注射部位病理变化 ;用MTT比色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φ)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杀伤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现自制成的白血病瘤苗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Mφ及CTL杀伤活性明显提高 ,用FBL 3细胞攻击 ,小鼠成瘤率低 ,成瘤小鼠瘤块生长缓慢 ,瘤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 ,瘤块内瘤细胞坏死明显。结论 所用白血病疫苗制备简单 ,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小鼠 免疫作用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IL-6工程菌发酵培养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韩俊宏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 优化基因重组人IL 6 (rhIL 6 )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方法 选择五种不同的细菌培养基研究rhIL 6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和诱导表达靶蛋白的最佳时间 ,并监测重组质粒在工程菌中的遗传稳定性。结果  1 .5×LB培养基收获的生物... 目的 优化基因重组人IL 6 (rhIL 6 )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方法 选择五种不同的细菌培养基研究rhIL 6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和诱导表达靶蛋白的最佳时间 ,并监测重组质粒在工程菌中的遗传稳定性。结果  1 .5×LB培养基收获的生物菌量最大 ,rhIL 6在工程菌中表达率最高 ;42℃诱导 5hrhIL 6表达量最大 ;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工程菌DH5a中传代稳定 ,未见质粒丢失 ,靶蛋白表达未受影响。结论 提示培养基的成分对构建的工程菌生长影响较大 ,应对发酵培养基及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IL-6 培养基 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L1与共刺激分子B7-2裸DNA共免疫小鼠后细胞免疫反应原位观察
4
作者 蒋小英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原位研究PRC/CMVL1与B7 2裸DNA经肌肉免疫小鼠后的细胞免疫反应 ,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方法 ①取雌性C5 7BL/ 6小鼠 15只 ,随机分为 3组 :PRC/CMVL1质粒免疫组、PRC/CMVL1质粒和PLXHD .mB7 2质粒共免疫组 ;同时设空质... 目的 原位研究PRC/CMVL1与B7 2裸DNA经肌肉免疫小鼠后的细胞免疫反应 ,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方法 ①取雌性C5 7BL/ 6小鼠 15只 ,随机分为 3组 :PRC/CMVL1质粒免疫组、PRC/CMVL1质粒和PLXHD .mB7 2质粒共免疫组 ;同时设空质粒对照 ,经小鼠股四头肌肌内注射 ,共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3周。②免疫 9周后取脾脏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常规切片 ,以地高辛标记的IFN γ及Perforin寡核苷酸为探针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试验小鼠脾脏的IFN γ及Perforin阳性细胞。结果 PRC/CMVL1质粒免疫组可见脾脏增大 ,淋巴小结增多 ,T细胞区及淋巴滤泡明显活化 ;与PLXHD .mB7 2质粒共免疫组变化更为明显 ;PLXHD .mB7 2质粒共免疫组IFN γ和Perforin阳性细胞较PRC/CMVL1单独免疫组为多。结论 PRC/CMVL1裸DNA疫苗免疫可诱发明显的细胞免疫反应 ,PLXHD .mB7 2质粒共免疫可提高细胞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免疫 细胞免疫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加重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性损伤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忠 景丽 +2 位作者 郭风英 马轶 王一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39-234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研究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 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研究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脑缺血30min和再灌注1、3、6h后,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ERK1/2阳性细胞数和神经元凋亡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ERK1/2抑制剂U0126可明显减少ERK1/2的磷酸化和凋亡神经元的数量。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在缺血脑组织中磷酸化ERK1/2明显增高,再灌注3和6h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缺血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与MAPK家族激活有关,特别是ERK1/2参与了脑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血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突变型471TNF-α及野生型TNF-α的表达及活性初步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瑶琛 孔令洪 +3 位作者 王一理 尚宁宽 耿宜萍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29,共4页
目的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 ,表达人突变型 471TNF α蛋白 ,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突变型 471TNF α及野生型TNF αcDNA片段 ,克隆入中间载体pUCm T中 ,并测序证实。以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片段 ,克隆入pBV2 2 0中 ,... 目的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 ,表达人突变型 471TNF α蛋白 ,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突变型 471TNF α及野生型TNF αcDNA片段 ,克隆入中间载体pUCm T中 ,并测序证实。以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片段 ,克隆入pBV2 2 0中 ,转入大肠杆菌DH5α ,温度诱导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 471TNF α蛋白。初步纯化蛋白后 ,采用MTT法评估两者对L92 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①获得了测序正确的野生型TNF α及突变型 471TNF α的cDNA克隆 ;②构建了正常人野生型TNF α及突变型 471TNF α重组表达质粒 ;③经温度诱导 ,TNF α及突变型 471TNF α蛋白均获得了表达 ;④初步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 ,突变型 471TNF α蛋白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 突变型 471TNF α的生物学活性优于野生型TNF α ,为进一步开展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突变体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P^(21ras)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增强(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景丽 张建忠 +1 位作者 王一理 郭风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5-900,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ERK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比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21ras表达。结果实验期间,Wi...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ERK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比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21ras表达。结果实验期间,Wistar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动脉血压从(104±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周龄时的血压为(163±23)mmHg。肾血管性高血压组肾小球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纤维化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09%、14.57%、29.44%和13.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9%、24.17%、32.44%和18.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21ra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ing检测可见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ERK1/2和P21ra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时,P21ras基因表达增加使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系统激活,导致部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P^21RA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乙酸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玲 宋土生 +4 位作者 黄辰 刘利英 罗禹 倪磊 司履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69-773,共5页
为探讨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共同作用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应用MTT法和DNA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检测IAA/HRP对k562细胞增殖及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化学方法检测了不... 为探讨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共同作用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应用MTT法和DNA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检测IAA/HRP对k562细胞增殖及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化学方法检测了不同IAA浓度结合HRP作用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应用DCFHDA探针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药物作用下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TT和TUNEL显示IAA/HRP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作用与IAA浓度呈正相关(r=0.971,P<0.01),且随IAA浓度的增加,细胞内SOD活力、MDA量也随之升高;DCFHDA探针检测表明,胞内自由基水平的荧光强度也随IAA浓度的增加而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IAA结合HRP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IAA/HRP作用下K562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辣根过氧化物酶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E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
9
作者 李瑶琛 孔令洪 +2 位作者 王一理 李士瑛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yclinE和PCNA的表达 ,探讨CyclinE与肿瘤发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 17例甲状腺腺瘤、43例甲状腺癌及 19例瘤旁“正常”组织中的CyclinE及PCNA的表达。结果 CyclinE及PCNA在“... 目的 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yclinE和PCNA的表达 ,探讨CyclinE与肿瘤发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 17例甲状腺腺瘤、43例甲状腺癌及 19例瘤旁“正常”组织中的CyclinE及PCNA的表达。结果 CyclinE及PCNA在“正常”组织与甲状腺腺瘤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CyclinE及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 ,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CyclinE和PCNA的表达在“正常”组织、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中均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E的表达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癌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E 甲状腺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