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激光剪切数字散斑干涉测量系统
1
作者 贾书海 王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3期23-2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激光剪切数字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可实现静态变形和振动的相移分析,具有良好的抗环境干扰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无损检测、应力应变分析等。
关键词 剪切数字散斑 相移变形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去包裹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新 贾书海 陈光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665-668,共4页
散斑干涉、全息等光学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相位去包裹研究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多种相位去包裹算法。文中对去包裹算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叙述了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步骤,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光学测量 相位去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数字散斑振动定量分析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贾书海 李以贵 谭玉山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数字散斑干涉(DSP I)测量方法中,数字散斑时间平均法测量振动时得到的是贝塞尔条纹,其定量分析比较困难。该文采用贝塞尔条纹准相移技术进行数字散斑振动定量分析,即在参考光路中引入和物体同频率的偏置参考振动,当参考振动的相位改变... 在数字散斑干涉(DSP I)测量方法中,数字散斑时间平均法测量振动时得到的是贝塞尔条纹,其定量分析比较困难。该文采用贝塞尔条纹准相移技术进行数字散斑振动定量分析,即在参考光路中引入和物体同频率的偏置参考振动,当参考振动的相位改变时,振动条纹会产生移动,这相当于静态余弦条纹的相移,可以采用相移算法对数字散斑振动测量的贝塞尔条纹进行定量分析。文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数字散斑振动定量分析系统,研制了一种低压光学相移器和测量控制电路,给出了圆周固定圆片和四周固定方铜板的振动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系统可以方便地定量测出物体的振动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 振动测量 贝塞尔条纹 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维各向同性谐振子四类升降算子的归一化系数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秀劳 张淳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24-1527,共4页
重新构造出N(N≥ 2 )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另外四类升降算子 ,计算了它们的矩阵元 。
关键词 各向同性 N维谐振子 升降算子 矩阵元 归一化系数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华强 黄丽清 +1 位作者 童慧敏 王永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83-2086,共4页
研究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多晶粉末的紫外-可见-红外吸收光谱及红外激励光谱.研究结果表明,CaS∶Eu,Sm中主激活剂Eu和辅助激活剂Sm分别以Eu2 +离子和Sm3 +离子的形式存在;ETM的吸收差谱及红外激励光谱所反映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紫外... 研究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多晶粉末的紫外-可见-红外吸收光谱及红外激励光谱.研究结果表明,CaS∶Eu,Sm中主激活剂Eu和辅助激活剂Sm分别以Eu2 +离子和Sm3 +离子的形式存在;ETM的吸收差谱及红外激励光谱所反映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差谱给出了ETM光谱存储灵敏度的信息,而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差谱给出了ETM所俘获电子数量的信息及电子陷阱能级的特征(深度和宽度)信息.红外激励光谱则反映了ETM将不同波长的红外激励光的能量转换为特定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光能量的光谱转换灵敏度.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完整地描述ETM的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吸收光谱 红外激励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学加速度传感器动力学性能设计
6
作者 孔维军 贾书海 +1 位作者 杨佳 王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97,100,共4页
针对一种新型光学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微弹性机械结构,它是通过MEMS工艺在硅片上加工出来。通过能量法和有限元模拟法(ANSYS8.0)对弹性臂的弹性系数和动力学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与模拟,根据传感器的性... 针对一种新型光学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微弹性机械结构,它是通过MEMS工艺在硅片上加工出来。通过能量法和有限元模拟法(ANSYS8.0)对弹性臂的弹性系数和动力学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与模拟,根据传感器的性能要求选取了微弹性机械结构的参数,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设计是合理可行的,根据参数确定传感器的量程约为±395m/s^2,测量频率约为1~4.5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速度传感器 动力学系统 微机电系统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菲涅耳微透镜的光学加速度传感器原理研究
7
作者 孔维军 贾书海 杨佳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5-438,444,共5页
目前航空业惯性导航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加速度传感器存在抗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冲击(EMP)能力差等缺陷,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菲涅耳衍射微透镜的光学加速度传感器,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传感器的传感原理是把一个反光膜平行地置于... 目前航空业惯性导航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加速度传感器存在抗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冲击(EMP)能力差等缺陷,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菲涅耳衍射微透镜的光学加速度传感器,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传感器的传感原理是把一个反光膜平行地置于微透镜的后方,根据微透镜前方汇聚点处光强的变化来敏感加速度的大小。通过F resnel-Kirchhoff衍射公式详细推导了传感器的光学原理,并且对光纤的偏移对光强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光纤接收的光强对反光膜的位置具有纳米级的灵敏度,并且对光纤沿微透镜焦平面方向的偏移极其敏感,当此偏移超过2μm,光强就会下降至不足理想情况下的50%。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传感器的原理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菲涅耳衍射微透镜 光学加速度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散斑照相检测微小位移的实时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勤 黄丽清 王永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10-1012,共3页
以CCD作为散斑和杨氏条纹记录设备 ,以与分屏器相连的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滤波器 ,以计算机作为图像合成、条纹分辨及数据运算处理中心 ,并同时控制和协调CCD及空间光调制器等设备 ,实现了利用散斑照相实时、自动测定微小位移的过程 ... 以CCD作为散斑和杨氏条纹记录设备 ,以与分屏器相连的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滤波器 ,以计算机作为图像合成、条纹分辨及数据运算处理中心 ,并同时控制和协调CCD及空间光调制器等设备 ,实现了利用散斑照相实时、自动测定微小位移的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获得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小 ,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照相 空间光调制器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干涉条纹相位解调新算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熊六东 贾书海 杜艳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8-168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希尔伯特变换解调干涉条纹相位的算法,可以从单幅干涉条纹图中解调出全场相位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借助傅里叶变换实现希尔伯特变换算法,但是会忽略负频率成分,造成相位信息的丢失.对于相位分布非单调变化的干涉条纹... 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希尔伯特变换解调干涉条纹相位的算法,可以从单幅干涉条纹图中解调出全场相位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借助傅里叶变换实现希尔伯特变换算法,但是会忽略负频率成分,造成相位信息的丢失.对于相位分布非单调变化的干涉条纹,提出了一种判断函数,用来计算相位信息零频率点的分布.利用相位的零频率点分布构造了一个二元模板,使用该模板对本文提出的两次希尔伯特变换法产生的包裹相位图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包裹相位图进行解包裹处理,可以得到连续的全场相位分布.对该方法用计算机模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调 希尔伯特变换 干涉条纹 判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微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书海 李以贵 +1 位作者 朱军 孙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85-187,共3页
MEMS微针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实现无痛给药、抽血和生化检验集成化的关键。本文探讨了MEMS微针的研究进展,给出了MEMS微针的研究结果,讨论了MEMS微针在实际中应用还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高深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轮廓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佳 贾书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2-9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光电式三维轮廓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三角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低通滤波与变阈值重心法相结合来提取光刀中心,不但速度快,而且有效地消除了噪音的影响,实现了光刀中心的精确定位.最后又推导出物像之间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光电式三维轮廓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三角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低通滤波与变阈值重心法相结合来提取光刀中心,不但速度快,而且有效地消除了噪音的影响,实现了光刀中心的精确定位.最后又推导出物像之间的线性关系,解决了系统定标问题,实现了物体轮廓的高效、低成本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轮廓测量 激光三角法 光刀中心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u纳米结构制备和粒子组分自旋的谱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任韧 徐进 任大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58-1861,共4页
为研究Pd/Au纳米结构制备和电催化性能、控制粒子大小组分和自旋,用油浴热分解方法制备了核/壳纳米结构Pd/Au双金属合金纳米颗粒,采用PVP和多元醇作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依据溶液浓度、颗粒大小、吸附能控制晶相获得了均匀、一致的2层和3... 为研究Pd/Au纳米结构制备和电催化性能、控制粒子大小组分和自旋,用油浴热分解方法制备了核/壳纳米结构Pd/Au双金属合金纳米颗粒,采用PVP和多元醇作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依据溶液浓度、颗粒大小、吸附能控制晶相获得了均匀、一致的2层和3层Pd/Au纳米样品,并采用HAADF和HRTEM测试了纳米结构尺寸形貌,用EDS测试了成分分布,试验产物用TEM/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Au具有面心立方八面体结构,与Au/Pd核壳不同,纳米Pd/Au具有活性、耐久性、电催化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u活性 油浴 电催化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