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子系统叶片裂纹三维叶尖间隙动态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小栋 凃成雄 +3 位作者 范博超 熊逸伟 戴飞 黄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876,1057,共9页
为了研究叶片裂纹故障机理,分析叶片裂纹对转子系统三维叶尖间隙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叶片的径向变形、摆振方向和弦长方向的弯曲变形,基于连续梁理论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三维应力状态的叶片呼吸裂纹模型,进一步建立了含... 为了研究叶片裂纹故障机理,分析叶片裂纹对转子系统三维叶尖间隙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叶片的径向变形、摆振方向和弦长方向的弯曲变形,基于连续梁理论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三维应力状态的叶片呼吸裂纹模型,进一步建立了含叶片裂纹的转子系统三维叶尖间隙动态响应模型;其次,通过与有限元模型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叶片裂纹深度和位置对转子系统三维叶尖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系统三维叶尖间隙高倍频分量的幅值随着叶片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三维叶尖间隙基频分量和高倍频分量的幅值均随着叶片相对裂纹位置增大而呈现非单调的变化趋势。该研究结果对基于三维叶尖间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监测诊断方法研究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叶片裂纹 三维叶尖间隙 转子系统 故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琳 裴世源 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8,114,共6页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对高速精密机床支撑滑动轴承系统振动的影响,利用一种在轴颈表面大规模加工表面织构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带有表面织构的转子。采用无织构和有织构两种转子,在供水压力分别为0.16MPa、0.30MPa及工作转...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对高速精密机床支撑滑动轴承系统振动的影响,利用一种在轴颈表面大规模加工表面织构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带有表面织构的转子。采用无织构和有织构两种转子,在供水压力分别为0.16MPa、0.30MPa及工作转速分别为2 400r/min、4 200r/min和6 000r/min的工况下,采用在主轴上附加不平衡质量的方法施加同频激振力,分别对无织构转子和有织构转子的振动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供水压力和转速条件下,表面织构抑制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的作用变得非常明显,有织构转子较无织构转子的相对振动量下降幅度超过60%,即使在发生水膜振荡的情况下,表面织构依然可以显著减小转子的振动幅值。因此,合理的表面织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径向滑动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转子轴承系统 振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密封对高参数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及公理设计方法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席文奎 许吉敏 +2 位作者 张宏涛 鲁周勋 袁小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11,17,共10页
针对高参数汽轮机,研究迷宫密封汽封力和轴承油膜力作用下的转子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基于两控制体模型对各级密封的动特性进行计算,并与6瓦可倾瓦轴承进行对比,发现高压缸围带密封的交叉刚度已达107N/m,与轴承相当或更大,表明密封相比... 针对高参数汽轮机,研究迷宫密封汽封力和轴承油膜力作用下的转子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基于两控制体模型对各级密封的动特性进行计算,并与6瓦可倾瓦轴承进行对比,发现高压缸围带密封的交叉刚度已达107N/m,与轴承相当或更大,表明密封相比轴承是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实际转子进行模化,根据建立的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密封间隙和转速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表明:考虑密封力后系统的最小对数衰减率min下降很大但对临界转速影响不大。间隙对min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在小于设计间隙(0.5~0.8 mm)范围选择合适的间隙可使系统的泄漏特性和稳定性最优。最后针对4种密封耦合设计方案,采用公理化方法研究其概念设计过程中的知识表达、知识融合及优化决策,表明该方法的简明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高参数汽轮机 转子系统 两控制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轴瓦可调轴承控制柔性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磊 徐华 +2 位作者 裴世源 张胜伦 郭亚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667,共12页
提出了一种轴承下瓦可移动轴承,该轴承可以通过改变轴瓦的位置调整转子系统的工作状态。介绍了这种可调椭圆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轴承结构可以实现在连续工作状态下调节轴承椭圆度,而且与传统固定瓦轴承相比更加适合变工况下运行。通... 提出了一种轴承下瓦可移动轴承,该轴承可以通过改变轴瓦的位置调整转子系统的工作状态。介绍了这种可调椭圆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轴承结构可以实现在连续工作状态下调节轴承椭圆度,而且与传统固定瓦轴承相比更加适合变工况下运行。通过FEM数值方法建立了转子-可调轴承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可调椭圆轴承对转子加速过程中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转子未达到临界转速前增大椭圆度可以有效减小转子的振动幅值,抑振作用可达到65%;当接近临界转速时,减小椭圆度可以使转子的共振振幅明显降低,抑振作用达到37%左右;越过临界转速后再增大椭圆度有效减小转子振动,抑振作用可达到60%。然后搭建与理论模型完全一致的转子-可调轴承试验台,经过试验验证,证实了在升速过程中,合理调节椭圆度可以明显减小转子的振动,让转子系统更加平稳地升速到工作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滑动轴承 椭圆度 转子-轴承系统 转子动力学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工况下错位瓦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磊 裴世源 +2 位作者 徐华 张亚宾 朱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61-2170,共10页
基于轴承刚度和阻尼的分段线性化假设,建立了不同横摇角度的转子轴承模型;利用DLAP软件,耦合求解错位瓦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不平衡响应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轴系的稳定性... 基于轴承刚度和阻尼的分段线性化假设,建立了不同横摇角度的转子轴承模型;利用DLAP软件,耦合求解错位瓦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不平衡响应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轴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与正常工况下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对比,得到了摇摆工况下错位瓦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工况 错位瓦轴承 转子动力学 分段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VC协同编程高速滚动轴承打滑失效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军宁 陈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共5页
介绍高速滚动轴承打滑失效分析过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软件原型以更好地支持分析工作。该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作为底层支撑数据库,通过将VC计算程序封装为功能DLL以供VB联编程序动态调用,从而实现滚动轴承打滑失效分析计算... 介绍高速滚动轴承打滑失效分析过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软件原型以更好地支持分析工作。该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作为底层支撑数据库,通过将VC计算程序封装为功能DLL以供VB联编程序动态调用,从而实现滚动轴承打滑失效分析计算工作,并通过调用Excel实现分析结果数据图表的自动绘制与导出。详细介绍系统的开发思路、总体框架及实现方法,并阐述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过程。实际应用过程表明,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运算速度快、功能易于拓展和一体化程度高等特点,可辅助设计人员高效完成设计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打滑 VB VC DLL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轴承系统振动响应谱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武 袁小阳 +2 位作者 杨培基 纪峰 陈红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9,357-358,共5页
在转子轴承系统振动信号处理中,针对平稳信号的传统傅里叶变换精度较低、快变启动过程的非平稳信号频谱分析方法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仿真构造了两类响应信号。通过对比给定信号参数与信号识别参数的误差研究了几种谱分析方法或过程的简便... 在转子轴承系统振动信号处理中,针对平稳信号的传统傅里叶变换精度较低、快变启动过程的非平稳信号频谱分析方法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仿真构造了两类响应信号。通过对比给定信号参数与信号识别参数的误差研究了几种谱分析方法或过程的简便性和准确性。对转子系统振动平稳信号离散频谱分析时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比例插值法对误差进行校正,开发了高精度谱分析测试软件;分析了转子轴承系统快变过程非平稳振动信号的特征,探索了一种将t时空域非平稳信号转变为tn时空间域平稳信号的办法或过程,然后结合比例插值校正法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再返回到t时空域获得某时刻的谱特征参数;构造了转子系统振动仿真信号检验了上述过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比例插值法提取的谱特征数据近乎与仿真信号设定值相等;针对本文构造的快变过程非平稳仿真信号,利用本文给出的谱分析过程产生的频率误差最大值为0.47%,幅值误差最大值为0.2%。本文的仿真研究为提出和考证新的谱分析方法提供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振动响应信号 快变过程 非平稳信号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工况下椭圆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磊 裴世源 +1 位作者 徐华 张亚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倾斜摇摆工况下,不仅轴承承受载荷随时间变化,而且轴承动特性参数也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影响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结果。仅通过稳态分析难以保证支撑轴承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轴承刚度... 倾斜摇摆工况下,不仅轴承承受载荷随时间变化,而且轴承动特性参数也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影响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结果。仅通过稳态分析难以保证支撑轴承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轴承刚度和阻尼的分段线性化假设,建立不同横摇角度的转子轴承模型,用某大学润滑理论与轴承研究所开发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DLAP(Dynamic Lubrication Analysis Program),耦合求解椭圆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稳定性分析、不平衡响应分析以及瞬态动力学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与正常工况下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对比,最终得出摇摆工况下椭圆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工况 椭圆轴承 转子动力学 分段线性化 DLAP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可调椭圆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及抑振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磊 裴世源 徐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4,共10页
椭圆滑动轴承在许多大型和关键设备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椭圆滑动轴承都是针对某种特定工况设计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转速和载荷等工况参数的变化会影响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仅研究稳定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不能满足实际工况... 椭圆滑动轴承在许多大型和关键设备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椭圆滑动轴承都是针对某种特定工况设计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转速和载荷等工况参数的变化会影响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仅研究稳定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不能满足实际工况要求。为适应时变工况,维持转子轴承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参数可调椭圆轴承。通过调节轴承油膜间隙,研究椭圆度对轴承油膜刚度和阻尼的影响,然后在不同椭圆度下对转子轴承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搭建转子轴承试验台,通过试验验证调节椭圆轴承的油膜间隙可有效地抑制转子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轴承 椭圆度 转子轴承系统 转子动力学 抑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参数转子系统通流力的系统表征与协同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文奎 陈润霖 +2 位作者 张宏涛 袁小阳 鲁周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73,共6页
针对高参数转子系统高能量与低振动存在的设计矛盾及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流力的协同设计方法,并在典型机组上进行了工程验证。采用通流力表征方法构建了协同设计模型,与传统方法建立的模型相比,极大地减少了变量数目以及设计的复... 针对高参数转子系统高能量与低振动存在的设计矛盾及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流力的协同设计方法,并在典型机组上进行了工程验证。采用通流力表征方法构建了协同设计模型,与传统方法建立的模型相比,极大地减少了变量数目以及设计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具有针对性强、设计可信度高的优点。以1 000MW机组为代表性工程案例,根据转子特征直径和特征转速这两大协同变量进行了协同设计,使原机组高压缸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不仅使临界转速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转子效率与临界转速之间的设计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参数转子 通流力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复向特征融合与CNN-GRU的转子不平衡量识别方法
11
作者 王坚坚 廖与禾 +1 位作者 杨磊 薛久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05-1915,共11页
现有的无试重不平衡量识别算法采用优化算法框架,通过大量迭代运算以逐步逼近最优解,这类策略普遍收敛速度迟缓且易陷入局部极值。为此,利用神经网络直接学习并解析不平衡振动响应与不平衡量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而实现不平衡量的高精... 现有的无试重不平衡量识别算法采用优化算法框架,通过大量迭代运算以逐步逼近最优解,这类策略普遍收敛速度迟缓且易陷入局部极值。为此,利用神经网络直接学习并解析不平衡振动响应与不平衡量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而实现不平衡量的高精度识别。通过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构建了带标签的足量不平衡振动数据集。针对不平衡数据的多维复向特性,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机制。核心算法层面,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了CNN-GRU混合模型,其中,CNN部分负责从振动数据中提取局部空间特征,GRU负责捕捉振动数据中的时序依赖关系,通过整合空间与时间域的信息,显著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识别精度。测试集数据和实验台实验的不平衡量识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预估识别转子的不平衡量,为无试重现场动平衡提供迅速准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无试重 不平衡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 多维复向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强化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的导热特性异质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王晨 林起崟 +1 位作者 丘铭军 洪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76,共12页
为解决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不足引起的散热性能和工作性能不足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基于实测粗糙表面形貌的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数值分析模型;其次,测试了相应压力和温度工况下接触热阻以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从装配界面微观接触传热... 为解决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不足引起的散热性能和工作性能不足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基于实测粗糙表面形貌的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数值分析模型;其次,测试了相应压力和温度工况下接触热阻以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从装配界面微观接触传热机理出发,提出了装配界面导热特性异质化设计思路,建立了装配界面导热特性渐进迭代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构建的装配界面接触热性能数值分析模型能够实现接触热性能的高精度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相对误差为15.52%;装配界面导热特性异质化设计通过提高界面温度梯度分布均匀性,有效降低接触热阻,优化设计后接触热性能提高23.12%。该研究为保障电子芯片封装、航天飞行器等热敏感复杂机械产品的接触热性能与整体散热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机械产品 装配界面 接触热阻 导热特性 异质化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轴承润滑监测传感器异常检测
13
作者 杨福珍 薛怡然 +2 位作者 曹向辉 雒江超 朱永生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8-95,共8页
数据是对轴承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的依据,传感器故障检测对于避免数据错误,保证设备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技术无法有效鉴别设备状态变化引起数据波动与传感器故障导致数据异常的问题,考虑到轴承安装多个传... 数据是对轴承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的依据,传感器故障检测对于避免数据错误,保证设备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技术无法有效鉴别设备状态变化引起数据波动与传感器故障导致数据异常的问题,考虑到轴承安装多个传感器或同一信号具有不同特征条件下,当某个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其与相邻传感器或不同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传感器异常检测方法,利用图神经网络实现不同传感器不同特征复杂耦合关系的建模,并通过比较图神经网络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差异实现耦合关系异常鉴别,进而实现传感器异常检测。同时,引入的图注意力机制有效提高了模型对传感器数据动态特性的理解和表征,增强了模型对异常信号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润滑 失效 状态监测 异常检测 神经网络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健康监测的故障边频簇惩罚回归提取方法
14
作者 孔德同 李乃鹏 +3 位作者 李鑫宇 刘超 张乐平 黄宇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6,共8页
当齿轮发生故障时,频谱中出现以啮合频率及其高阶谐波频率为中心、以齿轮旋转频率为间隔的多阶调制边频簇现象。为了自动聚焦故障边频成分,提出一种惩罚回归的故障边频簇提取方法,通过自适应稀疏群套索回归自数据驱动策略确定惩罚系数大... 当齿轮发生故障时,频谱中出现以啮合频率及其高阶谐波频率为中心、以齿轮旋转频率为间隔的多阶调制边频簇现象。为了自动聚焦故障边频成分,提出一种惩罚回归的故障边频簇提取方法,通过自适应稀疏群套索回归自数据驱动策略确定惩罚系数大小,在线更新频谱权重,以此找到故障边频簇。在稀疏群套索回归获得的各边频权重系数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稀疏群套索边带指标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健康监测,实现齿轮传动系统早期故障预警与定位。结果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准确的齿轮早期故障预警与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群套索 齿轮传动系统 故障边频簇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运营工况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阈值自适配智能健康监测方法
15
作者 高扬 阮鑫懿 +3 位作者 杨彬 雷亚国 李响 李乃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3,共11页
为了克服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健康监测指标随运营线路、速度变化而波动,解决传统阈值法难以基于统一标准进行轴承健康监测的问题,提出了多运营工况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阈值适配智能健康监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特征与转速的Spearman相... 为了克服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健康监测指标随运营线路、速度变化而波动,解决传统阈值法难以基于统一标准进行轴承健康监测的问题,提出了多运营工况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阈值适配智能健康监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特征与转速的Spearman相关系数,对多运营速度下的轴承健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车速变化所产生的健康指标波动,从而实现监测阈值与列车运营工况的自动适配。然后,建立基于随机特征子集和主成分方向分割的改进孤立森林(SPCD-iForest)算法,利用多维特征提供的协同信息在数据的主成分方向对轴承的正常与故障状态进行划分,并在保持监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异常检测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列车轴箱轴承线路试验数据对提出的智能健康监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消除了列车运营工况变化对轴箱轴承健康指标的影响,其输出的异常因子为0~1之间的无量纲指标,可有效反映轴箱轴承健康状态的变化;相较于轨旁声学检测方法,能够提早10 d以上发现轴承故障。所提方法可适应列车不同运营速度、不同线路下的监测诊断需求,对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实现轴箱轴承的预测性延寿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轴箱轴承 健康监测 孤立森林 特征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滚动轴承滑蹭试验系统研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军宁 陈渭 +1 位作者 吕少璞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为研究高速、超高速条件下精密滚动轴承打滑蹭伤机理,自行设计并研制高速滚动轴承滑蹭试验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影响高速滚动轴承打滑蹭伤的各种滑差组合因素,用以模拟滚动体与内外圈的动态接触情况,进而分析高速滚动轴承的滑蹭机理... 为研究高速、超高速条件下精密滚动轴承打滑蹭伤机理,自行设计并研制高速滚动轴承滑蹭试验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影响高速滚动轴承打滑蹭伤的各种滑差组合因素,用以模拟滚动体与内外圈的动态接触情况,进而分析高速滚动轴承的滑蹭机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其主要功能.以圆柱滚子轴承滑蹭试验为例,初步研究了滑差率、内圈转速、径向载荷、润滑状况等滑差组合因素作用下高速滚动轴承的滑蹭规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所开发的试验系统简单便捷,易于扩展,可为未来超高速、超精密滚动轴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滚动轴承 打滑 蹭伤 寿命 滑差率 内圈转速 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参数对浮环轴承转速比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文静 陈渭 +1 位作者 李培 门日秀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0-166,共7页
转速比即环速比和轴颈涡动比是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的功耗和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指标。基于经典短轴承理论,考虑浮环和轴颈的回转变位角速度,推导出内外层非线性动载油膜力的解析模型。考虑轴系的偏心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建立了涡轮增压... 转速比即环速比和轴颈涡动比是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的功耗和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指标。基于经典短轴承理论,考虑浮环和轴颈的回转变位角速度,推导出内外层非线性动载油膜力的解析模型。考虑轴系的偏心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建立了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环速比和轴颈涡动比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并分析研究了不同转速下偏心质量、润滑油粘度、浮环结构参数等对环速比和涡动比的动态影响机制,及转速比对系统参数敏感程度的变化规律。为浮环轴承的设计研发和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的性能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环轴承 环速比 涡动比 系统参数 动载 涡轮增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实验台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鄂 洪军 +1 位作者 吴文武 梁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1-535,共5页
基于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提出了表征人-座椅界面体压分布的特性指标和模拟驾驶疲劳时人体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参量.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主要由可调模拟乘驾环境和生物力学测试系统组成,能够模拟各种人-车... 基于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提出了表征人-座椅界面体压分布的特性指标和模拟驾驶疲劳时人体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参量.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主要由可调模拟乘驾环境和生物力学测试系统组成,能够模拟各种人-车乘驾环境和进行人机界面匹配试验,可以测试和分析不同乘驾环境下驾驶员的各项体压分布指标和驾驶员腰部肌肉疲劳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评价人机界面匹配优度,进而为汽车的人机界面优化设计和提高汽车人机界面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及人机工效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实验台在可调模拟乘驾环境设计和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独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乘驾 人机界面 生物力学 体压分布 表面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轴承油气润滑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曾群锋 刘成 张进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油气润滑技术应用于高速机床/磨床电主轴轴承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普遍趋势。概述近年来油气润滑系统应用于高速轴承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总结油气润滑系统组成、主要影响因素、油气两相流形成机制、润滑状态...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油气润滑技术应用于高速机床/磨床电主轴轴承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普遍趋势。概述近年来油气润滑系统应用于高速轴承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总结油气润滑系统组成、主要影响因素、油气两相流形成机制、润滑状态、关键部件研制等油气润滑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阐述油气润滑系统的设计难点,并提出油气润滑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系统 高速轴承 油气两相流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设计知识服务平台框架体系及其知识流动规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军宁 陈渭 谢友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已有知识服务平台无法很好支持设计知识的顺畅流动及与设计过程集成的问题,在对拟开发平台进行功能分析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体化交付设计及流程规划等理论方法,构建了一种能够有效集成分布式知识资源并促进其流动、支持... 针对已有知识服务平台无法很好支持设计知识的顺畅流动及与设计过程集成的问题,在对拟开发平台进行功能分析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体化交付设计及流程规划等理论方法,构建了一种能够有效集成分布式知识资源并促进其流动、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的设计知识服务平台架构模型.提出了采用设计流程的知识服务集成模式,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次对设计知识服务平台中的知识流动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宏观上提出一种集成式网络资源整合策略,结合实例分析了平台中各种耦合知识流的分层次运行机制,从微观上提出了运用能量视角来揭示设计知识流动的本质规律.通过构建知识场效应模型及单知识能量模型,分析了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知识场效应及知识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流程及能量角度进行设计知识服务,其本质规律及其支持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可行的.这些相关研究将为知识流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知识流 流动规律 知识场 知识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