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转子轴心轨迹特征的转子状态诊断 被引量:11
1
作者 温广瑞 陈征 张志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7-35,共9页
针对现有轴心轨迹特征用于转子故障程度判别识别精度低、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轴心轨迹象限信息熵的轴心轨迹特征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将轴心轨迹按象限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计算四个区域的信息熵作为故障特征,然后使用模糊聚类进行... 针对现有轴心轨迹特征用于转子故障程度判别识别精度低、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轴心轨迹象限信息熵的轴心轨迹特征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将轴心轨迹按象限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计算四个区域的信息熵作为故障特征,然后使用模糊聚类进行故障模式识别和故障程度判别。通过分析网格划分程度对于聚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象限信息熵获取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而通过聚类中心初始化,改善了模糊C均值算法聚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实验台进行不同故障不同程度的故障模拟实验,将提出的新指标与现有轴心轨迹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效果和数据可视化方面表现卓著,为后期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和故障精密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轴心轨迹 象限信息熵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隔圈不平行度对轴承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浩 张进华 +2 位作者 朱永生 邱志惠 王耀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90,共5页
为给轴承隔圈精度设计及制造误差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外隔圈平行度不良引起单列轴承倾斜运转时的性能分析。首先用外隔圈端面倾斜角来描述其不平行度,分析了其倾斜角对轴承安装姿态的影响,继而以滚动轴承拟静力学分析为基础,给出了... 为给轴承隔圈精度设计及制造误差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外隔圈平行度不良引起单列轴承倾斜运转时的性能分析。首先用外隔圈端面倾斜角来描述其不平行度,分析了其倾斜角对轴承安装姿态的影响,继而以滚动轴承拟静力学分析为基础,给出了考虑外隔圈不平行度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特性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外隔圈不平行度对轴承生热的影响。以7014C轴承为例,在轴向力为400N、外隔圈端面倾斜角为0.018 2°的情况下,计算的最大接触应力增大了2.15%,且该值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外隔圈的不平行度会引起球接触区域发热不均匀,在径向载荷作用下,外隔圈不平行度引起的轴承发热更明显。大多数机床主轴是在承受径向载荷工况下工作,因此外隔圈平行度不良的影响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外隔圈不平行度 动力学特性 轴承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不确定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尹贵 张小栋 +1 位作者 陈江城 马伟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0-1757,共8页
为了实现康复训练过程中高精度的轨迹跟踪控制,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模型参数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轨迹跟踪造成严重影响,提出一种模型不确定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所提方案,设计了相应的轨迹跟踪自适... 为了实现康复训练过程中高精度的轨迹跟踪控制,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模型参数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轨迹跟踪造成严重影响,提出一种模型不确定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所提方案,设计了相应的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器;并进行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力矩控制方法在系统模型不确定时,膝关节的最大角度跟踪误差高达11.3°,髋关节最大稳态误差4.6°;而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角度跟踪稳态误差均收敛于零;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轨迹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肢康复机器人 计算力矩控制 模型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对高副接触磨损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优云 陈朝 +1 位作者 朱永生 蒋翔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9,共6页
为研究摩擦系数对高副接触磨损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圆柱和平板相接触的磨损预测模型.根据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磨损量,采用移动接触边界节点的方法来模拟材料的去除过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 为研究摩擦系数对高副接触磨损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圆柱和平板相接触的磨损预测模型.根据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磨损量,采用移动接触边界节点的方法来模拟材料的去除过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的摩擦系数对磨损量、接触压力、滑移量、正应力、剪应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小的摩擦系数会产生较大的接触压力和滑移量,从而使磨损量增大.较大的摩擦系数会加速疲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Archard模型 有限元方法 摩擦系数 接触压力 滑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端面齿微动磨损分析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翔俊 张优云 袁淑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9,共5页
运用Archard磨损定律以及接触力学理论,研究了燃机端面齿楔形接触面在不同交变载荷力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压力、接触宽度、间隙量、滑移量等接触特征参数随磨损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接触齿面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面间反复的相对滑动、... 运用Archard磨损定律以及接触力学理论,研究了燃机端面齿楔形接触面在不同交变载荷力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压力、接触宽度、间隙量、滑移量等接触特征参数随磨损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接触齿面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面间反复的相对滑动、磨损导致了接触面几何形貌以及接触压力的改变,这些因素又反过来影响磨损过程.各参数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且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计算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齿接触 磨损模型 磨损规律 磨损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对双辉离子渗铬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席文奎 王浩 +1 位作者 惠海峰 武通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2-144,149,共4页
研究了冷轧对45钢表层双辉离子渗铬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45钢表面渗铬层进行冷轧处理后,通过对合金层的组织、结构、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变形量下冷轧加工对渗层组织、电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加工后... 研究了冷轧对45钢表层双辉离子渗铬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45钢表面渗铬层进行冷轧处理后,通过对合金层的组织、结构、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变形量下冷轧加工对渗层组织、电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加工后,渗层合金层与基体发生了同步塑性变形,在此过程中没有出现破碎、脱落现象,这证实了铬合金层不仅具有优异的冷加工性能,同时还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渗铬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