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毒素中毒对低硒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浩杰 王治伦 +7 位作者 陈静宏 宋代琴 薛森海 周晓荣 陈群 谭希旺 杨占田 马天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4,278,共4页
目的探讨T-2毒素对低硒喂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大骨节病病因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饲料组、低硒饲料组、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T-2毒素组。正常饲料和... 目的探讨T-2毒素对低硒喂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大骨节病病因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饲料组、低硒饲料组、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T-2毒素组。正常饲料和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组和低硒饲料+T-2毒素组大鼠分别给予人工合成正常饮食和低硒饮食30 d。之后,正常饲料+T-2毒素组和低硒饲料+T-2毒素组给予T-2毒素(每天每克体重200 ng)灌胃30 d。提取大鼠关节软骨RNA,采用Real-Ti me 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饮食大鼠血硒(73.92±30.01)ng/mL相比,低硒饮食30 d的大鼠血硒为(4.16±3.56)ng/mL,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饲料组比较,低硒饲料组、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T-2毒素组中的P53、caspase-3、Bax的mRNA表达上调,Bcl-2的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硒饲料组相比,低硒饲料+T-2毒素组中的P53、caspase-3、Bax的mRNA表达上调,Bcl-2的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caspase-3、Bax的mRNA在低硒饲料+T-2毒素组表达高于正常饲料+T-2毒素组;Bcl-2的mRNA在低硒饲料+T-2毒素组表达低于正常饲料+T-2毒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每克体重200 ng T-2毒素作用30 d,可以引起低硒饲料喂养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因子mRNA的表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硒缺乏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P53 CASPASE-3 BAX Bcl-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ApoE基因敲除小鼠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申燕 袁祖贻 +9 位作者 刘艳 肖嫣 吴岳 赵燕 田雨灵 刘卫民 王丽君 梁萧 陈涛 耿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8,223,共6页
目的建立尿毒症apoE-/-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方法选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apoE-/-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肾皮质电凝加左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apoE-/-鼠模型,对照apoE-/... 目的建立尿毒症apoE-/-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方法选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apoE-/-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肾皮质电凝加左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apoE-/-鼠模型,对照apoE-/鼠行假手术。造模后2周检测肾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10周采血检测肾功、血清总胆固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及IFN-γ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Foxp3及IFN-γ mRNA的表达;收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分析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肾功能检测显示造模成功。造模后10周与对照组apoE-/鼠相比:尿毒症apoE-/-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面积显著提高,脾脏Treg细胞比率下降,血清TGF-β1浓度降低及IFN-γ、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主动脉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IFN-γ mRNA表达上调。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尿毒症apoE-/-小鼠模型。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reg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及Teff功能上调,即T细胞亚群(Treg/Teff)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ApoE-/-鼠 动脉粥样硬化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DF5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晓勇 张银刚 陈文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人生长分化因子5(hGDF5)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hGDF5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兔BMSCs,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hGDF5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通过检... 目的探讨人生长分化因子5(hGDF5)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hGDF5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兔BMSCs,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hGDF5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增殖能力(MTT法)、Ⅱ型胶原(ColⅡ)以及蛋白多糖(PG)的表达,分析转染hGDF5对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hGDF5 mRNA及蛋白在基因转染细胞内得到正确表达;hGDF5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相比,ColⅡ、PG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1),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外源基因转染可以使BMSCs表达有生物活性的hGDF5。高表达的hGDF5可以促进BMSCs向软骨表型分化,但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族人群12号染色体上7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康龙丽 郭雄 +5 位作者 平智广 左弘 赖江华 张宝弟 耿冬 陈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872,共4页
分析了中国汉族人群中12号染色体上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多态性。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对12号染色体上D12S1718、D12S1675、D12S358、D12S367、D12S1638、D12S1646和D12S1682基因座在80名陕西咸阳、榆林... 分析了中国汉族人群中12号染色体上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多态性。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对12号染色体上D12S1718、D12S1675、D12S358、D12S367、D12S1638、D12S1646和D12S1682基因座在80名陕西咸阳、榆林汉族人中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12S1718、D12S1675、D12S358、D12S367、D12S1638、D12S1646和D12S1682基因座分别检出7、10、8、8、6、9和11个等位基因,10、17、18、18、14、18和26个基因型,杂合度分别为44.28%、66.10%、78.89%、77.89%、73.69%、74.55%和82.39%。表明这7个STR基因座在中国人群中有较好的多态性,其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Weinberg平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Hardy—Weinberg平衡 12号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燕 王金堂 +1 位作者 王宇飞 孙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陕西关中地区人群Ⅰ型胶原α1基因SPl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陕西关中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3例及健康女性98例,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剔除任何其他影...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陕西关中地区人群Ⅰ型胶原α1基因SPl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陕西关中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3例及健康女性98例,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剔除任何其他影响骨代谢因素后,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BM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其CoLⅠA1SPl位点多态性。结果所研究181例样本CoLⅠA1基因SP1位点均为SS,所选样本未发现CoLⅠA1基因SP1位点多态性存在。结论陕西关中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女性患者与CoLⅠA1基因SPl位点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蛋白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中国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李宇 崔长琮 +4 位作者 薛小临 廉姜芳 赵永辉 张爱峰 黄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3-685,F0003,共4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一中国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longQTsyndrome,LQTS)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分析根据家系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初步判断出基因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患者临... 目的:检测并分析一中国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longQTsyndrome,LQTS)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分析根据家系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初步判断出基因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符合HERG基因突变所致LQT2,DNA测序发现HERG基因1682位点C→T错义突变,致使氨基酸第561位密码子丙氨酸被缬氨酸取代(A561V),该突变位于HERG基因突变热点区域,为国内首次发现。结论:发现中国人HERG基因新突变,中国LQT2家系中患者具有与欧美及日本患者相同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HERG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CL-2、NO、MDA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宇东 王芝芳 +5 位作者 白广禄 雷艳霞 王立新 范中学 耿冬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法、TBA法分别测定血清P53、BCL-2、NO、MDA水平。结果病区煤、土、玉米、辣椒中砷、硒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病例组血清、尿和发砷、硒含量显著高于内、外对照组;病例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外对照组,病例组、内对照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外对照组。结论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含量增高,外环境硒含量偏高而内环境硒负荷适宜,其血清BCL-2水平增高,MDA降低,而P53、NO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P53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 一氧化氮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行为和候选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梦楠 陈黄韬 +4 位作者 陶志炜 魏欣怡 赵董步甲 武姗姗 马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9-375,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SZ)模型小鼠行为和候选基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SZ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将50只同批次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盐酸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0、400、800 mg/k...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SZ)模型小鼠行为和候选基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SZ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将50只同批次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盐酸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0、400、8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腹腔注射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谷氨酸功能紊乱SZ小鼠模型;盐酸二甲双胍各剂量组造模同时预防性给药。对各组小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和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处死小鼠后,采用RT-qPCR技术检测脑组织AMPK、GRIN1、HDAC1和DGCR8等mRNA表达。结果在所有行为学检测中,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成功。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中,盐酸二甲双胍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MK-801诱导所致SZ的焦虑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RT-qPCR结果表明高剂量二甲双胍可显著提升AMPK和GRIN1的mRNA表达(P<0.001),从而逆转阴性对照组中上述基因表达降低的趋势。结论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于SZ模型小鼠异常行为具有缓解作用,并可能通过AMPK和GRIN1相关信号途径发挥作用。这为临床治疗SZ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精神分裂症(SZ) MK-801 行为学检测 AMPK GR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肝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的治疗手段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金虹 张嘉欣 +1 位作者 郭玉呈 郑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2-640,共9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最常见于以慢性非溶解性炎症为特征的肝脏疾病患者。炎性反应的主要来源是先天免疫细胞,即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 environment,TME)中的肿瘤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最常见于以慢性非溶解性炎症为特征的肝脏疾病患者。炎性反应的主要来源是先天免疫细胞,即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 environment,TME)中的肿瘤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它通常由血液中单核细胞极化至肿瘤组织,然后在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下诱导产生。通过抑制有效的抗癌免疫、刺激血管生成和组织重塑来促进肿瘤生长,并诱导肿瘤组织形成一种无抑制机制的环境,随着TAMs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使得TAMs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重要靶点。在HC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TAM亚型呈现异质性,而且其起源和动态表型已经被研究得较充分,因此可以通过阻断骨髓源性单核细胞的募集来减少TAMs的数量,从而从功能上重新编辑TAMs,使之获得新的抗肿瘤功能。本文将对TAMs靶向治疗HCC的基础研究进展和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1 M2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节龙皂苷Ⅰ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陶小军 龙静雯 +3 位作者 贺建宇 姚鸿萍 刘静 曹永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研究九节龙皂苷Ⅰ对S180、H22、EAC和L1210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或腹腔)接种瘤细胞复制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九节龙皂苷Ⅰ8 d后,剥离瘤块,计算抑瘤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其对脾... 目的研究九节龙皂苷Ⅰ对S180、H22、EAC和L1210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或腹腔)接种瘤细胞复制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九节龙皂苷Ⅰ8 d后,剥离瘤块,计算抑瘤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其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测量了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九节龙皂苷Ⅰ对小鼠S180、H22和EAC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其100 mg.kg-1对3种移植瘤最大抑瘤率分别为38.7%、48.6%和50.0%;并能促进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九节龙皂苷Ⅰ能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并能改善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龙皂苷Ⅰ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凯 王崴屹 +6 位作者 吴开杰 丁晨 朱建宁 杜依青 管振锋 王新阳 范晋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8-676,共9页
目的研究残疾基因同源物2(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同时观察DAB2IP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初发和复发膀胱癌中DAB2IP的表达差异。... 目的研究残疾基因同源物2(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同时观察DAB2IP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初发和复发膀胱癌中DAB2IP的表达差异。应用RNA干涉(RNAi)技术敲低5637和253J膀胱癌细胞中DAB2IP的表达后,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验证癌细胞对吡柔比星的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吡柔比星处理后DAB2IP低表达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DAB2IP的表达与膀胱癌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负相关,复发的膀胱癌组织DAB2IP的表达低于初发膀胱癌组织。DAB2IP的低表达与膀胱癌细胞抗药性相关,敲低DAB2IP的水平增强膀胱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促凋亡蛋白PARP和caspase-3表达减少,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增加,癌细胞凋亡能力降低、引起化疗耐受。结论敲低DAB2IP的水平可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凋亡,同时增强其化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 化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N毒素和硒对软骨聚集蛋白聚糖硫酸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明秀 王加丽 +5 位作者 李锦 陈静宏 李思远 刘家远 王伟 曹峻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9-594,636,共7页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可疑致病因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补硒对软骨细胞外基质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硫酸化修饰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C28/I2人软骨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DON和...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可疑致病因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补硒对软骨细胞外基质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硫酸化修饰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C28/I2人软骨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DON和不同作用时间下的细胞增殖活性,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加DON毒素或补硒后软骨细胞的aggrecan、PAPS合成酶2(PAPS synthetase 2,PAPSS2)、PAPS转运体1(PAPS transporter 1,PAPST1)、N-乙酰氨基半乳糖胺-4,6-硫酸转移酶[carbohydrate(N-acetylgalactosamine 4-sulfate 6-O)sulfotransferases 15,CHST15]以及芳基硫酸酯酶B(arylsulfatase B,ARS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ON毒素可抑制C28/I2软骨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在DON毒素作用下aggrecan、PAPSS2、PAPST1和CHST15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ARSB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加硒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结论 DON毒素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对毒素有一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DON毒素可通过改变aggrecan硫酸化修饰相关酶类的表达水平影响软骨蛋白聚糖的硫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DON毒素 聚集蛋白聚糖 硫酸化修饰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平 刘岩峰 +4 位作者 托娅 张平 丁存晶 方杰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时间相关性表达,并以此为弥漫性脑损伤时间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判断,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弥漫性脑损伤后30min和2,4,12,24h及3,7d,死...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时间相关性表达,并以此为弥漫性脑损伤时间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判断,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弥漫性脑损伤后30min和2,4,12,24h及3,7d,死后10min损伤,各组S100β在大脑皮质、海马、丘脑、脑干中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S100β阳性细胞个数及蛋白表达在皮质、海马、丘脑形成先增后降再升的曲线,即两次表达高峰,脑干表达变化不显著;在伤后2h,海马、丘脑S100β表达细胞个数和蛋白量开始增加,4h有显著增加,12h达到高峰值,皮质部位在4h达到高峰。伤后7d恢复正常值。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不同部位表达有不同规律性且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可成为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的一种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弥漫性脑损伤 损伤时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及硫酸吲哚酚对巨噬细胞脂质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燕 王沛 +3 位作者 周娟 袁祖贻 尹爱萍 王丽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1-638,共8页
目的观察尿毒症apo E-/-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和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对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受体的表达及胞内脂质聚集的影响。方法外科手术法建立尿毒症apo E-/-小鼠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尿毒症apo E-/... 目的观察尿毒症apo E-/-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和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对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受体的表达及胞内脂质聚集的影响。方法外科手术法建立尿毒症apo E-/-小鼠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尿毒症apo E-/-小鼠、假手术apo E-/-小鼠、C57BL/6J小鼠的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面积。收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肾功正常者血清,以不同浓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或不同浓度的硫酸吲哚酚干预巨噬细胞株12 h,测定不同干预条件下胆固醇转运受体SR-A1、CD36、ABCA1、ABCG1、SR-B1 m RNA的表达;干预24 h后诱导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测定不同干预条件下细胞内脂质含量。结果尿毒症apo E-/-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假手术apo E-/-小鼠明显增大。5%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及250μmol/L的硫酸吲哚酚可明显诱导巨噬细胞CD36 m RNA的表达而不影响其余胆固醇转运受体的表达,同时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蓄积。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机制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中蛋白结合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诱导巨噬细胞CD36 m RNA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内的脂质蓄积有助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动脉粥样硬化 硫酸吲哚酚 巨噬细胞 CD36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和STAT2在磷脂酰乙醇胺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利英 黄辰 +5 位作者 李宗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王爱英 胡晓岩 倪磊 于林 宋土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AT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各处理组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STAT1和STAT2高表达,而AG490可以部分逆转PE的效应。结论 STAT1和STAT2参与了PE诱导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 STAT1 STAT2 肝癌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盐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艳霞 赵俊杰 +5 位作者 代晓霞 熊咏民 刘作功 郭雄 耿冬 李广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 观察镓盐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及血清中相关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 ,实验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雌激素治疗组、氯化镓治疗组 ,治疗 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模型动物骨代谢及血... 目的 观察镓盐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及血清中相关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 ,实验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雌激素治疗组、氯化镓治疗组 ,治疗 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模型动物骨代谢及血清中相关元素的改变。结果 镓盐治疗后 ,大鼠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皮质厚度、骨小梁百分比均增加 ,TRAP和AKP活性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 ,血清镓含量明显升高 ,其他元素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镓盐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改善骨质疏松症的骨基质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镓盐 维甲酸 微量元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牙龄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昱成 魏来 +2 位作者 朱峰 阎春霞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不易因外界理化因素的变化而降解、变形,利用牙齿推断年龄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通过牙齿影像推断年龄是过去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的出现为...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不易因外界理化因素的变化而降解、变形,利用牙齿推断年龄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通过牙齿影像推断年龄是过去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的出现为牙齿三维影像的获取提供了新途径,具有照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成像精度高及费用低等优点。本文综述了CBCT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牙龄推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牙齿 综述[文献类型]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介导的MA PK p42沉默诱导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辰 刘利英 +3 位作者 宋土生 倪磊 宋丽萍 司履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应用siRNA沉默HeLa细胞MAPK p42,研究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MAPKp42的 siRNA-1和siRNA-2,并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2MAPK的表达;电镜观察, 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Annexin-PI法测... 目的应用siRNA沉默HeLa细胞MAPK p42,研究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MAPKp42的 siRNA-1和siRNA-2,并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2MAPK的表达;电镜观察, 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Annexin-PI法测定不同凋亡时期细胞的分布。结果 siRNA-1和siRNA_2均可使HeLa细胞 MAPKp42沉默,使p42MAPK表达下调,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5倍和3.2倍。电镜观察证实,siRNA-1和siRNA-2 转染组部分细胞丧失表面微绒毛,细胞内空泡增加,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处理组HeLa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其中 siRNA-1组晚期凋亡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siRNA介导的MAPK p42沉默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p42 SIRNA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网蛋白介导线粒体损伤在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闫蕊 单虎 +5 位作者 林琳 刁佳宇 张明 朱延河 谭武红 魏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7-972,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对心肌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变化、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AC-16人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浓度组、高糖组、高糖+CRT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组及等渗组,分别测定各组心肌...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对心肌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变化、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AC-16人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浓度组、高糖组、高糖+CRT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组及等渗组,分别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线粒体功能和CR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糖浓度培养的心肌细胞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活性氧生成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及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同时CRT表达升高;CRT siRNA可以减轻高糖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但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与高糖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CRT介导的线粒体损伤可能参与高糖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钙网蛋白 线粒体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加硼治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鹏 胡万彪 +4 位作者 郭雄 张银刚 李幼芬 姚建锋 蔡乾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观察饮食加硼治疗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效果,为硼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骨质疏松模型组(n=24)。以维甲酸80mg.kg-1.d-1灌胃15d,诱导骨质疏松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骨质... 目的观察饮食加硼治疗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效果,为硼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骨质疏松模型组(n=24)。以维甲酸80mg.kg-1.d-1灌胃15d,诱导骨质疏松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骨质疏松模型组又随机分为无措施对照组(n=8)、饮食加硼治疗组(n=8)和雌二醇治疗组(n=8)。治疗30d后,测定大鼠血清钙、磷、硼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测量大鼠全身、腰椎和胫骨骨密度,并观察大鼠股骨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四组大鼠血清Ca和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硼含量硼治疗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对照组大鼠血清AKP和TRAP活性增加,股骨松质骨和皮质骨骨量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增加,腰椎、胫骨骨密度下降,呈现骨质疏松变化。饮食加硼和雌激素治疗组大鼠血清TRAP活性显著下降,股骨平均骨小梁数、平均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皮质骨面积百分比和全身、腰椎、胫骨骨密度等显著增加,松质骨区破骨细胞数明显减少,与正常组大鼠骨质无明显差异。硼治疗组大鼠血清AKP活性及松质骨区活跃成骨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饮食加硼可提高大鼠血清硼含量,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对骨质疏松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