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的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管理系统
1
作者 申弢 李立强 +3 位作者 蔡明忠 廉宏伟 方之炘 巨林仓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介绍了一种与电厂DEH/DCS控制系统集成的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管理系统(XTCM)。XTCM提供了对机组过程状态和设备健康状态进行监视、记录、分析、诊断和决策的统一平台。通过信息的共享和集成,XTCM为用户及时、准确地做出运行和维修决策提供... 介绍了一种与电厂DEH/DCS控制系统集成的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管理系统(XTCM)。XTCM提供了对机组过程状态和设备健康状态进行监视、记录、分析、诊断和决策的统一平台。通过信息的共享和集成,XTCM为用户及时、准确地做出运行和维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集成 状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烟道烟速偏差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2
作者 周月桂 章明川 +1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冷态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燃烧锅炉 冷态流场 烟速偏 数值模拟 烟道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主开发的湿法脱硫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屈兰 徐通模 惠世恩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1-266,272,共7页
分析了我国现在电站烟气脱硫市场情况,介绍了国内湿法脱硫技术研发状况,对我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包括:国外技术并非绝对完善;实现技术自主的突破口在于推出全新的、实用的气液接触方式;产业界应使自主开发技术得... 分析了我国现在电站烟气脱硫市场情况,介绍了国内湿法脱硫技术研发状况,对我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包括:国外技术并非绝对完善;实现技术自主的突破口在于推出全新的、实用的气液接触方式;产业界应使自主开发技术得到足够的实践和完善的机会;高校应加快教材的编写和人才培养工作;我国几大电站成套公司和锅炉制造厂是自主脱硫技术的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站 烟气脱硫 自主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俯烟煤煤岩组分再燃烧还原NO_x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强 李彦鹏 +2 位作者 顾璠 徐益谦 许晋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2-65,共4页
再燃烧是一种成熟的低NOx 燃烧技术 ,它是利用燃料分级 ,形成还原性气氛 ,迫使NOx 分解 .本文从煤岩学的观点 ,讨论了以神俯烟煤作为再燃燃料的再燃烧 .通过试验研究得到神俯煤镜质组对还原NOx 有利 ,是活性组分 ;丝质组是惰性组分 .并... 再燃烧是一种成熟的低NOx 燃烧技术 ,它是利用燃料分级 ,形成还原性气氛 ,迫使NOx 分解 .本文从煤岩学的观点 ,讨论了以神俯烟煤作为再燃燃料的再燃烧 .通过试验研究得到神俯煤镜质组对还原NOx 有利 ,是活性组分 ;丝质组是惰性组分 .并讨论了工程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氮氧化物 煤岩组分 再燃烧 还原 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W型火焰锅炉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车刚 何立明 +1 位作者 惠世恩 徐通模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1,17,共7页
针对引进的法国Stenin公司36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结构改变前后的炉内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 针对引进的法国Stenin公司36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结构改变前后的炉内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结构 冷态模型实验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配置长程气池的FTIR技术研究挥发份中氮赋存形态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兴明 惠世恩 郝吉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3种不同煤阶的我国电站典型动力用煤———神木烟煤、铜川贫煤和宜宾无烟煤的挥发份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微氮现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6m光程的长程气池。研究结果显示,红外光线在16m长程... 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3种不同煤阶的我国电站典型动力用煤———神木烟煤、铜川贫煤和宜宾无烟煤的挥发份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微氮现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6m光程的长程气池。研究结果显示,红外光线在16m长程气池构造作用下多次穿过挥发份,检测出含量微少的氮元素,成功地克服了微氮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我国电站用煤的挥发分中氮的赋存形态有4种,分别为吡啶型氮化合物、吡咯型氮化合物、吡啶-N氧化物和腈类化合物。氮在煤与挥发分中赋存形态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煤分子中的大分子量含氮结构在温度作用下发生分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挥发份 赋存形态 长程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低热值燃料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科 徐迎超 +1 位作者 蒋孝科 曹子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20,共4页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燃料成分时压缩燃料耗功的变化,以及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热效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与蒸汽循环装置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燃料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蒸汽轮机循环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燃和掺燃高炉煤气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智刚 朱文蓓 曹子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惰性气体 ,可燃成分少 ,发热值低 ,燃料产物的体积流量大 ,因而使大容量高压燃煤气锅炉各受热面的传热特性与燃煤锅炉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 5 0MW高压锅炉全燃和掺燃高炉煤气2种炉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 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惰性气体 ,可燃成分少 ,发热值低 ,燃料产物的体积流量大 ,因而使大容量高压燃煤气锅炉各受热面的传热特性与燃煤锅炉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 5 0MW高压锅炉全燃和掺燃高炉煤气2种炉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并与燃煤锅炉进行了比较研究 ,阐述了燃用高炉煤气锅炉的热工参数、传热特性以及受热面布置的特点 ,为研究和设计燃用高炉煤气炉提供了可靠的实践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 高压锅炉 传热特性 受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 被引量:5
9
作者 顾亚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循环倍率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循环系统的基本特征值,是分析和设计循环流化床循环系统的前提。文章阐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概念、循环倍率关系式的推导、分析及其应用。介绍作者提出的CFB锅炉循环系统的物理模型及由此导得的以... 循环倍率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循环系统的基本特征值,是分析和设计循环流化床循环系统的前提。文章阐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概念、循环倍率关系式的推导、分析及其应用。介绍作者提出的CFB锅炉循环系统的物理模型及由此导得的以给煤为基准的R循环倍率关系式及以随煤进入循环系统的固体质量为标准的K循环倍率关系式,并作进一步分析。将K循环倍率关系式与近年来普遍应用的Kj=η/(1-η)简化关系式作比较呈现出K关系式的正确性。循环倍率关系式(R或K)从理论上揭示CFB锅炉循环物料量建立和维持的基本规律,为分析循环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循环系统的设计、运行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倍率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炉渣含碳量高机理研究及现场优化
10
作者 王承亮 刘原一 +1 位作者 谭厚章 葛启雷 《陕西电力》 2015年第10期15-19,共5页
为解决某300 MW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炉渣含碳量升高的问题,分别从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方案、锅炉炉渣含碳量升高机理、锅炉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和锅炉配风方式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锅炉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偏低是导致炉渣含碳量和炉渣含... 为解决某300 MW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炉渣含碳量升高的问题,分别从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方案、锅炉炉渣含碳量升高机理、锅炉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和锅炉配风方式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锅炉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偏低是导致炉渣含碳量和炉渣含碳量份额升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此原理进行了现场热态优化调整。经过优化调整后,炉渣含碳量明显降低,为优化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经济运行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 炉渣含碳量 配风 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气氛煤粉气流着火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迎超 蒋孝科 +2 位作者 毛天 马洪涛 刘众元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在沉降炉上,研究了神木煤和褐煤在不同煤粉浓度和不同氧气浓度下着火特性的变化。存在一个使着火温度最低的煤粉浓度。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神木煤当煤粉浓度在氧气浓度为40%、煤粉浓度为0.57 kg/kg时,着火温度... 在沉降炉上,研究了神木煤和褐煤在不同煤粉浓度和不同氧气浓度下着火特性的变化。存在一个使着火温度最低的煤粉浓度。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神木煤当煤粉浓度在氧气浓度为40%、煤粉浓度为0.57 kg/kg时,着火温度为428℃,神木煤在此时足以替代油作为电站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的燃料。着火前期物CH4、CO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峰值上移,也就意味着着火点向上移动,当氧气浓度大于60%时,煤粉表面有烧结现象使着火点下移。富氧条件下煤粉燃烧时易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 煤粉浓度 着火温度 沉降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