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海霞
高静怀
马逸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针对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因计算区域有界而产生的人工边界反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在所研究的有界计算区域周围加入合适的吸收层,使得吸收层内的地震波随传播距离指数衰减而达到吸收边界反射的目的.利用傅里...
针对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因计算区域有界而产生的人工边界反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在所研究的有界计算区域周围加入合适的吸收层,使得吸收层内的地震波随传播距离指数衰减而达到吸收边界反射的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求得无界空间该波动方程的解;引入衰减函数构建有界空间相应的辅助方程,合理地选择衰减函数使得计算区域内辅助方程的解为原方程的解,而边界吸收层内的解呈指数衰减;运用有限差分法在均匀介质和均匀层状介质中求解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采用该方法对边界进行处理并与未加边界处理的波场快照和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后的波场快照几乎无边界反射波存在,在空间位置为x=147m、z=747m的地震记录中,0.5s处边界反射波的振幅趋于0.所提方法也适用于声波方程和Stokes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数值模拟
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
吸收边界算法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波变换域地震资料瞬时频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
14
2
作者
高静怀
吴茜
+2 位作者
陈文超
周艳辉
张向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34-540,共7页
小波变换域瞬时频率分析方法是地震资料分析的重要工具。分析了在小波变换域提取瞬时频率的原理及优点,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小波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Ricker子波和薄互层模型数据,分析了以Morlet小波、匹配地震子波的小波及三参数小...
小波变换域瞬时频率分析方法是地震资料分析的重要工具。分析了在小波变换域提取瞬时频率的原理及优点,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小波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Ricker子波和薄互层模型数据,分析了以Morlet小波、匹配地震子波的小波及三参数小波为基本小波计算的瞬时频率,结果表明:基于三参数小波的瞬时频率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及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将该方法用于地下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不仅可以刻画地层的整体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刻画薄互层内部结构。在大庆油田三维数据体瞬时频率分析中,将该方法与常用的Hilbert变换属性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刻画出火山岩的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瞬时属性分析
油气检测
瞬时频率
三参数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地貌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0-420,224,共11页
近20多年来,更精准和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相应解释技术的发展,让地下地貌单元成像成为可能,随之产生了"地震地貌学"。地震地貌学,是以现代沉积和地貌理论为指导,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平面成像来观察地下地貌形态,从而...
近20多年来,更精准和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相应解释技术的发展,让地下地貌单元成像成为可能,随之产生了"地震地貌学"。地震地貌学,是以现代沉积和地貌理论为指导,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平面成像来观察地下地貌形态,从而认识其沉积体系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当前,地震地貌学在河流—三角洲沉积、深水浊流沉积、碳酸盐岩沉积等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沉积环境中都有成功解释案例。通过梳理2003年以来地震地貌学建立和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它连接地震与地质的巨大信息挖掘潜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确立一套工业化的解释流程和发展其关键地震属性解释方法体系。展望未来,地震地貌学不仅会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会延伸到地学的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等更宽广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三维地震数据
地震解释
地貌形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凹陷河流沉积地貌形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2 位作者
吴明生
张良庆
雷小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4-611,676+503-504,共8页
渤海莱州湾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其地震地貌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通过对该区明化镇组下段的地震地貌学迭代研究,不但能在地震切片上识别出河流沉积单元形态,还可预测其储层物性分布。共识别出四个期次河道形态,测量了75处...
渤海莱州湾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其地震地貌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通过对该区明化镇组下段的地震地貌学迭代研究,不但能在地震切片上识别出河流沉积单元形态,还可预测其储层物性分布。共识别出四个期次河道形态,测量了75处河道宽度。河道宽度的概率累积分布为储层规模评估和井距设计提供了尺度约束。采用地震相约束的多属性分析方法预测出明化镇组下段的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四个主要储层物性参数;再将此四个储层物性参数与河道形态做叠合分析,发现砂体厚度显著受单一河道形态和规模的影响,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三参数也与各期次河道形态的分布相关联。从综合评价看,一定规模的河道分布区域,其四个储层物性参数值均优,将是明化镇组下段优先开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储层物性
河道形态
储层描述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频滤波的吸收衰减参数估算
被引量:
8
5
作者
高静怀
张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936,1024+840,共6页
对地层的吸收衰减估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估计的分辨率较低。利用叠后地震反射资料,在尽可能短的时窗内有效地估计衰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Margrave提出的地震记录的非平稳褶积模型,本文提出将时频滤波算子作用于反褶积后...
对地层的吸收衰减估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估计的分辨率较低。利用叠后地震反射资料,在尽可能短的时窗内有效地估计衰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Margrave提出的地震记录的非平稳褶积模型,本文提出将时频滤波算子作用于反褶积后的地震记录,得到衰减作用后的反射系数,再行估计吸收衰减,可有效地提高衰减估计的分辨率。该方法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估计方法,理论上能在小于子波波长的时窗内进行吸收衰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非平稳褶积模型
时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储层的地震地貌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1 位作者
蒋志斌
雷小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9-636,682+516,共8页
为刻画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的河道储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提取11种能够突出河道特征的几何类地震属性;然后利用主分量三原色融合技术,将11种属性体沿层切片上的河道特征融合成一张高清晰的水平切片图像;再用地貌学方法对四期...
为刻画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的河道储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提取11种能够突出河道特征的几何类地震属性;然后利用主分量三原色融合技术,将11种属性体沿层切片上的河道特征融合成一张高清晰的水平切片图像;再用地貌学方法对四期沿层切片中的75处蛇曲段的河道形态进行几何学参数测量,并分析了河道宽度、弯曲度、蛇曲高度、蛇曲宽度、蛇曲波长共五种几何学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和数学关系。最终得到以下认识:①11种几何类地震属性数据沿层切片的前三主分量三原色融合,较单一的地震振幅数据沿层切片,能够更清晰地反映河道储层的地貌形态,从而测量出更精确的几何学参数值;②在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地层越老河道越发育,河道宽度集中在100~300m,蛇曲流域中单曲段多于多曲段,弯曲度集中在1.1~1.5,表明河道的侧向侵蚀作用不强;③上述五种几何学参数的定量测定表明,与现代河流一样,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河道形态的几何学参数间同样服从幂函数或线性函数规律。这些研究结果为渤海湾盆地河道储层精确预测与地质建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地震地貌学
几何类地震属性
河道形态
几何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的特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金淼
朱振宇
+2 位作者
桑淑云
赵伟
高静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09,126-127+246,共6页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属性提取方法。由于该方法建立起了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之间的联系,因此它既具有Hilbert变换的特性,又具有小波变换多尺度的特性。与基于Hilbert变换的常规瞬时属性提取方法相比,相空间属性提...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属性提取方法。由于该方法建立起了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之间的联系,因此它既具有Hilbert变换的特性,又具有小波变换多尺度的特性。与基于Hilbert变换的常规瞬时属性提取方法相比,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具有抗噪能力强、变分辨率和精度高等优点。将此方法应用于海上实际资料的处理,并通过与常规软件的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实用、高效、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属性提取
瞬时地震属性
小波变换
HILBER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海霞
高静怀
马逸尘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
理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09A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424
40674064)
文摘
针对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因计算区域有界而产生的人工边界反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在所研究的有界计算区域周围加入合适的吸收层,使得吸收层内的地震波随传播距离指数衰减而达到吸收边界反射的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求得无界空间该波动方程的解;引入衰减函数构建有界空间相应的辅助方程,合理地选择衰减函数使得计算区域内辅助方程的解为原方程的解,而边界吸收层内的解呈指数衰减;运用有限差分法在均匀介质和均匀层状介质中求解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采用该方法对边界进行处理并与未加边界处理的波场快照和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后的波场快照几乎无边界反射波存在,在空间位置为x=147m、z=747m的地震记录中,0.5s处边界反射波的振幅趋于0.所提方法也适用于声波方程和Stokes方程.
关键词
地震波数值模拟
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
吸收边界算法
有限差分
Keywords
seismic wave numerical modeling
the diffusive-viscous wave equation
absorbing boundary algorithm
finite-difference.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波变换域地震资料瞬时频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
14
2
作者
高静怀
吴茜
陈文超
周艳辉
张向君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大庆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34-5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42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09A10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4064)联合资助
文摘
小波变换域瞬时频率分析方法是地震资料分析的重要工具。分析了在小波变换域提取瞬时频率的原理及优点,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小波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Ricker子波和薄互层模型数据,分析了以Morlet小波、匹配地震子波的小波及三参数小波为基本小波计算的瞬时频率,结果表明:基于三参数小波的瞬时频率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及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将该方法用于地下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不仅可以刻画地层的整体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刻画薄互层内部结构。在大庆油田三维数据体瞬时频率分析中,将该方法与常用的Hilbert变换属性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刻画出火山岩的空间展布。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瞬时属性分析
油气检测
瞬时频率
三参数小波
Keywords
wavelet transform
instantaneous attribution analysis
oil-gas detection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three parameters wavelet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地貌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机构
陕西省
西安
市
西安交通大学
电信学院
波动与
信息
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西南石油
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0-420,224,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23-005-011
2011ZX05024-001-00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30409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2013M532050)联合资助
文摘
近20多年来,更精准和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相应解释技术的发展,让地下地貌单元成像成为可能,随之产生了"地震地貌学"。地震地貌学,是以现代沉积和地貌理论为指导,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平面成像来观察地下地貌形态,从而认识其沉积体系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当前,地震地貌学在河流—三角洲沉积、深水浊流沉积、碳酸盐岩沉积等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沉积环境中都有成功解释案例。通过梳理2003年以来地震地貌学建立和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它连接地震与地质的巨大信息挖掘潜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确立一套工业化的解释流程和发展其关键地震属性解释方法体系。展望未来,地震地貌学不仅会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会延伸到地学的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等更宽广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三维地震数据
地震解释
地貌形态体系
Keywords
seismic geomorphology,three-dimension seismic,seismic interpretation,morphological system,sedimentology
分类号
P319.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凹陷河流沉积地貌形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吴明生
张良庆
雷小兰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西南石油
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海油田勘探开发
研究
院
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地质
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4-611,676+503-50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5
2011ZX05024-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2050)联合资助
文摘
渤海莱州湾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其地震地貌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通过对该区明化镇组下段的地震地貌学迭代研究,不但能在地震切片上识别出河流沉积单元形态,还可预测其储层物性分布。共识别出四个期次河道形态,测量了75处河道宽度。河道宽度的概率累积分布为储层规模评估和井距设计提供了尺度约束。采用地震相约束的多属性分析方法预测出明化镇组下段的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四个主要储层物性参数;再将此四个储层物性参数与河道形态做叠合分析,发现砂体厚度显著受单一河道形态和规模的影响,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三参数也与各期次河道形态的分布相关联。从综合评价看,一定规模的河道分布区域,其四个储层物性参数值均优,将是明化镇组下段优先开发区域。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储层物性
河道形态
储层描述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Keywords
seismic geomorphology,reservoir characteristic,channel morphology,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porosity,permeability,satu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频滤波的吸收衰减参数估算
被引量:
8
5
作者
高静怀
张兵
机构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地学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936,1024+8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4424)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9A102)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504426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23-005-009)联合资助
文摘
对地层的吸收衰减估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估计的分辨率较低。利用叠后地震反射资料,在尽可能短的时窗内有效地估计衰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Margrave提出的地震记录的非平稳褶积模型,本文提出将时频滤波算子作用于反褶积后的地震记录,得到衰减作用后的反射系数,再行估计吸收衰减,可有效地提高衰减估计的分辨率。该方法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估计方法,理论上能在小于子波波长的时窗内进行吸收衰减估计。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非平稳褶积模型
时频滤波
Keywords
seismic attenuation,nonstationary-convolution model,time-frequency filter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储层的地震地貌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蒋志斌
雷小兰
机构
西南石油
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新疆油田勘探开发
研究
院开发
研究所
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地质
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9-636,682+516,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9A102-1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5-011
2011ZX05024-001-005)联合资助
文摘
为刻画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的河道储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提取11种能够突出河道特征的几何类地震属性;然后利用主分量三原色融合技术,将11种属性体沿层切片上的河道特征融合成一张高清晰的水平切片图像;再用地貌学方法对四期沿层切片中的75处蛇曲段的河道形态进行几何学参数测量,并分析了河道宽度、弯曲度、蛇曲高度、蛇曲宽度、蛇曲波长共五种几何学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和数学关系。最终得到以下认识:①11种几何类地震属性数据沿层切片的前三主分量三原色融合,较单一的地震振幅数据沿层切片,能够更清晰地反映河道储层的地貌形态,从而测量出更精确的几何学参数值;②在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地层越老河道越发育,河道宽度集中在100~300m,蛇曲流域中单曲段多于多曲段,弯曲度集中在1.1~1.5,表明河道的侧向侵蚀作用不强;③上述五种几何学参数的定量测定表明,与现代河流一样,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河道形态的几何学参数间同样服从幂函数或线性函数规律。这些研究结果为渤海湾盆地河道储层精确预测与地质建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地震地貌学
几何类地震属性
河道形态
几何学参数
Keywords
Laizhouwan Depression,lower Minghuazhen formation,seismic geomorphology,geometric seismic attributes,channel morphology,geometric measure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的特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金淼
朱振宇
桑淑云
赵伟
高静怀
机构
北京市中海石油
研究
中心技术
研究
部
中海石油
研究
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09,126-127+246,共6页
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项目支持(CNOOCRC(LTD)ZHKY2005-004)
文摘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属性提取方法。由于该方法建立起了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之间的联系,因此它既具有Hilbert变换的特性,又具有小波变换多尺度的特性。与基于Hilbert变换的常规瞬时属性提取方法相比,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具有抗噪能力强、变分辨率和精度高等优点。将此方法应用于海上实际资料的处理,并通过与常规软件的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实用、高效、可信的。
关键词
相空间属性提取
瞬时地震属性
小波变换
HILBERT变换
Keywords
detection of phase space attributes
instantaneous seismic attributes
wavelet transform
Hilbert transform
分类号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弥散黏滞性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算法
赵海霞
高静怀
马逸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波变换域地震资料瞬时频率分析方法
高静怀
吴茜
陈文超
周艳辉
张向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地貌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王治国
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莱州湾凹陷河流沉积地貌形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王治国
尹成
吴明生
张良庆
雷小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时频滤波的吸收衰减参数估算
高静怀
张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储层的地震地貌分析
王治国
尹成
蒋志斌
雷小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相空间属性提取方法的特点
张金淼
朱振宇
桑淑云
赵伟
高静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