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法医学院简介
1
作者 陈博谦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两位教授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原卫生部直属的6个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多次在国内同类专业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A++专业)。1996年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两位教授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原卫生部直属的6个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多次在国内同类专业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A++专业)。1996年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首个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交通大学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部 法医学司法鉴定 重点实验室 法医学科 最高人民法院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活体年龄推断研究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辉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活体年龄推断是法医临床学、法医人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司法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2000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复》中对于骨龄鉴定... 活体年龄推断是法医临床学、法医人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司法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2000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复》中对于骨龄鉴定意见是否可以作为有效证据给出了肯定性的批复,确定了法医学骨龄鉴定(以下简称“骨龄鉴定”)的法定证据地位。骨龄鉴定在评估犯罪嫌疑人以及相关人员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福利权利、非法移民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推断 骨龄 牙龄 活体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一流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生斌 魏曙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论述了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针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法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培养法医学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围绕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通过革新教材、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系列措施,优化... 本文论述了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针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法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培养法医学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围绕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通过革新教材、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系列措施,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自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医学教学新平台,在实践中对推动我国法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建立、发展和提升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精品课程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雪梅 张更 +4 位作者 王琪 倪自翔 刘敏 云利兵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22-628,共7页
颈内动脉系是大脑的主要血供来源。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后常出现血栓、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由此引起迟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引起死亡的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本... 颈内动脉系是大脑的主要血供来源。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后常出现血栓、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由此引起迟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引起死亡的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及案例报道,对此类损伤引起死亡的法医学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总结,发现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与头颈部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致头颈部超生理范围运动牵拉,以及颅底骨折切割等机制有关,多见于颈部机械性窒息、颈部按摩、车祸、高坠等案例。法医学实践中若遇到此类案例,常规检查未发现梗死或出血原因,应注意检查该动脉,正确分析外伤、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鉴于尸体解剖中完整暴露该动脉的难度较大,必要时可借助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定位,提高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颈部损伤 综述 颈内动脉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毒性效应
5
作者 左雨蒙 韩卫 +1 位作者 张建波 李涛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氯胺酮是一种解离性麻醉剂,临床上作为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滥用可导致神经损伤、不良情绪反应等毒副作用。氯胺酮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机制为阻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此外,也通过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 氯胺酮是一种解离性麻醉剂,临床上作为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滥用可导致神经损伤、不良情绪反应等毒副作用。氯胺酮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机制为阻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此外,也通过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阿片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单胺能受体、胆碱能受体、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钠通道和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对氯胺酮发挥药理学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毒性效应进行总结,以期为鉴别氯胺酮毒性效应的症状表型和滥用氯胺酮的鉴定等法医学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氯胺酮 分子生物学机制 毒性效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起案例看脑死亡立法的现实需求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平 贺光社 +3 位作者 王慧鹏 李永利 樊栓良 王振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脑死亡尚未立法及相关医学教育理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案件与纠纷的处理难度。但法律工作者和医学生使用的关于死亡诊断的标准仍然停留在心性死亡阶段,难以适应现实需求。藉于此,应尽快推动脑死亡立法工... 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脑死亡尚未立法及相关医学教育理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案件与纠纷的处理难度。但法律工作者和医学生使用的关于死亡诊断的标准仍然停留在心性死亡阶段,难以适应现实需求。藉于此,应尽快推动脑死亡立法工作的开展,包括提升广大民众对脑死亡概念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法学界及医学界人士的积极呼吁,司法部门在相关具体案件的争议调解中也应以更务实的态度推广脑死亡诊断标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死亡鉴定 脑死亡 死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医临床鉴定中被鉴定人的知情同意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菊萍 韩卫 +1 位作者 顾珊智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临床医学中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学实践中由基本伦理上升为受法律保障的患者权利,通过告知同意书的契约形式表达。法医临床鉴定中的被鉴定人与医疗体系中的患者具有类似的法律地位,但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赋予被鉴定人知情同意权。笔者建议法... 临床医学中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学实践中由基本伦理上升为受法律保障的患者权利,通过告知同意书的契约形式表达。法医临床鉴定中的被鉴定人与医疗体系中的患者具有类似的法律地位,但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赋予被鉴定人知情同意权。笔者建议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可赋予被鉴定人一定的知情同意权,在与鉴定机构的契约化关系下,参与鉴定过程,知悉必要的鉴定信息,并对鉴定意见有选择性同意权,从而实现司法鉴定程序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司法鉴定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DNA快速检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倩 李彩霞 +7 位作者 赵蕾 郭瑜鑫 马温华 孙辉 叶健 李万水 朱波峰 孙敬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5,71,共8页
法医DNA快速检验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领域。该文分别从快速提取,快速扩增,快速设备,微流控芯片,全自动DNA分型检测设备方面对现有DNA快速检验的技术方法,实验原理进行充分说明和举例论证,同时对该行业在... 法医DNA快速检验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领域。该文分别从快速提取,快速扩增,快速设备,微流控芯片,全自动DNA分型检测设备方面对现有DNA快速检验的技术方法,实验原理进行充分说明和举例论证,同时对该行业在快速检验方法的选择问题上提出明确的建议——采用强抑制力的缓冲体系,高效酶并结合快速扩增程序实现快速PCR检测技术,同时提出芯片化DNA检测的实现方式,指出国产的便携式全自动快速检测仪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验 快速PCR 微流控芯片技术 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牙龄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昱成 魏来 +2 位作者 朱峰 阎春霞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不易因外界理化因素的变化而降解、变形,利用牙齿推断年龄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通过牙齿影像推断年龄是过去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的出现为...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不易因外界理化因素的变化而降解、变形,利用牙齿推断年龄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通过牙齿影像推断年龄是过去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的出现为牙齿三维影像的获取提供了新途径,具有照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成像精度高及费用低等优点。本文综述了CBCT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牙龄推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牙齿 综述[文献类型]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胎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党永辉 郑月茂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29-31,共3页
哺乳动物胎肺的发育可以分 5个时期 :胚胎期、假腺期、小管期、囊状期和肺泡期。人、绵羊和山羊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已基本完善 ,处于肺泡期 ;而兔、大鼠和小鼠的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尚处于囊状期。肺泡表面上皮细胞的分化和气血屏障... 哺乳动物胎肺的发育可以分 5个时期 :胚胎期、假腺期、小管期、囊状期和肺泡期。人、绵羊和山羊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已基本完善 ,处于肺泡期 ;而兔、大鼠和小鼠的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尚处于囊状期。肺泡表面上皮细胞的分化和气血屏障的形成是肺发育的形态学标志。呼吸功能的建立 ,与 II型上皮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II型细胞的分化标志有以下几点 :1糖原的变化 ;2粗面内质网池扩张 ,并出现絮状物质 ;3多泡体出现及高尔基小泡增多 ;4胞质内微管出现 ;5腔面生成微绒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发育 胎肺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DiI体外标记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飞 刘阳 +1 位作者 戴姗姗 郭青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筛选CM-DiI用于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标记的最佳浓度,并对标记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细胞活体移植和体内示踪打下基础。方法:酶解组织块法培养人乳牙牙髓细胞并纯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来源,进行细胞体外多向诱导分化能力... 目的:筛选CM-DiI用于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标记的最佳浓度,并对标记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细胞活体移植和体内示踪打下基础。方法:酶解组织块法培养人乳牙牙髓细胞并纯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来源,进行细胞体外多向诱导分化能力实验。将第3代细胞分别使用浓度2mg/L、3mg/L及4mg/L的CM-DiI进行标记,比较标记后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及细胞增殖情况,并观察经体外多次传代后细胞荧光的表达情况。结果:酶解组织块法可获得成集落状生长的人乳牙牙髓细胞;免疫组化确定细胞为间充质而非造血来源;细胞具有成脂、成骨及成牙本质等多向分化能力。3种标记物浓度均未对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及细胞增殖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随体外多次传代,标记荧光强度逐渐减退。结论:CM-DiI操作简便、染色速度快,可有效的标记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其中3mg/L的标记浓度细胞毒性极小,标记效率高,在体外多次传代后荧光信号仍能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 CM-DiI 细胞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出血合并席汉综合征医疗损害鉴定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菊萍 王锋 +1 位作者 刘丹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0-81,84,共3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杨某,女,28岁,于2012年3月9日以“停经9个月,要求住院待产”之主诉入住某县第二医院(属于一级医院)待产,入院后诊断:孕1产039周妊娠(双胎),LOA/ROP待产;脐绕颈一周(其一);妊娠合并高血压。3月11日上午,某县...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杨某,女,28岁,于2012年3月9日以“停经9个月,要求住院待产”之主诉入住某县第二医院(属于一级医院)待产,入院后诊断:孕1产039周妊娠(双胎),LOA/ROP待产;脐绕颈一周(其一);妊娠合并高血压。3月11日上午,某县第二医院为杨某施行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杨某娩出两名女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垂体功能减退症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腹外侧眶皮层内α1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变化
13
作者 霍福权 魏来 +4 位作者 朱袁梅 梁峰 张玉向 阎春霞 刘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1-656,共6页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在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腹外侧眶皮层(VLO)中α1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为其在皮层水平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调控提供证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N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2周后通过机...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在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腹外侧眶皮层(VLO)中α1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为其在皮层水平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调控提供证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N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2周后通过机械痛行为学检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成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鼠VLO内α1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LO中α1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SNI术后2周,SD大鼠的机械性痛痛阈明显下降,稳定在4 g以下,提示模型制备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SNI组大鼠在术后2周对侧VLO内α1肾上腺素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显著增加(P <0. 001),而同侧无明显变化(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I组对侧VLO内α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亦显著增高(P <0. 01),而同侧无显著变化(P> 0. 05)。结论:SNI大鼠对侧VLO中α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出现显著上调,结合以往行为学结果提示其适应性升高可能参与内源性抗神经病理性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受体 腹外侧眶皮层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肋软骨和肋骨的ATR-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尧 王琪 +8 位作者 荆小莉 李冰 张胤鸣 王志军 李成志 林汉成 张吉 黄平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猪放血处死后取肋软骨和肋骨离体置于20℃环境,后每72 h提取部分组织样本,进行ATR-FTIR光谱分析,并与对应死亡时间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肋软骨与肋骨FTIR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其部分峰强比出现了不同时序性的变化趋势,并与死亡时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肋软骨较肋骨组织有更好的时序性。结论应用ATRFTIR光谱技术发现死后猪肋软骨和肋骨组织光谱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望成为基于光谱学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衰减全反射 肋骨 肋软骨 死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BRCA1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莉 魏曙光 +2 位作者 常辽 李生斌 赵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61,97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BRCA1 interacting protein C-terminal helicase 1,BRIP1)基因功能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采集无关习惯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BRCA1 interacting protein C-terminal helicase 1,BRIP1)基因功能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采集无关习惯性流产患者291例(病例组)、健康对照组281例(对照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4个SNPs位点进行分型;采用SPSS 20.0及Haploview4.2软件分析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分布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BRIP1基因外显子18 rs4986764位点病例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69,P=0.039);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93,P=0.027, OR =1.330,95% CI =1.033~1.714)。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由rs11079454-rs4986763-rs494986764构成的单倍型高度连锁(D >0.9,r 2 >0.8),对照组T-T-T单倍型频率明显高于病例组(χ^2=8.043,P=0.005, OR =0.565,95% CI =0.381~0.840);病例组T-C-C单倍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92,P=0.036, OR =1.540,95% CI =1.027~ 2.310 )。结论 BRIP1基因第18外显子rs4986764位点可能与习惯性流产有关,携带有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习惯性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BRIP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基底外侧杏仁核组蛋白乙酰化对吗啡成瘾记忆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晓孟 殷芳圆 +2 位作者 李云肖 魏曙光 赖江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7,共6页
为了探索组蛋白乙酰化对吗啡成瘾记忆相关分子表达调控机制,文章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及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颅内定位手术组(n=28)。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 为了探索组蛋白乙酰化对吗啡成瘾记忆相关分子表达调控机制,文章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及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颅内定位手术组(n=28)。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训练阶段,大鼠BLA内给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fin A,TSA)并且腹腔注射吗啡溶液(10.0 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或盐水。应用蛋白质印记方法,检测吗啡诱导大鼠CPP建立后BLA内组蛋白H3K14乙酰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腹腔注射10 mg/kg吗啡能成功建立CPP。吗啡、TSA联合给药组大鼠比单纯吗啡给药组大鼠表现出更强烈的CPP(P<0.0001)。吗啡和TSA都能使BLA内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和BDNF的表达显著增高(P<0.0001),同时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大鼠BLA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吗啡成瘾记忆形成有关,抑制BLA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可强化吗啡诱导的线索记忆的形成;大鼠BLA内BDNF参与了吗啡诱导的线索记忆的形成并可能受到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基底外侧杏仁核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在脑疾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卓瑾 张玉向 +3 位作者 杨茜茜 高菲菲 杨婧思 阎春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5,共11页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包括KDM7A、KDM7B、KDM7C三种蛋白,主要通过去除与转录沉默相关的特定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进而对基因转录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对KDM7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神经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而对...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包括KDM7A、KDM7B、KDM7C三种蛋白,主要通过去除与转录沉默相关的特定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进而对基因转录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对KDM7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神经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文从该蛋白家族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结构生物学及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功能机制提供参考,为理解脑神经疾病分子病理机制以及探索基于该机制的有效治疗靶点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KDM7 H3K9me2 H3K27m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痛伴焦虑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向伏隔核及腹侧海马的分支投射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腾 姬媛媛 +2 位作者 颜林枫 李金莲 崔光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03-610,共8页
目的:观察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向伏隔核(NAc)及腹侧海马(vHIP)的分支投射,并为其参与慢性痛伴焦虑信息的传递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慢性痛组(cuff)和假手术组(sham),于术后1、3、7、14 d对小鼠进... 目的:观察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向伏隔核(NAc)及腹侧海马(vHIP)的分支投射,并为其参与慢性痛伴焦虑信息的传递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慢性痛组(cuff)和假手术组(sham),于术后1、3、7、14 d对小鼠进行机械痛敏检测,于术后7 d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在cuff组小鼠的左侧NAc及vHIP分别注射四甲基罗达明(TMR)和荧光金(FG),于术后14 d对小鼠进行旷场实验(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检测。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慢性痛伴焦虑小鼠中脑VTA内FG/TMR双标神经元,及酪氨酸羟化酶(TH)、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sham组相比,cuff组小鼠术后第1 d就出现了机械痛阈的降低,并一直持续至第14 d,而且呈现出明显的焦虑样情绪反应;(2)慢性痛伴焦虑小鼠中脑VTA内有部分神经元为FG/TMR双标神经元,大约有(58.19±7.67)%及(76.40±0.67)%的FG/TMR双标神经元分别表达FOS及TH。结论:小鼠中脑VTA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可以同时向NAc及vHIP发出分支投射,其中部分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参与了慢性痛伴焦虑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焦虑 中脑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腹侧海马 酪氨酸羟化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19
作者 张玉向 杨卓瑾 +4 位作者 于东玉 杨茜茜 杨婧思 高菲菲 阎春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之一,最近研究发现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A(KDM5A)在个体发育、组织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成年动物大部分脑区已经失去神经发育功能,但是最新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精神疾...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之一,最近研究发现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A(KDM5A)在个体发育、组织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成年动物大部分脑区已经失去神经发育功能,但是最新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揭示动物脑内KDM5A表达改变与神经疾病发生相关,提示KDM5A是探究脑疾病潜在的靶分子。本文从KDM5A分子结构、表达调控通路等方面总结最新进展,从而为后续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A 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残基三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辅助犯罪案件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检测分析
20
作者 翟文娅 武丽娜 +2 位作者 阳硕 沈保华 施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2-456,46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血液中右美托咪定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并过滤后,在Allure PFP Propyl液相色谱柱上分离,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右美托咪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血液中右美托咪定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并过滤后,在Allure PFP Propyl液相色谱柱上分离,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右美托咪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检出限为0.2 ng/mL,定量限为0.5 ng/mL,在0.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该方法准确度为90.34%~112.67%,提取回收率为50.05%~91.08%,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适用于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为涉右美托咪定的药物辅助犯罪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化学 药物辅助犯罪 右美托咪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