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反应对TiC_p/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丁厚福 金志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48,52,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对 Ti Cp/ Al2 O3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氧化温度为 10 0 0~ 140 0℃时 ,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 ,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提高。裂纹愈合机理主要为材料表面的氧...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对 Ti Cp/ Al2 O3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氧化温度为 10 0 0~ 140 0℃时 ,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 ,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提高。裂纹愈合机理主要为材料表面的氧化反应。热处理引起的应力松弛也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p/Al2O3复合材料 高温氧化 理解纹愈合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SiC_W-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金志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1-63,共3页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SiC晶须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热处理温度为 10 0 0℃时 ,由于扩散作用压痕裂纹开始出现愈合现象 ,在热处理温度为 12 0 0℃以上时 ,材料表面开始发生氧化反应 ,...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SiC晶须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热处理温度为 10 0 0℃时 ,由于扩散作用压痕裂纹开始出现愈合现象 ,在热处理温度为 12 0 0℃以上时 ,材料表面开始发生氧化反应 ,当热处理温度为 140 0℃时 ,材料表面有莫来石相析出 ,形成表面反应物层 ,使得压痕裂纹逐渐愈合 ,材料的抗弯强度大幅度提高。热处理引起的应力松弛也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 ,但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气孔会引起材料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须 氧化铝 热处理 复合材料 表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的自愈合 被引量:13
3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丁厚福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35-540,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 TiCp/Al2O3及 SiCw/Al2O3两种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1000~1400℃时,两种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材料的抗奇...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 TiCp/Al2O3及 SiCw/Al2O3两种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1000~1400℃时,两种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材料的抗奇强度大幅度提高.裂纹愈合机理主要为扩散作用及材料表面的氧化反应.材料表面反应物层的微观形貌及热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抗弯强度的提高幅度.热处理引起的应力松弛也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但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气孔会引起材料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须 碳化钛颗粒 氧化铝 热处理 裂纹愈合 抗弯强度 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碳化硅结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敬忠 高积强 金志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1-14,18,共5页
采用有机泡沫体浸渍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骨架结构且气孔相互连通的碳化硅多孔陶瓷预制体,使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三维碳化硅结构增强的金属铝基复合材料,同时探讨了无压浸渗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用XRD、SEM、光学显维镜研究了预... 采用有机泡沫体浸渍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骨架结构且气孔相互连通的碳化硅多孔陶瓷预制体,使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三维碳化硅结构增强的金属铝基复合材料,同时探讨了无压浸渗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用XRD、SEM、光学显维镜研究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金相组成及显维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金属熔体中引入合金元素Si和Mg等元素能破坏氧化铝膜,缩短无压浸渗过程的孕育期。浸渗温度越高,浸渗速度就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 金属熔体 硅结构 氧化铝膜 合金元素 铝基复合材料 气孔 增强 制备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Al_2O_3/BN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永利 张久兴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8-250,共3页
通过原位化学包覆工艺制备的可加工Al2O3/BN纳米复合材料,其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Al2O3基体材料.热震温差ΔTc从195℃提高到约395℃,抗热震损伤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高的抗热震断裂性能源于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大幅下降和保持了较高的强度;... 通过原位化学包覆工艺制备的可加工Al2O3/BN纳米复合材料,其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Al2O3基体材料.热震温差ΔTc从195℃提高到约395℃,抗热震损伤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高的抗热震断裂性能源于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大幅下降和保持了较高的强度;而优良的抗热震损伤性能则是因为具有弱层间结合的BN易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屏蔽了热弹性应变能,从而使热震裂纹趋向于准静态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Al2O3 H-BN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对三维碳纤维编织体/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1 位作者 金志浩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从自制的SiO2和SiC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出发,采用溶胶浸渍-原位分解法得到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涂层/Al2O3陶瓷复合材料.采用等温氧化失重、XRD、SEM、电子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编织体抗氧化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从自制的SiO2和SiC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出发,采用溶胶浸渍-原位分解法得到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涂层/Al2O3陶瓷复合材料.采用等温氧化失重、XRD、SEM、电子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编织体抗氧化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涂层可明显提高碳纤雏编织体的抗氧化性能;梯度SiC涂层可明显改善纤维与陶瓷颗粒的界面结合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和弹性模量分别增加5~10倍,材料的断裂呈层间紧密的复合断裂;裂纹扩展和断口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为Cf的拔出、桥接和诱导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碳/陶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性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热处理制度对新型牙科云母基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娜 陈吉华 +5 位作者 马新沛 李光新 赵英华 杨茂举 韩云杰 孙翔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新型牙科云母玻璃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探讨该材料适用于牙科的最佳热处理制度。方法:将材料分为7组,采用一段晶化法,分别按照不同晶化温度/不同晶化时间进行热处理。测量其三点弯曲强度,并进行X射线衍... 目的:分析不同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新型牙科云母玻璃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探讨该材料适用于牙科的最佳热处理制度。方法:将材料分为7组,采用一段晶化法,分别按照不同晶化温度/不同晶化时间进行热处理。测量其三点弯曲强度,并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随晶化温度升高,晶化时间延长,弯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680℃晶化2h弯曲强度可达到173.68MPa。结论:该材料有优异的加工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牙科全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陶瓷 可切削陶瓷 热处理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基结构陶瓷材料裂纹自愈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丁厚福 金志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59,共5页
陶瓷材料对裂纹的敏感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裂纹愈合处理可以恢复材料强度,提高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综述了Al_2O_3基结构陶瓷材料裂纹自愈合研究进展,对Al_2O_3基陶瓷材料裂纹愈合机理,裂纹愈合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裂纹愈合后材... 陶瓷材料对裂纹的敏感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裂纹愈合处理可以恢复材料强度,提高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综述了Al_2O_3基结构陶瓷材料裂纹自愈合研究进展,对Al_2O_3基陶瓷材料裂纹愈合机理,裂纹愈合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裂纹愈合后材料的相关性能变化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与分析,并对Al_2O_3基结构陶瓷材料裂纹愈合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基结构陶瓷材料 裂纹 自愈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xide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敬忠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52,共7页
Lanxide熔融金属直接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通过用预制体 (颗粒、晶须、纤维等 )增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体积稳定性、断裂韧性和强度 ,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Lanxide 陶瓷基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熔融金属直接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材料的氧化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10
作者 高朋召 王献忠 +2 位作者 王红洁 金志浩 肖汉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2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TG-DTG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完整性的影响,并对涂层/编织体材料(CB)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2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TG-DTG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完整性的影响,并对涂层/编织体材料(CB)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涂层均匀完整,与纤维表面结合良好;等温条件下,材料失重低于70%时,定温下,其失重率与氧化时间呈线性关系,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材料的氧化过程随温度升高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反应控制,第2阶段为扩散和反应共同控制,分界点为600℃;非等温条件下,材料的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浸渍法 三维碳纤维编织体 氧化动力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稳态材料的超长应力平台现象及分析
11
作者 张旺峰 卢正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2年第6期3-5,12,共4页
研究了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率对应力平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率增加,应力平台长度εL增加,平台长度占总应变的比例β也随之增加,并在高应变率时演化为平台长度近20%,平台长度占总应变比例约40%的超长应力平台,如此长的... 研究了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率对应力平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率增加,应力平台长度εL增加,平台长度占总应变的比例β也随之增加,并在高应变率时演化为平台长度近20%,平台长度占总应变比例约40%的超长应力平台,如此长的应力平台与高应变率时应变锈发马氏体转变速率d/f/dε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态材料 应变率 超长应力平台 Twin试样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陶瓷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蔡宁 马荣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3-768,共6页
研究了木材制备SiC陶瓷的反应过程及熔融硅与多孔木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木材制得的SiC陶瓷的最终组织取决于渗硅处理温度.较低温度下形成碳化硅多孔材料,较高温度下形成 Si/SiC复相致密材料.分析指出,木材制备 S... 研究了木材制备SiC陶瓷的反应过程及熔融硅与多孔木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木材制得的SiC陶瓷的最终组织取决于渗硅处理温度.较低温度下形成碳化硅多孔材料,较高温度下形成 Si/SiC复相致密材料.分析指出,木材制备 SiC陶瓷中 Si/C反应的大致过程为:熔融硅沿木炭毛细管壁上升,同时与接触的碳反应形成碳化硅,碳化硅层不断向碳层推进直至多孔碳骨架完全转化为碳化硅.生成的碳化硅在反应后期会发生再结晶,最终组织形态表现为多边形大颗粒碳化硅分布在自由硅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反应机理 显微组织 碳化硅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海云 乔冠军 +1 位作者 高积强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9,74,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可加工玻璃陶瓷、石墨系复相陶瓷、h-BN系纳米复相陶瓷、可加工层状复相陶瓷、可加工多孔陶瓷、稀土磷酸盐系复相陶瓷和Mn+1AXn化合物等7种可加工陶瓷的制备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可加工 纳米 复相陶瓷 可加工陶瓷 陶瓷研究 纳米复相陶瓷 玻璃陶瓷 多孔陶瓷 制备机理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Cr9Mo1VNbN耐热钢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朱丽慧 赵钦新 +1 位作者 顾海澄 陆燕荪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26,共4页
通过对10Cr9Mo1VNbN耐热钢蠕变前后显微组织的观察,发现10Cr9Mo1VNbN钢的强化机理为析出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碳化物稳定下的亚结构强化,其中Nb、V(C,N)的析出强化对10Cr9Mo1VNbN... 通过对10Cr9Mo1VNbN耐热钢蠕变前后显微组织的观察,发现10Cr9Mo1VNbN钢的强化机理为析出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碳化物稳定下的亚结构强化,其中Nb、V(C,N)的析出强化对10Cr9Mo1VNbN钢的持久强度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显微组织 强化机理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涂层制备工艺对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9-854,共6页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_2涂层。实验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硝酸处理后,再采用粘度为0.01~0.012(Pa·s)、分子生长模式为线性的溶胶浸渍,当涂层厚度为...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_2涂层。实验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硝酸处理后,再采用粘度为0.01~0.012(Pa·s)、分子生长模式为线性的溶胶浸渍,当涂层厚度为0.5μm左右时,浸渍试样抗氧化性能好,完全氧化失重温度为900℃,较之原始编织体提高300℃。涂层过厚或过薄,编织体抗氧化性能下降,这是由于涂层在纤维表面分布不均匀或与纤维表面结合性较差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浸渍法 三维碳纤维编织体 SiO2涂层 分子生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热压技术对新型玻璃陶瓷微观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富 陈吉华 +2 位作者 高婧 马新沛 李光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92-1195,共4页
实验的目的是分析牙科热压技术对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微观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对Li2O-SiO2-K2O-Al2O3-ZrO2-P2O5玻璃系统进行晶化热处理,应用牙科热压技术制备化学稳定性测试试件。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压前后玻璃陶瓷的物相组成... 实验的目的是分析牙科热压技术对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微观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对Li2O-SiO2-K2O-Al2O3-ZrO2-P2O5玻璃系统进行晶化热处理,应用牙科热压技术制备化学稳定性测试试件。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压前后玻璃陶瓷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结构,根据ISO6872标准测试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热压前后玻璃陶瓷的晶相组成均以二硅酸锂(Li2Si2O5)为主,热压后,主峰强度增高,晶体尺寸增大,并且呈现沿热压方向的定向排列趋势。热压前后玻璃陶瓷的化学稳定性均符合ISO6872标准要求,热压组试件对化学腐蚀有较强的抵抗性。牙科热压技术能够改变实验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二硅酸锂 化学稳定性 热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冲击接触载荷下高锰钢组织形态与加工硬化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云华 付永红 +2 位作者 王发展 杨军亚 朱金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7,共3页
滑移和孪生仍然是高能量冲击接触载荷下高锰钢变形的方式;位错、孪晶、微晶和非晶态组织是高锰钢变形的主要组织形态,位错胞是高锰钢在冲击载荷下特有的亚结构;高密度变形条带相互交叉、阻滞或截割,使奥氏体组织严重细化,变为微晶... 滑移和孪生仍然是高能量冲击接触载荷下高锰钢变形的方式;位错、孪晶、微晶和非晶态组织是高锰钢变形的主要组织形态,位错胞是高锰钢在冲击载荷下特有的亚结构;高密度变形条带相互交叉、阻滞或截割,使奥氏体组织严重细化,变为微晶甚至是纳米晶,同时发生严重的点阵畸变,使晶体的自由能升高,晶体变成非晶态,微晶与非晶态的产生是高能量冲击载荷下,高锰钢加工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加工硬化 冲击载荷 冲击试验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N/BN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海云 王雯 +2 位作者 高积强 乔冠军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6-180,共5页
采用尿素与硼酸的反应,在850℃氮气氛下,合成了纳米BN包裹的AlN粉料,通过TEM观察,BN粒径为20-30nm.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h-BN包裹的AlN/BN复相陶瓷,SEM/TEM观察,h-BN呈细针状,针长100-400nm,针宽为30-50nm.当h-BN含量〉2... 采用尿素与硼酸的反应,在850℃氮气氛下,合成了纳米BN包裹的AlN粉料,通过TEM观察,BN粒径为20-30nm.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h-BN包裹的AlN/BN复相陶瓷,SEM/TEM观察,h-BN呈细针状,针长100-400nm,针宽为30-50nm.当h-BN含量〉20wt%时,其硬度显著降低,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 ALN 纳米BN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氧化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331,共9页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简称:RB)的纤维表面制得SiC涂层,通过 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SiC涂层均匀性 的影响,并对SiC涂层/碳纤维编织体(简称:CB)材料在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氧化...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简称:RB)的纤维表面制得SiC涂层,通过 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SiC涂层均匀性 的影响,并对SiC涂层/碳纤维编织体(简称:CB)材料在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氧化反应的 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涂层均匀、完整地涂覆于编织体内外各纤维表 面;材料等温氧化反应的机理为第一阶段反应控制,第二阶段扩散和反应共同控制;材料的非 等温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氧化机理为随机成核,氧化动力学参数为:lgA=9.615min-1; Ea=201.73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法 三维碳纤维编织体 非等温热重分析 氧化动力学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低锑铅合金的时效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靓 周根树 +1 位作者 李党国 郑茂盛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分析比较合金的室温时效强度、硬度和延伸率,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和断口形貌,测试固溶温度对于合金时效硬度的影响,研究低锑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稀土的低锑合金较普通低锑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 通过分析比较合金的室温时效强度、硬度和延伸率,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和断口形貌,测试固溶温度对于合金时效硬度的影响,研究低锑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稀土的低锑合金较普通低锑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性,时效对低锑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固溶处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稀土铅锑合金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低锑铅合金 稀土 力学性能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