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96
1
作者 赵冬梅 董企铭 +2 位作者 刘平 金志浩 黄金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铜合金框架材料研究、生产现状,叙述了开发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基本原理及制备方法,并对国内外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评述了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 强化 导电率 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39,共5页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PV/W和纤维强度转化率都达到最高,其值分别达到了60km和90%,但其容器的环向变形较F-12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PBO纤维 缠绕成型 压力容器 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MB15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郗雨林 张文兴 +1 位作者 柴东琅 王秀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 Si C颗粒及晶须增强 MB15镁基复合材料的试样 ,借助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结构及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 ,比较了 Si C颗粒和晶须对 MB15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i C颗粒和晶须能显著提高 MB15...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 Si C颗粒及晶须增强 MB15镁基复合材料的试样 ,借助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结构及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 ,比较了 Si C颗粒和晶须对 MB15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i C颗粒和晶须能显著提高 MB15镁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弹性模量 ,且 Si C晶须的作用比 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冬云 乔冠军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6,共7页
层状复合陶瓷材料是目前陶瓷增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陶瓷增韧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特点以及主要韧化机制,综述了几种不同体系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国内外研... 层状复合陶瓷材料是目前陶瓷增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陶瓷增韧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特点以及主要韧化机制,综述了几种不同体系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探讨了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弱点及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 陶瓷材料 研究进展 韧化 陶瓷 增韧 结构设计 制备 力学性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金刚石膜在口腔医学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延 姚月玲 +4 位作者 朱晓瑜 张冬梅 陈刚 钟科 黎永钧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带过滤的阴极真空等离子电弧镀膜技术,对口腔牙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及纯钛材料进行了表面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改性处理,获得了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PMMA树脂和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纯钛口腔牙用材料。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 采用带过滤的阴极真空等离子电弧镀膜技术,对口腔牙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及纯钛材料进行了表面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改性处理,获得了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PMMA树脂和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的纯钛口腔牙用材料。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考察了非晶金刚石膜的生物相容性。采用HA-1型涂层附着力划痕试验仪研究了非晶金刚石膜与PMMA树脂和与纯钛的结合力及镀覆非晶金刚石膜PMMA树脂和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纯钛的耐磨性能。在人工唾液中模拟口腔环境进行电化学分析测试了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纯钛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借助SEM观察了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纯钛材料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显示:非晶金刚石膜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溶血率为3.08%,短期全身毒性试验为阴性;PMMA树脂经极化预处理后可镀覆结合力为(10.86±0.79)N的非晶金刚石膜;镀覆非晶金刚石膜纯钛表面自腐蚀电位和过钝化电位正移。表明非晶金刚石膜作为生物材料,其生物安全性、耐腐蚀性及镀膜结合强度达到口腔医用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金刚石膜 牙科材料 生物相容性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度 ,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 ,容器内外层树脂含量分布更为均匀后 ,容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壳体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粘接 树脂含量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郗雨林 张文兴 +1 位作者 柴东琅 王秀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26,共3页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 Si 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工艺问题。研究对比了基体 Mg粉的形状和新旧程度、粉末冶金时混料方式和热压工序对镁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烘粉处理后 ,Mg粉的新旧程度对复...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 Si 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工艺问题。研究对比了基体 Mg粉的形状和新旧程度、粉末冶金时混料方式和热压工序对镁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烘粉处理后 ,Mg粉的新旧程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无明显影响 ;与粒状 Mg粉相比 ,片状 Mg粉对应的屈服强度有所提高 ;和普通混粉方式相比 ,球磨混粉的伸长率略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碳化硅 镁基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及颗粒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金志浩 王永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5-18,共4页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与抗循环热震性能。材料增韧效果的差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震性 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 晶须 颗粒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中间层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3 位作者 裴怡 吴相省 李思玉 刘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8-31,共4页
为防止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焊缝中心区域出现增强相偏聚,归纳总结了5种中间层设计的改进方法:(1)适当减小中间层厚度;(2)采用合金型中间层;(3)加覆(镀)阻挡层;(4)中间层材质的优化;(5)减少液态金属的挤出量。评述了各种方法的... 为防止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焊缝中心区域出现增强相偏聚,归纳总结了5种中间层设计的改进方法:(1)适当减小中间层厚度;(2)采用合金型中间层;(3)加覆(镀)阻挡层;(4)中间层材质的优化;(5)减少液态金属的挤出量。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过渡液相扩散焊 中间层 颗粒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二硫化钼粉末冶金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上官宝 张永振 +3 位作者 邢建东 孙乐民 陈跃 胡道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3,共3页
将MoS2粉末与铜粉、镍粉、铁粉、铅粉均匀混合后冷压并经880℃烧结,制备了Cu-10%MoS2和Cu-20%MoS22种销试样。以铬青铜QCr0.5为盘试样,采用自制的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铜-二硫化钼粉末冶金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将MoS2粉末与铜粉、镍粉、铁粉、铅粉均匀混合后冷压并经880℃烧结,制备了Cu-10%MoS2和Cu-20%MoS22种销试样。以铬青铜QCr0.5为盘试样,采用自制的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铜-二硫化钼粉末冶金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有电流条件下,加入MoS2可显著降低铜基粉末冶金/铬青铜配副的摩擦因数和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磨损率,10%和20%MoS2含量的粉末冶金试样的磨损率相差不显著,20%MoS2含量的摩擦因数在高速时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铜-二硫化钼粉末冶金 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反应自熔制备Mg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郗雨林 柴东朗 +1 位作者 张文兴 曹利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0,共4页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低温反应自熔制备了10vol%钛合金(Ti-6Al-4V)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对其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低温反应自熔制备了10vol%钛合金(Ti-6Al-4V)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对其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细小、增强体和合金元素分布均匀、基体镁颗粒间的氧化膜得到了有效的破碎和分散,同时,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明显高于粉末冶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钛合金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低温反应自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摩擦性能与摩擦表面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青华 邓红兵 +2 位作者 肖志超 苏君明 彭志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0-434,共5页
金相显微分析炭/炭复合材料试样的热解炭结构,测试不同试样的硬度和石墨化度值,在国产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模拟飞机正常刹车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摩擦后的表面及磨屑进行形貌观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定性地分析表面... 金相显微分析炭/炭复合材料试样的热解炭结构,测试不同试样的硬度和石墨化度值,在国产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模拟飞机正常刹车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摩擦后的表面及磨屑进行形貌观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定性地分析表面的摩擦膜,研究摩擦性能与摩擦表面状态的联系。结果表明:经过1600℃热处理后,炭/炭复合材料无法获得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碳微晶结构的缺陷和表面膜的不完整性,导致了明显的氧化及吸附的产生。2650℃热处理后,粗糙层(RL)结构热解炭具有更好的延展性,易于形成连续致密的具有自润滑效应的摩擦膜,但是更大程度上,增大了摩擦过程中的有效接触面积,碳结构的完整性及表面膜的实体完整性提高,与A试环相比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树脂炭补增密技术的双元炭基体试环,摩擦膜实体完整连续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应了更少的氧化及吸附,表现出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摩擦膜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导弹战斗部用钛合金的研究看材料的开发 被引量:7
13
作者 葛鹏 赵永庆 周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6-28,共3页
从高速冲击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导弹战斗部同目标撞击时的因素,讨论了层状结构的钛合金用作高速半穿甲战斗部的可能性,进而表述了服役效能在材料开发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 高速冲击动力学 钛合金 服役效能 导弹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海成 刘桂武 +5 位作者 乔冠军 肖志超 赵大明 彭志刚 侯卫权 苏君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7-631,659,共6页
本文制备了四种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分析了材料成型结构、基体炭类型、处理温度以及材料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整体毡结构导热系数最大,薄毡粘接结构导热系数最小,而厚毡粘接和薄毡与厚毡交替铺层结构的导热系数介于两... 本文制备了四种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分析了材料成型结构、基体炭类型、处理温度以及材料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整体毡结构导热系数最大,薄毡粘接结构导热系数最小,而厚毡粘接和薄毡与厚毡交替铺层结构的导热系数介于两者之间。树脂炭基体的炭/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小于热解炭基体的导热系数。对于薄毡粘接结构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呈上升的趋势。同样,薄毡粘接结构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随着密度的增大,导热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炭 炭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 高温处理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开平 周敬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51,共4页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UP)复合材料制备中纤维松解、表面处理、纤维用量、增稠剂和炭黑的加入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与短切玻璃纤维 /UP复合材料进行了比...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UP)复合材料制备中纤维松解、表面处理、纤维用量、增稠剂和炭黑的加入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与短切玻璃纤维 /UP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发现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密度稍大 ,常态体积电阻稍小 ,硬度接近 ,表面电阻及沸煮后的体积电阻值则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填充PP材料中颗粒分布分形特征及其与冲击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涛 雷华 +1 位作者 于杰 金志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5-139,共5页
考察了滑石粉填充 PP材料颗粒分布的分形特征 ,提出了用分形维数 D定量描述复合材料第二相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 ,通过对比 D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发现不同填充体系均存在一临界 Dc 值 ,在此分形维数下冲击强度发生转折。同时 ,通过测... 考察了滑石粉填充 PP材料颗粒分布的分形特征 ,提出了用分形维数 D定量描述复合材料第二相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 ,通过对比 D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发现不同填充体系均存在一临界 Dc 值 ,在此分形维数下冲击强度发生转折。同时 ,通过测定材料冲击断面的粗糙度参量 Rs,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滑石粉 分形分布 颗粒填充 断面粗糙度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调节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辉 马轩祥 +2 位作者 付涛 张玉梅 张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RGD对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RGD的粘附肽RGDC共价结合在试件表面 ,建立RDGC和空白对照组。接种小鼠原代成骨细胞 ,分别收集培养第 10 ,15 ,2 1天的细胞 ,提取... 目的 :观察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RGD对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RGD的粘附肽RGDC共价结合在试件表面 ,建立RDGC和空白对照组。接种小鼠原代成骨细胞 ,分别收集培养第 10 ,15 ,2 1天的细胞 ,提取总RNA ,Nor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果 :RGD组第 15天即开始出现明显的骨钙素基因表达 ,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出现在第 2 1天。结论 :材料表面固定RGD有促进骨钙素基因表达 ,影响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肽 骨钙素 RNA印迹法 生物材料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对SiC-Si复相陶瓷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魁 桑可正 +1 位作者 金志浩 李鹤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SiC颗粒级配的方法形成了SiC-Si复相陶瓷材料,研究颗粒级配SiC-Si的组织结构及其对SiC-Si复相陶瓷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iC颗粒级配方法能明显改善SiC-Si复相陶瓷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粗细颗粒间的级配具有相互强化... 采用SiC颗粒级配的方法形成了SiC-Si复相陶瓷材料,研究颗粒级配SiC-Si的组织结构及其对SiC-Si复相陶瓷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iC颗粒级配方法能明显改善SiC-Si复相陶瓷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粗细颗粒间的级配具有相互强化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光滑摩擦表面的获得与稳定;同时可提高复相陶瓷对断裂磨损的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陶瓷材料 颗粒级配 摩擦性能 细颗粒 磨损性能 干摩擦 强化 摩擦表面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挤出成型工艺与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媛 高积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挤出成型在各种陶瓷成型工艺中被认为是最合适生产等截面制品的低成本工艺。挤出成型可以在低温、低压下由陶瓷粉体混合物挤出长的线材、管材或片材。近年来 ,挤出成型在陶瓷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的研究与开... 挤出成型在各种陶瓷成型工艺中被认为是最合适生产等截面制品的低成本工艺。挤出成型可以在低温、低压下由陶瓷粉体混合物挤出长的线材、管材或片材。近年来 ,挤出成型在陶瓷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各种挤压浆料的制备、挤压新工艺的应用开发 ,对挤压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以及理论对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挤出成型 复合材料 挤压浆料 制备 无机粘结剂 复合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N复合SiC材料的抗热震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刚宾 张战营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将分析纯H3BO3、CO(NH2)2按物质的量比为1:2.5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过程中按质量分数为80%加入平均粒径0.2μm的β-SiC,在850℃氮气中(纯度99.99%,压力为0.92—0.93MPa)反应15h制得纳米BN复合SiC粉体,然后在0.92~0.93... 将分析纯H3BO3、CO(NH2)2按物质的量比为1:2.5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过程中按质量分数为80%加入平均粒径0.2μm的β-SiC,在850℃氮气中(纯度99.99%,压力为0.92—0.93MPa)反应15h制得纳米BN复合SiC粉体,然后在0.92~0.93MPaN2气氛中以30MPa轴向压力于1750~1800℃保压0.5~1h热压烧结上述粉体,制成纳米BN复合SiC试样,采用三点弯曲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纳米BN复合SiC材料的抗热震性。结果表明:在SiC材料中引入纳米BN,一方面可以降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抗热震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基体SiC与第二相六方氮化硼(h-BN)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热失配作用导致h—BN晶粒发生晶间脱层,在复相陶瓷材料内产生许多微孔,这些微孔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高温引起的热膨胀作用,从而极大地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氮化硼 碳化硅 抗热震性 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