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新凤 邓秀玲 汪南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受体是配体依赖的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近年发现,维生素D参与心脏肥厚、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简要综述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关键词 维生素D 心脏肥厚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参蛋白在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选择
2
作者 刘佳 张小玉 +7 位作者 张依曼 王飞 来宝长 张俊 乌仁塔娜 郑晓晖 田红燕 殷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146,共11页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高原肺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粘着斑蛋白(vinculin)、α微管蛋白(α-tubulin)、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EIF5)、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应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BEAS-2B)和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进行缺氧诱导损伤模型的建立,TUNEL染色明确细胞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缺氧8 h、24 h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GAPDH表达量在低压低氧8 h、24 h和72 h组较常氧组升高,其中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量较常氧组显著升高。在成功建立BEAS-2B和HUVECS缺氧8 h、24 h和48 h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BEAS-2B内参蛋白β-actin和GAPDH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24 h组vinculin、α-tubulin、EIF5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HUVCES内参蛋白vinculin和α-tubulin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8 h后EIF5、β-actin和GAPDH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缺氧48 h后表达增高。结论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组织损伤,进行Western blot时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的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参选择;体外应用肺组织最主要的BEAS-2B和HUVECS等细胞诱导缺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的表达量在缺氧后皆有所变化,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肺损伤 内参蛋白 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低氧诱导心肌损伤小鼠模型免疫印迹实验内参蛋白的选择
3
作者 张小玉 张依曼 +4 位作者 刘佳 来宝长 乌仁塔娜 田红燕 殷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4-694,共11页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体外应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AMCMs)建立低氧12和24 h损伤模型,TUNEL染色确定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上述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低压低氧24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EIF5、β-actin、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量一致;α-tubulin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平原对照组表达一致,低压低氧72 h组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下降;而GAPDH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成功建立低氧12和24 h诱导AMCMs损伤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vinculin、α-tubul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在低氧12 h组和低氧24 h组较常氧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急性高原低压低氧和体外低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进行Western Blot时,EIF5和β-actin可作为合适的内参蛋白选择,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心肌细胞损伤 免疫印迹实验 内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恩岐 范江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5-575,共11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ASCVD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本文回顾了ASCVD流行概况以及A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总结了ASCVD危险因素和新的生物标记。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作者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ASCVD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本文回顾了ASCVD流行概况以及A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总结了ASCVD危险因素和新的生物标记。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作者认为C反应蛋白是ASCVD marker而不是maker。基因敲除家兔模型制作成功,对研究人类ASCVD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讨论了美国ACC/AHA最新颁布的《2013版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ASCVD风险指南》中他汀治疗降低血脂方案对中国人的启示,并提出当他汀单独使用不能满足抗ASCVD效果时,他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一种有效防治ASCVD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 幼儿 病理 家兔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鼠心肌细胞腺病毒转染及缺氧/复氧诱导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笑汝 姚新叶 +7 位作者 刘佳 张小玉 张依曼 来宝长 马强 王一东 田红燕 殷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43,共9页
目的 采用非Langendorff方法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adult mouse cardiomyocytes, AMCMs),并建立腺病毒转染及缺氧/复氧诱导细胞损伤模型,为应用AMCMs进行心肌缺血体外实验的研究提供便捷、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系统方法。方法 应用非Lange... 目的 采用非Langendorff方法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adult mouse cardiomyocytes, AMCMs),并建立腺病毒转染及缺氧/复氧诱导细胞损伤模型,为应用AMCMs进行心肌缺血体外实验的研究提供便捷、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系统方法。方法 应用非Langendorff方法分离AMCMs,观察贴壁后2、24、48及72 h细胞的形态,计算存活率,并应用α-actin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CMs完整性;应用腺病毒转染AMCMs,观察并统计转染36、48 h后的转染效率;通过缺氧45 min/复氧24 h,进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统计PI阳性细胞率以明确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结果 与AMCMs贴壁后2 h相比,贴壁后24和48 h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下降,贴壁后72 h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AMCMs细胞结构完整,可进行腺病毒转染,36和48 h转染效率分别可达82.07%±0.60%和82.84%±1.18%;缺氧/复氧诱导AMCMs可成功建立细胞损伤模型,PI染色阳性细胞达42.28%±3.10%。结论 本研究应用非Langendorff方法分离培养的AMCMs,细胞存活率高,并建立腺病毒转染和缺氧/复氧诱导细胞损伤模型,为体外建立AMCMs基因修饰、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系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CMs提取 腺病毒转染 缺氧/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成大欣 张勤 +2 位作者 芦红茹 刘合芳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总结死亡率、死因及变化规律。结果 (1)8 869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108例,死亡率1.22%,可避免死亡率0.86%;可避免死亡比71.29%。(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012-2016年,我院住院新生儿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窒息。早产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3)我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2年2.02%下降至2016年1.09%。败血症由2012-2015年间首位死因,下降至2016年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为2016年首位死因,窒息为第2位;先天畸形由前3位死因下降至5位以后。结论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控制感染性疾病是降低住院新生儿可避免死亡率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新生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赵四海 朱虹 +4 位作者 陈宏列 白亮 成大欣 范江霖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家兔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家兔,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家兔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家兔,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探讨。结果优化了转基因家兔制作过程,通过对比发现注射卵泡刺激素方案优于注射孕马血清方案,更易获得较多数量的受精卵。PCR检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获得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结论通过成功制作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建立了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同时为研究尾加压素Ⅱ生物学功能和其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转基因 家兔 影响因素 显微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转基因家兔制作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守翠 成大欣 +5 位作者 赵四海 陈玉龙 王晓靖 白亮 范江霖 刘恩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转基因家兔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CETP转基因家兔,利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CETP活性鉴定试剂盒鉴定模型家兔中人CETP转基因的表达和活性... 目的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转基因家兔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CETP转基因家兔,利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CETP活性鉴定试剂盒鉴定模型家兔中人CETP转基因的表达和活性。结果 PCR检验结果显示成功获得CETP转基因家兔,转基因主要在肝脏特异性表达,其血浆CETP活性相对于非转基因家兔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人CETP的转基因家兔,为研究CETP功能和其参与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提供了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转基因 家兔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9对冷刺激诱导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关华 常换换 +5 位作者 李向宇 王雪 郜扬 郝军军 郭锋伟 师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 探究过表达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冷刺激诱导后小鼠棕色脂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CTRP9组),分别注射Ad-GFP、Ad-CTRP9腺病毒。两组小鼠经普通饮... 目的 探究过表达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冷刺激诱导后小鼠棕色脂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CTRP9组),分别注射Ad-GFP、Ad-CTRP9腺病毒。两组小鼠经普通饮食饲喂7 d后再置于4℃环境中冷刺激10 h,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棕色脂肪标志性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在冷刺激诱导下过表达CRTP9,棕色脂肪中碘化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2(Dio2)的mRNA水平升高(P<0.01),棕色脂肪细胞标志基因(UCP-1、PGC-1α、PRDM16和ARβ3)、脂质合成与分解相关基因(PPARγ、HSL和ATGL)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d-GFP组相比,经冷刺激诱导后Ad-CTRP9组解偶联蛋白1(UCP-1)蛋白表达升高,而脂肪分解相关蛋白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表达下降(P<0.05)。结论 在寒冷环境下,过表达CTRP9促进UCP-1蛋白在棕色脂肪组织中蓄积,上调甲状腺激素信号相关基因Dio2表达,并抑制三酰甘油水解以维持体温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刺激 CTRP9 棕色脂肪 UCP-1 AT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肝脏高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制作及鉴定分析
10
作者 关华 郑慧媛 +2 位作者 刘恩岐 徐礼鲜 余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8-332,共5页
目的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SFRP4)的转基因小鼠,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SFRP4转基因小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技术鉴定模型小鼠中SFRP4转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结果显示,成... 目的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SFRP4)的转基因小鼠,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SFRP4转基因小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技术鉴定模型小鼠中SFRP4转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结果显示,成功获得SFRP4转基因小鼠,SFRP4转入基因主要在肝脏中表达,肝脏组织中SFRP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与野生型同窝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SFRP4的转基因小鼠,为研究SFRP4基因功能和参与代谢性疾病的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 转基因小鼠 血浆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