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1
作者 谭鸿强 张建明 +5 位作者 杨娟 赵一鹤 李大海 王久洪 李支康 赵立波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8,共17页
液体推进剂混入气泡会对发动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熄火,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检测液体推进剂中的气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液体推进剂中气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对现有气... 液体推进剂混入气泡会对发动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熄火,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检测液体推进剂中的气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液体推进剂中气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对现有气泡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讨论,指出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在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的优势。详细阐述了超声波多普勒、超声波衰减、超声波层析的气泡测量原理,并总结了超声气泡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气泡形成和发展、现有气泡检测方法、超声波气泡检测技术等的介绍和展望,为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技术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气泡检测 超声波检测 超声气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力学性能强化及典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广照 贾博清 +5 位作者 王斌 王佳翔 芦继健 赵康 李支康 赵立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8,共14页
水凝胶在生物医学、脑机接口、传感器、制动器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水凝胶在面对不同应用环境时仍存在力学性能上的挑战,包括易发生拉伸断裂、塑性变形以及疲劳破坏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增强水凝胶的... 水凝胶在生物医学、脑机接口、传感器、制动器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水凝胶在面对不同应用环境时仍存在力学性能上的挑战,包括易发生拉伸断裂、塑性变形以及疲劳破坏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增强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本研究对当前不同组分水凝胶所具备的力学性能以及多种力学强化水凝胶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水凝胶的成分构成进行了介绍,包括天然聚合物水凝胶和合成聚合物水凝胶等。进而,通过系统总结不同水凝胶的力学特性和强化方式,深入剖析了抗拉强度、黏接强度和疲劳阈值等力学性能的优化途径。最后,指明了具有优秀力学性能水凝胶相应的应用场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综述提供了水凝胶力学性能提升的多元化视角和解决方案,为设计特定需求的新型水凝胶材料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力学性能 组成成分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温度模型库分段式加权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兵 苏文超 +2 位作者 魏翔 白金峰 蒋庄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3-419,共7页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常用的热误差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的模型库分段式加权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以UPM120型数控铣床为实验对象,通过跨季度的7批次数据,完成了环境温度15~35℃的分段式加权模型建模和预测精度分...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常用的热误差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的模型库分段式加权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以UPM120型数控铣床为实验对象,通过跨季度的7批次数据,完成了环境温度15~35℃的分段式加权模型建模和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变化在5℃以内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分布滞后模型、灰色理论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将其作为分段式加权模型库中的基础模型。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小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段式加权模型预测精度为1.39μm;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其预测精度为1.51μm,均远高于单一环境温度样本的回归模型、多环境温度样本的回归模型和泛化能力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环境温度 分段式加权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数字射线检测分区及透照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兵 李章兵 陈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9,共9页
针对传统叶片数字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分区不合理、检测效率低、容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叶片数字射线检测分区及透照参数确定方法。在叶片设计模型未知的情况下,采用近似算法获得叶片在平板探测器上的投影面积与转台转动角度的变化... 针对传统叶片数字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分区不合理、检测效率低、容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叶片数字射线检测分区及透照参数确定方法。在叶片设计模型未知的情况下,采用近似算法获得叶片在平板探测器上的投影面积与转台转动角度的变化关系,以叶片投影面积最大时的方向作为透照方向,结合检测设备的几何参数以及焦距对透照图像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焦距。通过分析不同曝光量下平板探测器的响应情况,获取了平板探测器的线性响应灰度区间。以控制各分区透照图像的灰度值在平板探测器的线性响应灰度区间内为原则,实现了叶片的分区。所提方法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中存在的分区不合理、检测效率低、容易漏检等问题。通过实验对传统方法和所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传统方法中分区1和分区4的部分区域灰度值过高,分区4和分区5的部分区域灰度值过低,可能造成缺陷的漏检,而所提方法不存在此问题;所提方法获得的透照图像中除分区4外,其他各分区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叶片 数字射线 分区 透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延时叠加的激光诱导声表面波成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兵 唐涛 秦峰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3,共8页
激光诱导声表面波损伤成像是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的难点之一,存在成像分辨率低、成像效果差、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采用二维延时叠加成像算法提高成像质量。首先通过实验和仿真手段对激光超声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信号进行... 激光诱导声表面波损伤成像是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的难点之一,存在成像分辨率低、成像效果差、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采用二维延时叠加成像算法提高成像质量。首先通过实验和仿真手段对激光超声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信号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改进激光诱导声表面波的成像算法。本文设置具有深度梯度的矩形裂纹缺陷和圆形缺陷,通过激光超声扫描平台对缺陷进行扫描检测并成像,图像清晰地反映了两种类型缺陷的形貌。成像结果表明二维延时叠加成像算法的分辨能力较能量法有显著的提高,半峰全宽不超过0.3 mm,对圆形缺陷半径与矩形裂纹长度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4 mm,并且对缺陷深度也有一定的测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声表面波 无损检测 延时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医疗器械快速灭菌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研究
6
作者 李兵 辛朝 +2 位作者 尚中昱 李昂 姜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71,共10页
现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存在放电范围小、放电电压高等局限性,不适用于大尺寸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本文研制了一种灭菌装置,在较低击穿电压下(大气压氦气325 V,大气压空气585 V)产生了大面积等离子体,且创新性地在印刷电路板上实现了气体... 现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存在放电范围小、放电电压高等局限性,不适用于大尺寸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本文研制了一种灭菌装置,在较低击穿电压下(大气压氦气325 V,大气压空气585 V)产生了大面积等离子体,且创新性地在印刷电路板上实现了气体放电。通过COMSOL等离子体仿真以及实际放电实验,同时实现了低气压与大气压环境下的均匀辉光放电,放电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气压在-70~-50 kPa范围内,击穿电压值最低。通过灭菌实验,验证了此灭菌装置产生等离子体的灭菌效能,并对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灭菌实验结果表明:电源频率是影响灭菌效果的最关键因素,灭菌时间其次,氦气气压对灭菌效果影响最小。对于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6 min即可达到完全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低温等离子体 气体放电 放电特性 消毒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场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立乾 胡忠强 +9 位作者 关蒙萌 吴金根 仙丹 王琛英 毛琦 王志广 周子尧 田边 蒋庄德 刘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17,共13页
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传感技术与标准CMOS电路工艺高度兼容,相比传统的霍尔元件、互感线圈及各向异性磁阻等传感器,在灵敏度、功耗、体积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在... 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传感技术与标准CMOS电路工艺高度兼容,相比传统的霍尔元件、互感线圈及各向异性磁阻等传感器,在灵敏度、功耗、体积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在电流计量、汽车工业、罗盘导航、生物检测及无损探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和总结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各类巨磁阻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及核心结构,这些研究可以为开发磁敏传感器的新型应用方式提供启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效应 磁场传感器 智能电网 生物检测 无损检测 交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中利用盲解卷积的重叠回波分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贺琛 李兵 高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9-137,共9页
为了解决超声检测技术在被测件近表面位置容易产生回波信号重叠,导致近表面缺陷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解卷积的超声重叠回波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和平滑处理,实现对脉冲响应函数初始化;然... 为了解决超声检测技术在被测件近表面位置容易产生回波信号重叠,导致近表面缺陷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解卷积的超声重叠回波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和平滑处理,实现对脉冲响应函数初始化;然后分别对反射序列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建立凸优化解卷积模型,并使用分裂Bregman算法与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对两者进行交替迭代求解;最后,通过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获得反射序列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值,从而实现对超声重叠回波的分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强度的噪声干扰下均可以经过10次左右的交替迭代实现对重叠回波的有效分离,对噪声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该方法将近表面缺陷的定位误差减小到0.97%,适用于实际超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重叠回波分离 交替迭代 盲解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PV值的非球面测量Z轴定位方法
9
作者 兰梦辉 李兵 +2 位作者 魏翔 吴修远 刘晓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7,共9页
在基于Zygo干涉仪的非球面检测中,沿光轴(Z轴)方向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PV值的非球面测量Z轴定位方法,分析了非球面与参考球面波的理论模型,推导出了对应的最佳参考球面波半径、顶点偏离量以及... 在基于Zygo干涉仪的非球面检测中,沿光轴(Z轴)方向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PV值的非球面测量Z轴定位方法,分析了非球面与参考球面波的理论模型,推导出了对应的最佳参考球面波半径、顶点偏离量以及理论测量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沿Z轴方向0.001 mm精度范围内的定位过程。该方法可将被测非球面定位至理论测量位置,有效地降低由于定位误差造成的测量误差;准确找到参考球面波半径,对基于Zygo干涉仪的点云重构和拼接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一直径为108 mm的非球面镜进行了实验验证,定位后的结果与最佳参考球面波的点云数据计算结果对比,结果接近,证明了定位方法的正确性;并与零位检测结果相比,PV值残差为0.047λ,RMS残差为0.019λ,进一步证明了该定位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检测 干涉测量 Z轴定位 最小P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