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大学城发展战略 被引量:2
1
作者 俞茂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63-66,共4页
大学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是二战后出现的新动向。有的国家适龄青年几乎全能进入大学,大学入学率已超过90% 。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已超过50% 。我国的中学生和其家长对大学教育的热切盼望和强烈要求,已向大学提出了新... 大学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是二战后出现的新动向。有的国家适龄青年几乎全能进入大学,大学入学率已超过90% 。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已超过50% 。我国的中学生和其家长对大学教育的热切盼望和强烈要求,已向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全世界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西安的大学优势,从大学对经济的推动等方面都说明西安大学城不仅可能使西安适龄青年大都能进入大学,还以形成100 亿至150亿元的年销费额,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使西安成为具有科技、旅游和大学城三大特色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发展战略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相邻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爱社 张陵 周进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3-558,共6页
高层建筑物及其群体周围所引起的风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幢串列布置高层建筑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模拟 ,讨论了建筑物高度、间距比等因素对风环境特性的影响。为了与两个相邻建筑物的流场进行比较 ,本文同... 高层建筑物及其群体周围所引起的风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幢串列布置高层建筑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模拟 ,讨论了建筑物高度、间距比等因素对风环境特性的影响。为了与两个相邻建筑物的流场进行比较 ,本文同时计算了单个建筑物周围流动的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对揭示高层建筑群区域内再生风载荷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环境 数值模拟 流场 N-S方程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绕流特性 再生风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水利等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 被引量:28
3
作者 俞茂宏 Oda Y +12 位作者 盛谦 沈俊 顾金才 李小春 李庆斌 周小平 蒋锁红 张永兴 董毓利 刘继明 景宏君 Yoshimine M 徐栓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4-41,共18页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某一类材料的单一强度理论推进为可以适合于多种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自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将很多著名的理论包容其中,形成了范围更宽广、功能更强大的理论体系。由于它具有一个统一的力学模型,清晰的物理意义,简单的线性数学表述式,能反映材料的基本特性,即SD效应(不同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静水应力效应、正应力效应、中间主应力效应和中间主剪应力效应,以及结构强度分析的破坏准则效应,并且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相吻合,能容易地适合许多新情况;此外,统一强度理论既容易用来取得解析解,也容易用于计算机程序取得数值解。统一强度理论已被推广应用于很多领域。在连续介质和工程应用的框架下对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经济意义 应力效应 水利 结构强度分析 力学模型 理论公式 连续统力学 计算机程序 材料强度 建模方法 理论体系 物理意义 数学表述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sD效应 破坏准则 实验数据 推广应用 土木工程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楼木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丁磊 王志骞 俞茂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6-988,共3页
引入反映古代木结构榫卯连接的半刚性单元,建立了西安鼓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得到了鼓楼结构的前10阶自振周期和振型,结果表明:x、y方向的振型基本没有关联;x、y方向的一阶弯曲振型分别是... 引入反映古代木结构榫卯连接的半刚性单元,建立了西安鼓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得到了鼓楼结构的前10阶自振周期和振型,结果表明:x、y方向的振型基本没有关联;x、y方向的一阶弯曲振型分别是结构在各方向上地震响应的主要分量;古代木结构的阻尼和榫卯连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可以吸收相当的能量,大约分别占到总能量的一半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半刚性单元 动力特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俞茂宏 杨松岩 +1 位作者 范寿昌 冯达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10,共9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的双剪统一相关和非相关流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给出了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所谓“奇异屈服面”奇异性的处理方法,定义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奇异形式,给出了它们的不同处... 本文提出了基于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的双剪统一相关和非相关流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给出了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所谓“奇异屈服面”奇异性的处理方法,定义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奇异形式,给出了它们的不同处理方法。该方法既直观、简单又便于有限元的实施,它对于其它类型“奇异屈服面”角点奇异性的处理同样适用。应用基于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程序UEPP(UnifiedElasto-PlasticfiniteelementProgram),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实施方法的正确性。统一强度理论和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机械、航空和岩土工程的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本构模型 流动法则 结构分析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及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健学 陈永红 蒋耀林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62,共18页
综述神经网络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网络性能的联系和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讨论了神经网络的权值动力学系统和状态动力学系统的动态过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稳定性,高阶关联网络的性能、张量描述、吸引性和复杂性,神经网... 综述神经网络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网络性能的联系和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讨论了神经网络的权值动力学系统和状态动力学系统的动态过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稳定性,高阶关联网络的性能、张量描述、吸引性和复杂性,神经网络设计和综合的分叉理论;说明了神经网络动力学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非线性动力学 联想记忆 设计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曲柄摇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玉成 王跃社 +1 位作者 张亚红 许庆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0-714,共5页
针对柔性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机构的瞬时动力学模型;采用运动弹性动力简化方法对该时变参数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考虑连杆和摇杆柔性时的计算结果和刚性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定性地给出了影响理论计算精... 针对柔性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机构的瞬时动力学模型;采用运动弹性动力简化方法对该时变参数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考虑连杆和摇杆柔性时的计算结果和刚性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定性地给出了影响理论计算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通过对相同材料、结构所进行的实验,验证了理论建模过程的可行性和动力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较低时,连杆和摇杆的柔性较小,利用运动弹性动力学简化方法所得响应的精度较高;当转速较高时,连杆和摇杆的柔性较大,利用此方法所得响应与实验值的偏差很大,这时若要得到较精确的计算结果,就需要在建模时考虑刚弹耦合的影响及连杆销轴间隙、运动副黏性摩擦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四杆机构 动力学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 被引量:12
8
作者 廖红建 赵树德 +1 位作者 高小育 苏立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10,23,共5页
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 ,并不断得到改进。但在黄土高原窑洞分布区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 ,如大风沙及沙漠化趋势、... 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 ,并不断得到改进。但在黄土高原窑洞分布区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 ,如大风沙及沙漠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调 ,以及沟谷发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此 ,重视窑洞区域的环境工程问题 ,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民居相结合 ,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窑洞民居的发展及其优势的研究 ,从建筑构造和地质条件探讨了窑洞民居的工程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黄土高原地区 能源 土地 构造 稳定性 居住环境 采光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用地震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裴星洙 廖述清 +1 位作者 张立 北村春幸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首先利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制成适合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人工地震波形,然后使用该人工波和日本现行设计用地震动,对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最后由地震响应结果对所提出的模拟设计用地... 首先利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制成适合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人工地震波形,然后使用该人工波和日本现行设计用地震动,对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最后由地震响应结果对所提出的模拟设计用地震动大小进行评价,得到一些有意义结论,供抗震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谱 隔震结构 时程分析 抗震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雨节水建筑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洋 张定青 黄明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5-547,共3页
针对建筑领域一直未考虑集雨利用的现实 ,提出了在建筑及其环境中充分利用雨水的集雨 滤水 蓄水框架系统 .该系统包括有绿化和无绿化的建筑及其环境两部分 ,分别可将屋面、阳台、散水、庭院、广场、道路等处的雨水有组织地经过滤后再... 针对建筑领域一直未考虑集雨利用的现实 ,提出了在建筑及其环境中充分利用雨水的集雨 滤水 蓄水框架系统 .该系统包括有绿化和无绿化的建筑及其环境两部分 ,分别可将屋面、阳台、散水、庭院、广场、道路等处的雨水有组织地经过滤后再按不同用途分别处理、储存 ,以供重复利用 .着重对建筑屋面、墙面、阳台、散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节水 滤水-蓄水系统 多用途应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在相邻建筑结构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清 史庆轩 +1 位作者 周进雄 张陵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其次,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相邻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体系的力学模型...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其次,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相邻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最后进行半主动控制研究,设计了半主动控制器,通过算例实现了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是十分有效的,可避免地震中相邻结构发生磁撞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建筑 弹塑性地震反应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结构体系 相邻结构 恢复力模型 线型 力学模型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土共同作用下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仲明 赵鸿铁 俞茂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39,共4页
本文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Bouc -Wen滞回模型构造了便于数值分析的上部结构在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运动方程 ,并给出了系统状态变量的响应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 ,上部... 本文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Bouc -Wen滞回模型构造了便于数值分析的上部结构在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运动方程 ,并给出了系统状态变量的响应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 ,上部结构将有效地减少地震作用 ,它随着地基土的软弱程度的增加反映出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上部结构 桩-土共同作用 地震响应 Bouc-Wen滞回模型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阻尼力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安志 徐晖 +1 位作者 陈丁跃 敬晓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9-982,共4页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 ,并建立了力学模型 ,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 ,新型阻尼器在电场...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 ,并建立了力学模型 ,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 ,新型阻尼器在电场为 0kV/mm、增益为 2时 ,其粘性阻尼系数是原电流变阻尼器的 4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电流变阻尼器 阻尼力 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结构设计 结构振动控制 杠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板流动腔重力灌流系统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西正 匡震邦 +3 位作者 蔡绍皙 徐世荣 王贵学 龙天渝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一种采用重力灌流的平板流动腔灌流系统,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相应的阻力系数,获得平板流动腔剪应力、雷诺数以及入口长度与流体重力灌流高度的关系。
关键词 平板流动腔 剪应力 细胞力学 重力灌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向对相邻建筑风压分布的影响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爱社 张陵 谢壮宁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风向对两个和三个邻近建筑风压分布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给出了在不同风向角下,作用于受扰建筑上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当受扰建筑处于下游位置时,建筑之间的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遮挡影响,建筑物上的总体风压系数不...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风向对两个和三个邻近建筑风压分布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给出了在不同风向角下,作用于受扰建筑上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当受扰建筑处于下游位置时,建筑之间的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遮挡影响,建筑物上的总体风压系数不是很大,但在建筑物表面上有时会产生局部较大的负压系数。另外,在某些风向角下由于受到上游分离气流的影响,在下游建筑的局部表面又会出现较大正压。这些结果可供建筑布置和结构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角 风洞实验 建筑风压 负压系数 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设置水箱的建筑结构控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云贺 张俊发 +1 位作者 田洁 王克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71-75,共5页
着重探讨了在顶部设置水箱的高层框架结构的控震措施,分析了在水箱和主结构间设置铅芯橡胶非线性控震支座的控震效果和控震机理。在El-centro波激励下, 设置的不同构造的铅芯橡胶非线性控震支座与常规设计的连接方案非线性... 着重探讨了在顶部设置水箱的高层框架结构的控震措施,分析了在水箱和主结构间设置铅芯橡胶非线性控震支座的控震效果和控震机理。在El-centro波激励下, 设置的不同构造的铅芯橡胶非线性控震支座与常规设计的连接方案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对比,说明主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楼层进入塑性区的范围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震 铅芯橡胶支座 非线性 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 顶部设置水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建斌 鞠彦忠 潘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0-185,共6页
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受到冲击的新的小波方法 ,利用该方法有效地完成了结构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首先分析了二进小波的定义、特性及检测突变的原理 ,之后以一典型信号作检测原理的数值模拟 ,... 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受到冲击的新的小波方法 ,利用该方法有效地完成了结构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首先分析了二进小波的定义、特性及检测突变的原理 ,之后以一典型信号作检测原理的数值模拟 ,最后通过一框架模型实验对该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 ,二进小波变换方法在建筑物受到冲击或振动等非平稳信号作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二进小波 特征提取 非平稳信号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体系改革新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红建 杨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89-92,共4页
通过对我国有关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体系的分析和研究 ,探索了我校土木工程在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上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基础平台扎实、专业能力综合的网络式课程学习模式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教育 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次生干扰弹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吕公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3期76-81,共6页
地震勘探的次生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它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认识和分析这些次生干扰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原因 ,是解决次生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用弹性动力学的理论 ,通过弹性波在波阻抗界面上的分布特点和振动系统受激励后的振动特点 ... 地震勘探的次生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它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认识和分析这些次生干扰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原因 ,是解决次生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用弹性动力学的理论 ,通过弹性波在波阻抗界面上的分布特点和振动系统受激励后的振动特点 ,对次生干扰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存在波动和振动两类次生干扰的观点 ,并对两类不同次生干扰的特点做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 振动 次生干扰 波阻抗界面 近地表介质 弹性动力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范文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咸阳某工程场地为例 ,首先阐述了场地的地震地质条件 ,然后在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 ,对场地土层进行一维地震反应分析计算 ,确定了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 ,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震动参数 反应谱 抗震设计 工程场地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