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谢檬 赵尤浩 +3 位作者 徐轩 陈袁锋 袁东 贾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0,共9页
针对传统室内外仓库环境参数监测范围小、报警准确率低以及人工环境卫生差等缺陷,研究设计基于LabVIEW的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直流电机和按键实现对环境监测机器人手动控制... 针对传统室内外仓库环境参数监测范围小、报警准确率低以及人工环境卫生差等缺陷,研究设计基于LabVIEW的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直流电机和按键实现对环境监测机器人手动控制。DTH11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同时信号发生器和电位器采集风速和风向数据。上位机采用LabVIEW仿真平台实现环境监测子系统的手动控制、数据显示、温湿度曲线图显示、风速风向监测、风速曲线图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清洁路径规划子系统的运行时间、行驶速度、运行轨迹、数据记录存储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自主路径巡逻导航、室内外仓库环境监测以及实时远程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实时环境监测的智能化管理和实时预警,具有传感器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多传感器 路径规划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主泵轴系推力轴承复杂工况下的润滑性能分析
2
作者 贾谦 李盛杰 +3 位作者 吴嘉卓 李晓 陈兴江 丛国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5,共8页
针对核主泵轴系工作时变载荷、润滑油水侵及转子倾斜等复杂工况,开展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分析核主泵轴系推力轴承的结构和使用工况,建立推力轴承润滑性能的计算模型。针对核主泵运转过程中的变载荷工况,以不同载荷为输入参数,计算... 针对核主泵轴系工作时变载荷、润滑油水侵及转子倾斜等复杂工况,开展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分析核主泵轴系推力轴承的结构和使用工况,建立推力轴承润滑性能的计算模型。针对核主泵运转过程中的变载荷工况,以不同载荷为输入参数,计算变载荷工况下推力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温升、摩擦力矩及功耗等润滑性能参数。针对润滑油水侵工况,选用含有质量分数1%海水的68号润滑油,分析润滑油混入空气中雾化海水时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针对轴承转子倾斜工况,建立计入转子倾斜的推力轴承润滑性能计算模型,计算转子倾斜1′~20′时的润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变载荷工况下最小油膜厚度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在载荷为2000 kN时达到最小值;温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摩擦力矩及功耗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海水入侵后润滑油的黏度会降低,从而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平衡块支撑结构对推力轴承有良好的均载效果,允许的轴线倾角可以达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时变载荷 核主泵轴系 润滑性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螺旋槽制造误差的机械密封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贾谦 王建磊 +2 位作者 崔展 杨建晨 袁小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55,共10页
在工程实际中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密封原件一般存在较大加工误差,直接影响机体的安全。基于涡轮泵高参数机械密封设计和制造的一体化考虑,分析了螺旋槽制造误差的来源,将误差分为槽底圆半径误差、槽深误差、螺旋角误差和槽台宽比误差... 在工程实际中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密封原件一般存在较大加工误差,直接影响机体的安全。基于涡轮泵高参数机械密封设计和制造的一体化考虑,分析了螺旋槽制造误差的来源,将误差分为槽底圆半径误差、槽深误差、螺旋角误差和槽台宽比误差4种。建立了含制造误差的涡轮泵螺旋槽机械密封性能分析模型,分析了制造误差对开启力、泄漏量、摩擦阻力矩和膜厚的影响,从设计参数和制造参数两方面指出了进行性能优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槽深误差对密封性能影响最大,当转速达35000r/min并且误差在2μm时,开启力和泄漏量分别相对于标准值增大了24.47%和36.82%,摩擦力矩和膜厚分别增大了27.8%和37.4%。可通过设计参数和制造参数对密封性能进行优化,减少误差的影响。考虑制造误差的计算模型增加了机械密封性能计算的精准性,可为机械密封设计及制造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机械密封 螺旋槽 加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工况下螺旋槽机械密封脱开转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谦 阮琪 +4 位作者 崔展 杨建晨 王建磊 徐鲁帅 袁小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49,共7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螺旋槽机械密封低黏润滑及快速启动的工况,展开动、静环脱开转速n_(t)的计算和试验研究。引入表面粗糙度判据,建立了n_(t)的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载荷W、槽深h_(g)及介质黏度μ等因素影响下,机械密封升速过程中...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螺旋槽机械密封低黏润滑及快速启动的工况,展开动、静环脱开转速n_(t)的计算和试验研究。引入表面粗糙度判据,建立了n_(t)的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载荷W、槽深h_(g)及介质黏度μ等因素影响下,机械密封升速过程中润滑膜厚度h和n_(t)的变化规律;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机械密封的升速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n_(t)进行了判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由5 kN提升至10 kN后,n_(t)增加了76.5%,h_(g)由5μm增加到15μm后,n_(t)增加了143.9%,采用水作为润滑剂时的n_(t)分别是采用液氢和煤油时的4.0倍和2.1倍;以试验数据Q和T判断得到的n_(t)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差较大,以P判断得到的n_(t)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差较小,以F判断得到的n_(t)与理论分析数据吻合,可采用P和F作为在试验中测试n_(t)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机械密封 脱开转速 泄漏量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超导磁力与液膜力复合机械密封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丽 尚雪梅 +3 位作者 刘希 白利锋 赵伟刚 贾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利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所处的低温工况,设计静环上嵌有圆形YBCO超导块材的机械密封结构。该机械密封在工作时静环和动环之间同时产生动压液膜力和超导磁斥力,可增大机械密封端面的轴向承载力,避免小间隙下的磨损。利用超导磁力... 利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所处的低温工况,设计静环上嵌有圆形YBCO超导块材的机械密封结构。该机械密封在工作时静环和动环之间同时产生动压液膜力和超导磁斥力,可增大机械密封端面的轴向承载力,避免小间隙下的磨损。利用超导磁力计算模型和磁斥力检测系统,从理论和试验2个角度研究YBCO块材超导磁力大小随间隙的变化;建立含超导磁力的机械密封性能计算模型,对导磁液复合机械密封的承载力、泄漏量、膜厚和摩擦阻力矩等进行计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YBCO超导导块可在间隙为5~30μm时为机械密封提供784~896 N的超导磁力;在转速为10000~35000 r/min时,受超导磁力的影响,机械密封的承载力平均增大了896 N,泄漏量平均增大了0.72 mL/s,膜厚平均增加了2.8μm,摩擦阻力矩平均降低了0.47 N·m。承载力和膜厚的增大以及摩擦阻力矩的降低,有助于减小机械密封在极端工况下因启动和停止而产生的磨损,提高了其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机械密封 超导块材 磁力 液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贾谦 阮琪 +3 位作者 刘朝丰 刘晨阳 崔展 王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对润滑膜厚度h、润滑膜承载力F和摩擦力矩M_(f)随工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摩擦磨损和台架试验,对摩擦系数μ、体积磨损量ΔV、润滑膜温度T和摩擦力f... 为了研究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对润滑膜厚度h、润滑膜承载力F和摩擦力矩M_(f)随工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摩擦磨损和台架试验,对摩擦系数μ、体积磨损量ΔV、润滑膜温度T和摩擦力f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对涡轮泵重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h,F和M_(f)随转速变化明显,转速越高h,F和M_(f)越大,转速为35000 r/min时h,F和M_(f)出现最大值,分别为8.6μm、2.3 kN和2.89 N·m;在启动和停止阶段机械密封处于干摩擦或边界润滑状态,伴随的摩擦磨损现象将严重制约涡轮泵的重复使用;摩擦磨损试验获得μ和ΔV的平均值分别为0.22和0.27 cm^(3);台架试验中T和f的数值大小能够实时反映其所在的摩擦学状态,全尺寸试验件的磨损形貌反映出了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不能完全代替全尺寸的台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涡轮泵 机械密封 摩擦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高工况螺旋槽机械密封优化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克 刘晨阳 +2 位作者 雷龙生 王建磊 贾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1,共8页
目前提升螺旋槽机械密封性能,多依赖于设计者经验来调整密封结构参数,对已有机械密封性能研究实例整合度不高,整个性能优化流程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指导。针对该问题,将公理设计理论结合现有的机械密封性能研究,提出了基于公理设计理论... 目前提升螺旋槽机械密封性能,多依赖于设计者经验来调整密封结构参数,对已有机械密封性能研究实例整合度不高,整个性能优化流程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指导。针对该问题,将公理设计理论结合现有的机械密封性能研究,提出了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螺旋槽机械密封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定义了螺旋槽机械密封的3层次功能需求域和设计参数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由此发展了14×14的对角优化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公理设计为螺旋槽机械密封性能优化提供了基础理论框架,将优化流程分解为多个设计模块,提高了螺旋槽机械密封优化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理设计 机械密封 开启力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机械密封中静环摩擦副相容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天丽 刘晨阳 +2 位作者 胡文文 王建磊 贾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24,共7页
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对机械密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高参数机械密封结构、使用工况及受损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静环摩擦副的相容性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机械密封静环摩擦副石墨和不锈钢的相容性问题... 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对机械密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高参数机械密封结构、使用工况及受损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静环摩擦副的相容性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机械密封静环摩擦副石墨和不锈钢的相容性问题,相容性的判断依据是石墨环所受热应力是否超过其机械强度许用值。建立静环摩擦副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实例对静环摩擦副的相容性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容性设计可以调整机械密封静环摩擦副石墨环所受的热应力,减少高参数工况下机械密封失效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摩擦副 热应力 石墨环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对机械密封润滑膜超声检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朝丰 贾谦 +2 位作者 郑钰波 董心怡 王建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机械密封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的润滑膜厚度是其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实现润滑膜厚度的非接触检测,根据机械密封润滑膜的特点,构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润滑膜的超声检测模型,并推导了润滑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指出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 机械密封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的润滑膜厚度是其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实现润滑膜厚度的非接触检测,根据机械密封润滑膜的特点,构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润滑膜的超声检测模型,并推导了润滑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指出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两相流,准确测量机械密封润滑膜的厚度,必须考虑密封介质的两相问题。引入中间变量混合因子,通过试验获得混合因子和密封润滑介质密度的变化关系,进行气液两相润滑下的机械密封润滑介质密度的表征。对两相润滑下的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进行超声测试,对考虑两相和不考虑两相的润滑膜厚度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汽化程度不高时,考虑两相的润滑膜厚度计算值与真实值更接近;随着汽化程度的增加,超声检测的精度在降低,需从升速和声阻抗等参数的变化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两相润滑 超声波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吸/脱附固态储氢的PEMFC动力系统耦合特性研究
10
作者 闫红丽 敬志良 +2 位作者 陆佐伟 王玉琪 吴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基于氢燃料电池PEMFC的动力系统清洁高效,PEMFC动力系统主要由燃料供应系统和PEMFC两大部分组成。高效、安全以及经济的储氢技术仍是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问题。固态储氢具有高储氢量、安全以及可逆性能好的特点,其作为氢源系统,供氢... 基于氢燃料电池PEMFC的动力系统清洁高效,PEMFC动力系统主要由燃料供应系统和PEMFC两大部分组成。高效、安全以及经济的储氢技术仍是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问题。固态储氢具有高储氢量、安全以及可逆性能好的特点,其作为氢源系统,供氢特性影响着PEMFC动力系统的输出特性。本文建立了基于化学吸/脱附固态储氢的氢源反应器和PEMFC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耦合固态储氢的PEMFC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反应器供氢压力、阴极氧气压力、燃料电池温度、质子交换膜面积等关键操作和设计参数对氢动力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储氢反应器温度可以提高PEMFC供氢压力,进而提高了其输出功率;同时升高PEMFC温度、增大质子交换膜面积和供氧压力都能提高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相应的功率敏感因数为1.81、0.73和0.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储氢反应器 数值仿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石墨微观特征对机械密封润滑膜超声检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其文 贾谦 +2 位作者 阮琪 崔展 柴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87,共6页
针对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的精准测量问题,研究浸渍石墨微观特征对超声膜厚检测精度的影响,采用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浸渍石墨的微观特征进行表征。以烧制温度和颗粒度为工艺变量制备具有不同石墨化度和气孔率的石墨试样,对石墨试样的声阻... 针对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的精准测量问题,研究浸渍石墨微观特征对超声膜厚检测精度的影响,采用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浸渍石墨的微观特征进行表征。以烧制温度和颗粒度为工艺变量制备具有不同石墨化度和气孔率的石墨试样,对石墨试样的声阻抗和润滑膜厚度进行超声测试。结果表明:声阻抗随着石墨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孔率的增大而减小,表明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石墨声阻抗的影响规律性明显;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润滑膜厚度值的影响,并不像对声阻抗的影响一样是单调变化的,原因是样品的内部孔隙导致了测量误差的产生;当润滑膜厚度标定值为2μm时,润滑膜厚度的测量值均略小于标定值,这是因标定装置的最小刻度大于被测物表面的粗糙度导致的。在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的测试中应对每次试验单独进行声阻抗的测试,以消除其对膜厚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浸渍石墨 石墨化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生物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开源 王巍 +4 位作者 赵自庆 马骁 齐运亮 李莉 王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633,681,共9页
针对双碳目标,应用低碳/零碳燃料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一个双燃料柴油机台架开展,缸内直喷燃料分别选用柴油、生物柴油/汽油混合燃料(BG70)和生物柴油/汽油/乙醇混合燃料(BG50E20);氨为进气道喷射,能量替代率... 针对双碳目标,应用低碳/零碳燃料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一个双燃料柴油机台架开展,缸内直喷燃料分别选用柴油、生物柴油/汽油混合燃料(BG70)和生物柴油/汽油/乙醇混合燃料(BG50E20);氨为进气道喷射,能量替代率为0~28%。试验工况为1200 r/min、0.8 MPa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对比分析了不同燃料的一氧化碳(CO)、总碳氢(THC)、氮氧化物(NOx)排放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单燃料模式下,BG70和BG50E20的指示热效率高于柴油。BG70的CO排放相比柴油降低30%,但THC和NOx排放在3种燃料中最高。BG70和BG50E20的总颗粒物数量(TPN)排放低于柴油。相比各燃料单燃料模式的燃烧与排放性能,添加氨后的3种燃料的指示热效率降低1%~2%;CO排放增加约1倍;柴油和BG70的NOx排放减少接近50%,BG50E20的NOx排放减少约30%。另外,氨的加入对BG70和BG50E20的TPN有显著影响,当氨能量替代率从0增长至28%时,BG70的TPN排放增加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乙醇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的辛空间波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少燕 李榆银 高汝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针对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提出了基于辛空间的波方法。首先基于Kirchhoff-Love薄壳理论,选取合适的状态向量,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在辛体系中的振动控制方程;其次利用分离变量法将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 针对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提出了基于辛空间的波方法。首先基于Kirchhoff-Love薄壳理论,选取合适的状态向量,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在辛体系中的振动控制方程;其次利用分离变量法将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问题转化为Hamilton体系下的辛本征值问题;最后根据辛空间波形与圆柱壳模态的对应关系,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波数,进而得到圆柱壳自由振动问题的代数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数值算例对比了该方法和其他方法计算得到的圆柱壳固有频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圆柱壳 正交铺设 自由振动 辛空间 基于波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参数与环境因素对艉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谢晓龙 刘洋洋 +2 位作者 徐鲁帅 贾谦 袁小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8,共13页
为提高船舶舰艇的艉轴承在低速重载工况下的润滑性能,选择某船用推进轴系艉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的Mixture模型求解两相流动状态下水润滑轴承的润滑性能参数,并分析设计参数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轴承润滑性能。研究表明:承载力与长... 为提高船舶舰艇的艉轴承在低速重载工况下的润滑性能,选择某船用推进轴系艉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的Mixture模型求解两相流动状态下水润滑轴承的润滑性能参数,并分析设计参数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轴承润滑性能。研究表明:承载力与长径比呈正线性相关,水膜最大压力随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逐渐放缓;承载力随沟槽数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峰值出现在沟槽数量为2时;随沟槽夹角或沟槽深度的增加,水膜最大压力与承载力逐渐下降,而摩擦因数会增大;V形槽轴承的流体动压效果较好,相比于U形槽轴承,承载力提高了7.2%;水膜最大压力随着轴线绕x轴倾斜角的增加,其增长速率逐渐增加,最大水膜压力点会偏离轴承中截面,倾斜角为0.020°时,水膜最大压力为无轴线倾斜时的7.2倍;海水盐度的增加会提高轴承润滑性能,海水盐度从0增加到100‰时,承载力提高了15.8%。该研究为艉轴承的设计优化和试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艉轴承 润滑性能 水润滑轴承 设计参数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分析法的神府粉煤低温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苗 李云 +2 位作者 王毅 李宇声 樊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0,共6页
利用TG-DTG热分析仪对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升温速率、煤样粒径和载气流速对神府粉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大失重速率的最佳条件.热重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煤样粒径和载气流速对热解失重均有影响.升温... 利用TG-DTG热分析仪对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升温速率、煤样粒径和载气流速对神府粉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大失重速率的最佳条件.热重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煤样粒径和载气流速对热解失重均有影响.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增大,热解失重量减少.粒径对热解失重率的影响呈抛物线分布,最大热解失重量存在最佳粒径,本实验所研究的粒径小于0.84mm的神府煤,热解过程中最佳粒径为0.25mm^0.42mm.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是影响煤热解过程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粒径,载气流速对热解影响最小;当神府煤的煤样粒径为0.25mm^0.42mm、升温速率为30℃/min、载气流速为120mL/min时,热解失重速率最大,为4.9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粉煤 热解 兰炭 正交实验 TG-DTG 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壳注塑成型模流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尚雪梅 门静 +1 位作者 韩海燕 贾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0,共6页
以一种手机壳自动化注射成型注塑模具为研究对象,以注塑压力、注塑时间、注塑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Moldflow软件对模具内流体的流动行为进行模拟仿真,确定最佳的浇口位置。对浇注系统和冷却回路进行仿真,并对注塑件的翘曲变形、气孔和熔... 以一种手机壳自动化注射成型注塑模具为研究对象,以注塑压力、注塑时间、注塑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Moldflow软件对模具内流体的流动行为进行模拟仿真,确定最佳的浇口位置。对浇注系统和冷却回路进行仿真,并对注塑件的翘曲变形、气孔和熔接痕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手机壳注塑模具的最佳加工工艺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两点浇口进料比四点浇口进料产生的熔接痕数量少;收缩不均是引起塑件整体变形的最大因素,其变形量为0.5846 mm。最佳工艺组合为:模具温度为52.5℃、熔体温度为241℃、注射时间为0.3984 s;两点浇口进胶,冷却水道为Y型布置;保压时间为30 s、保压压力为135 MPa。优化后得到的翘曲变形量为0.4056 mm,相比优化前翘曲量降低了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手机壳 注塑成型 模流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颗粒床过滤器两级除尘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苗 杜鑫 王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焦油气除尘问题,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滤料粒径、滤料厚度和氮气流量对旋风-颗粒床过滤器两级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旋风分离器平均除尘效率为98.43%。相比石英砂滤料,以半焦为过滤介...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焦油气除尘问题,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滤料粒径、滤料厚度和氮气流量对旋风-颗粒床过滤器两级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旋风分离器平均除尘效率为98.43%。相比石英砂滤料,以半焦为过滤介质的颗粒床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滤料粒径由1.25—2.5 mm减小到0.38—0.83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平均除尘效率由93.88%增大到97.18%,而最大床层压降也随之增加了59.99%。滤料厚度由100 mm增加到200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平均除尘效率由90.99%增大到95.91%。随氮气流量的增大,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效率降低,而两级除尘系统总效率略有降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滤料厚度是影响两级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滤料粒径,氮气流量对系统总除尘效率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热解 过滤 颗粒床过滤器 半焦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焦为过滤介质的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苗 荣雷 王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半焦对粉尘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石英砂;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效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过滤质量因子角度考虑,当表观气速为0.35 m/s,滤料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83 mm^1.25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粉尘进料浓度增加,在过滤前期除尘效率随之增大,但在过滤后期高进料浓度下除尘效率下降的速率较快。各因素对颗粒床过滤器最大除尘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粉尘进料浓度。当表观气速为0.25 m/s,粉尘进料浓度为10 g/m^3,床层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38 mm^0.83 mm,除尘效率最大,为9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床过滤器 半焦 除尘效率 压降 过滤质量因子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粉煤热解动力学及产物半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苗 权洋洋 王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4-1586,1591,共4页
通过TG/DTG热分析仪,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产物半焦进行外貌表征,将粉煤热解过程分为三段,分别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粉煤热解失重率降低,当... 通过TG/DTG热分析仪,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产物半焦进行外貌表征,将粉煤热解过程分为三段,分别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粉煤热解失重率降低,当升温速率由10℃/min升高到30℃/min时,热解失重率由37.0%降低到23.02%;产物半焦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升温速率越大,热解产物半焦的孔径越大,且排列趋于规则化;由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可得,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之间存在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热解 半焦 扫描电镜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对发动机缸套-活塞环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海燕 贾谦 +1 位作者 李娜娜 韩少燕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5,共6页
为研究润滑油中含有微小固体颗粒时对缸套-活塞环润滑性能的影响,采用格子-波兹曼方法(LBM)建立含有固体微颗粒的活塞环润滑离散模型,针对活塞环润滑特点进行油膜边界条件处理,研究单个及多个颗粒对于润滑的影响,同时分析颗粒形状、分... 为研究润滑油中含有微小固体颗粒时对缸套-活塞环润滑性能的影响,采用格子-波兹曼方法(LBM)建立含有固体微颗粒的活塞环润滑离散模型,针对活塞环润滑特点进行油膜边界条件处理,研究单个及多个颗粒对于润滑的影响,同时分析颗粒形状、分布及位置对活塞环润滑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颗粒距离活塞环较近时,对于活塞环附近的油膜压力影响较大;当颗粒位于油膜破裂边界附近区域时,由于颗粒的存在导致油膜压力场出现负压,并且出现回流区,这将有可能导致颗粒堆积进而造成磨损;无论是单个颗粒还是多个颗粒都会使油膜压力有明显突变,而多个颗粒时影响的润滑区域更大,这种突变会导致活塞环运动的稳定性变差,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润滑 固体颗粒 格子波兹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