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Mn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朋 徐友龙 孙孝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以高锰酸钾和抗坏血酸合成的MnC_2O_4·2H_2O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纳米MnO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其晶相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MnO具有面心立... 以高锰酸钾和抗坏血酸合成的MnC_2O_4·2H_2O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纳米MnO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其晶相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MnO具有面心立方的岩盐结构,结晶度良好.其颗粒是由粒径为50-100 nm的一次颗粒结合而成的二次颗粒,大小约为400-600 nm.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46.3 mA·g^(-1)时,纳米MnO的首次库仑效率可达68.9%,可逆比容量为679.7mAh·g^(-1).在141.1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比容量由584.5mAh·g^(-1)降至581.5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99.5%,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此外,当电流密度增加到494.7 mA·g^(-1)(-2C)时,其比容量依然可达290 mAh·g^(-1),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因此,纳米MnO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倍率性能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锰 纳米材料 转化反应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孝飞 徐友龙 +4 位作者 郑晓玉 孟祥飞 丁朋 任航 李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3-1520,共8页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还原剂,NH4VO3为钒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及其三元掺杂体系Li2.85Na0.15V1.9Al0.1(PO4)2.9F0.1.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损失谱(EELS)、拉曼(Ram...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还原剂,NH4VO3为钒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及其三元掺杂体系Li2.85Na0.15V1.9Al0.1(PO4)2.9F0.1.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损失谱(EELS)、拉曼(Raman)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谱(EIS)等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残余碳包覆的基础上,Na、Al、F三元掺杂有利于稳定Li3V2(PO4)3的晶体结构,进一步减少颗粒团聚和提升材料导电特性,促进第三个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从而显著改善Li3V2(PO4)3的实用电化学性能.未经掺杂的Li3V2(PO4)3原粉在1/9C、1C和6C倍率下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141、119和98 m Ah g–1,而三元掺杂改性材料在1/9C、1C、8C和14C倍率下的比容量分别为172、139、119和115 m Ah g–1.在1C倍率下循环300圈后,掺杂体系的比容量依然高达118 m Ah g–1,比原粉高出32.6%.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三元掺杂还使Li3V2(PO4)3的多平台放电曲线近似转变为一条斜线,显示出可能不同的储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 掺杂 溶胶-凝胶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cO_3-Bi(Zn_(1/2)Ti_(1/2))O_3-PbTiO_3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介电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强 李振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1-x)Bi(Sc_(0.9)(Zn_(1/2)Ti_(1/2))_(0.1))O_3-xPbTiO_3(BS-0.1BZT-xPT)陶瓷试样。研究了BZT含量为0.1%(摩尔分数)时,不同PT含量BS-0.1BZT-xPT压电陶瓷结构、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PT含量增加...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1-x)Bi(Sc_(0.9)(Zn_(1/2)Ti_(1/2))_(0.1))O_3-xPbTiO_3(BS-0.1BZT-xPT)陶瓷试样。研究了BZT含量为0.1%(摩尔分数)时,不同PT含量BS-0.1BZT-xPT压电陶瓷结构、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PT含量增加,试样从三方相向四方相转变;当PT含量为0.60~0.62之间时,试样处在三方到四方的过渡区。当PT量为0.6时,试样压电性能达到最大值(d33=250pC/N,kp=43%)。当PT量增加,试样居里温度呈上升趋势,εr max值先增加后减小。当PT含量为0.60时,试样铁电性能达到最大值,Pr=34.4μC/cm^2,Ec=19.2k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高居里温度 铁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g_(1/2)Ti_(1/2))O_3-PbTiO_3压电陶瓷体系介电与居里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李振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057-13061,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工艺制备了(1-x )Bi (Mg1/2 Ti1/2 )O3-xPbTiO3 (BMT-xPT,0.34≤x ≤0.44)陶瓷.研究发现,随着PT含量增加,试样结构由三方相逐渐转变为四方相结构,当0.36〈x〈0.40时,试样结构处于准同型相界(MPB)区.研究表明BMT... 采用传统固相法工艺制备了(1-x )Bi (Mg1/2 Ti1/2 )O3-xPbTiO3 (BMT-xPT,0.34≤x ≤0.44)陶瓷.研究发现,随着PT含量增加,试样结构由三方相逐渐转变为四方相结构,当0.36〈x〈0.40时,试样结构处于准同型相界(MPB)区.研究表明BMT组元是一种具有非铁电体特征的组分,随着PT 含量减少,BMTGPT体系的居里温度减小,介电峰变得越来越不明显.通过研究BMT-PT 体系组分与居里温度(TC)的关系可以看出:(1)PT 含量为0.34-0.44时,TC 随BMT含量变化实验值和Stringer的经验值差异较小,变化趋势一致;(2)BMTGPT体系居里温度最大值可能在x =0.73 的附近,其居里温度最大值TCmax约为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居里温度 介电性能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TiO_2纳米管负极材料 被引量:9
5
作者 汪倩雯 杜显锋 +1 位作者 陈夕子 徐友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7-1451,共15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零应变、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较低的电子电导和离子迁移率以及较低的比容量(335mAhg–1)限制了其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一种纳米结构TiO2纳米管(TNTs)的研究历程以及最...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零应变、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较低的电子电导和离子迁移率以及较低的比容量(335mAhg–1)限制了其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一种纳米结构TiO2纳米管(TNTs)的研究历程以及最近研究进展,综述了TNTs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即水热法、阳极氧化法和模板法及其形成机理,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各项参量对制得TNTs的影响.阐述了其晶体结构与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晶格取向一致、管壁厚度小,纳米管开口且同向排列的TNTs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探讨了针对该材料电导性差、比容量低而进行的包括结构设计、掺杂、复合等一系列改进措施,指出与高电导率及高比容量材料复合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后总结了各种改性方法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展望了TNTs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铌、氟双掺杂二氧化钛微球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明琦 徐友龙 白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7-91,共5页
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对其光阳极半导体材料进行了改性.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铌、氟双掺杂二氧化钛(NFT)微球,它是由多层纳米管和纳米颗粒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微米级球状颗粒.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用NFT材料制作的光阳极具有较大... 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对其光阳极半导体材料进行了改性.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铌、氟双掺杂二氧化钛(NFT)微球,它是由多层纳米管和纳米颗粒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微米级球状颗粒.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用NFT材料制作的光阳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染料吸附.NFT的结晶性比未掺杂的二氧化钛显著增强,且结晶度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有利于提高其中的电子迁移速率并降低表面极化,因此有助于提高染料敏化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入射单色光子-电子转换效率(IPCE)的测试结果表明,NFT制备的电池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转换效率有显著提高,在紫外波段的本征转化效率也有一定提高,电池的整体转换效率比未掺杂时提高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微球 双掺杂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脉冲电流法制备MnO_2超级电容器电极性能的因素
7
作者 马扬洲 徐友龙 +1 位作者 肖芳 白海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118,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影响脉冲电流法合成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脉冲电流关断时间,醋酸锰水溶液浓度,脉冲电流密度,脉冲电流导通时间.在正交实验法得出的最优条件下,即醋酸锰浓度为0.5 mol...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影响脉冲电流法合成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脉冲电流关断时间,醋酸锰水溶液浓度,脉冲电流密度,脉冲电流导通时间.在正交实验法得出的最优条件下,即醋酸锰浓度为0.5 mol/L,电流密度为250 A/m2,导通时间为0.01 s,关断时间为0.2 s,所制备的MnO2薄膜电极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纳米球结构,在10 mV/s的扫描速率下,3 mol/L的KCl溶液作为电解液,比容量可以达到575 F/g,并且在2 000mV/s的快速充放电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二氧化锰 电极材料 脉冲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