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医生和患者角色表演在口腔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尝试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兰 蒋月桂 +3 位作者 侯铁舟 李小明 宋健玲 张建国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在口腔内科临床实习期间应用模拟医生和患者角色表演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配合学生临床实习的辅助活动,即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又使教师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模拟医生 患者角色表演 口腔内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取有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措施加强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兰 蒋月桂 +3 位作者 侯铁舟 李小明 宋健玲 刘蒸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在掌握学生认识和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善其认知建构为主线,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模拟医生和患者角... 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在掌握学生认识和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善其认知建构为主线,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模拟医生和患者角色表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记诊治日记,写毕业论文,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公正的考核、考试方法,收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科学临床思维意识及强烈的临床实践意识的效果.它不仅对口腔内科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对改革整个口腔教育都有着推动和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临床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系列讲座促进口腔内科临床实习效果的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青玉 王敏 +1 位作者 宋健玲 武俊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口腔医学人才.方法由高年资教师进行临床系列讲座.结果明显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丰富了理论专业知识,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结论系列临床讲座是培养高... 目的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口腔医学人才.方法由高年资教师进行临床系列讲座.结果明显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丰富了理论专业知识,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结论系列临床讲座是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 临床实习 临床讲座 实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教学设计加强口腔医学生工作作风和操作能力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侯铁舟 张兰 +2 位作者 蒋月桂 李小明 宋健玲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1期48-48,51,共2页
通过改革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工作作风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改革 教学设计 口腔医学生 工作作风 操作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内科临床实习学生初次接诊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健玲 张兰 +2 位作者 蒋月桂 侯铁舟 李小明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初次接诊患者时感到紧张比较普遍,原因是从未接触过临床、不知道该怎么做,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是必要的.
关键词 口腔内科 临床实习 初次接诊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得到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兰 蒋月桂 +2 位作者 侯铁舟 李小明 宋健玲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对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我们对口腔医学的教学和教学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主要有: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加强师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 通过对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我们对口腔医学的教学和教学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主要有: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加强师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认知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建构;注意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应对心理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转变学习态度,养成终生学习习惯;培养医患交流技巧,树立人文与科学精神;运用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学 教学改革 临床实习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内科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探讨
7
作者 王敏 郭青玉 +1 位作者 武俊 宋健玲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在立足培养基础知识雄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本科生的过程中 ,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口腔内科 本科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对体外器官培养人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侯铁舟 李志丹 +3 位作者 王强 李相如 王红 陶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 观察氟对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牙胚体外器官培养模型 ,组织学观察低浓度 (10mg·L- 1 )和高浓度 (2 5mg·L- 1 )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氟对细胞周期蛋白D1 (... 目的 观察氟对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牙胚体外器官培养模型 ,组织学观察低浓度 (10mg·L- 1 )和高浓度 (2 5mg·L- 1 )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氟对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 )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氟处理组细胞增殖受抑 ,cyclinD1 和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氟化物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 和PCNA的表达引起细胞增殖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器官培养 人牙胚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核抗原 龋病 氟斑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体外器官培养人牙胚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陶洪 侯铁舟 +3 位作者 王强 张安波 司履生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6,143,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氟在早期牙胚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个月的人胚胎 ,取乳牙胚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器官培养 8d。免疫组化法研究 2 5mg·L-1和 5 0mg·L-1的氟... 目的 通过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氟在早期牙胚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个月的人胚胎 ,取乳牙胚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器官培养 8d。免疫组化法研究 2 5mg·L-1和 5 0mg·L-1的氟对分泌前期牙胚的影响 ,观察培养第 2、4、6、8天时BMP表达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分析。结果 BMP的表达主要在造釉器。成釉细胞 ,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细胞均有BMP表达 ,牙乳头细胞或成牙本质细胞不表达BMP。 2 5mg·L-1氟时从培养第 6天开始BMP表达增强 ;5 0mg·L-1氟时从培养第 2天到第 6天BMP的表达增强 ,培养第 8天时BMP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器官培养 人牙胚 骨形成蛋白 造釉细胞 牙胚发育 氟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粘附分子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洪 侯铁舟 +4 位作者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张安波 张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观察钙粘附分子 (cadherins)在小鼠牙胚发育表达的时空顺序及分布 ,揭示钙粘附分子对牙齿发育的形态发生和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钙粘附分子在牙胚发育的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早期、钟状中期、... 目的 观察钙粘附分子 (cadherins)在小鼠牙胚发育表达的时空顺序及分布 ,揭示钙粘附分子对牙齿发育的形态发生和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钙粘附分子在牙胚发育的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早期、钟状中期、钟状晚期的表达。结果 钙粘附分子在牙胚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表达 ,尤其在钟状中期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染色强阳性。结论 钙粘附分子参与牙齿形态发生及细胞的分化 ,推测钙粘附分子与牙釉质、牙本质的发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粘附分子 小鼠 牙胚 发育 时空顺序 时空分布 牙釉质 牙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俊 侯铁舟 +3 位作者 苟建重 姚洪博 王大勇 赵涯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形态学变化 ,探讨氟斑牙的形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在不同时期肉眼观察成活小鼠切牙颜色及釉质表面变化 ,4 5d后处死动物 ,HE染色 ,光镜观察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各个时期...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形态学变化 ,探讨氟斑牙的形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在不同时期肉眼观察成活小鼠切牙颜色及釉质表面变化 ,4 5d后处死动物 ,HE染色 ,光镜观察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各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随着小鼠日常饮用水中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小鼠切牙氟斑牙症状加重 ;成釉细胞出现扭曲变形、正常的高柱状形态丧失、胞内出现空泡及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托姆斯突被异位物质压迫等细胞形态学改变突出。结论 氟对小鼠切牙的毒性效应在其发育初始阶段即已产生影响 ,并与时间和剂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氟中毒 小鼠 切牙 成釉细胞 氟斑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直接盖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月桂 吴鸫 +2 位作者 孙剑 王强 阮梅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9-389,391,共2页
关键词 牙髓病 脱矿牙本质基质 DDM 直接盖髓剂 临床观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诱导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转云 陈明霞 +1 位作者 侯铁舟 袁宏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氟与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孕鼠急性氟中毒动物模型 ,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结果 孕鼠高氟引起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下囊... 目的 探讨氟与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孕鼠急性氟中毒动物模型 ,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结果 孕鼠高氟引起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下囊腔的形成 ,囊腔上方的造釉细胞发生了程序性细胞凋亡 (P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 造釉细胞 细胞凋亡 实验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医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项目及评估体系的实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月桂 张兰 +2 位作者 侯铁舟 宋健玲 李小明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1期46-47,51,共3页
目的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医学人才.方法通过设立和实施具体的细则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结果本考核项目及评估体系的实施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实习医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结论实施综合考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目的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医学人才.方法通过设立和实施具体的细则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结果本考核项目及评估体系的实施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实习医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结论实施综合考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医学教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医生 临床综合能力 考核项目 评估体系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临床教学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月桂 张兰 +2 位作者 侯铁舟 宋健玲 李小明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96(5)级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表明:学生提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由此我们探索和总结了临床带教规律和一些具体措施,以改善教师对临床实习教学...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96(5)级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表明:学生提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由此我们探索和总结了临床带教规律和一些具体措施,以改善教师对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认知规律 临床实习 教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淀粉酶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程度的影响
16
作者 漆明 王强 +4 位作者 阮梅生 魏军 李娟 贾伟 杨宝珍 《安徽医学》 2001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α -淀粉酶对致龋细菌粘附量的影响 ,探讨α -淀粉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膜成分 ,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H -TDR标记了的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情况。结果 :α -淀粉酶组与... 目的 :观察α -淀粉酶对致龋细菌粘附量的影响 ,探讨α -淀粉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膜成分 ,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H -TDR标记了的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情况。结果 :α -淀粉酶组与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的α -淀粉酶均能明显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 (P <0 0 5 ) ,而且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P <0 0 5 ) ;α -淀粉酶组与无龋正常人全唾液组相比 ,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 ,但 <2 0 0mg/ml浓度的α -淀粉酶组与全唾液组相比作用较弱 (P <0 0 5 )。 结论 :α -淀粉酶有可能抑制龋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Α-淀粉酶 变形链球菌 羟基磷灰石 粘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