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良小L形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毅
赵宏谋
+3 位作者
梁晓军
刘诚
赵恺
杨杰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跟腱旁后外侧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应用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2...
目的:观察改良跟腱旁后外侧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应用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5.3岁。病程11~32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Stephens-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6例。通过改良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患足功能进行评估,比较改善程度。结果:1例出现皮缘坏死,无感染、螺钉断裂、植骨吸收及距骨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21例获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4个月融合处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改良AOFAS评分由术前32-65分(平均50.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66~92分(平均8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并发距下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病理改变,恢复足部外形并改善后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距下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融合术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小L形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毅
赵宏谋
梁晓军
刘诚
赵恺
杨杰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536-539,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改良跟腱旁后外侧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应用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5.3岁。病程11~32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Stephens-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6例。通过改良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患足功能进行评估,比较改善程度。结果:1例出现皮缘坏死,无感染、螺钉断裂、植骨吸收及距骨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21例获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4个月融合处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改良AOFAS评分由术前32-65分(平均50.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66~92分(平均8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并发距下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病理改变,恢复足部外形并改善后足功能。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距下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融合术
骨移植
Keywords
Calcaneus
Fractures
Sbtalar joint
Osteoarthritis
Arthrodesis
Bone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良小L形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
李毅
赵宏谋
梁晓军
刘诚
赵恺
杨杰
《中国骨伤》
CAS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