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七氟醚吸入全麻在老年患者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振国 滕云鹏 +3 位作者 董补怀 王仿 吴刚 薛荣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6-98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七氟醚吸入全麻在老年患者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关节脱位患者48例,ASAⅠ或Ⅱ级,男28例,女20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三组,A组:55≤BIS%60,B组:50≤BIS〈55,...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七氟醚吸入全麻在老年患者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关节脱位患者48例,ASAⅠ或Ⅱ级,男28例,女20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三组,A组:55≤BIS%60,B组:50≤BIS〈55,C组:45≤BIS%50。建立静脉通路后吸入8%七氟醚,调节七氟醚浓度使BIS值处于相应的范围。记录麻醉前、复位前和复位时三组患者的MAP、HR,记录麻醉效果和苏醒时间。记录呼吸抑制和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复位前C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复位前比较,复位时A组患者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A、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低于B、C两组(P〈0.05)。C组呼吸抑制发生例数明显多于A、B两组(P〈0.05)。结论50≤BIS〈55时,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老年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BIS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 孙颖 +3 位作者 韩水平 赵文宝 郑彩霞 吴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25-928,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IF-1α和VEGF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2例宫颈原位鳞...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IF-1α和VEGF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2例宫颈原位鳞癌和33例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HIF-1α和VEGF的表达随上皮病变的恶性进展逐渐增强,二者表达率分别为25.00%和25.00%(正常组),42.96%和50.00%(不典型增生组),58.33%和66.77%(原位癌组)以及57.61%和63.67%(浸润性癌组);浸润性癌与正常组织中的HIF-1α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原位癌、浸润性癌组织中VEGF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的HIF-1α、VEGF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浸润性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正相关(r=0.45,P<0.05)。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的过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状上皮恶变及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宫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青黛饮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琼玉 刘平 +3 位作者 张爱军 王永贤 彭振辉 曹振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20-1721,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青黛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乙烯雌酚有引起小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小鼠尾部表皮天然缺少颗粒层,这两种特征与银屑病病理相似。不同组别的小鼠以复方青黛饮或郁金银屑片灌胃,观察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 目的:研究复方青黛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乙烯雌酚有引起小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小鼠尾部表皮天然缺少颗粒层,这两种特征与银屑病病理相似。不同组别的小鼠以复方青黛饮或郁金银屑片灌胃,观察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青黛饮有较好的降低嗜银蛋白含量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以及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作用。结论:复方青黛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蛋白细胞 复方青黛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国万 胡礼宏 韩新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4-766,共3页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即刻(T1)、对指令有反应(T2)和加深麻醉后(T3)各时间点MBP、HR、BIS、AAI值和唤醒时间以及唤醒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术中唤醒,两组MBP和HR在T2时显著升高(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唤醒期间A组AAI值和B组BIS值在T2时最高。结论:两组患者成功施行术中唤醒,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BIS可安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可以有效预测患者能否按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双频谱指数 神经外科 麻醉 术中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明 孙颖 +3 位作者 韩水平 赵文宝 郑彩霞 高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08-3810,共3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QP4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2例CINⅢ级和33例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QP4表达与肿...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QP4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2例CINⅢ级和33例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QP4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Ⅰ~Ⅲ级、浸润性癌组织实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逐渐增强,其在浸润性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伴淋巴结转移者AQP4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AQP4的过表达在宫颈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水孔蛋白类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引起的股骨头骨代谢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开放 刘军 +3 位作者 刘涛 闫宏伟 姚永锋 李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引起的股骨头骨代谢的病理变化。方法7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四氧嘧啶耳缘静脉快速推入,建立速发型DM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在不同时期检测两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血液...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引起的股骨头骨代谢的病理变化。方法7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四氧嘧啶耳缘静脉快速推入,建立速发型DM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在不同时期检测两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第4周时2只动物出现骨小梁结构紊乱,空缺骨陷窝数增多为14%;第8周时3只动物出现骨小梁结构部分断裂、消失,空缺骨陷窝数增多为28%;第12周时5只动物出现骨小梁结构断裂消失更明显,空缺骨陷窝计数高达56%,透射电镜下骨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骨细胞呈不同程度坏死,骨髓组织增生减低,脂肪细胞增多、增大。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8、12周时血清钙含量下降,血清磷含量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l);钙磷乘积12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M可引起骨质疏松,当负重时股骨头拱桥结构在机械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微细骨折,随着DM病程的延长,细微骨折累积,软骨下骨压缩而塌陷,可能压迫骨内微血管引起缺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股骨头骨代谢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股骨头骨代谢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慢性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玉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3-714,共2页
在慢性疾病患儿反复住院治疗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类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而在中国既往的儿童慢性疾病治疗计划中,少有制定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干预、治疗方案,从而使得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疾病的... 在慢性疾病患儿反复住院治疗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类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而在中国既往的儿童慢性疾病治疗计划中,少有制定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干预、治疗方案,从而使得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患儿的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并将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干预、治疗纳入整体治疗计划之中,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干预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文斌 汪京峡 +2 位作者 王昊 李向花 杨一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7-479,共3页
报告1例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女,43岁。躯干、四肢散发结节20年,四肢密集丘疹10年。结节样皮损及苔藓样变皮损均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小灶状淀粉样物质沉着,刚果红染色阳性。诊断: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性。
关键词 皮肤淀粉样变性 结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与睡眠相关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苏苗赏 肖延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肥胖和睡眠障碍都可表现为群发现象,儿童肥胖可引起睡眠呼吸紊乱,同时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剥夺,也可影响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超重或肥胖,甚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文章针对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儿童睡眠障碍的关系,综述国内外... 肥胖和睡眠障碍都可表现为群发现象,儿童肥胖可引起睡眠呼吸紊乱,同时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剥夺,也可影响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超重或肥胖,甚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文章针对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儿童睡眠障碍的关系,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睡眠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心肌及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高登峰 魏瑾 +1 位作者 牛小麟 宁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00-1605,共6页
目的:以CVB3感染小鼠为模型,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不同时期心肌及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0.1mL Ea-gle腹腔注射);病毒感染组(n=40,0.1mL TCID50为108 CVB3腹腔注... 目的:以CVB3感染小鼠为模型,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不同时期心肌及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0.1mL Ea-gle腹腔注射);病毒感染组(n=40,0.1mL TCID50为108 CVB3腹腔注射)。病毒感染组小鼠分别于第3,11,24天随机取10只以及正常组的10只于24d颈总动脉插管测量心率、左室压(LV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速率(±dp/dt)。透射电镜观察心肌、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PCR测定线粒体DNA3867片段(mtDNA3867)缺失情况。结果:病毒感染11d、24dLVSP、+dp/dtmax、-dp/dtmax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病毒感染后心肌、骨骼肌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改变。感染组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定位与对照组比较,11d较正常组出现明显改变(P<0.01),24d稍有好转。正常组心肌、骨骼肌细胞均未检出mtDNA3867缺失,而感染组心肌及骨骼肌细胞均存在mtDNA3867缺失,并随病程发展,有所增加。结论:线粒体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病程早期即出现,且随病程发展不断加重。心肌及骨骼肌线粒体膜磷脂缺失及mtDNA缺失变化趋势相同。骨骼肌有望成为研究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 骨骼肌 线粒体 损伤 感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预处理增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雌激素受体表达
11
作者 胡礼宏 韩新生 郭建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ringle法阻断大鼠第一肝门制作95%肝I/R模型。肝缺血前1 h大鼠ip给予雌二醇4 mg·kg-1(雌二醇+I/R组)。分别取肝缺血前(0)、再灌注1,3,6和2... 目的探讨雌激素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ringle法阻断大鼠第一肝门制作95%肝I/R模型。肝缺血前1 h大鼠ip给予雌二醇4 mg·kg-1(雌二醇+I/R组)。分别取肝缺血前(0)、再灌注1,3,6和24 h共5个时间点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核因子κB(NF-κB)和ER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模型组和雌二醇+I/R组血清ALT和TNF-α水平、肝组织NF-κB和ER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6 h,I/R和雌二醇+I/R组血清ALT水平分别升高了11.7倍和8.1倍(P<0.01),TNF-α水平分别升高5.2倍和3.2倍(P<0.01),但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I/R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6 h I/R组和雌二醇+I/R组肝组织NF-κB表达分别升高了8.6倍和4.8倍,但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I/R组(P<0.01);ERα表达分别升高了4.2倍和7.4倍,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I/R组(P<0.01);雌二醇+I/R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雌激素预处理可减轻I/R导致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此作用与增强ER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受体 雌激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b~Ⅱb期宫颈癌淋巴管生成与HMGB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冬颖 吴静 +1 位作者 刘变利 王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Ib~Ⅱb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1itygroupbox1,HMGB1)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Ib-Ⅱb期中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10例慢性宫颈炎和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目的探讨Ib~Ⅱb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1itygroupbox1,HMGB1)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Ib-Ⅱb期中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10例慢性宫颈炎和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1intraepithe1ia1neop1a—sia,CIN)3级于术切除标本和(或)宫颈活检标本中D2-40、HMGB1的表达,计数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HMGB1表达量化应用H评分。组织病理学量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对于Ib2期(8.88%±4.60%)和Ⅱb(7.75%±3.35%)期两组间差异无最著性(P=0.67),均较慢性宫颈炎(2.50%±0.61%)、CIN3(2.76%±1.24%)、Ib,(2.59%±0.81%)和IIa(3.09%±0.82%)期显著增高,后四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MGB1的表达通过H评分显示其在Ⅱa(1.07±0.54)和Ⅱb(1.09±0.29)组的表达显著增高(P=0.03);慢性宫颈炎(0.47±0.42)、CIN3(0.32±0.18)、Ib(0.62±0.34)组间HMGBI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与HMGB1表达无统计学相关。结论Ib:和IIb期淋巴管生成明显较其他各组增强,其与促炎因子和促淋巴管生成因子HMGB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淋巴管生成 高迁移率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缝合术治疗360°睫状体脱离1例
13
作者 赵佳琦 任百超 张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84-784,共1页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