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三甲医院门诊干眼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龚珂 吕伯昌 王欣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及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干眼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眼科普通门诊就诊的460例干眼症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阶段的4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目的研究及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干眼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眼科普通门诊就诊的460例干眼症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阶段的4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然后以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标准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同时对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严重程度、角结膜疾病史、睑板腺功能情况及疾病类型患者的OSDI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OSDI评分结果差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严重程度、角结膜疾病史、睑板腺功能情况及疾病类型患者的OSDI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严重程度、角结膜疾病史、睑板腺功能情况及疾病类型均与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均P〈0.05)。结论我院门诊干眼症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严重程度、角结膜疾病史、睑板腺功能情况及疾病类型均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给予上述因素以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BI过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江 许治国 +1 位作者 任梅 党晓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剂(bmp and activin membrane-bound inhibitor,BAMBI)对缺氧诱导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RF/6A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pF LAG组和缺氧+BAMBI组。Wes... 目的探讨过表达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剂(bmp and activin membrane-bound inhibitor,BAMBI)对缺氧诱导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RF/6A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pF LAG组和缺氧+BAMBI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AMBI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和密度,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周期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增殖增加,培养120 h后,对照组细胞增殖倍数为5.00±0.28,缺氧组为7.64±0.32(P<0.001);缺氧组S期进程显著加快,占(10.44±2.61)%,对照组S期占(20.79±2.23)%(P<0.05);细胞迁移增加,缺氧组细胞数目为33.80±4.20,对照组为8.35±2.50(P<0.05),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缺氧+BAMBI组:缺氧处理的细胞转染pF LAG-BAMBI后,与缺氧组相比,BAMBI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增殖显著降低,培养120 h后,增殖倍数为5.53±0.27(P<0.001),细胞S期受到阻滞,占(18.75±2.92)%,迁移显著下降,数目为13.00±2.80(P<0.05),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过表达BAMBI可抑制缺氧诱导的RF/6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有望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BAMBI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2刺激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及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丽珺 孙娜 +3 位作者 田蕴霖 王群 裴澄 谢安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TGF-β2)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 fibroblasts,HTFs)生物学行为及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影响。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TGF-β2)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 fibroblasts,HTFs)生物学行为及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影响。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HTF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波形蛋白和角蛋白。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对HTFs细胞的促增殖作用,RT-PCR检测TGF-β2作用前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IL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ILK、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TGF-β2作用48 h、72 h,5.0μg·L^(-1)及10.0μg·L^(-1)诱导下的OD值显著高于0.1μg·L^(-1)、1.0μg·L^(-1)组及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5.0μg·L^(-1)及10.0μg·L^(-1)作用48 h及72 h的OD值显著高于24 h(均为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5.0μg·L^(-1)TGF-β2诱导48 h后,α-SMA mRNA及ILK mRNA水平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K、α-SMA及E-cadherin在空白对照组和5.0μg·L^(-1)TGF-β2处理组均有表达,但TGF-β2能够明显上调三者的表达,5.0μg·L^(-1)TGF-β2处理48 h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GF-β2处理组α-SMA、E-cadherin均有荧光表达,其中α-SMA表达在细胞质中,而E-cadherin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结论 TGF-β2可以诱导体外培养HTFs增殖,转分化及黏附性增强,同时促进ILK的高表达,提示ILK在青光眼术后瘢痕化过程中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整合素连接激酶 增殖 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晶状体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军 唐罗生 杨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期大鼠的晶状体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是否具有不同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出生后1 d、2周、6月、1年期的SD大鼠晶状体可溶性蛋白,加入培养的RGCs中,观察其对RGCs存活...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期大鼠的晶状体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是否具有不同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出生后1 d、2周、6月、1年期的SD大鼠晶状体可溶性蛋白,加入培养的RGCs中,观察其对RGCs存活时间、突触生长状况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同期提取的晶状体蛋白各不同浓度作用于RGCs,促进其存活的作用有差异,最佳有效浓度为10-5g/L。不同生长期大鼠的晶状体蛋白可以延长RGCs存活时间,并随生长期增长而延长,但1 d组与2周组无显著性差异。加入晶状体蛋白后RGCs凋亡减少,随生长期增长而逐级减少。结论晶状体可溶性蛋白可显著促进离体培养的RGCs的存活和生长,晶状体蛋白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为10-5g/L。不同生长期晶状体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有所不同,随生长期延长,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蛋白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角手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敬妮 肖剑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1997/2010年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进而因无晶状体眼青光眼接受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的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标准是术后眼压≤24mmHg,无论是否需要局部药... 目的:探讨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1997/2010年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进而因无晶状体眼青光眼接受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的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标准是术后眼压≤24mmHg,无论是否需要局部药物的辅助使用,且避免了小梁切除术或引流阀植入,在随访期间没有明显并发症。排除标准:眼前段发育不全、小角膜、白内障手术时即发生的青光眼、随访<1a。结果:符合纳入标准10例12眼。其中,2眼仅行房角切开术,2眼房角切开术后进而接受了小梁切开术,8眼仅行小梁切开术。房角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5±10mmHg,末次随访的平均眼压为22±4mmHg(P=0.0005)。12眼中有7眼获得了成功(58%):5眼(42%)是在单一的小梁切开术后获取成功的,2眼(17%)在接受房角切开术后进而于术后7mo和15mo时接受了引流阀植入。结论: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治疗小儿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分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静 朱娟 +2 位作者 朱忠桥 白淑玮 周卓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4-757,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14例(14眼)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行自体游离单层内... 目的评价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14例(14眼)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行自体游离单层内界膜移植术,将黄斑区外残留的内界膜剥除一片略大于黄斑裂孔直径的游离植片,放置于黄斑裂孔中,并将植片边缘置于裂孔边缘下,起到固定作用,然后行气液交换,术后严格俯卧位3~5 d。术前,术后1 d、2周、1个月、3个月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黄斑裂孔直径及是否闭合,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眼压。结果术后3个月,13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裂孔闭合率为92.9%;1眼黄斑裂孔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裂孔周围视网膜贴附良好,但黄斑中心凹可见裸露的RPE层,未见神经上皮层组织。术后各时间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11眼较术前提高,3眼无变化,但所有患者自诉视物变形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2周,仅有1眼眼压高,为33.4 mmHg(1 kPa=7.5 mmHg),给予降眼压滴眼液后恢复正常。术后2周所有患者气体均完全吸收。14眼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术后裂孔闭合率高,患者视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内界膜移植术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激活自噬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静 雷春灵 +2 位作者 白淑玮 张磊 陈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研究miR-29b激活自噬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毒颗粒包装转染RPE细胞24~72 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检测感染效率,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9b mRNA表达。采用凝... 目的研究miR-29b激活自噬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毒颗粒包装转染RPE细胞24~72 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检测感染效率,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9b mRNA表达。采用凝血酶刺激RPE细胞增殖模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使用0.5×103 U·L^-1凝血酶预刺激1 h,然后分别加入miR-29b和Lenti-vector空载体刺激24 h。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凝血酶刺激组(RPE组)、凝血酶刺激组+miR-29b过表达组(RPE+Lenti-29b组)、凝血酶刺激组+空载体组(RPE+Lenti-vector组)。利用MTT微量酶比色法检测各组RPE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ight chain 3,LC3)Ⅱ表达变化。结果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RPE+Lenti-29b组和RPE+Lenti-vector组90%以上的RPE细胞成功转染,且RPE+Lenti-29b组miR-29 mRNA水平高表达,与其余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Sham组比较,其余3组RPE细胞增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C3Ⅱ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RPE+Lenti-29b组比较,RPE组和RPE+Lenti-vector组细胞增殖明显(均为P<0.05),但LC3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RPE+Lenti-29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调miR-29b表达可激活RPE细胞中LC3Ⅱ蛋白表达,提高细胞自噬水平,抑制RPE细胞增殖,可能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b LC3 自噬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在小梁网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柴芳 卓业鸿 杨新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小梁网细胞(NTM)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GTM)中蛋白及m RNA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TM及GTM细胞分为衣霉素(Tm)组、十字孢碱(STS)组及对照组,采用R...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小梁网细胞(NTM)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GTM)中蛋白及m RNA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TM及GTM细胞分为衣霉素(Tm)组、十字孢碱(STS)组及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药物处理6、24 h后小梁网细胞中GRP78 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GTM细胞中GRP7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TM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可增加NTM、GTM细胞中GRP78的表达,但后者的增高水平明显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M细胞对STS的反应大于NTM细胞。结论 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反应能力低下,GRP78表达明显下调,对损伤性刺激的敏感性增强,提示GRP78蛋白可能在内质网应激诱导产生的小梁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条件下miR-21对人眼小梁网细胞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党晓洁 任梅 +2 位作者 朱江 许治国 杨新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条件下miR-21对人眼小梁网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Cs)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H_2O_2(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600μmol·L^(-1))刺激...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条件下miR-21对人眼小梁网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Cs)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H_2O_2(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600μmol·L^(-1))刺激HTMCs 1 h,MTT法检测其对HTMCs活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后续实验所需H_2O_2浓度。随后将细胞分成正常组和H_2O_2组,Real-time PCR检测miR-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外基质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的表达。然后将细胞分成5组:H_2O_2组(只用H_2O_2处理)、miR-21干预组(H_2O_2+miR-21模拟物)、miR-21对照组(H_2O_2+miR-21对照模拟物)、miR-21抑制组(H_2O_2+miR-21抑制剂)和miR-21抑制对照组(H_2O_2+miR-21抑制剂对照物),Real-time PCR检测miR-21、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2和PTE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外基质蛋白、TGF-β2和PTEN蛋白表达。最后将细胞分成3组:H_2O_2组(只用H_2O_2处理)、PTEN干扰组(H_2O_2+PTEN siRNA)和干扰对照组(H_2O_2+control siRNA),检测PTEN、胞外基质蛋白和TGF-β2蛋白水平表达。结果当H_2O_2浓度≥400μmol·L^(-1)时,可显著抑制HTMCs的活性,后续实验选择此浓度。与正常组相比,H_2O_2组中miR-21、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的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检测氧化应激条件下miR-21对胞外基质蛋白、TGF-β2和PTEN表达的影响,发现与H_2O_2组相比,miR-21对照组和miR-21抑制对照组中miR-21、纤维连接蛋白与胶原蛋白I蛋白水平表达以及TGF-β2和PTEN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miR-21对照组相比,miR-21干预组miR-21、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蛋白水平及TGF-β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PTEN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TEN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miR-21抑制对照组相比,miR-21抑制组miR-21、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蛋白水平及TGF-β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降低,PTEN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TEN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条件下PTEN对TGF-β2和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与H_2O_2组相比,干扰对照组PTEN、TGF-β2、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干扰对照组相比,PTEN干扰组PTEN的表达下调,TGF-β2、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I的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氧化应激条件下miR-21可增加HTMCs胞外基质产物,这可能与其靶向沉默PTEN基因,调节TGF-β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转化生长因子 小梁网细胞 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党晓洁 任梅 +1 位作者 朱江 许治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视神经横断手术构建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视神经横断手术构建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分离RGCs。实验分为视神经损伤组(optic nerve transection,ONT组)和假手术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OCS3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随后将SOCS3 siRNA分别转染假手术组和ONT组RGCs,实验进一步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OCS3沉默组。CCK8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进一步将mTOR siRNA和SOCS3 siRNA共转染RGCs,检测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结果视神经损伤3d后,ONT组SOCS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49),且随损伤时间延长而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OCS3沉默可显著提高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存活率[空白对照组与SOCS3沉默组分别为(49.47±7.35)%和(73.24±8.70)%],降低细胞凋亡率[2组分别为(27.25±0.75)%和(10.96±1.07)%]和细胞生长抑制率[2组分别为(23.06±1.43)%和(10.65±1.77)%]。Hoechst染色也表明SOCS3沉默可改善视神经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SOCS3沉默可显著提高视神经损伤后2周mTOR活性标志蛋白pS6的表达;且与单独沉默SOCS3相比,共同沉默mTOR和SOCS3可降低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结论SOCS3沉默可以通过上调损伤后期mTOR的活性而促进损伤RGCs的存活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MTOR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阿丽 李娟 +5 位作者 杨启晨 王春宝 牛静静 叶蕾 容蓉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6只不作处理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使用20μmol·L^(-1)埃罗替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PB...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6只不作处理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使用20μmol·L^(-1)埃罗替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PBS滴眼,每天4次。分别在干预后1 d、7 d、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荧光素钠(fluorescent,FL)染色及评分。干预后14 d取小鼠眼球,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及细胞的结构变化。提取角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1 d、7 d、14 d,实验组F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照组FL评分与干预前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7 d、14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层数增加;电镜下见角膜上皮表层细胞形态不规则、脱落,微绒毛减少、消失;表层上皮细胞的桥粒、半桥粒连接数目明显减少。实验组角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明显发生变化,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罗替尼会引起小鼠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及细胞超微结构损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来影响角膜上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罗替尼 角膜上皮 电子显微镜 微绒毛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LMaster测量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兴育 王从毅 +1 位作者 喻磊 陈宇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IOLMaster测量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变化,为临床评价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号:Chi CTR-IPC-15005890)。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白... 目的比较IOLMaster测量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变化,为临床评价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号:Chi CTR-IPC-15005890)。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白内障病区住院病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9例(38只眼)。术前所有患者均应用IOLMaster测量眼轴,眼轴长度大于27.00 mm且组合信号信噪比大于32。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复查时再次应用IOLMaster测量眼轴,并记录术后组合信号信噪比。术前术后眼轴长度、信噪比进行配对t检验,同时对术前术后眼轴长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变化比较患者23例(29只眼),排除共6例(9只眼)。患者术前眼轴平均值为(31.19±2.27)mm,术后眼轴平均值为(31.03±2.25)mm,术前术后眼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P<0.01)。术后眼轴均较术前缩短,平均减少0.16 mm。患者术前组合信号平均信噪比为102.5±50.1,术后为272.5±134.5,术前术后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1)。本研究中,术前眼轴=1.009×术后眼轴-0.130。结论在眼轴长度大于27.00 mm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IOLMaster测量术后眼轴眼轴较术前眼轴缩短,两者呈线性相关。有必要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IOLMaster术后眼轴长度测量值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MASTER 高度近视 并发性白内障 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沉默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殖、迁移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伯昌 刘蓓 +3 位作者 刘静 杨新光 赵曦泉 朱忠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沉默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通透性、增殖、迁移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RM... 目的探讨基因沉默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通透性、增殖、迁移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RMECs分为4组:正常组(5 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1)D-葡萄糖)、NC(siRNA阴性对照)+高糖组和siADAM17(ADAM17 siRNA)+高糖组。ADAM17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辣根过氧化酶法检测HRMECs通透性;CCK-8和Brd 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p-EGFR、p-ERK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ADAM1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C+高糖组与高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NC+高糖组比较,siADAM17+高糖组ADAM1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沉默ADAM17可降低高糖环境下HRMECs的通透性。沉默ADAM17可抑制高糖介导的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各组相对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高糖组(157.00±7.93)个、NC+高糖组(169.00±10.12)个、siADAM17+高糖组(121.00±9.28)个、正常组(110.00±8.25)个。沉默ADAM17可抑制高糖介导的细胞迁移。siADAM17+高糖组较NC+高糖组p-EGFR、p-ER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为P<0.01)。结论基因沉默ADAM17可能通过EGFR、ERK、MMP9通路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通透性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 细胞通透性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严重前房积血反复冲洗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育 雷春灵 陈曦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45-145,共1页
例1 女性,60岁。以“左眼进行性视力下降20余天”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全身无异常.眼部检查:左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眼部B超提示:左眼视网膜脱离,见图1。入院诊断:(1)左眼玻璃体积血,
关键词 硅油填充术 玻璃体切除 前房积血 左眼玻璃体积血 冲洗 反复 眼视网膜脱离 眼部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连义 白淑玮 +1 位作者 李凤至 赵梅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 ox-LDL处理ARPE-19细...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 ox-LDL处理ARPE-19细胞,CCK-8试剂盒和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ox-LDL处理后细胞LTBP2蛋白表达水平。100 mg·L^(-1) ox-LDL处理ARPE-19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将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转染LTBP2过表达载体或阴性对照的ox-LDL+ov-LTBP2组和ox-LDL+ov-NC组,转染LTBP2 siRNA或阴性对照的ox-LDL+si-LTBP2组和ox-LDL+si-NC组,以及ox-LDL+si-LTBP2+VEGF组。相应处理各组细胞后,采用CCK-8试剂盒和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TBP2、P38和p-P3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 mg·L^(-1) ox-LDL处理后相比,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 ox-LDL处理后APRE-19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升高,LTBP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且变化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均为P<0.05)。与ox-LDL+ov-NC组相比,ox-LDL+ov-LTBP2组细胞LTBP2蛋白表达水平、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增加,细胞活力、SOD活性均降低,p-P38/P38比值和VEGF表达量均增加(均为P<0.05)。与ox-LDL+si-NC组相比,ox-LDL+si-LTBP2组细胞LTBP2蛋白表达水平、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降低,细胞活力、SOD活性均增加,p-P38/P38比值和VEGF表达量均减少(均为P<0.05)。而与ox-LDL+si-LTBP2组比较,ox-LDL+si-LTBP2+VEGF组细胞凋亡率和ROS含量均增加,细胞活力、SOD活性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LTBP2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VEGF表达加剧ox-LDL引起的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人工智能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娟 常花蕾 李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特征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实现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8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8例(48眼)和同期健康志愿者48人(48眼)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特征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实现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8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8例(48眼)和同期健康志愿者48人(48眼)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通过对收集的OCT图像进行人工智能学习,利用图像处理和特征识别判断技术,提取能够区别正常人眼和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的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到诊断的初始阈值。对2018年9-1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73例(73眼)和正常51人(51眼)的OCT图像进行1~124随机编号后,使用计算机程序逐一进行处理,对处理后图像进行特征参数提取,然后将特征参数和阈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计算得到训练样本中正常人OCT图像特征参数为9,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OCT图像特征参数为23,初始阈值为16。经过计算机智能诊断,124例随机图像中73例OCT特征参数最小值为16.8,最大值为27.5,平均值为23.4,特征参数均大于阈值;51人随机图像OCT特征参数最小值为2.8,最大值为14.7,平均值为8.3,特征参数均小于阈值。经过比对,特征参数大于阈值的73例OCT图像均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征参数小于阈值的51例OCT图像均为正常人。计算机判断结果与眼科医师判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结论一种基于特征参数提取和智能门限选取的特发性黄斑裂孔自动诊断算法可达到特发性黄斑裂孔智能诊断的目的,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诊断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紫薇 张妍春 +1 位作者 王睿 任秀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3-658,共6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是第四位最常见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的获得性视网膜疾病,近年被认为是脉络膜肥厚谱系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发展是导致CSCR患者长期随访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重要并发症。关注C...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是第四位最常见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的获得性视网膜疾病,近年被认为是脉络膜肥厚谱系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发展是导致CSCR患者长期随访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重要并发症。关注CSCR患者伴发CNV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及时给予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包括眼底自发荧光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SS-OCT及OCTA多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眼科医生更快地发现这类疾病并作出正确诊断,尤其是OCTA的应用有利于临床发现更多的CSCR伴发CNV。光动力学疗法及抗VEGF治疗目前已应用于很多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对于CSCR所继发的CNV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就CSCR继发CNV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危险因素 多模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花蕾 朱娟 +1 位作者 于敬妮 田蕴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0-63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细胞凋亡数目、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体质量200~250 g的健康...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细胞凋亡数目、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体质量200~2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藏红花素低剂量组和藏红花素高剂量组,每组6只。藏红花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3 d、30 min定时腹腔注射5 g·L-1藏红花素5 mg·kg-1、50 mg·kg-1。造模成功后24 h处死大鼠并摘取眼球。使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结构,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视网膜TUNEL染色发现,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几乎未发现凋亡细胞的阳性表达,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发现大量棕黄色着色的细胞,其凋亡细胞数为(27.40±0.96)个,藏红花素低剂量组可见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凋亡细胞数为(8.40±0.41)个,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红花素高剂量组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为(4.30±0.47)个,和藏红花素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3染色阴性,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可见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浆内,藏红花素低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类似,藏红花素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类似。结论藏红花素能通过降低Caspase-3蛋白含量及凋亡细胞数,从而有效保护视网膜免受R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凋亡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
19
作者 罗阿丽 董志章 +2 位作者 伍小蝉 李娟 罗阿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AD转基因小鼠15只,对照组为8月龄野生型小鼠10只。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表达情况,并行TUNEL染色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20.104±1.763)μm和(15.456±1.439)μm,均较对照组的(23.567±2.123)μm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数减少,层数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示,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平坦。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铺片Aβ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增强。TUNEL染色结果示,实验B组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数为(5.631±2.471)个,少于实验A组的(16.329±3.5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角膜上皮病理学、超微结构及角膜上皮细胞内Aβ的表达均有改变,以上变化与小鼠月龄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 角膜上皮 病理学 超微结构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内炎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植入散光人工晶状体1例
20
作者 李兴育 陈磊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6期568-568,共1页
患者男性,13岁。以“左眼逐渐视物不清2年”主诉于2019年1月23日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住院。既往8年前因左眼玻璃片扎伤,在外院以左眼角膜穿通伤,左眼眼内炎诊断住院治疗。分别行“左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并前房成形前房灌洗玻璃体腔注药术... 患者男性,13岁。以“左眼逐渐视物不清2年”主诉于2019年1月23日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住院。既往8年前因左眼玻璃片扎伤,在外院以左眼角膜穿通伤,左眼眼内炎诊断住院治疗。分别行“左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并前房成形前房灌洗玻璃体腔注药术”、“左眼玻璃体切割并玻璃体腔注药气体填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性白内障 西安市第四医院 玻璃体切割 眼内炎 清创缝合 角膜穿通伤 玻璃体腔注药 玻璃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