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黄酮血管舒张作用与血管内皮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红娟 马欣 +1 位作者 白宇飞 张小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6-949,共4页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Dai)的舒张血管效应与血管内皮M受体,细胞内、外钙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兔离体主动脉环进行等长张力实验。结果Dai(3~100μmol·L-1)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依内Ca2+性收缩和依外Ca2+...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Dai)的舒张血管效应与血管内皮M受体,细胞内、外钙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兔离体主动脉环进行等长张力实验。结果Dai(3~100μmol·L-1)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依内Ca2+性收缩和依外Ca2+性收缩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Dai(10~100μmol·L-1)可使KCl的量效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Dai(10~100μmol·L-1)对ACh引起的血管环的舒张反应有浓度依赖性的增强作用,且在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后Dai对KCl引起的收缩的舒张效应减弱。结论Dai舒张血管效应与抑制内Ca2+释放和外Ca2+内流有关;Dai对血管环的直接舒张作用与ACh相似,也是通过激动内皮上的M受体释放EDRF等而引起的,且具有内皮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主动脉 乙酰胆碱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大鼠哮喘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龙静雯 马卓 +3 位作者 杨旭东 刘静 吕社民 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大鼠哮喘模型的表现特征。方法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诱导DA、DA.1u、E3、DE和SD品系大鼠哮喘模型,比较它们的肺指数,迟发超敏反应,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所占比例,血清中的一氧化氮、IgE含量,肺组织病理变...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大鼠哮喘模型的表现特征。方法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诱导DA、DA.1u、E3、DE和SD品系大鼠哮喘模型,比较它们的肺指数,迟发超敏反应,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所占比例,血清中的一氧化氮、IgE含量,肺组织病理变化和叶支气管内皮素B受体的收缩功能、β受体的舒张功能。结果E3、DE和SD哮喘模型大鼠的耳廓肿胀度均显著增高,E3哮喘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细胞、血清中IgE显著增加、β受体介导的支气管舒张功能下降;E3和SD哮喘大鼠内皮素B受体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功能增强。其余品系大鼠的指标有变化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各品系哮喘大鼠的肺指数、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血清中NO含量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A、DA.1u、E3、DE和SD品系大鼠哮喘模型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而E3大鼠的变化最为突出,与人类哮喘病理生理变化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哮喘模型 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芳 刘俊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血管病变,众多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能够调节炎性细胞黏附和迁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本文综述纤维蛋白(原)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之...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血管病变,众多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能够调节炎性细胞黏附和迁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本文综述纤维蛋白(原)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血栓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NO-、EDHF-介导舒张途径的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昆仑 周光宇 +3 位作者 曹永孝 李洁 刘韡 李宗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使用微血管张力描记系统,观察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环5-羟色胺预收缩后加入乙酰胆碱的舒张性改变,考察一氧化氮(NO)途径、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以及前列环素(...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使用微血管张力描记系统,观察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环5-羟色胺预收缩后加入乙酰胆碱的舒张性改变,考察一氧化氮(NO)途径、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以及前列环素(PGI2)途径在热应激后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改变,反应特征表述为最大松弛百分率(Rmax)和产生一半最大松弛百分率时所需要乙酰胆碱浓度的负对数(pIC50)。结果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Rmax和pIC50较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降低,分别为(97±6)%、(52±8)%和8.67±0.59、7.66±1.33(P<0.01,P<0.05)。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NO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53±6)%和6.89±0.93,在热应激后分别为(21±8)%(P<0.01)和4.91±0.31(P<0.01);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EDHF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35±14)%和6.30±0.56,在热应激后分别为(13±3)%(P<0.01)和5.23±1.07(P<0.01);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PGI2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8±3)%和5.69±0.37,在热应激后分别为(10±6)%(P>0.05)和5.74±0.79(P>0.05)。结论热应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主要是损伤了NO-和EDHF-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内皮依赖性舒张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效关系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邹雅敏 袁秉祥 董亚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寻找药物经济学研究新的思路和方法,揭示药物治疗学中的经济规律,为提倡药品理性消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数学药理学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推导成本-效果的量效关系式,并建立成本-有效曲线、成本-毒效曲线以及成本-实... 目的:寻找药物经济学研究新的思路和方法,揭示药物治疗学中的经济规律,为提倡药品理性消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数学药理学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推导成本-效果的量效关系式,并建立成本-有效曲线、成本-毒效曲线以及成本-实效曲线。将社会用药消费范围定义为弱效用药、增效用药、有效用药、减效用药及有害用药几个区段。结果:随着购买药品费用的不断增加,药品的有效率逐渐达到最大值不再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使药品的实效价值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结论:药物疗效与药物治疗成本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为了节省医疗成本,控制药费增长,促进合理用药,必须提倡在增效用药和有效用药的范围内用药;在药物品种的选择上,要考虑药物的效果/成本比,选择高效的品种,同时也要衡量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应该提高对基本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比 量效关系 量效曲线 基本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人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蓉 张凯帆 +4 位作者 王维蓉 林琴琴 杨莉娜 任峰 张建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构建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SIRT1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含有SIRT1的克隆载体pCR Ⅱ-TOPO-SIRT1双酶切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连接产物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 目的:构建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SIRT1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含有SIRT1的克隆载体pCR Ⅱ-TOPO-SIRT1双酶切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连接产物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IRT1转染HEK293细胞,G418进行筛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1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证实,SIRT1基因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pc DNA3.1(+)-SIRT1的HEK293细胞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IRT1,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SIRT1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SIRT1 稳定过表达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对大鼠肠系膜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7
作者 杨孝江 曹永孝 +1 位作者 张金艳 刘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24-1024,共1页
关键词 大豆苷元 舒张血管 内皮 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家兔3层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小霞 周筠 +4 位作者 兰燕平 杨海涛 冯新正 王东琦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家兔内层(Endo)、中层(M)和外层(Epi)心室肌细胞的Ito,观察稳心颗粒对家...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家兔内层(Endo)、中层(M)和外层(Epi)心室肌细胞的Ito,观察稳心颗粒对家兔心室肌细胞Ito的影响。结果在测试电压+50 mV时,对照组Epi、M和Endo细胞的Ito分别为(4 235.7±953.2)pA(n=11)、(4 115.8±743.1)pA(n=11)和(2 730.2±524.6)pA(n=11),Endo细胞的Ito电流强度明显小于Epi和M细胞(P<0.01);稳心颗粒灌胃给药后家兔左心室肌Epi、M和Endo细胞的Ito电流强度分别为(4 806.4±1 381.8)pA(n=11)、(4 661.3±902.6)pA(n=11)和(4 072.9±1 234.9)pA(n=11),与对照组相比稳心颗粒可明显增加Endo细胞Ito的电流强度(P<0.01)。结论稳心颗粒增加Endo心室肌细胞Ito的电流强度,使心室的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减小,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心室肌细胞 瞬时外向钾电流 跨壁复极离散度 抗心律失常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宝莉 陈雅慧 +3 位作者 胡锐 唐俊杰 赵丽梅 袁秉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6-1639,共4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复合物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及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及长期使用药物对小鼠耐受性的影响;利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和戊巴比妥... 目的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复合物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及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及长期使用药物对小鼠耐受性的影响;利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实验,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催眠作用;利用戊四氮诱发小鼠阵挛性、强直性惊厥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抗惊厥作用;本实验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并进行了组方设计和实验。结果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可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与地西泮相比,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起效较慢,随用药时间延长镇静作用逐渐增强,且无耐受现象;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有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可诱导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产生睡眠;组方研究表明,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较单独使用酸枣仁油、栀子油的作用强,出现明显的协同作用;未发现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具有抗惊厥作用。结论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组方合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复方中酸枣仁油、栀子油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油 栀子油 镇静 催眠 抗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节龙皂苷Ⅰ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陶小军 龙静雯 +3 位作者 贺建宇 姚鸿萍 刘静 曹永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研究九节龙皂苷Ⅰ对S180、H22、EAC和L1210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或腹腔)接种瘤细胞复制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九节龙皂苷Ⅰ8 d后,剥离瘤块,计算抑瘤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其对脾... 目的研究九节龙皂苷Ⅰ对S180、H22、EAC和L1210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或腹腔)接种瘤细胞复制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九节龙皂苷Ⅰ8 d后,剥离瘤块,计算抑瘤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其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测量了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九节龙皂苷Ⅰ对小鼠S180、H22和EAC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其100 mg.kg-1对3种移植瘤最大抑瘤率分别为38.7%、48.6%和50.0%;并能促进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九节龙皂苷Ⅰ能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并能改善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龙皂苷Ⅰ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松香酸检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瑞忠 张玉荣 +3 位作者 何轶 戴忠 鲁静 马双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6-2329,2330,共5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乳香、没药、血竭等)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 冠脉宁片(胶囊)和松香的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乳香、没药、血竭等)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 冠脉宁片(胶囊)和松香的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1 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241 nm(松香酸).同时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松香酸进一步确证.结果 松香酸的检出限为0.3 μg/mL;松香酸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线性范围分别为3.036 ~ 303.6 μg/mL和3.068~306.8 μg,/mL;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松香酸回收率分别为98.16%和104.2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冠脉宁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测定及掺伪松香中松香酸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宁片(胶囊)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松香 松香酸 掺伪 HPLC 液-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莉娜 王兴会 +7 位作者 余玲 魏星 杨璠 王萌 王敏聪 谢非 郭统帅 陈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4-686,721,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recon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on组)。后3组均切除右侧肾脏,左肾缺血60m... 目的探讨并比较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recon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on组)。后3组均切除右侧肾脏,左肾缺血60min,但I-Precon组在缺血60min前先将左肾缺血5min,再通血2min,循环3次后进行,I-Postcon组在缺血60min后再进行开放10s+阻断10s循环处理6次。各组处理之后,均再灌注4h。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I-Precon组和I-Postcon组与I/R组比较,大鼠血浆BUN、Cr、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形态学结果显示,I-Precon组和I-Postcon组大鼠肾损伤程度明显低于I/R组,且I-Postcon组肾损伤轻于I-Precon组。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均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静莉 刘俊田 +2 位作者 苟伟 李西宽 刘传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血管壁胶原合成等方面探讨大黄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黄芩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管壁超微结构观察,血管壁... 目的: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血管壁胶原合成等方面探讨大黄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黄芩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管壁超微结构观察,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分别测定血管壁VSMC的增殖和凋亡。结果:大黄虫丸使AS家兔血管壁中膜层厚度变小,VSMC排列趋于正常,减轻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减少细胞器的增多,使VSMC表型转化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大黄虫丸也能降低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CNA染色阳性细胞数,升高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大黄虫丸可抑制血管壁胶原的合成,抑制VSM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而逆转血管重塑,这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党晓敏 孙忠民 +2 位作者 杨岚 尚东 胡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联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32只C57BL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成瘤,随机分为4组:肺癌模型组、化疗组(足叶乙甙3mg/kg+顺铂3mg/kg,6mg/kg)、榄香烯乳组(100mg/kg)、榄香烯乳+化疗...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联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32只C57BL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成瘤,随机分为4组:肺癌模型组、化疗组(足叶乙甙3mg/kg+顺铂3mg/kg,6mg/kg)、榄香烯乳组(100mg/kg)、榄香烯乳+化疗组(106mg/kg),每组8只。连续给药7d后,观察脾脏及胸腺指数变化,测定抑瘤率及抑制转移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以及透明质酸酶(HAase)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测定。结果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榄香烯乳联合化疗组抑瘤率及抑制转移率明显升高,肺癌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显著增加,瘤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得到改善,T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明显。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外基质及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榄香烯乳 化疗 透明质酸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宝莉 陈雅慧 +2 位作者 张正祥 符兆英 袁秉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3-676,707,共5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组成的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促进学习记忆作用和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避暗、跳台、水迷宫实验,分别利用东莨菪碱、环己酰亚胺、亚硝酸钠4、.282 mol/L乙醇造成小鼠的记忆获得、巩固、再现障碍,观察复方酸枣... 目的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组成的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促进学习记忆作用和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避暗、跳台、水迷宫实验,分别利用东莨菪碱、环己酰亚胺、亚硝酸钠4、.282 mol/L乙醇造成小鼠的记忆获得、巩固、再现障碍,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正常及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作用。结果对正常和记忆损伤小鼠,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酸枣仁油、栀子油能缩短训练时入室潜伏期、减少入室错误次数;能延长训练后入室潜伏期、减少入室错误次数,减少跳台错误次数;也能缩短水迷宫实验小鼠的登台潜伏期,增加其穿越次数,复方中剂量缩短小鼠登台潜伏期较酸枣仁油、栀子油作用强。结论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酸枣仁油、栀子油具有促进学习记忆作用;复方中酸枣仁油、栀子油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 酸枣仁油 栀子油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纪巧丽 林蓉 +2 位作者 史晓莲 毛幼桦 翟小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0.1,0.3,1和3mmo.lL-1,培养24h后,MTT法测定HepG2的细胞存活;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0.3,0.5和1.0mmol.L-1作用HepG2细... 目的探讨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0.1,0.3,1和3mmo.lL-1,培养24h后,MTT法测定HepG2的细胞存活;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0.3,0.5和1.0mmol.L-1作用HepG2细胞24h,丙酮酸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赖氏法测定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62.5,125,250,500和1000μmol.L-1作用24h,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色素P450家族中CYP1A1mRNA和CYP1A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0.1,0.3,1和3mmo.lL-1均显著抑制细胞的存活(P<0.05,P<0.01),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双丙戊酸钠与丙戊酸钠0.3,0.5和1mmol.L-1使HepG2细胞培养液中GPT,GOT和LDH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且随浓度升高,肝酶活性进一步升高。双丙戊酸钠与丙戊酸钠62.5,125,250,500和1000μmol.L-1使HepG2细胞中CYP1A1mRNA和CYP1A2mRNA的表达水平亦逐渐升高。结论双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钠对HepG2细胞都有明显的毒性作用,CYP1A1mRNA和CYP1A2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丙戊酸类药物诱发肝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 HEPG2细胞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的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宝莉 夏传涛 袁秉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7-229,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对两种工艺酸枣仁油的作用进行了等效性检验。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酸枣仁油(1.8 g/kg3、.6 g/kg)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重复使用对小...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对两种工艺酸枣仁油的作用进行了等效性检验。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酸枣仁油(1.8 g/kg3、.6 g/kg)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重复使用对小鼠自主活动耐受性的影响;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实验和阈下剂量睡眠诱导实验,观察两种工艺酸枣仁油(1.8 g/kg、3.6 g/kg)的催眠作用;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的酸枣仁油均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入睡例数。研究还表明,不同工艺提取的酸枣仁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均具有等效性。重复使用酸枣仁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耐受现象。结论两种工艺所得酸枣仁油具有等效的镇静、催眠作用,重复使用无耐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 超临界CO2萃取 酸枣仁油 镇静 催眠 等效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s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萍 吴晓明 +5 位作者 周筠 李满祥 史红阳 张永红 卢家美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因子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上皮下胶原沉着、平滑肌增殖和杯状细胞增生等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血清OVA特异性IgE上升明显(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及IL-4升高(P<0.01),CpG-ODNs部分抑制了上述病理过程(P<0.05),同时轻度升高IFN-γ及IL-10。GpC-ODNs对上述过程无明显影响。结论 CpG-ODNs能够通过上调Th1/Th2比例以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发挥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s 哮喘 气道重塑 免疫耐受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房与心室胆碱能神经和M_2受体的分布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胥晓丽 臧伟进 +4 位作者 康新勤 李明 于晓江 陈莉娜 罗宏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房,心室以及左室游离壁3层组织胆碱能神经分布及其主要靶受体-M2受体的整体表达模式和特点。方法实验应用Karnovsky-Roots组化染色结合点计数法,免疫组化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胆碱能神经和M2受体的分布,并比较各... 目的探讨大鼠心房,心室以及左室游离壁3层组织胆碱能神经分布及其主要靶受体-M2受体的整体表达模式和特点。方法实验应用Karnovsky-Roots组化染色结合点计数法,免疫组化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胆碱能神经和M2受体的分布,并比较各部位之间神经和受体的密度差异。结果(1)大鼠心房和心室均有胆碱能神经和M2受体的阳性染色产物,心房的胆碱能神经点计数为心室的4.6倍,M2受体免疫阳性产物面积为心室的3倍;(2)左室游离壁3层组织分析发现:中层心肌组织胆碱能神经纤维点计数明显少于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左室游离壁3层心肌组织M2受体密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鼠心房、心室肌均有胆碱能神经和M2受体,并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左心室游离壁3层之间胆碱能神经分布有跨室壁不均一性,而M2受体密度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神经 M2受体 大鼠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浩 席孝忠 +2 位作者 程永刚 李洁 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MODS造模12h组;③MODS造模24h组;④硫氢化钠(NaHS)保护12h组;⑤NaHS保护24h组。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MODS造模12h组;③MODS造模24h组;④硫氢化钠(NaHS)保护12h组;⑤NaHS保护24h组。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和肌酐(Cr)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心、肝、肺、肾、小肠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H2S保护组大鼠血清SOD、GSH-Px明显增高(P<0.05),MDA、ALT、CK和Cr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H2S保护组大鼠心、肝、肺、肾、小肠的器官损伤综合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H2S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器官保护作用,对大鼠MODS受损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氢化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