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药店药学服务的专家访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宇 黄泰康 +4 位作者 杨世民 侯鸿军 曹莉 连玮 田云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93-694,共2页
探讨药店药学服务(pharm aceutical care)的现状、障碍性因素、对策措施和发展前景。采用专家访谈法进行定性研究,对专家意见进行编码归类。75%(15/20)的专家完成定性访谈研究。国内药店药学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人员、企业以及观... 探讨药店药学服务(pharm aceutical care)的现状、障碍性因素、对策措施和发展前景。采用专家访谈法进行定性研究,对专家意见进行编码归类。75%(15/20)的专家完成定性访谈研究。国内药店药学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人员、企业以及观念等众多因素制约着药店药学服务的普及和深入开展,须尽快完善法规,深入推行《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提升药学服务软硬件条件,提高药师自身素质,增加公众对药学服务的认识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体系仍需长期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店 药学服务 专家访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通路参与ET_A和ET_B受体介导的离体肠系膜上动脉收缩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国刚 马爱群 +2 位作者 徐仓宝 曹永孝 Lars Edvinsson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内皮素1(ET-1)的两个G蛋白偶联受体ET_A和ET_B介导的收缩机制。方法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器官培养模型,以敏感的离体药理学实验方法记录培养前后血管平滑肌张力,实时定量的PCR测定培...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内皮素1(ET-1)的两个G蛋白偶联受体ET_A和ET_B介导的收缩机制。方法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器官培养模型,以敏感的离体药理学实验方法记录培养前后血管平滑肌张力,实时定量的PCR测定培养前后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6c不引起新鲜的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培养后ETB受体mRNA表达水平上调,介导的收缩明显增强(P<005);而ETA受体介导的收缩功能和mRNA均变化不大。低浓度的SB386023(10-5mol·L-1)降低S6c引起的最大收缩(Emax从239%±26%降至89%±13%,P<001),而对ET1引起的最大收缩并无影响(Emax271%±19%vs251%±16%,P>005);高浓度的SB386023(10-4mol·L-1)明显抑制ETA受体介导的收缩。结论ET-1通过ET_A受体介导新鲜动脉的收缩;动脉培养后表达ET_B受体;ERK1/2信号转导通路对ET_B受体的作用强于ET_A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 ERK1/2 ETB受体 ETA受体 大鼠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花酸类化合物在植物界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43
3
作者 郭增军 谭林 +1 位作者 徐颖 吴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19-524,540,共7页
本文综述了自然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鞣花酸类化合物打下基础。目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中的大戟属和叶下珠属、蔷薇科中的... 本文综述了自然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鞣花酸类化合物打下基础。目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中的大戟属和叶下珠属、蔷薇科中的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和草莓属,在珙桐科、使君子科、石榴科和桃金娘科等科属中均有分布,为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成分。鞣花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菌及增强免疫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类物质 自然界分布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养正 吴英 +4 位作者 Heikki Kallio Yang Baoru 王军宪 王秉文 崔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深部X线治疗机,每次以3000 cGy的剂量,照射两次,造成大白鼠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待动物症状明显后,将Ⅱ度皮肤损伤的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沙棘果油高剂量... 目的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深部X线治疗机,每次以3000 cGy的剂量,照射两次,造成大白鼠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待动物症状明显后,将Ⅱ度皮肤损伤的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沙棘果油高剂量组、沙棘果油低剂量组、沙棘籽油高剂量组、沙棘籽油低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沙棘果油及籽油高剂量组,每天在损伤部位涂药两次,而其低剂量组每天涂药一次,阴性对照组每天涂灭菌的注射用水一次,阳性对照组每天涂Solcoseryl-Jelly软膏一次。结果肉眼观察结果显示,连续用药10d后,沙棘果油、籽油及Sol-coseryl-Jelly组动物的局部红斑、水肿明显减轻,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用药2周后,上述症状明显消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好转;另外,沙棘果油、籽油及Solcoseryl-Jelly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沙棘果油、籽油及Solcoseryl-Jelly组的皮肤损伤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亦明显减轻,创面修复明显。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而沙棘果油、籽油及Solcoseryl-Jelly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沙棘籽油 放射性皮肤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测定痛宁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海燕 徐长根 +2 位作者 张倩倩 陈德妙 傅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痛宁片 黄芪甲苷 HPL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路培培 刘俊田 +3 位作者 刘娜 郭芳 丁存晶 王军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1-583,630,共4页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和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方法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心电图变化;另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记录结扎后心电图变化,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冠脉结扎大鼠血清一...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和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方法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心电图变化;另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记录结扎后心电图变化,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冠脉结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鹿衔草总黄酮对抗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脉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的降低,升高冠脉结扎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血清FFA含量。结论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加NO的释放和降低FF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总黄酮 心肌缺血 一氧化氮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肺脏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平 田卫平 +2 位作者 杨广德 托娅 王振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2-1965,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大鼠死后肺脏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肺脏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核...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大鼠死后肺脏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肺脏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核酸有关的1080,1241cm-1谱带的峰强呈下降趋势。(2)酰胺Ⅰ(I1647),Ⅱ(I1541)峰强比随死亡时间推移下降。1338和1313cm-1处的吸收峰强略有升高。(3)1460,1400,1170cm-1的谱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4)死亡72h后,1120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吸收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这一结果表明FTIR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死亡时间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七超临界提取物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石娟 赵林涛 +2 位作者 傅强 宋杰 康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研究长春七超临界提取物(SELB)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静实验采用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法和小鼠自主活动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显示:SELB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 研究长春七超临界提取物(SELB)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静实验采用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法和小鼠自主活动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显示:SELB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和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抑制率;高、中剂量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蛋清致大鼠的足跖肿胀率,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度。SELB具有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与长春七的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七 超临界提取物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变玲 杨世民 叶竹松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66-1668,共3页
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与保证。通过对陕西省公众有关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公众 认知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9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源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冯变玲 杨世民 王杰鹏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近年文献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状况,全面回顾前人的研究方法,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方法对中国期刊网2004~2009年间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多方面、多方向的对比研究... 目的了解国内近年文献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状况,全面回顾前人的研究方法,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方法对中国期刊网2004~2009年间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多方面、多方向的对比研究。结果目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仅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频次;从频次上看,化学药不良反应报道文献较多,化学药中抗微生物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道文献较多,它们对机体的影响涉及机体各个系统器官,有些会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充分、实际的参考资料,以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8
11
作者 陈锋 杨世民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建设包括法律体系、技术体系、信息监测网络、信息评价和反馈机制、预警机制等的建设。但由于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立时间较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不一...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建设包括法律体系、技术体系、信息监测网络、信息评价和反馈机制、预警机制等的建设。但由于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立时间较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不一等原因,导致我国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理存在偏差,药物不良反应漏报率高,药物不良反应监管滞后且不到位。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质量不高。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社会应该纠正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错误观念,国家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体系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文婷 余丽丽 +1 位作者 马敏 杨广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62-1666,1671,共6页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行为和脱附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β-CDPM对...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行为和脱附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 h,对两种有机物的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都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 77和0.999 37;0.969 23和0.998 95。在30,40,50℃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k方程,且在不同温度下拟合得到的1/n分别为:1.258 58,1.047 46和0.896 24;0.513 05,0.981 95和0.724 67基本上都<1,属优惠吸附;随时间的延长,脱附量不断增大,且在72 h后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吸附 Α-萘酚 3 5-二硝基水杨酸 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近死亡期皮肤损伤活性的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平 杨广德 +1 位作者 托娅 王振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4-1076,共3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研究了近死亡期皮肤损伤活性差异。生前5min组,死后5min组,正常组的FTIR光谱的峰形、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脂类有关的3007和1745cm-1谱带的峰高,生前伤比死后伤增强。(2)与碳水化合物相关谱带1160cm-1...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研究了近死亡期皮肤损伤活性差异。生前5min组,死后5min组,正常组的FTIR光谱的峰形、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脂类有关的3007和1745cm-1谱带的峰高,生前伤比死后伤增强。(2)与碳水化合物相关谱带1160cm-1的峰高,生前伤比死后伤明显升高。(3)1640cm-1谱带为蛋白质相关的酰胺Ⅰ带,损伤组峰高要低于正常组,生前伤中最低。这一结果表明,FTIR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法医近死亡期皮肤损伤活性判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生前伤 死后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1,4-对苯二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文婷 余丽丽 +1 位作者 马敏 杨广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271-1274,共4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作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研究了水溶液中β-CDPM对1,4-对苯二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PM对1,4-对苯二酚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 h,其吸附行为与一...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作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研究了水溶液中β-CDPM对1,4-对苯二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PM对1,4-对苯二酚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 h,其吸附行为与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都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为0.906 4和0.983 16。在30,40,50℃下吸附等温线符合弗朗德里希方程,且在不同温度下拟合得到的1/n分别为:0.925 02,1.009 39和0.974 48,基本上都小于1,属优惠吸附;随时间的延长,脱附量不断增大,72 h后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吸附 1 4-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芎软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增军 卜筱茜 +1 位作者 张艳 王军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天芎软胶囊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研制,具有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处方主要组成为天麻,大黄等药材。天麻为贵重药材,其主要成分天麻素具有镇静,安眠,镇痛,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1].
关键词 天芎软胶囊 天麻素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果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娟 张宇洁 孙传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制定参果颗粒(虎杖,麻黄,罗汉果,西洋参,黄芪)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虎杖,麻黄,罗汉果,西洋参,黄芪进行了薄层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参果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大黄素点样量在0.1~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 目的:制定参果颗粒(虎杖,麻黄,罗汉果,西洋参,黄芪)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虎杖,麻黄,罗汉果,西洋参,黄芪进行了薄层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参果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大黄素点样量在0.1~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70%,RSD为1.75%(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高,可用于控制参果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果颗粒 大黄素 虎杖 麻黄 罗汉果 西洋参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殿增 孟列素 王红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orthern blot法测定PBMC TLR4 mRNA的表达量。比较造模后15 d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时CD14+TLR4+/CD14+、MIF及其TLR4 mRNA表达量的差异,并用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关节炎评分与TLR4 MIF的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1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明显增高(P<0.01),而且TLR4 MIF与关节炎的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15 d:r=0.826,P<0.01;25 d:r=0.688,P<0.05)。但造模后2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与AIA发病有密切关系,提示固有免疫反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TOLL样受体4 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研究9种药物的生物亲和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典 袁秉祥 +2 位作者 邓秀玲 杨广德 贺浪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7,330,共4页
目的增加细胞膜色谱法的适用范围,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固定相,研究药物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受体的生物亲和作用。方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株,制备细胞膜固定相,应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九种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结果九种不同的配体与受... 目的增加细胞膜色谱法的适用范围,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固定相,研究药物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受体的生物亲和作用。方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株,制备细胞膜固定相,应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九种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结果九种不同的配体与受体的亲和顺序为:S(+)QNB、哌唑嗪、R(-)QNB、阿托品、育亨宾、BMY7378、(±)美托洛尔、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其容量因子分别为:14.289、13.667、11.121、6.794、4.758、4.386、3.926、2.424、2.412。结论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具有高度稳定性,可试用于药物的高效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色谱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维凤 王小鹏 +2 位作者 牛晓峰 刘燕玲 范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扑热息痛贮库式缓释体系,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用微机电技术制备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释放性能。本实验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扑热息痛贮库式缓释体系,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用微机电技术制备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释放性能。本实验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0.8mL/min。结果载体形状不同,体外药物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外方内六边形扑热息痛植入剂缓释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制备工艺可行,载体的腔体形状对体外药物释放速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热息痛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多腔体植入剂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在大鼠主动脉组织及其培养细胞的细胞膜色谱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典 袁秉祥 +2 位作者 邓秀玲 杨广德 贺浪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6,280,共4页
目的比较细胞膜色谱法中细胞膜固定相的特异性。方法分别构建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细胞膜固定相和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固定相。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10种-αAR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生物亲和作用,测定其容量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 目的比较细胞膜色谱法中细胞膜固定相的特异性。方法分别构建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细胞膜固定相和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固定相。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10种-αAR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生物亲和作用,测定其容量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种药物在大鼠主动脉组织和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固定相上容量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3,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用培养的细胞制备细胞膜固定相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提高药物的保留时间,也可用于药物的高效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色谱 Α-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