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质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透明质酸合成酶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宗强 郭雄 +4 位作者 陈君长 段琛 马玮娟 刘瑞宇 顾其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575-3578,3584,共5页
目的对体外培养的人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添加不同剂量透明质酸,观察干预前后软骨细胞透明质酸合成酶2(HAS2)mRNA的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7月陕西地方病研究所明确诊断大骨节病,并实施膝关节游离体摘除术后取出游离体... 目的对体外培养的人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添加不同剂量透明质酸,观察干预前后软骨细胞透明质酸合成酶2(HAS2)mRNA的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7月陕西地方病研究所明确诊断大骨节病,并实施膝关节游离体摘除术后取出游离体及关节软骨6例为大骨节病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明确诊断骨关节炎,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膝关节软骨6例为骨关节炎组;另选择同时期由于意外车祸等原因截肢或身亡者的新鲜膝关节软骨6例为对照组。对3组软骨细胞采用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进行干预,分为0μg/ml(H0)、100μg/ml(H100)、500μg/ml(H500),通过RT-PCR法观察透明质酸对3组软骨细胞HAS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干预前3组HAS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关节炎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后3组不同剂量间HAS2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的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合成透明质酸能力下降;应用外源性透明质酸后,有增加软骨细胞自身透明质酸合成的趋势,为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治疗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炎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软骨细胞 体外研究 透明质酸合成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李锋涛 程斌 贺西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2-688,共7页
目的: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月龄国产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A组(15只)、B组(15只)和C组(9只)。A、B组动物于左肾动脉下用主动脉环扎器环扎腹主动脉... 目的: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月龄国产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A组(15只)、B组(15只)和C组(9只)。A、B组动物于左肾动脉下用主动脉环扎器环扎腹主动脉,缺血60min后开放,再灌注24h。A组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抑肽酶3×107IU/kg,继而用Graseby3500微量泵持续注入抑肽酶1×107IU/(kg·h)至处死动物时;B组用生理盐水代替A组的抑肽酶,其余同A组;C组只暴露不夹闭腹主动脉,不给药。A、B组缺血前,缺血5、10、20、60min及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测定各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A、B组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L2~L4脊髓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取L3~L4脊髓灰质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A、B两组缺血5min时CSEP的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缺血前延长、波幅降低(P<0.05),缺血20min时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消失,缺血再灌注后8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有所恢复,但较缺血前及缺血后5min、10min时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24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较前面各时间点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8h、24h,A组较B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短、波峰高(P<0.05),而C组较A、B组潜伏期短、波峰高(P<0.01)。A、B两组NO、总NOS及诱导型NOS(iNOS)在缺血再灌注后8h明显升高,24h时更高(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的NO、总NOS及iNOS较B组低(P<0.01)。各时间点C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及波幅不变,NO、总NOS及iNOS量均不变(P>0.05)。A、B组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均有损伤,但在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神经元损伤程度均较B组为轻;C组神经元正常。结论:抑肽酶预处理可以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的CSEP,减少NO含量,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缺血再灌注 抑肽酶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