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生活事件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晚侠 李明众 +1 位作者 刘孜 姚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肿瘤组患者76例和非肿瘤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性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肿瘤组患者76例和非肿瘤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性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的测试和评定。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情绪障碍发病率分别为89.19%和13.51%(P<0.01)。肿瘤组负性生活事件上升。结论肿瘤患者具有更高的情绪障碍发生率,可能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情绪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亚利 王中卫 +1 位作者 王西京 金迎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livin、survivin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恶性肿瘤及17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livin、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livin、survivin表达与caspase-3... 目的探讨livin、survivin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恶性肿瘤及17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livin、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livin、survivin表达与caspase-3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Livin、survivin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导管内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病变进展过程中呈递增趋势,而caspase-3蛋白呈递减趋势,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L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livin、survivin可通过诱发凋亡的效应性蛋白酶caspase-3抑制凋亡促使肿瘤增殖。年轻患者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与livin关系更为密切,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等活动中可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IVIN SURVIVIN CASPASE-3 临床病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代志军 刘小旭 +5 位作者 汤薇 薛茜 王西京 纪宗正 康华峰 刁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的抗肝癌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模型组、ESB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5-氟尿嘧啶组(5-Fu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小鼠瘤重、体质量、胸...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的抗肝癌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模型组、ESB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5-氟尿嘧啶组(5-Fu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小鼠瘤重、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脾细胞IL-2分泌量。结果ESB中、高剂量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8.68%、36.98%,而且能明显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1),而5-Fu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降低。模型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分泌IL-2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IL-2分泌量进一步降低(P<0.05)。而ESB高剂量组三者均得到明显改善。ESB中剂量治疗使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ESB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肝癌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ecoxib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5 位作者 刘小旭 康华峰 管海涛 刁岩 闵卫利 马小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μmol/L)的Celecoxib处理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elecoxib对MCF-7细胞增...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μmol/L)的Celecoxib处理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elecoxib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OX-2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释放水平。结果Celecoxib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elecoxib可下调MCF-7细胞COX-2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中,Celecoxib各浓度组G0/G1期阻滞,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Celecoxib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PGE2释放水平。结论Celecoxib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OX-2表达下调、PGE2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氧化酶 塞来昔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抗拒性鼻咽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亚利 王西京 +2 位作者 王中卫 金迎迎 李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1-745,758,共6页
目的筛选同一来源放射敏感性不同鼻咽癌细胞基因差异表达,探讨鼻咽癌放射抗拒机理。方法用X射线间歇多次照射鼻咽癌细胞株CNE-2建立放射抗拒性细胞CNE-2R,采用BioStarH-141s型基因芯片检测CNE-2与CNE-2R差异表达基因。结果CNE-2和CNE-2... 目的筛选同一来源放射敏感性不同鼻咽癌细胞基因差异表达,探讨鼻咽癌放射抗拒机理。方法用X射线间歇多次照射鼻咽癌细胞株CNE-2建立放射抗拒性细胞CNE-2R,采用BioStarH-141s型基因芯片检测CNE-2与CNE-2R差异表达基因。结果CNE-2和CNE-2R细胞有差异表达的基因308条,上调176个,下调132个。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76个位点出现6倍以上的差异,其中36个下调、40个上调,包括与DNA修复相关、细胞周期、凋亡、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细胞增殖、代谢、蛋白质合成、信号转导、免疫相关等方面相关的基因,基因分布变化较明显的主要是DNA修复相关基因、细胞骨架、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结论CNE-2细胞反复照射后产生放射抗拒性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某些突变,通过调控其中相关基因,就有可能调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芯片 放射抗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SAT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淑群 高晓燕 +2 位作者 薛兴欢 马一楠 马兴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划痕愈合实验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运动迁移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划痕愈合实验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运动迁移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黄芩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运动迁移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黄芩素可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中SATB1蛋白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SATB1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SATB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SATB1 乳腺癌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caveolin-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MCF-7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小斌 康华峰 +4 位作者 包兴 代志军 刁岩 闵卫利 王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明确正常组织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构建pcDNA3.1(+)/caveolin-1表达质粒,并鉴定其表达。方法 RT-PCR法检测9种正常人体组织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aveolin-1基因的扩增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 目的明确正常组织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构建pcDNA3.1(+)/caveolin-1表达质粒,并鉴定其表达。方法 RT-PCR法检测9种正常人体组织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aveolin-1基因的扩增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中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设计克隆引物和表达引物,RT-PCR法扩增caveolin-1基因,用EcoRⅠ+XbaⅠ内切酶消化回收PCR产物和质粒pcDNA3.1(+),连接后构建pcDNA3.1(+)/caveolin-1重组表达质粒。挑选pcDNA3.1(+)/caveolin-1转染感受态细菌后的单菌落进行PCR鉴定,阳性菌落培养后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瞬时转染MCF-7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9种正常组织中均有caveolin-1基因扩增,MCF-7细胞中无caveolin-1基因扩增且无蛋白表达;②pcD-NA3.1(+)/caveolin-1重组表达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caveolin-1蛋白表达良好。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caveolin-1重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caveolin-1表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IN-1 真核表达质粒 真核细胞转染 乳腺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损伤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4 位作者 马红兵 杜芳 雷辉 张格娟 梁画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5min后再恢复氧和葡萄糖供应,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JEM-2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神经元结构变化,采用RT-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结果:神经元缺氧/复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神经元正常结构出现损害。复氧0h,PPAR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复氧6h,PPARγ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出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降低,到48h达到最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ARγ参与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代神经元培养 缺氧/复氧 缺血再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耐受性宫颈癌细胞系的建立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中卫 王亚利 +1 位作者 金迎迎 李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筛选来源相同辐射耐受性不同的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宫颈癌辐射耐受的机制。方法用9MeV-β射线反复多次间歇大剂量照射人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株SiHa,建立辐射耐受性细胞SiHaR,用DNA损伤修复相关PCR... 目的筛选来源相同辐射耐受性不同的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宫颈癌辐射耐受的机制。方法用9MeV-β射线反复多次间歇大剂量照射人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株SiHa,建立辐射耐受性细胞SiHaR,用DNA损伤修复相关PCR基因芯片检测SiHa与SiHaR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选出的部分基因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SiHa及SiHaR细胞经射线照射后呈指数性杀灭,同一剂量照射后SiHaR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SF)值更高,SiHaR细胞在2Gy照射后细胞存活分数(SF2)是SiHa的2.26倍;二者有差异表达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41个,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14个。有13个位点出现6倍以上或低于0.1的差异。Western blot对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验证结果提示,与SiHa细胞相比,糖尿病关联Ras相关基因(ras-related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RRAD1)、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activator 1)2,RCF2]在SiHa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omplementing defective repair,XRCC1)及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ERCC1)蛋白质明显上调。结论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经间歇性大剂量射线多次照射后筛选获得的SiHaR细胞具有稳定的辐射耐受性;这与DNA损伤修复能力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某些突变明显相关。这为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进行放射敏感性调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损伤修复 基因表达谱 辐射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姚聪 姚晚侠 +2 位作者 陈久霞 李岩峰 陈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明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需求情况,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病人18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 目的明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需求情况,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病人18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结果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性生活次数明显少于患病前(P<0.05);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恢复的时间迟缓;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需求很高(100%)。结论医务人员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及时有效地做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性生活教育,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性生活 健康教育 患者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经济学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5 位作者 仵文英 刘小旭 纪宗正 康华峰 薛锋杰 薛兴欢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CEF、NEF、TEC 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C指环磷酰胺,E指表柔比星,F指...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CEF、NEF、TEC 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C指环磷酰胺,E指表柔比星,F指氟尿嘧啶,N指长春瑞滨,T指多西紫杉醇)。结果CEF、NEF和TEC 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平均治疗成本分别为5 620.3,8 133.7,14 527.6元;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2%(17/36),71.9%(23/32)和85.7%(18/21);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需费用分别为119.07,113.12,169.52元;以成本最低的CEF方案作为参照,每增加1%有效率所需追加的成本以NEF方案最低,为101.76元;药物费用下降10%时,增加相同效果所需成本仍以NEF方案最低。结论NEF方案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较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S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OE19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晓然 冯诚 +5 位作者 张军 马红兵 王西京 张淑群 焦杨 张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体外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株OE19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DADS处理OE19,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DADS对O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DS处理OE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体外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株OE19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DADS处理OE19,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DADS对O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DS处理OE19后的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DADS对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2、Bax以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作用24、48h后,DADS可以抑制OE19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使用40、80μg/mL的DADS处理OE19细胞24、48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4.0%、25.4%和19.0%、27.2%。Real-time PCR检测发现DADS能够上调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mRNA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NF-κB、Bcl-2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反应关系,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DADS在体外能够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同时NF-κB通路以及Bcl-2家族成员均参与了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增殖 凋亡 O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基质蛋白LaminA/C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谦 张淑群 +2 位作者 赵丽华 王香玲 楚雍烈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498,共4页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MP),并在蛋白质水平对差异蛋白LaminA/C进一步地确证。方法:分别提取4例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的核基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MP),并在蛋白质水平对差异蛋白LaminA/C进一步地确证。方法:分别提取4例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的核基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应用Mascot搜索引擎在NCBInr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鉴定。最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差异蛋白LaminA/C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正常乳腺组含有(904±58)个蛋白质点,乳腺癌组检测出含有(944±70)个蛋白质点,共发现27个差异表达蛋白,成功鉴定出12种蛋白,其中包括LaminA/C。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LaminA/C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各20例中的表达,结果显示LaminA/C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5%(3/20)和40%(8/20),P<0.05。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LaminA/C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各10例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组中LaminA/C/β-actin灰度值比值为0.40±0.13,是正常乳腺组LaminA/C/β-actin灰度值比值(0.21±0.13)的1.91倍(P<0.05)。结论:LaminA/C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LaminA/C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LaminA/C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两种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5 位作者 康华峰 管海涛 纪宗正 刘小旭 薛锋杰 薛兴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94-1195,共2页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评价 全身性疾病 综合治疗 局部进展期 局部治疗 术前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对人胰腺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明华 马红兵 +3 位作者 王西京 刘小旭 薛兴欢 薛峰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观察PPARγ对人胰腺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使用罗格列酮和GW9662细胞分别处理PANC-1细胞,RT-PCR检测PANC-1细胞中PTEN基因表达的变化;SABC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FCM法检测PTEN... 目的:观察PPARγ对人胰腺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使用罗格列酮和GW9662细胞分别处理PANC-1细胞,RT-PCR检测PANC-1细胞中PTEN基因表达的变化;SABC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FCM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百分率的变化。结果: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诱导抑癌基因PTEN的高表达,同时抑制剂GW9662能够抑制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胰腺癌细胞中PPARγ的表达与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呈一定的平行关系,PPARγ可能通过一定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PTEN 胰腺癌 罗格列酮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