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伦理在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国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03-604,共2页
实验室工作遵循职业伦理有利于实现实验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如下:本着职业伦理原则,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杜绝不合理购置;制定一系列设备使用标准和规程;注重加强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校正;实施职业伦理教育,使实验... 实验室工作遵循职业伦理有利于实现实验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如下:本着职业伦理原则,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杜绝不合理购置;制定一系列设备使用标准和规程;注重加强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校正;实施职业伦理教育,使实验者自觉遵守职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科研实验室 职业伦理 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国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79-480,共2页
针对医院科研中存在科研人员主动性不够,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研管理绩效考核的方式:合理定位,科学运转;明确职责,量化考核。通过伦理化的绩效考核,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新台阶,科研活力不断增... 针对医院科研中存在科研人员主动性不够,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研管理绩效考核的方式:合理定位,科学运转;明确职责,量化考核。通过伦理化的绩效考核,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新台阶,科研活力不断增强。证明绩效考核一方面能促进人才发挥特长;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后进者积极进取,形成有序的竞争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平台 专职科研人员 绩效管理 个人绩效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中药制剂复聪汤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毛细胞修复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胜利 朱宏亮 +6 位作者 刘全征 王玮 刘琦 史士合 刘艳平 王福田 李宪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1-479,共9页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对庆大霉素致聋动物和耳蜗毛细胞的修复再生作用。方法选用73只健康青年豚鼠,行听力学检查后,53只动物连续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1.d-1)24~30天致聋(GM组),其间死亡8只,剩余45只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5只)和致聋...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对庆大霉素致聋动物和耳蜗毛细胞的修复再生作用。方法选用73只健康青年豚鼠,行听力学检查后,53只动物连续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1.d-1)24~30天致聋(GM组),其间死亡8只,剩余45只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5只)和致聋后对照组(20只),中药治疗组给予纯中药制剂"复聪汤Ⅰ号"口服液和"复聪汤Ⅱ号"滴耳液治疗,致聋后对照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另外20只豚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治疗30、60和90天后对GM组两组动物分别行ABR、DPOAE检测,同时,每一时间点处死6只动物,左侧耳蜗行扫描电镜观察,右侧耳蜗铺片行光镜观察和毛细胞计数。结果实验前所有豚鼠的听功能正常;连续注射庆大霉素30天后,GM组豚鼠ABR反应阈值上升到50~80dB SPL,DPOAE幅值降低,光镜和电镜下表现为耳蜗毛细胞纤毛断碎、倒伏、融合和消失,多处毛细胞表皮板肿胀、突起和疱疹样变性,或毛细胞被完全挤出网状板,基底回和第三回耳蜗毛细胞严重消失;中药治疗30天后,80%的耳聋豚鼠的ABR反应阈恢复到30~50dB SPL,DPOAE幅值明显提高;耳蜗铺片和电镜观察显示耳蜗毛细胞数目有一定恢复,组织结构有修复现象,扫描电镜可见再生毛细胞仅出现少量纤毛,而致聋后对照组未发现此种现象;治疗60天后,耳蜗毛细胞数目明显增多,Corti器的毛细胞区有大量的增殖细胞出现,扫描电镜可见成小束的新生纤毛出现在毛细胞缺失部位,同时支持细胞大量增殖;治疗90天后,再生的静纤毛束已基本形成,尤其是耳蜗基底部位的毛细胞明显增多,听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纯中药制剂复聪汤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毛细胞有一定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耳蜗 毛细胞 再生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豚鼠耳蜗外毛细胞静纤毛束变异的发生率分析
4
作者 李胜利 樊小军 +1 位作者 尹海荣 朱宏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实验豚鼠模型的耳蜗外毛细胞(OHC)静纤毛束变异的发生率,探讨OHC变异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57只豚鼠给予80mg.kg-1.d-1庆大霉素连续注射30天(庆大霉素组);33只豚鼠每天给予8小时96~100dB SPL的工业噪声连续暴露9天(噪...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实验豚鼠模型的耳蜗外毛细胞(OHC)静纤毛束变异的发生率,探讨OHC变异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57只豚鼠给予80mg.kg-1.d-1庆大霉素连续注射30天(庆大霉素组);33只豚鼠每天给予8小时96~100dB SPL的工业噪声连续暴露9天(噪声暴露组);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母体或父体豚鼠所产仔鼠22只,OHC静纤毛正常父母体豚鼠产仔鼠32只,另以20只正常豚鼠作为对照组。所有实验动物检测ABR和DPOAE后,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豚鼠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情况。结果耳蜗各回均出现OHC静纤毛束变异,外毛细胞第一排(OHC1)最明显,而噪声暴露组耳蜗第二、三回变异最严重,蜗顶和基底回逐渐变轻,该组动物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的发生率为30.30%;庆大霉素组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发生率为7.02%,以耳蜗基底回较严重,向蜗顶减轻,正常对照组动物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的发生率15.0%;而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的母体豚鼠所产的仔鼠均未发现OHC静纤毛束变异的现象。结论耳蜗OHC静纤毛束变异并非遗传所致,噪声暴露可能是导致OHC静纤毛束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外毛细胞 静纤毛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军 刘妮 +5 位作者 张婷 赵世平 强磊 苏宝山 康安静 李宗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预测并鉴定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利用NCBI数据库和免疫表位数据库提供的相应软件预测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采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相应表位肽并... 目的预测并鉴定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利用NCBI数据库和免疫表位数据库提供的相应软件预测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采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相应表位肽并分别将与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HBeAg抗原表位抗体,ELISA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发现了1MDIDPYKEFG10、37LYREALESPEHCSP50、74SNLEDPAS81、127RTPPAYRPPNAPIL140等4条新的HBeAg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肽,其与KLH的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获得特异性高效价抗体,抗体滴度大于1∶512000,ELISA实验证实上述抗体均可与HBeAg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确认了4个HBeAg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肽,为深入研究HBeAg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表位预测 B细胞线性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终末期治疗与临终人文关怀方法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师元 袁国莲 +1 位作者 陈尔秀 丁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517-518,共2页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深层...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治疗及护理。结果在疼痛缓解程度、心理状态及医疗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终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临终人文关怀 终末期治疗 生存质量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界定及其实施伦理原则的反思 被引量:6
7
作者 温春峰 桑丽娥 袁国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37-639,共3页
从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概念界定的质疑入手,对实施该项技术的几个伦理原则作了追问:知情同意原则的主体仅限于患者夫妇双方在中国传统家庭决定面前是否现实?保护后代原则顾及了技术本身的可靠性和后代的健康,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非遗传... 从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概念界定的质疑入手,对实施该项技术的几个伦理原则作了追问:知情同意原则的主体仅限于患者夫妇双方在中国传统家庭决定面前是否现实?保护后代原则顾及了技术本身的可靠性和后代的健康,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非遗传学后代在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是否做过评估和预防?保密原则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是否侵犯了非遗传学后代对自己身份的知情权?严防商品化原则是否会挫伤捐赠精、卵者的积极性?伦理监督原则缺乏专业人员参与,加之生殖伦理委员会的经济和隶属关系,如何保证伦理监督的严肃、客观和公平?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准确定义和伦理原则的可行性范围,以有利于该项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伦理原则 医学伦理 不孕不育症 生命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杨军 刘妮 +5 位作者 卫阳 靳耀锋 王军宁 康安静 苏宝山 李宗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克隆HBeAg基因,构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经PC... 目的克隆HBeAg基因,构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染入CHO细胞,G418筛选,用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Be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到HBeAg基因,并构建了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基因测序证实克隆的HBeAg基因中共有12个位点发生单碱基置换突变(C1819G,A2007T,C2046T,C2061G,G2106A,C2109A,C2146T,T2172C,C2203T,A2235G,G2253A,C2298T),1个位点发生缺失突变(2346 del T);成熟HBeAg蛋白中149位缬氨酸(valine,V)突变为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V149F),在HBeAg蛋白羧基端融合有一段长11个氨基酸的多肽(RLESRGPVZTR)。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分泌型HBeAg蛋白。结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为HBeAg的临床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PCDNA3 1(+)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区毛细胞形态研究
9
作者 李胜利 赵谦 +5 位作者 任田英 张少强 闫利英 刘思伟 王婉莹 朱宏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43,共9页
目的观察蝙蝠耳蜗听黄斑毛细胞的特化形态结构,以探讨听黄斑区毛细胞对蝙蝠回声定位回声频率的敏锐调谐、放大和频率选择的作用。方法选用听力正常的蹄蝠(22只)、菊头蝠(64只)和犬吻蝠(10只),分别检测其ABR各频率反应阈,对耳蜗基底膜毛... 目的观察蝙蝠耳蜗听黄斑毛细胞的特化形态结构,以探讨听黄斑区毛细胞对蝙蝠回声定位回声频率的敏锐调谐、放大和频率选择的作用。方法选用听力正常的蹄蝠(22只)、菊头蝠(64只)和犬吻蝠(10只),分别检测其ABR各频率反应阈,对耳蜗基底膜毛细胞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三种蝙蝠ABR反应阈值除最佳频率外,均在35 dB SPL以上,菊头蝠、蹄蝠、犬吻蝠反应幅值最大及最敏锐调谐频率分别为83~86、60~62、20~28 kHz。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区外毛细胞胞体(OHC)呈纺锤形或烧瓶形,明显不同于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的长圆柱形外毛细胞形态。结论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OHC的形态特化特征支持其OHC作为耳蜗阻尼机制的结论,OHC的这种形态特化与其他耳蜗微机械结构的匹配有利于耳蜗前行波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 听黄斑 毛细胞 行波 回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的功能证明耳蜗内逆行传导机制新理论的意义
10
作者 李胜利 闫剑群 朱宏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54-61,共8页
任田英等近年的听生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声波在耳蜗的逆向延迟明显小于其从耳蜗底回向顶回传导的延迟,提示耳声发射是经耳蜗内的液体纵波,而不是普遍认为的逆向行波传导至外耳道,由此提出了"耳蜗容积转换器机制"和"耳蜗... 任田英等近年的听生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声波在耳蜗的逆向延迟明显小于其从耳蜗底回向顶回传导的延迟,提示耳声发射是经耳蜗内的液体纵波,而不是普遍认为的逆向行波传导至外耳道,由此提出了"耳蜗容积转换器机制"和"耳蜗内逆行传导机制"的新理论。这些新理论与目前流行的传统的逆向行波不完全相同。任田英等预言,该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将对耳蜗机制和临床听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声在耳蜗内的逆行传导机制的意义不仅限于耳声发射产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而且对于基本的听觉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他指出,如果耳声发射经耳蜗液体压缩波逆向传出,那么该机制在声音在耳蜗的前行传导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有关听觉基本理论的问题,有待通过更多的实验来回答。我们在多年来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形态和功能的研究中,发现许多证据支持任田英等的新理论。尤其是阅读了大量有关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的形态与功能研究的文献,发现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在最佳频率共振器处,存在向耳蜗顶部前行传导声波的特征,其意义在于促进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回声多普勒频移(Doppler-shiftedechoes)效应的极大表达,极有利于蝙蝠的运动、定位和捕食行为。重要的是大量的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黄斑的研究结果映证了任田英等的新理论,也给这一新理论的意义注入了活力和宽广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机制 传导机制 回声定位 蝙蝠 黄斑 耳声发射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和Ⅱ型NKT细胞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宝华 张澍 李宗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3,共3页
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根据T细胞受体(TCR)的恒定性,将NKT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近年来研究表明,NK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Ⅰ型NKT细胞主要发挥抗肿瘤作用,Ⅱ型NKT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本文将从Ⅰ型和Ⅱ型NKT细胞在... 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根据T细胞受体(TCR)的恒定性,将NKT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近年来研究表明,NK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Ⅰ型NKT细胞主要发挥抗肿瘤作用,Ⅱ型NKT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本文将从Ⅰ型和Ⅱ型NK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互调节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NKT细胞 Ⅱ型NKT细胞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