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焱 马双余 孙晓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浆中活性氧类物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DNA氧化损伤生物学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水平,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胃肠道肿...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浆中活性氧类物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DNA氧化损伤生物学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水平,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41例,肠癌62例)以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OHd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肠癌组血清中O2-活力、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AOC、SOD、GSH-PX、CAT明显降低(P<0.05);胃癌、肠癌组血清中8-OHdG明显升高(P<0.05);胃、肠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体内活性氧成分增高;抗氧化酶降低;氧化损伤产物增加,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参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胃肠道肿瘤 R0s 抗氧化酶 氧自由基 丙二醛 8-羟基脱氧鸟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PKC-α和miR-10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孙海兵 魏永长 +4 位作者 涂宏蕾 杜宁 赵阳 胡丽娟 任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PKC-α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COX-2及PKC-α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2)胃癌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中PKC-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3)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中PKC-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1,P<0.05;r=-0.627,P<0.05)。结论 miR-101、PKC-α和COX-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iR-101和PKC-α可能是抑制COX-2在胃癌中表达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激酶C-Α 环氧合酶2 微RNA-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文彬 王磊 +1 位作者 刘娜 曹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1-484,496,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比分析,探讨恶性肿瘤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这一新兴治疗手段在治疗胰腺癌方面的优势及未来前景。方法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初诊住院的胰腺癌患者104例,根据住院期间接受的主要治疗方式分为3组,比较3组...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比分析,探讨恶性肿瘤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这一新兴治疗手段在治疗胰腺癌方面的优势及未来前景。方法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初诊住院的胰腺癌患者104例,根据住院期间接受的主要治疗方式分为3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同时随访其治疗后远期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结果 3组间出现胰瘘、消化道梗阻、骨髓抑制、平均初诊住院时间及平均生存期有显著差异,其余各项统计无明显差异。结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在临床收益方面强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可作为中晚期胰腺癌治疗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碘-125粒子 疗效评价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NF-κB-Snail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吉鸿 卢桂芳 +4 位作者 单涛 黎一鸣 陆宏伟 尚金金 黄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否参与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普通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否参与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普通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Vimentin、E-cadherin、转录因子NF-κB、Snail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抑制NF-κB-Snail信号轴活化来抑制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EMT的发生,降低LPS诱导的EMT标志物Vimentin蛋白的表达,增强E-cadherin的表达,最终导致乳腺癌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的降低。结论本研究为姜黄素的抗肿瘤侵袭能力提供了新视角,提示其抑制侵袭转移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EMT程序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乳腺癌 SNAIL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VIMENTIN E—cadherin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XCR4和Nrf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婷华 姚煜 +8 位作者 于硕 郭卉 田涛 韩丽丽 王文娟 郭倩倩 王晶 南克俊 王淑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CXCR4和Nrf2的表达情况,以探究两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相关性,为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方法对资料统计完整的66例NSCLC标本检测CXCR4及Nrf...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CXCR4和Nrf2的表达情况,以探究两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相关性,为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方法对资料统计完整的66例NSCLC标本检测CXCR4及Nrf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SCLC组织中,CXCR4与Nrf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CXCR4的阳性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P=0.048)、肿瘤低分化(P=0.024)、较晚的TNM分期(P=0.018)、淋巴转移(P=0.004)及远处转移(P=0.016)相关。Nrf2的阳性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P=0.008)、较晚的肿瘤TNM分期(P=0.028)、淋巴结转移(P=0.038)与远处转移(P=0.023)相关。进一步发现NSCLC组织中CXCR4与Nrf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1),且CXCR4、Nrf2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证明CXCR4和Nrf2的异常表达与NSCLC的进展、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二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NFE2相关因子2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标记物 CXCR4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介导上调Bim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安吉洋 周丽丽 +4 位作者 宋锦宁 罗显华 程毛锋 孙鹏 庞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4-709,716,共7页
目的研究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MPK参与SAH早期脑损伤中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免疫组化检测AMPK与磷酸化AMPK(p-AMPK)的组织细胞定位,RT-PCR及Western ... 目的研究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MPK参与SAH早期脑损伤中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免疫组化检测AMPK与磷酸化AMPK(p-AMPK)的组织细胞定位,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造模后6、24、48、72h额底皮质AMPK mRNA及p-AMPK、Bim、caspase-3蛋白的动态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侧脑室给予AMPK激动剂AICAR及抑制剂Compound C,检测药物干预对大鼠神经行为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SAH组及vehicle组进行比较。结果 SAH后AMPKα的mRNA表达升高,p-AMPK、Bim、caspase-3蛋白表达均持续升高;AICAR可以增高AMPK磷酸化和Bim、caspase-3表达水平,加重神经功能缺损,Compound C可以减低AMPK磷酸化和Bim、caspase-3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结论 AMPK信号通路参与了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im的转录活性有关,抑制AMPK信号通路可以减轻SAH后皮层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凋亡 早期脑损伤 AMPK BIM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胆囊癌根治切除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景森 郑见宝 +1 位作者 李宗芳 孙学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99-501,共3页
原发性胆囊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PCG)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预后很差。近年来国内对该病的报道不断增加,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治疗效果一... 原发性胆囊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PCG)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预后很差。近年来国内对该病的报道不断增加,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治疗效果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尽管如此,手术仍然被作为治疗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癌根治术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突起坍塌蛋白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安吉洋 宋锦宁 +5 位作者 王军锋 庞宏刚 罗显华 周丽丽 孙鹏 程毛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研究突起坍塌蛋白(semaphorin 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DAI后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 目的研究突起坍塌蛋白(semaphorin 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DAI后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AI后6h、24h、7d组,每组各12只。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制作大鼠颅脑DAI模型,改良NSS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变。按预定时间点灌注取脑进行HE及镀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ema3A和NRP-1的表达定位。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皮质、海马、脑干Sema3A和N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DAI造模后在脑干、皮髓交界区、胼胝体等部位观察到神经轴突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迂曲、断裂、轴索球形成等病理征象,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核固缩等改变,伤后24h最明显。免疫荧光显示Sema3A主要表达于各脑区神经元,NRP-1表达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Sema3A和NR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DAI后6h其表达显著升高,24h达高峰,并持续到7d。结论 Sema3A及其受体NRP-1在DAI大鼠脑组织内表达升高,参与神经损伤及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突起坍塌蛋白 NEUROPILIN-1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人类胰腺癌中钙结合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彬 王永恒 +2 位作者 蔡峰 曹罡 秦兆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51例导管腺癌,3例胰岛细胞癌,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3例正常胰腺组织的63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钙结合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51例导管腺癌,3例胰岛细胞癌,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3例正常胰腺组织的63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钙结合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51例胰腺癌患者中,Calcyclin阳性表达率为76.5%(39/51),与正常组比较Calcyclin表达与胰腺癌显著相关(χ2=9.714,P=0.007),而慢性胰腺炎时Calcyclin亦有表达,但慢性胰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相关性,同时胰腺癌组及慢性胰腺炎组间亦无明显相关性,Calcyclin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alcyclin与胰腺癌相关,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组织芯片 钙结合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虎清 任蓓 +3 位作者 李宗禹 吴海琴 张桂莲 严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1-686,共6页
目的:观察幼龄大鼠和老龄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比观察3月龄组和30月龄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及MVD。结果:30月龄组大鼠运动皮质区、海... 目的:观察幼龄大鼠和老龄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比观察3月龄组和30月龄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及MVD。结果:30月龄组大鼠运动皮质区、海马CA1区、海马CA3区及第1小脑小叶区VEGF阳性细胞个数及MVD较3月龄组对应区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大鼠不同部位阳性细胞个数均有明显变化(P<0.01),其中运动皮质区表达最强,其次是海马CA3区、海马CA1区及第1小脑小叶区。结论:老龄大鼠脑组织各部位VEGF及MVD较幼龄大鼠明显减少,且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及MVD差异明显,其中运动皮质区表达最强,提示补充外源性VEGF,可能可以促进脑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延缓神经系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组织CD44、血清透明质酸和肝功能性血流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心 周娟 +1 位作者 徐金锴 王志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LCPH)患者肝窦内皮细胞功能与肝功能性血流量(FLPF)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LCPH患者和10例同期手术的非肝硬化肝囊肿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44的表达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D-...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LCPH)患者肝窦内皮细胞功能与肝功能性血流量(FLPF)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LCPH患者和10例同期手术的非肝硬化肝囊肿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44的表达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D-山梨醇清除率法检测FLPF。结果对照组肝组织CD44表达水平很低,阳性染色面积为(3.49±0.38)μm2,LCPH组则明显上调,达(41.38±11.88)μm2。对照组血清透明质酸含量为(48.15±14.39)μg/L,LCPH组升高,达(116.11±20.12)μg/L。对照组FLPF为(1 261.22±65.79)mL/min,LCPH组降低至(770.33±48.53)mL/min。结论 LCPH患者肝窦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与FLPF的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山梨醇清除率 CD44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蛋白与RCAS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清华 周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9-772,78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Fas蛋白和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肿瘤结合抗原(RCAS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Fas蛋白和RCAS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甲状腺...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Fas蛋白和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肿瘤结合抗原(RCAS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Fas蛋白和RCAS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P<0.001),RCAS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P<0.001);Fas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CAS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Fas蛋白和RCAS1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FAS RCA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对供肝及胆道组织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陆宏伟 黎一鸣 +1 位作者 吉鸿 徐金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7,101,共5页
目的验证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这一方法是否能够减轻肝动脉缺血(hepatic artery ischemia,HAI)引起的肝胆细胞凋亡。方法应用简易犬肝自体原位移植模型,将24只杂交犬随机分为肝动脉缺血组(HAI组,8只)、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TBB组,8只)及... 目的验证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这一方法是否能够减轻肝动脉缺血(hepatic artery ischemia,HAI)引起的肝胆细胞凋亡。方法应用简易犬肝自体原位移植模型,将24只杂交犬随机分为肝动脉缺血组(HAI组,8只)、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TBB组,8只)及对照组(8只)。在制模后,3组动物均于冷灌注后不同时点切取肝脏、胆道组织,分别用戊二醛及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电镜观察和TUNEL染色,观察肝胆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两组的凋亡指数。结果在冷灌注后2 h,HAI组电镜下出现较明显的肝胆细胞凋亡现象;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肝胆细胞凋亡现象少见;对照组难以找到凋亡肝胆细胞。TUNEL法染色切片显示,冷灌注后3组肝胆组织内均有少量凋亡细胞,其凋亡指数相差不大(P>0.05);随冷灌注后时间的延长,3组凋亡细胞的数量均有所增加,但HAI组凋亡指数的升高更为显著,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次之,对照组变化不大,3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对肝移植时肝动脉缺血所导致的肝胆细胞凋亡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应在继续完善改进的基础上实施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肝动脉缺血 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