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分割在医学图像中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汪军峰 郭佑民 +1 位作者 金晨望 牛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27-1630,共4页
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分解为若干互不交迭区域的集合,是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医学图像分割是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也是一个经典难题。本文从应用的特定角度,对近年来医学图像分割的新方法或改进算法进行综述,并... 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分解为若干互不交迭区域的集合,是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医学图像分割是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也是一个经典难题。本文从应用的特定角度,对近年来医学图像分割的新方法或改进算法进行综述,并简要讨论了每类分割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图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MRI测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雷晓燕 郭佑民 +3 位作者 许贵平 陈敏 李润民 杨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I测量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健康志愿者21例,采用相位对比法MRI测量中心肺动脉,包括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肺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动脉各...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I测量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健康志愿者21例,采用相位对比法MRI测量中心肺动脉,包括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肺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动脉各血管的直径、一个心动周期的最大血流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流量,并计算出各血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结果①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直径分别为(24.5±3.4)mm、(16.9±2.6)mm、(16.3±1.8)mm、(6.1±1.3)mm、(12.0±1.6)mm和(11.3±1.4)mm。②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分别为(79.9±24.0)cm/s、(78.7±20.2)cm/s、(77.4±22.1)cm/s、(66.1±9.2)cm/s、(73.5±19.6)cm/s和(72.1±16.4)cm/s。③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平均速度分别为(50.3±7.7)cm/s、(49.9±11.0)cm/s、(46.6±9.7)cm/s、(38.9±8.9)cm/s、(44.4±7.7)cm/s和(43.0±8.2)cm/s。④中心肺动脉各血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分别为(73.6±6.6)ml、(38.9±4.5)ml、(33.7±3.2)ml、(12.7±5.9)ml、(29.0±10.9)ml和(19.9±7.0)ml。⑤中心肺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量的对应点分布比较集中,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可以虚拟出高度相关的回归直线和直线相关方程,即Y=3.06X-7.04,相关系数r=0.90(P<0.001)。结论相位对比法MRI可以准确测量中心肺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为无创性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血流速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彭玉萍 戴社教 +5 位作者 郭万亮 周斌 陈欣 程丽丽 张亚红 刘振堂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注射法制作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及超声、CT在监测VX2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兔VX2瘤组织块加细胞悬液经开腹注入4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肝右或肝中叶内,接种后的不同时期行彩超、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5只兔... 目的:探讨开腹注射法制作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及超声、CT在监测VX2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兔VX2瘤组织块加细胞悬液经开腹注入4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肝右或肝中叶内,接种后的不同时期行彩超、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5只兔中40只接种成功,原位成瘤率为88.8%,其中肝脏单发结节者25只(62.5%),多发结节者15只(37.5%),原位成瘤伴异位种植者9只。CT平扫示病灶为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强化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肿瘤边缘强化;第2周CT检查阳性率为46.7%,第3周为90.0%,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5)。超声上肿瘤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彩色多谱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检查第2周阳性率为40.0%,第3周为80.0%,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经开腹注射法制作兔肝癌模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易发生异位种植和多发结节。彩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是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纵隔疾病影像学诊断数据库框架的构建
4
作者 牛刚 郭佑民 +3 位作者 强永乾 杨军乐 王秋萍 张秋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618,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WEB的纵隔疾病影像诊断数据库,探讨医学影像诊断数据库构建的基本模式。方法和结果对13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8种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中国期刊网和MEDLINE相关中外文文献219篇,利用MicrosoftWindowsXP(P... 目的构建基于WEB的纵隔疾病影像诊断数据库,探讨医学影像诊断数据库构建的基本模式。方法和结果对13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8种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中国期刊网和MEDLINE相关中外文文献219篇,利用MicrosoftWindowsXP(ProfessionalServicePack),MSSQLServer2000数据库,Photoshop7.0,Dreamweav-er2005实现了18种纵隔疾病的基于WEB的检索。结论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可用来构建医学影像诊断知识库,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诊断、教学、科研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纵隔 数据库 纵隔疾病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的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齐敏 张小玲 +4 位作者 黄明刚 雷小燕 吴晓红 孙孟锟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评估Siemens64层螺旋CT扫描机Lung Car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检出肺结节的能力,并评价其对放射科医师检出肺结节准确性的影响。方法纳入53例检出肺结节的胸部MDCT患者,由不同水平三位放射科医师(R1、R2、R3)分别于不使用... 目的评估Siemens64层螺旋CT扫描机Lung Car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检出肺结节的能力,并评价其对放射科医师检出肺结节准确性的影响。方法纳入53例检出肺结节的胸部MDCT患者,由不同水平三位放射科医师(R1、R2、R3)分别于不使用和使用CAD系统的情况下独立阅片检测肺结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不使用和使用CAD时放射科医师表现的差异。结果根据参考标准共检出161个肺结节。对直径<4 mm、≥4 mm及所有结节,阅片者独立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值(Az值)分别为0.54、0.64、0.61;而使用CAD二次阅片时,Az值分别升至0.87、0.81、0.84。对各组结节,阅片者使用CAD组的Az值均显著大于独立阅片组。结论无论阅片者有经验与否,本研究所用CAD系统均可帮助放射科医师提高其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特别是对直径小于4 mm的小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检测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99m)Tc-MIBI显像与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1 位作者 张芬茹 郭佑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对99mTc-MIBI摄取和滞留与三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25MBq99mTc-MIBI后15min和120min分别行SPECT显像,采用感性趣区(ROI)技术计算早期和延迟相肿瘤/非肿瘤(T/N)比...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对99mTc-MIBI摄取和滞留与三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25MBq99mTc-MIBI后15min和120min分别行SPECT显像,采用感性趣区(ROI)技术计算早期和延迟相肿瘤/非肿瘤(T/N)比值以及滞留率R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多药耐药蛋白P-gp、MRP和GSTπ表达水平,并与T/N和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9mTc-MIBI显像阳性率为92.31%;P-gp、MRP、GSTπ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0%、58.33%、45.83%,三者无明显差别("2=4.273,P=0.118)。P-gp+MRP、P-gp+GSTπ、MRP+GSTπ、P-gp+MRP+GSTπ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67%、37.50%、29.17%、20.83%;P-g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RI%间有显著性差异(t=-2.258,P=0.034)。结论:99mTc-MIBI显像能预测肺癌组织P-gp的表达水平,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多药耐药 蛋白表达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个体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秋萍 张蕴 +4 位作者 牛刚 强永乾 闫锐 李自成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肺肿块的边缘、轮廓、分叶、棘状突起、毛刺、...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肺肿块的边缘、轮廓、分叶、棘状突起、毛刺、密度、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洞、钙化、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病变的良恶性共13项观察指标。观察者一致性用Kappa值(K值)判定。结果病灶的良恶性判定在任何两位观察者之间存在适中~较高的一致性(其中观察者1与观察者2对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79.59%(39/49,K=0.435,P=0.001);观察者2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5.71%(42/49,K=0.644,P=0.000);观察者1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1.63%(40/49,K=0.422,P=0.002)。其余12项CT征象中,肿块的轮廓识别一致性中等;棘状突起、毛刺、密度、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血管集束征识别一致性差;轮廓、分叶、空泡征、空洞、钙化、胸膜凹陷征的识别一致性在个体之间不同。结论不同资历的影像科医师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征象的识别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肿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APP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初步筛选 被引量:4
8
作者 韩东刚 段小艺 +3 位作者 郭佑民 周琦 王全颖 杨广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构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用pep-3偶联载体蛋白OVA,然后免疫BALB/c小鼠从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重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区基因片段... 目的构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用pep-3偶联载体蛋白OVA,然后免疫BALB/c小鼠从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重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区基因片段。将两基因片段由编码(Gly4Ser)3的linker连在一起,并克隆入噬菌体展示表达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至E.coliTG1,经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pep-3-BSA为抗原对所建抗体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用ELISA鉴定抗体与EGFRvⅢ结合的特异性。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T-PCR方法扩增的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大小约350和320bp,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经重组PCR得到大小约780bp的ScFv基因片段。ScFv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成功定向克隆到噬菌粒载体,回收后构建成库容量为5.0×106的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滴度为3.0×104pfu/ml。通过亲和筛选使抗EGFRvⅢ噬菌体单链抗体得到富集,第4轮为第1轮的56倍。在E.coliHB2151中实现了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左右。ELISA测定结果显示该单链抗体具有结合EGFRvⅢ的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得到了抗EGFRvⅢ特异性噬菌体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单链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vIII/PEP-3 cDNA与HBcAg重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免疫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3 位作者 郭佑民 韩俊丽 王全颖 杨广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构建EGFRvIII与HBcAg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观察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方法:通过双酶切从pGEM-TEasy/PEP-3载体获得编码EGFRvIII突变区的cDNA片段,插入去除了主要免疫优势区的重组质粒pGEMEX/HBcAg中... 目的:构建EGFRvIII与HBcAg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观察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方法:通过双酶切从pGEM-TEasy/PEP-3载体获得编码EGFRvIII突变区的cDNA片段,插入去除了主要免疫优势区的重组质粒pGEMEX/HBcAg中,获得重组质粒pGEMEX/c-PEP-3-c,将重组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蛋白表达,利用Ni2+-NTA亲和层析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用融合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结果:经酶切鉴定、序列测定证实融合基因已插入pET28a(+)载体中,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原核表达后表达量占沉淀全菌蛋白的56%,纯化产物占总蛋白的92%,浓度约8g/L。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其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可达1∶16000,第6次免疫后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达到1∶2.56×105,抗PEP-3抗体滴度达到1∶1.28×105,抗HBcAg抗体滴度小于1∶4×103。结论:融合基因PEP-3-HBcAg在大肠杆菌中可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和高特异性中和抗体,从而为高表达EGFRvIII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基因 EGFRvⅢ HBCAG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能力的统计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秋萍 牛刚 +4 位作者 张蕴 强永乾 闫锐 李自成 郭佑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的CT诊断差异,探讨提高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的方法及途径。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用双盲法对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的CT诊断差异,探讨提高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的方法及途径。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用双盲法对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及与病理诊断之间的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根据其诊断结果,进行诊断试验的统计评价。结果:3位医师对同一组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6次判断,其总敏感度为83.76%(196/234),特异度为53.33%(32/60),准确度为77.55%(228/294),阳性预测值87.50%(196/224),阴性预测值45.71%(32/70),Youden指数为0.371,与病理结果比较的Kappa值为0.349(标准误:0.64,P=0.000)。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者之间CT诊断结果稳定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肺结节的良恶性病理学特点。随访和专题培训是提高影像医师诊断水平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PEP-3表位的cDNA的克隆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4 位作者 郭佑民 刘敏 周斌 王全颖 杨广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克隆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PEP-3表位的cDNA片段,为高表达EGFRvⅢ肿瘤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EP-3的碱基序列设计出有12对互补碱基的正负引物,正负引物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制备出两端含酶切位点的PEP-3... 目的克隆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PEP-3表位的cDNA片段,为高表达EGFRvⅢ肿瘤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EP-3的碱基序列设计出有12对互补碱基的正负引物,正负引物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制备出两端含酶切位点的PEP-3 cDNA片段,再将扩增的PCR产物亚克隆于载体pGEM-T Easy构建重组质粒pGEM-T Easy/PEP-3。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编码PEP-3的cDNA片段被成功扩增并亚克隆于载体pGEM-T Easy中。结论成功克隆了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PEP-3表位的c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PEP-3表位 CDNA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及磁共振表现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军乐 郭佑民 +4 位作者 宁文德 陈欣 董季平 阎锐 徐敏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髓样癌1例。结果: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异常,肿瘤多呈星芒状、蟹足样,边缘多毛刺状、不光滑。钼靶X线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钙化点数量较多,多呈沙粒样,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主要MRI表现为病灶T1WI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编码技术磁共振水成像在胃肠道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强永乾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3,30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编码(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正常胃肠道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为水成像技术诊断胃肠道疾病提供正常解剖学基础,并探讨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健康自愿者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编码(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正常胃肠道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为水成像技术诊断胃肠道疾病提供正常解剖学基础,并探讨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健康自愿者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5岁。检查前60 min口服饮用水1 000-1 500 mL,检查前20 min再口服500 mL,扫描前10 min肌注654-2 10 mg。MR水成像(MRH)检查使用Philips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型MRI,采用SENSE技术相匹配的相控阵线圈及呼吸门控,行单次激发放射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胃肠道水成像检查。结果30例均能接受此检查,检查成功率100%。30例水成像图像经盲法评价,优良图像占93%,差图像占7%。其中胃显示率65%,胃黏膜显示清楚占80%;十二指肠显示率80%,空肠显示率59%,空肠直径2-2.5 cm,回肠显示率21%,回肠直径1.5-2.5 cm,小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7%;结肠显示率10%,结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结论基于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胃、十二指肠及空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为清楚,对回肠及结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差。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结合常规腹部MR检查可以清楚、方便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特点,是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水成像 磁共振成像 SENS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