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传统方法治疗近期反复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的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鹏 郭正团 郭新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治疗近期(2周内)反复(≥2次)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6例(传统组);2008年5月~2010年6月采用经脐微型(3.5 mm)腹腔镜治疗23例(腹腔镜组),脐缘患侧...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治疗近期(2周内)反复(≥2次)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6例(传统组);2008年5月~2010年6月采用经脐微型(3.5 mm)腹腔镜治疗23例(腹腔镜组),脐缘患侧皱褶处置入3.5 mm trocar及腹腔镜,健侧皱褶置入2 mm trocar及微型操作钳,用硬膜外穿刺针自制钩针缝合内环口。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术后有无输精管损伤、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为(48.5±5.6)min,发生阴囊水肿40例,复发6例(13%),其他并发症10例(包括术中损伤输精管2例,切口感染1例,医源性隐睾2例,明显瘢痕疙瘩5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1.6±3.1)min,发现对侧隐性疝6例,复发1例(4%),术中无输精管损伤,术后未发生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及医源性隐睾。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t=21.404,P=0.000),阴囊水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传统组(P值分别为0.000及0.025)。虽然腹腔镜组的复发率仅为传统组的1/3,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497,P=0.481)。结论经脐微型(3.5 mm)腹腔镜治疗近期反复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嵌顿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阴囊托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颖 王婉秋 +2 位作者 周红霞 孟棣 罗晨晨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30-30,共1页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阴囊壁血运丰富,富于伸张性,缺乏压迫作用,故阴囊手术后易发生血肿、水肿、伤口感染[1]。适当托起阴囊可有效减轻或预防水肿,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巾、衣物、棉垫折叠起...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阴囊壁血运丰富,富于伸张性,缺乏压迫作用,故阴囊手术后易发生血肿、水肿、伤口感染[1]。适当托起阴囊可有效减轻或预防水肿,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巾、衣物、棉垫折叠起来或将整卷卫生纸垫在阴囊下,以抬高阴囊。以上方法要求患儿平卧于床上,不能随意活动,但术后患儿因切口疼痛及恐惧而产生不安全感,加之患儿好动的特点,不愿意卧床,常导致承托物移位、滑脱;另外,这些方法只有减轻重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水肿 腹股沟斜疝 鞘膜积液 隐睾 阴囊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肠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肖莉 刘勇 高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肠神经嵴干细胞(gut neural crest stem cells,GNCSCs)的方法,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胚鼠肠管,消化后接种于添加N2、B2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贴壁培养;连续传代后用血清促进GNC...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肠神经嵴干细胞(gut neural crest stem cells,GNCSCs)的方法,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胚鼠肠管,消化后接种于添加N2、B2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贴壁培养;连续传代后用血清促进GNCSCs分化;最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聚集生长,形成的克隆球可以传代;克隆球p75染色阳性;分化后的细胞分别表达肠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分离培养的克隆球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表达肠神经嵴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p75,是肠神经嵴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嵴干细胞 胚胎小鼠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先天性巨结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脑皮层中强啡肽A(1-13)的经时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展淑琴 ZHOU An +4 位作者 郭新奎 WHITE Aaron LAN Jing-quan PIGNATARO Giuseppe YANG Tao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层中强啡肽A(1-13)的经时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组大鼠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及非缺血侧脑皮层强啡肽A(1-13)在脑缺血100 min后...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层中强啡肽A(1-13)的经时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组大鼠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及非缺血侧脑皮层强啡肽A(1-13)在脑缺血100 min后再灌注4、8、24 h的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及非缺血侧脑皮层表达强啡肽A(1-13)的细胞数分别是每高倍镜视野(60.2±5.1)个及(61.1±3.9)个,在脑缺血后再灌注4、82、4 h大鼠缺血侧及非缺血侧脑皮层的强啡肽A(1-13)表达细胞数分别是每高倍镜视野(39.3±6.2)个及(60.3±3.7)个、(41.5±5.8)个及(60.1±3.9)个、(25.2±5.1)个及(59.6±5.9)个;而脑缺血后再灌注4、8、24 h的缺血侧含水量逐渐增加。结论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皮层的强啡肽A(1-13)表达逐渐减少而含水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强啡肽A(1-13) 大鼠 脑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背侧纵形带蒂包皮瓣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的护理
5
作者 王红梅 王婉秋 王颖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34-35,共2页
对2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应用阴茎背侧纵形带蒂包皮瓣行修复术,结果患儿全部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至1年,均排尿顺利,尿线正常,阴茎外观接近正常。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尿管、伤口及疼痛的护理,并进行合理的饮... 对2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应用阴茎背侧纵形带蒂包皮瓣行修复术,结果患儿全部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至1年,均排尿顺利,尿线正常,阴茎外观接近正常。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尿管、伤口及疼痛的护理,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出院指导,均是保证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茎背侧纵形带蒂包皮瓣 尿道修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