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气传花粉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家美 孙秀珍 +4 位作者 刘昀 李维 杨侠 王胜邑 冯向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4,480,共4页
目的调查西安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的特点,为当地花粉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安市设置了3个花粉收集点,采用重力沉积法收集花粉,并对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鉴定,历时1年。同时进行了广泛的野外植被调查,制作植物标本... 目的调查西安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的特点,为当地花粉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安市设置了3个花粉收集点,采用重力沉积法收集花粉,并对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鉴定,历时1年。同时进行了广泛的野外植被调查,制作植物标本及标准花粉片,并对16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花粉变应原筛查。结果全年3个花粉收集点共收集花粉13820粒,其中市中心4103粒、东郊4305粒、西郊5412粒,可归为33科、42属、33种。按花粉数量依次为杨属、松科、柏属、构属、蒿属、榆属、法桐、葎草、藜属等。植被调查发现,西安市绿化植物以杨树、柳树、松树、柏树、法桐为主,郊区杂草以艾蒿、葎草、藜草、禾本科植物为主。变应原筛查阳性率依次为艾蒿、法桐、藜草、葎草、禾本科。西安市气传花粉每年出现春季(3~5月)、秋季(8~9月)2个飘逸高峰期,春季以杨属、松科、柏属、构属、法桐等木本植物花粉为主,秋季以蒿属、葎草、藜草等草本植物为主。结论艾蒿、法桐、藜草、葎草、禾本科可能系西安市的主要致敏花粉。提前对花粉变应原筛查阳性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控制哮喘发作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飘散规律 变应原 植被调查 变应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春亚 吴媛媛 +3 位作者 王国恩 韩锋 吴媛 李满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1966年1月至2014年)和CNKI中文数据库(1976年8月至2014年),收集符合条件的国内外关于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A... 目的:评价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1966年1月至2014年)和CNKI中文数据库(1976年8月至2014年),收集符合条件的国内外关于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ALI/ARDS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7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2.15,P=0.03);亚组分析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的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WMD=9.91,P<0.000 01);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降低ALI/ARDS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改善ALI/ARDS患者危重程度及氧合情况,并能降低其7 d病死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肝素/低分子肝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过敏性哮喘变应原谱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家美 孙秀珍 +3 位作者 李满祥 刘昀 李维 冯向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目的调查西安市过敏性哮喘的常见变应原,为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种吸入和7种食入常见变应原的标准提取液对2005年1月~2011年6月就诊我科的857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 目的调查西安市过敏性哮喘的常见变应原,为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种吸入和7种食入常见变应原的标准提取液对2005年1月~2011年6月就诊我科的857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吸入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法桐、霉菌、藜草、葎草、禾本科等,食入组变应原以虾、螃蟹、牛奶、鸡蛋为主;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情况无显著差异,仅有杨树不同(P<0.05);<20岁人群变应原阳性率较高,尤其是粉尘螨、多价羽毛与其余年龄段阳性率差异较大(P<0.05)。结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法桐、霉菌、藜草、葎草等为西安市最主要的变应原,不同性别之间变应原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之间青少年变应原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原 流行病学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及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原 谭湘淑 韩新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研究其同源性及分子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西安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1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试验检测金属酶(MBL),PCR扩增OXA-23,-24,-58,-51l...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研究其同源性及分子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西安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1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试验检测金属酶(MBL),PCR扩增OXA-23,-24,-58,-51like型及IMP-1型和VIM-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阳性产物经测序分析,应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非重复株15株,其中1株经E试验检测产金属酶,但扩增blaIMP-1,blaVIM-2均阴性,另外14株扩增blaOXA-66均阳性,11株blaOXA-23阳性,1株blaOXA-58阳性;ERIC-PCR将15株IRAB分为A型和B型,其中部分菌株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是西安地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OXA-23型普遍存在,OXA-58型和OXA-66型基因在国内尚属新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15株IRAB为2种克隆型,可能存在局部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OXA-58 肠杆菌基因组内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谭湘淑 刘原 韩新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调查和研究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机制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地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一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金属酶,NaCl抑制试验检测OX... 目的调查和研究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机制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地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一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金属酶,NaCl抑制试验检测OXA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阳性产物经双向测序分析。结果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15株,14株耐药菌经E-test法鉴定未产金属酶,经NaCl抑制后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增加,提示产生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11株PCR扩增blaOXA-23阳性,1株PCR扩增blaOXA-58阳性,NaCl抑制试验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85.7%。结论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是西安地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OXA-58型基因在国内尚属新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NaCl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表型筛选OXA型碳青霉烯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类 OXA-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灵彬 刘原 王香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测定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的基因型。方法在西安市的5所医院中随机选取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25株(共125株),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TEM、SHV和CTX-M型酶的基因片段。结... 目的测定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的基因型。方法在西安市的5所医院中随机选取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25株(共125株),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TEM、SHV和CTX-M型酶的基因片段。结果在125株产ESBL菌中,有33株扩增出TEM型酶基因片段;有27株扩增出特异性SHV型酶基因片段;有49株扩增出特异性的CTX-M型酶基因片段;共有22株细菌同时扩增出两种以上的酶基因片段。结论在西安地区的ESBL肠杆菌科细菌中CTX-M型酶较为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西林 王雅娟 +2 位作者 周晶 徐晶 李家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8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N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21 d为一个周期,观察4个周期。结果治...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8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N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21 d为一个周期,观察4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4.1%,对照组4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5%)(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KPS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鸦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璐 王贵佐 +1 位作者 韩冬 李满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 目的系统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符合条件的RCT,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行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s,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奇霉素组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15,95%CI=0.06—0.24,P=0.001]、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WMD=1.59,95%CI=0.95—2.23,P<0.0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改善[WMD=1.44,95%CI=0.40—2.49,P=0.007],但后者的改善作用仅见于中文研究[WMD=1.48,95%CI=0.40—2.57,P=0.007];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评分[WMD=0.07,95%CI=-0.11—0.25,P=0.45]及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调查(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分[WMD=-0.06,95%CI=-0.42—0.31,P=0.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可改善哮喘患者PEF、ACT,以及中国人种的FEV1%水平,但对于生活质量无明显作用,长期服用耐受性良好,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哮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延峰 杨拴盈 +6 位作者 尚文丽 张薇 霍淑芬 卜丽娜 戎彪学 南岩东 田应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 目的评价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3篇,样本量为670例,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Ⅰ、Ⅱ期及可手术治疗的NSCLC为276例,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齐性较好,通过确定模型的汇总计算得出汇总敏感度为41%(35%~46%),汇总特异度为94%(91%~96%),汇总阳性预测值为5.65(3.45~9.27),汇总阴性预测值为0.64(0.54~0.76),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较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但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雅莉 张明 +3 位作者 卢家美 刘昀 杨侠 孙秀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建立葎草花粉粗浸液致敏激发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葎草花粉粗浸液激发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 目的建立葎草花粉粗浸液致敏激发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葎草花粉粗浸液激发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LF、脾组织匀浆中的细胞因子及血清总IgE抗体。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诱导肺组织出现明显的变应性炎症,且病理炎症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BALF中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IL-4,脾脏重量,脾组织匀浆IL-4和血清总IgE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葎草花粉粗浸液能够成功建立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花粉粗浸液 哮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上调5型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及介导内皮素-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家美 王小闯 +3 位作者 谢新明 韩冬 李少军 李满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内皮素-1(ET-1)诱导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表达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同时验证Calcineurin抑制剂环孢素A及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否抑制ET-1刺激的PASMCs增殖。方法以ET-1刺激PAS... 目的探讨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内皮素-1(ET-1)诱导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表达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同时验证Calcineurin抑制剂环孢素A及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否抑制ET-1刺激的PASMCs增殖。方法以ET-1刺激PASMCs增殖,分别于ET-1刺激前给予环孢素A或西地那非抑制Calcineurin或PDE5的活性。采用Calcineurin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PDE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GMP的含量,3H-TdR渗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结果 ET-1可激活原代培养的PASMCs中Calcineurin的活性,上调PDE5表达,降低cGMP的水平。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可阻断ET-1的上述作用;抑制PDE5的活性可逆转ET-1导致的cGMP含量减少。而环孢素A及西地那非可分别抑制ET-1刺激的PASMCs增殖。结论 ET-1可通过激活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介导ET-1诱发的PDE5表达,进而降低cGMP含量,引起PASMCs增殖;而抑制Calcineurin或PDE5可提高cGMP水平,抑制ET-1诱导的PA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NEURIN NFAT信号通路 5型磷酸二酯酶 内皮素-1 细胞增殖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h2细胞因子抑制剂甲磺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萍 孙秀珍 +4 位作者 李雅莉 刘昀 鱼宝萍 魏萍 冯向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评价甲磺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39例哮喘患者,经过2周洗脱期后,19例随机接受甲磺司特治疗,20例随机接受曲尼司特治疗(疗程均为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甲磺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39例哮喘患者,经过2周洗脱期后,19例随机接受甲磺司特治疗,20例随机接受曲尼司特治疗(疗程均为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日间和夜间为缓解症状万托林的使用次数也明显减少。8周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平均日间、夜间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值、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1)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试验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治疗后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显著改善,仅有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甲磺司特与曲尼司特均能减轻哮喘患者症状、减少急救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和改善肺功能,用于治疗轻、中度哮喘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哮喘控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司特 支气管哮喘 曲尼司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s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萍 吴晓明 +5 位作者 周筠 李满祥 史红阳 张永红 卢家美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疫苗佐剂CpG-ODNs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给予CpG-ODNs、GpC-ODNs干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比较,观察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病理、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因子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上皮下胶原沉着、平滑肌增殖和杯状细胞增生等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血清OVA特异性IgE上升明显(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及IL-4升高(P<0.01),CpG-ODNs部分抑制了上述病理过程(P<0.05),同时轻度升高IFN-γ及IL-10。GpC-ODNs对上述过程无明显影响。结论 CpG-ODNs能够通过上调Th1/Th2比例以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发挥对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s 哮喘 气道重塑 免疫耐受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肺鳞癌表达蛋白质谱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南岩东 杨拴盈 +3 位作者 田应选 霍淑芬 杜洁 金发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6,27,共8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肺鳞癌表达蛋白质谱,筛选肺癌标志蛋白质,为肺鳞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 6例手术后新鲜肺鳞癌组织,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 目的应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肺鳞癌表达蛋白质谱,筛选肺癌标志蛋白质,为肺鳞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 6例手术后新鲜肺鳞癌组织,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离纯化肿瘤细胞并提取可溶性总蛋白;多维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技术(也称鸟枪法蛋白质组学,shot gun proteomics)对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肺鳞癌细胞表达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子功能、生物通路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并筛选潜在的标志蛋白。结果 LCM共收集了60个帽(cap)的感兴趣细胞,平均每个LCM cap捕获感兴趣细胞数约12000个,其同质性大于95%。可溶性总蛋白经多维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共鉴定出860个非冗余蛋白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包括分子量、等电点、平均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转录后修饰和组织分布等经过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并通过统计图直观显示;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基于Gene Ontologyc(GO)软件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生物学通路分析,根据其注解,筛选出3个有价值的蛋白质,即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粘联素A1(annexin A1,ANXA1)、高移动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PB1)可以作为肺鳞癌候选的标志蛋白。结论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可大规模分离、鉴定肿瘤细胞表达蛋白质,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的标志蛋白质可能成为肺癌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鸟枪法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标志蛋白质 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粘联素A1 高移动组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昀 孙秀珍 +1 位作者 张王刚 冯向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29,348,共4页
目的构建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葎草花粉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制备重组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新鲜葎草花粉,过筛后液氮保存,利用Trizol法抽提葎草花粉总RNA,纯化后PCR法反转录合成cDNA。经SfiⅠ酶切,过凝胶柱层析,去除小... 目的构建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葎草花粉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制备重组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新鲜葎草花粉,过筛后液氮保存,利用Trizol法抽提葎草花粉总RNA,纯化后PCR法反转录合成cDNA。经SfiⅠ酶切,过凝胶柱层析,去除小于400 bp的片断,收集大于400 bp的cDNA片段,加工后与λTripIEx2连接,文库体外包装,取出一小部分感染宿主菌XL1-Blue MRF,检测文库容量;PCR分析插入的cDNA片段的大小及多样性。结果成功构建一个含有5×105重组子的葎草花粉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0%,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02 kb。结论所建文库容量及插入片段大小合适,适用于筛选克隆的目的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花粉 CDNA 表达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明宗娟 和平 +3 位作者 杨拴盈 刘原 董济民 何积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检测D2-40在肺癌中的表达,观察微淋巴管在肺癌中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探讨淋巴管生成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包含肺癌中心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大致正常组织的肺癌标本中D2-40、C... 目的检测D2-40在肺癌中的表达,观察微淋巴管在肺癌中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探讨淋巴管生成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包含肺癌中心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大致正常组织的肺癌标本中D2-40、CD34的表达,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癌旁LMVD与临床病理参量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的LMVD与CD34标记的MVD不相关(P>0.05),肺癌中存在较为活跃的微淋巴管生成,癌旁组织尤为显著,癌旁LMVD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组织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肿瘤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1)。结论 D2-40是一种较为理想、更为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重要作用,抗淋巴管生成的治疗将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40 微淋巴管密度(LMVD) 微血管密度(MVD)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昀 李家芝 +8 位作者 张德信 李维 方萍 徐晶 卢家美 张永红 谢新铭 孙秀珍 李满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80,719,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于体外共培养体系中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核转染技术将HO-1质粒转染至骨髓间质干细胞,共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评估5-羟色胺刺激后的...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于体外共培养体系中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核转染技术将HO-1质粒转染至骨髓间质干细胞,共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评估5-羟色胺刺激后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检测5-羟色胺刺激后平滑肌细胞中RhoA的活性。结果 5-羟色胺可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单纯培养的平滑肌细胞总数较对照组增加2.40倍(P<0.01)。野生型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培养并不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携带HO-1基因的干细胞则可明显抑制5-羟色胺刺激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平滑肌细胞总数降至对照组的1.56倍(P<0.05);5-羟色胺可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RhoA活性增加2.90倍,野生型干细胞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培养并未能改变5-羟色胺刺激的RhoA激活,但在携带HO-1基因的干细胞共培养体系中5-羟色胺诱发的RhoA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携带的HO-1基因可以旁分泌的形式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产生的CO通过激活cGMP信号通路进而抑制RhoA的激活有关。HO-1可作为外源基因导入体内治疗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血红素氧合酶-1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RHOA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双相电泳-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拴盈 张王刚 +7 位作者 张潍 周斌 田应选 南岩东 卜丽娜 阮禹松 孙秀珍 杨德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与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SCLC发病机制、筛选其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应用双相电泳(2-DE)分离6例SCLC及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可溶性总蛋白;应用基质辅助... 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与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SCLC发病机制、筛选其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应用双相电泳(2-DE)分离6例SCLC及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可溶性总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Mascot软件查询NCBI或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每张图谱约检测到800多个蛋白质点。经匹配分析,肺癌组织之间和正常肺组织之间凝胶图像的匹配率分别为75.5%和78.2%;选择14个背景清晰、重复性及分辨率较好、蛋白表达差异明显的点进行质谱分析,结合表观分子量及等电点(pI),初步鉴定了11种(六类)蛋白质:①与蛋白质降解通路有关的蛋白质:蛋白酶体α亚单位3型、蛋白酶体β亚单位2型及β亚单位5型;②自由基/抗氧化剂类: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黄素还原酶(FR);③细胞骨架类:原肌球蛋白-3(Tpm-3);④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1);⑤分子伴侣:抑制素(PHB),内质网蛋白ER29(Erp29);⑥其他:可溶性NSF黏附蛋白(alpha SNAP)。结论应用2-DE及MALDI-TOF-MS方法分离并初步鉴定了11种(六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与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部分可能成为SCLC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组学 双相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肽质量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前体肽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渭临 张薇 +2 位作者 章琳 刘晓丽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4-719,共6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前体肽(Pro-GRP)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ISI 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2009年发表的文献,收集关于ELISA法检测血清Pro-GRP诊断SCLC...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前体肽(Pro-GRP)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ISI 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2009年发表的文献,收集关于ELISA法检测血清Pro-GRP诊断SCLC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信息统计、科学性评估及质量分级;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汇总似然比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等统计指标综合评价ELISA法检测血清Pro-GRP对SCLC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5篇,样本量为3 554例,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SCLC为1 122例,NSCLC为2 432例。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齐性好,通过确定模型的汇总计算得出汇总敏感度为0.75(0.73,0.78),汇总特异度为0.93(0.92,0.94),汇总阳性似然比11.44,汇总阴性似然比0.2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3。结论 Pro-GRP在早期诊断SCLC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较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前体肽 肿瘤标志物 小细胞肺癌 ELISA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间质灌注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乐 和平 +2 位作者 王艳 屈建强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灌注液蛋白质组作为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微环境蛋白质组的可能性。方法应用PBS液孵育新鲜肿瘤组织,提取肿瘤间质灌注液中的总蛋白,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应用双向电泳、质谱和生物信息技术成功分...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灌注液蛋白质组作为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微环境蛋白质组的可能性。方法应用PBS液孵育新鲜肿瘤组织,提取肿瘤间质灌注液中的总蛋白,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应用双向电泳、质谱和生物信息技术成功分离并鉴定出肿瘤间质灌注液中的蛋白成分;在肿瘤间质灌注液中发现肿瘤分泌蛋白Profilin-1。结论肿瘤间质灌注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为研究肿瘤组织中细胞微环境蛋白质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间质灌注液 微环境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