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与西安汉族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谢璇 张静 +4 位作者 王玉环 张春虹 王俊宏 袁晓红 倪红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在中国西安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并探讨该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中国西安地区汉族人305例(正常对照组80例;2型糖尿病组125例;高血压病组4... 目的研究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在中国西安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并探讨该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中国西安地区汉族人305例(正常对照组80例;2型糖尿病组125例;高血压病组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52例)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52、0.201、0.212);等位基因分布分别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02、0.199、0.124);2型糖尿病组Gln51等位基因携带者的BMI、FINS、HOMA-IR均高于野生型(P值分别为:0.045、0.003、0.041)。结论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多态性 单核苷酸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及其他标志物诊断糖尿病肾病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静 贾爱华 +3 位作者 张春虹 王俊宏 丁石梅 龙俊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规方法测定Scr及BUN;用放免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规方法测定Scr及BUN;用放免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用99mTC-DTPA法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用PENIA法测定血CysC。并比较各观察指标AUCROC。结果在早期糖尿病肾病,CysC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Scr、BUN、β2-MG及m-Alb,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血清CysC水平与GFR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CysC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较Scr、BUN、β2-MG、m-Alb更为敏感;并可以较准确地反应GFR,是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血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荆爱玉 袁晓红 +4 位作者 倪红艳 焦阳 梁曦 腾云 谢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HbA1c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查体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285例,男158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8±11)岁。所有研究对象行... 目的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HbA1c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查体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285例,男158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8±11)岁。所有研究对象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1c。结果①按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判断,285例中2型糖尿病(DM)176例,糖调节受损(IGR)71例,糖耐量正常(NGT)38例,三组HbA1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OGTT中FPG、2hPG为直线正相关(r=0.72,0.59,P<0.05)。③通过绘制ROC曲线图,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1%,诊断的灵敏度高于FPG,低于2hPG;当HbA1c的切点为6.5%时,诊断的灵敏度低于FPG和2hPG,但联合检测FPG和HbA1c其灵敏度大于2hPG。结论在无法进行OGTT的情况下,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但应联合FPG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2型糖尿病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RT1和UC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静 李楠 +4 位作者 王俊红 张春虹 丁石梅 焦杨 张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2-887,共6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T2DM合并NAFLD的干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T2DM合并NAFLD的干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T2DM合并NAFLD对照组(MC组,12只)和T2DM合并NAFLD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12只)。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A组给予二甲双胍300 mg/(kg.d)灌胃8周。实验结束时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肝功能、血脂、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肝组织中SIRT1和UCP2的表达情况。结果:MC组大鼠FBG,ALT,AST,TC,TG,LDL-C,VLDL,FFAs,FINs,HOMA-IR均较NC组大鼠升高(P<0.05),HDL-C较NC组减低(P<0.05);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上述血清学指标均较MC组有所改善(P<0.05),MC组大鼠肝脏SIRT1表达较NC组明显降低(P<0.05),而UCP2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经二甲双胍治疗后,SIRT1表达较MC组升高(P<0.05),而UCP2较MC组降低(P<0.05)。SIRT1与UCP2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P<0.01)。结论:在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组织中SIRT1表达明显降低,UCP2表达明显升高,而二甲双胍可以上调SIRT1的表达及下调UCP2的表达,并且SIRT1与UCP2的表达存在负向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沉默调节蛋白1 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RT1、UCP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静 李楠 +3 位作者 王俊红 张春虹 丁石梅 焦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29,733,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CP2)表达的情况,探讨T2DM合并NAFL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T2DM合并NAFLD模型组(MC...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CP2)表达的情况,探讨T2DM合并NAFL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T2DM合并NAFLD模型组(MC组,12只)。NC组喂以常规饲料,MC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末隔夜空腹给予MC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次,破坏部分胰岛,NC组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14周末测定两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SIRT1、UCP2的表达情况。结果 14周时MC组大鼠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NC组大鼠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NC组减低(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NC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紧密成肝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圆形;MC组大鼠肝细胞高度气球样变,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肝。在免疫组化和mRNA水平上表明,MC组肝脏SIRT1表达较NC组明显降低(P<0.05),而UCP2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T2DM合并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SIRT1表达显著降低,UCP2表达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调节蛋白1 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静 张春虹 +3 位作者 王俊宏 王学良 袁晓红 张喜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436,45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IGF-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人,常规测身高、体重、血压...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IGF-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人,常规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用ELISA法测血清IGF-1水平;用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结果①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时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且血清IGF-1水平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③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病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以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有可能作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esRAGE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晓姣 荆爱玉 +3 位作者 谢璇 吴娟娟 张静 滕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198例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病例组分为3组,分别为...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198例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病例组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7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5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2DM+AS)70例。同时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HMGB1、esRAGE。结果 T2DM+AS组患者血清HMGB1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esRAGE显著降低(P〈0.01);T2DM+AS组血清HMGB1与esRAGE呈负相关(r=-0.317,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MGB1、esRAGE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OR=1.202,P=0.021, 95% CI 1.028~1.406;OR=0.301, P=0.046, 95% CI 0.004~0.848)。结论 外周循环中高水平的HMGB1及低水平的esRAGE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 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静 苏鸿莉 +1 位作者 王俊宏 张春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结果①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且大量蛋白尿组较微量蛋白尿组表达率降低更明显(P<0.05)。③病程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呈显著负相关;UAER分级的等级变量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CD4+CD25+Foxp3+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玉环 闫丽丽 +5 位作者 吴娟娟 董鹏 张春虹 王俊宏 丁石梅 张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rs12537455、rs211038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92例受试对象,其中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rs12537455、rs211038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92例受试对象,其中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方法,分别检测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DdeⅠ、rs12537455/AluⅠ和rs2110385/AluⅠ基因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rs2110385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GT基因型频率在T2DM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3、14.0和14.2、7.0,P均<0.05);两组的rs11977021位点和rs12537455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T-C-T和T-T-T单倍型在T2DM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66、0.026和0.029、0.012,P均<0.05)。结论 Visfatin基因rs2110385位点在陕西西安汉族地区人群中存在遗传变异,其rs2110385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与T2DM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2型糖尿病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1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环 张敏 +2 位作者 闫丽丽 丁石梅 谢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测定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水平,分析血清APPL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分布(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目的测定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水平,分析血清APPL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分布(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初步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APPL1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临床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者22例(对照组),进行空腹血清APPL1水平测定。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病例组血清APPL1水平(85.71±27.3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16.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型糖尿病(T2DM)组BMI、WHR、SBP、FINS、Lg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APPL1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L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15、0.297、0.334,P=0.014、0.006、0.002);(4)以APPL1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β=0.329,P=0.002)进入方程。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PL1水平增高,APPL1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 空腹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系统和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静 易兰兰 +3 位作者 张春虹 王俊宏 戴信刚 王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实验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2周(DM2)组和糖尿病4周(DM4)组。大鼠断头处死,分离肾小球,提取纯化胞浆及胞膜蛋白。利用[r-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和TGF-β1在各组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①DM2、DM4组肾小球细胞内总的PKC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胞浆PKC活性略有下降,但相差不显著(P>0.05);DM2、DM4组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细胞膜PKC活性与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质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正相关。②DM2、DM4组VEGF和TGF-β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与VEGF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高血糖慢性刺激可引起肾小球PKC活性增高,并上调TGF-β1和VEGF的表达,进一步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率增加,这在糖尿病早期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促红素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静 李楠 +3 位作者 张颖 王虎清 焦杨 龙俊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素(EPO)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在制模成功后4周和8周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糖尿病大鼠...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素(EPO)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在制模成功后4周和8周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HIF-1α及EPO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HIF-1α及EPO的表达,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HIF-1α及EPO的表达逐渐增加。结论糖尿病肾病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从而使HIF-1α及EPO的表达上调。这也是糖尿病肾病出现微血管结构异常及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价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小红 程丽 龙俊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1期97-100,共4页
介绍目前国际和国内常用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工具,分析其研究目的和量表内容的一致性,考量量表的心理学测量指标,为进一步建立科学、全面、并且适合于中国文化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 评价工具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石梅 屈伟 +5 位作者 梁熹 焦杨 张静 贾晓黎 王文俊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2a、1b基因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及住院的CHC患者196例,采用RT-PCR法对患者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使用化学发...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2a、1b基因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及住院的CHC患者196例,采用RT-PCR法对患者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并对基因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丙型肝炎患者,HCV-2a型占57.7%(113例),HCV-1b型占42.3%(83例)。对HCV-2a型、HCV-1b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92例HCV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HCV-2a型、HCV-1b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分型不是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2.012,P>0.05)。结论 CHC基因分型与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内在联系,基因分型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基因型 甲状腺功能试验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行为的作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金娜 王明旭 +5 位作者 王蓉 张金惠 郑水利 龙俊宏 曹会芳 王利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疗法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估表对两组...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疗法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估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行为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除偏执和其他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复查时间的掌握、坚持运动锻炼、戒烟、戒酒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疗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健康行为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疗法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行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S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OE19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晓然 冯诚 +5 位作者 张军 马红兵 王西京 张淑群 焦杨 张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体外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株OE19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DADS处理OE19,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DADS对O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DS处理OE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体外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株OE19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DADS处理OE19,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DADS对O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DS处理OE19后的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DADS对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2、Bax以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作用24、48h后,DADS可以抑制OE19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使用40、80μg/mL的DADS处理OE19细胞24、48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4.0%、25.4%和19.0%、27.2%。Real-time PCR检测发现DADS能够上调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mRNA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NF-κB、Bcl-2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反应关系,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DADS在体外能够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同时NF-κB通路以及Bcl-2家族成员均参与了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增殖 凋亡 O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正常糖代谢人群胰岛素抵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荆爱玉 李秀丽 +3 位作者 谢璇 张春虹 成淑英 袁晓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63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及非抵抗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63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及非抵抗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选的93例对象进行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的测定,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①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水平、HOMA-IR、HOMA-β明显升高(P<0.05);②胰岛素抵抗组体质指数、舒张压、甘油三酯、餐后血糖、HOMA-β明显高于胰岛素非抵抗组(P<0.05);③相关分析示胰岛素抵抗与体质指数、舒张压、甘油三酯、餐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P<0.05),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收缩压、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胰岛β细胞代偿性的高分泌,早期已经出现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舒张压升高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关。提示对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应严格控制体重、血压及血脂,对减少T2DM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级亲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腺相关病毒介导表达Exendin-4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红 王枫 +3 位作者 董鹏 徐静 谢璇 郭永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 构建 、鉴定自身互补双链DNA的腺相关病毒(scAAV)重组载体,使其分泌表达Exendin-4,检测其转导效率并观察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建穿梭质粒pSSHG-CMV,插入外源性基因Exendin-... 目的 构建 、鉴定自身互补双链DNA的腺相关病毒(scAAV)重组载体,使其分泌表达Exendin-4,检测其转导效率并观察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建穿梭质粒pSSHG-CMV,插入外源性基因Exendin-4,构建重组scAAV载体,感染HEK293细胞,ELISA检测转染NIH3T3细胞上清Exendin-4滴度,链佐霉素诱导20只6周龄体质量180~220 g SD成年雄性大鼠为糖尿病鼠模型,逆向注射重组scAAV于糖尿病大鼠颌下腺,检测其血糖及胰岛素分泌水平。 结果 重组scpSSHG/exn4可有效包装和复制,病毒滴度为2.5×1011pfu/mL,转染细胞上清分泌Exendin-4浓度可达到4.53 ng/mL,scAAV治疗组血糖浓度在2、4周及8周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9.17±27.89)vs (396.00±34.00),(657.02±39.87) vs (315.62±42.56),(215.6±24.7) vs (458.6±19.7) mg/dL],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6.8±24.5) vs (535.9±35.6),(236.5±12.3) vs (495.3±18.6),(620.43±46.90) vs (381.56±21.78) pg/mL],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双链腺伴病毒scAAV-Ex-4,具有高效转导能力,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控制血糖及增加胰岛素分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AAV EXENDIN-4 2型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淑英 荆爱玉 +3 位作者 杨春燕 马建全 袁晓红 陈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抵抗素、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期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按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组(DMA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组),每组30例。另选取24例同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抵抗素、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期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按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组(DMA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组),每组30例。另选取2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的血浆抵抗素含量,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结果①DMA组血浆抵抗素、血清CRP含量均高于NDC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2、0.433、0.435、0.342、0.485,P均<0.05),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无相关性;血清CRP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浆抵抗素、HOMA-IR、FIns、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8、0.240、0.283、0.279、0.318,P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235,P<0.05)。结论血浆抵抗素、血清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胰岛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王玉环 达婷 +3 位作者 阎丽丽 郑华东 吴娟娟 张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F)在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FFA对小鼠βT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JNK、p-c-jun在...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F)在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FFA对小鼠βT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JNK、p-c-jun在FFA、特异性JNK抑制剂(SP600125)阻断JNK信号转导通路情况下及MF作用下的表达。结果FFA对体外生长的βTc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MF可显著减少这一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细胞免疫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FA诱导βTc3细胞凋亡伴随着p-JNK和p-c-jun的升高而增加;用SP600125预处理βTc3细胞后,可以明显减少p-JNK和p-c-jun的活化,而MF没有能够抑制FFA引起的p-JNK活化。结论MF可以抑制FFA介导的小鼠βTc3细胞凋亡,但不是通过JN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ΒTC3细胞 JNK信号通路 二甲双胍 脂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