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与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商静 阮骊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8期545-548,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是易损性斑块的重要特征。采用CEUS评价斑块稳定性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CEUS间接或直接检测斑块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评估斑块稳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是易损性斑块的重要特征。采用CEUS评价斑块稳定性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CEUS间接或直接检测斑块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评估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炎症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近 阮骊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9-1391,共3页
易损性斑块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及数量与斑块的易损性明显相关。超声造影(CEUS)可以显示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且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斑块内新生血管明显相关,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早... 易损性斑块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及数量与斑块的易损性明显相关。超声造影(CEUS)可以显示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且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斑块内新生血管明显相关,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早期预测斑块易损性的影像学方法 ,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曙明 张银刚 +1 位作者 吴学元 尹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甲醛致颈部疼痛的动物模型,探讨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0 mL/L甲醛于兔颈部神经根周围注射建立颈部疼痛动物模型,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甲醛致痛组15只:将40 mL/L甲醛2 mL注射到大白兔左侧颈部神经... 目的通过建立甲醛致颈部疼痛的动物模型,探讨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0 mL/L甲醛于兔颈部神经根周围注射建立颈部疼痛动物模型,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甲醛致痛组15只:将40 mL/L甲醛2 mL注射到大白兔左侧颈部神经根周围,依次观测注射前、注射后5 min、10 min及30 min的同侧椎动脉的相关指标;利多卡因镇痛组15只:在大白兔左侧颈部与致痛组相同部位注射40 mL/L甲醛2 mL,15 min后,于该处注射10 g/L利多卡因进行封闭,在相同的时间及部位观测椎动脉的相关指标。结果甲醛致痛组显示椎动脉在心室收缩期的最高流速、舒张期的最高流速、搏动指数降低,阻力指数升高(P<0.05)。与致痛组比较,疼痛封闭组椎动脉收缩期的最高流速、舒张期的最高流速、搏动指数增加,阻力指数降低(P<0.05)。结论甲醛颈部注射能引起椎动脉血流下降、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使用镇痛剂可能通过缓解颈部疼痛而消除椎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 甲醛 颈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