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血清MMP-8、TIMP-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冯骏 秦皓 +4 位作者 杜亚娟 王星烨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选择1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健康查体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选择1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健康查体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8、TIMP-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MMP-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组的MMP-8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MMP-8水平高于IMT增厚组(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的TIMP-1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和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TIMP-1水平低于IMT增厚组(P<0.05)。血清MMP-8水平与IMT值、Crouse积分均呈正相关(r=0.65,0.71,P<0.05);血清TIMP-1水平与IMT值、Crouse积分均呈负相关(r=-0.45,-0.39,P<0.05)。结论:血清MMP-8及其抑制剂TIMP-1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